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9 毫秒
1.
氢与社会     
本文简要介绍了氢在自然界存在形式和氢的发现史;着重叙述了氢的基本性质与应用,金属氢化物以及氢能等内容。  相似文献   

2.
李杲 《物理化学学报》2018,34(6):559-560
正金属纳米团簇(1–2 nm)作为固体的初始形态,在物质从原子态向金属态转变过程及组装和表面/界面化学中起着关键作用~1。研究金属纳米团簇的形成、结构与性质不仅可以了解宏观材料的结构起源和性质演变,更因为其具有量子限域行为而表现出强烈的性质变化。这种性质上的变化赋予了金属纳米团簇在催化、光学、磁性等领域的广  相似文献   

3.
我认为在讲解物质的制法时,必须注意讲清楚以下各点,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那种物质的制法。(一)了解物质的成分、性质及该物质与其它物质间的关系(1)单质的制取。要使学生自觉地、积极地了解某单质的制法,就必须使学生知道组成该单质的元素在自然界中存在的情况及该单质的性质。如在讲解氧气的制法时,可先使学生回忆氧在自然界中的存在情  相似文献   

4.
根据教学大纲及教科书,本章的教学目的是: (1)在上一章“金属的通性”学习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碱金属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原子结构,并认识碱金属的所以表现强的金属性是因为原子容易失去價电子。 (2)使学生认识碱金属中纳和钾的物性与化性,并了解纳和钾在自然界里的存在、制法及其用途。 (3)使学生了解纳和钾的氧化物及氢氧化物的制  相似文献   

5.
王金凤 《化学教育》2005,26(Z1):149-151
本节课在第1 节了解了含硫物质在自然界中转化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探究在实验室里如何实现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转化, 运用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论来理解含硫元素物质的性质。  相似文献   

6.
由于具有较好的催化性能,含过渡金属的酶一直备受研究者的关注.其中,铜作为生物体中含量仅次于铁和锌的过渡金属,在新陈代谢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铜酶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该类生物大分子涉及电子转移、氧化还原、氧气的运输与活化等生物化学过程.多种铜酶在氧气活化方面表现出引人注目的 性质,例如:颗粒状甲烷单加氧酶(pMMO)、多...  相似文献   

7.
高分子负载金属催化剂由于催化活性好、稳定性高、反应后容易和产物分离、易于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回收和重复使用等原因,近年来成为了人们的研究热点之一。纤维素是自然界中储量最丰富的天然高分子,其在大多数有机溶剂中稳定,且其比表面积大,结构中含有大量羟基,可参与许多反应。本文以自然界中储量丰富、无毒、可降解、可再生的天然高分子纤维素为载体,按照纤维素负载金属催化剂制备方式的不同,综述了纤维素负载Pd、Ag、Au、Cu等金属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有机反应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我们根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体会本章的教学目的有下列几点:(1)使学生了解碳的各种同素异性体及碳在自然界的存在,并认识碳对国民经济的重大意义。(2)使学生了解碳的氢化物—甲烷的制法与性质,知道甲烷是最简单的一种有机化合物,同时初步认识有机化合物的意义,为下一章学习有机化合物准备条件。(3)使学生了解碳的氧化物的制法、性质与用途,并认识碳酸盐的性质、存在与应用。(4)通过碳与卤族元素、氧族元素及氮族元素的非金属性质和化合价的比较,打好学习门捷列夫周期表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有机氟化物由于其特殊的性质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以及材料领域中,然而由于氟元素的强电负性使得引入氟原子充满了挑战.过渡金属催化的碳氢键氟化反应由于其避免了使用预官能化的底物,而且对自然界中最广泛存在的碳氢键进行直接活化官能化,因此与传统的过渡金属催化的偶联反应相比在原子经济性、反应多样性以及环境友好性等方面都具有突出的优势.近十年来,利用过渡金属催化碳氢键氟化策略已经成为构建碳氟键重要手段和研究热点.作者较全面地综述近年来过渡金属催化的碳氟键构建的研究进展及合成应用,对该领域所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性进行了总结,并对今后的发展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固体表面金属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及其性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表面金属有机化学是近年来一个快速发展的新研究领域。通过这种思想和方法所合成出的表面金属有机化合物具有明确的结构和特殊的性质,在催化研究和材料制备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国内外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许多非常有价值的结果。本文引用了40余篇文献侧重评述了氧化物、金属、沸石等固体表面金属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相似文献   

11.
沸石或其他载体负载活性金属组分的催化剂,在工业上已得到广泛应用.了解金属负载型沸石的表面性质对探讨负载物及沸石在催化反应过程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典型的Fe/HZSM-5催化剂,虽然对其表面酸性及其它性能有过不少报导,但尚未有较全面的研究.本文用TPD,IR,MES,吸附扩散动力学和反应活性评价等方法研究了  相似文献   

