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用随机过程理论建立气固两相耦合脉动量Lagrange方程,并建立了气固两相流随机颗粒轨道模型中颗粒Reynolds正应力的Lagrange方程.将新的模型运用于各向同性的湍流衰减的流场中,模拟颗粒的湍流扩散特性,与文[1]中的模型和实验结果作比较,并使用新模型模拟了后台阶两相流动.  相似文献   

2.
本文开展了贫预混预蒸发(LPP)燃烧室振荡燃烧时火焰–流场相互作用的实验和数值研究。利用数值模拟研究了稳定燃烧时的热态流场和火焰结构,以及振荡燃烧时的燃烧室压力波动及主频,与实验中用PIV、OH-PLIF和压力传感器测得的热态流场、火焰结构和压力波动及主频吻合得较好。对振荡燃烧工况的大涡模拟研究发现:在一个振荡燃烧周期内,燃烧室内压力波动导致了预混预蒸发段前后压差波动,进而引起了预混预蒸发段出口处轴向速度波动和流场扭曲,并伴随着剪切层附近的旋涡形成、发展和脱落。旋涡改变了火焰形状和位置,导致放热率的周期性波动,进而引起流场的周期性波动。周期性波动的放热率和流场耦合,形成火焰–流场的相互作用,使得振荡燃烧持续下去。  相似文献   

3.
采用TTM法与型线定点法相结合的方式生成带涡流器环形燃烧室贴体网格,在任意曲线坐标系中对其三维两相反应流场进行数值模拟,采用的紊流、燃烧以及辐射模型分别为:标准k-ε方程,EBU-Arrhenius公式,六通量热辐射模型等。在同位网格系下气相采用SIMPLE算法求解,气液两相流动用PSIC法模拟。通过对两种燃烧室的计算结果与实验值比较表明本计算方法合理,所得的计算结果可为环形燃烧室的优化设计提供指导数据。  相似文献   

4.