12.
多金属催化过程是生命体实现新陈代谢的主要方式之一,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多金属催化剂相比于单金属催化剂,具有更加高的反应活性和对映选择性,近年来其设计与应用已经成为有机化学的研究热点之一.综述了近年来不同种类的具有代表性的双金属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包括双杂金属和双核同金属,介绍了双金属催化剂的反应类型、反应机理以及发展现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重点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教学中常遇到的问题是:如何解释金属导电性的差异,金属键产生的原因等。但金属的这些性质都与其中电子运动状态有关。因此,了解金属中电子的运动状态就成为解释金属性质的首要问题。但要严格地按量子力学理论来处理实际金属的微观结构,从而推算出电子运动状态是困难的。一般是用简单的模型进行说明。一、势箱模型 1.势箱中的粒子势箱模型把问题简化为一个被局限在一定区域中运动的粒子。  相似文献   

14.
《分析测试学报》2013,(11):1408
自然界中的生物体和具有记忆功能的有机材料等,在遭受损伤时具有自我康复的功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在一项金属特性实验中意外发现受损的金属也具有自我修复的功能。金属合金分子结构电脑模拟显示,微晶粒之间的边界会在压力下出现裂痕。大多数金属都是由细微的晶粒构成,这些晶粒的大小和方向能够影响金属的强度和特性。但在某些条件下,压力可以让这种晶粒的微观结构发生改变:使晶界(晶粒边界)发生移动,而晶界移动则是修复"创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近二十年来光化学研究取得了巨大进展.其基本状况可归纳为下列几个方面:一是大量的有机分子、配位化合物、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光化学和光物理行为已被了解,并得到理论上的阐明,许多重要激发态在结构上、能量上以及动态学方面的研究也已相当深入和完善;另一方面,人们对自然界存在的某些重要的光生物过程也有了相当的认识,包括如光合作用,视觉过程等,但尚未完全弄清.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多齿含氮配体在金属有机配合物的合成和研究中日益受到重视,不仅用在高氧化态、缺电子中心的高价过渡金属有机配合物上,而且已开始在低氧化态、富电子中心的低价过渡金属有机配合物上应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自然界里许多的金属酶普遍含有以氮为配位原子的配体。因此,本文试图研究N,N′-二(3,5-二甲基吡唑)烷的合成。70年代初,Trofimenko 用3,5-二甲基  相似文献   

17.
一、概述半导体光电化学的发展,为材料、能源等学科开拓了新领域,它不仅在太阳能利用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且在理论研究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如,对光电化学行为的研究,为了解半导体电极的性质提供了一种原位(insitu)检测手段,同时也有助于解决一些金属  相似文献   

18.
金属有机锆化学是金属有机化学中一个活跃的领域。1978年Schwartz合成了一种新的有机锆的氢基络合物-烷基双环戊二烯基氢基锆,这是目前能分离得到的少数几种过渡金属烷基氢化物之一,它们的性质还很少为人们了解,基于它易于还原消除烷烃,生成活性中间络合物,深入研究它与各种有机物的反应, 将有助于了解一些重要的催化过程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9.
“金属的通性”是在元素的周期表、原子结构、电离学说之后提出来的,它的目的不但要在讨论个别金属之前,使学生对金属元素的性质应用等有一般的了解,而且要根据已经学过的理论知识来认识金属的性质、合金的意义以及金属锈蚀的原因,防锈的方法与冶炼金属的一般的原理,并且还要达到加深与巩固周期表、原子结构与电离学说等理论知识的目的。在高中化学中,个别的金属,提出了钾、钠、钙、铝与铁,初中化学中除铁、铝外,还提出了铜、锑和钨,这些元素有的是典型的金属元素,有的是最具有实用价值的,有的是祖国的特产,总的讲来,这些都是最基本的、必须具备的知识。但在已知的元  相似文献   

20.
赵政嘉  刘康  郭燕  于吉攀  石伟群 《化学学报》2023,(11):1633-1641
锕系金属有机化合物因其独特的电子结构和成键性质而备受关注.锕系元素的高毒性和放射性以及对水和氧的超敏感性造成锕系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条件及表征手段都比较苛刻.而超铀元素的获取途径更为严苛,加之极其强的放射性,超铀金属有机化合物的研究报道甚少.近年来,随着合成技术及表征技术的快速发展,一些结构新颖的超铀金属有机化合物被合成,通过对其电子结构、成键模式及理化性质的研究进一步加深了对超铀元素的认识和理解.综述了近年来超铀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成键性质的研究,以期为系统地理解超铀元素的电子结构和成键规律以及合成结构新颖的超铀金属有机化合物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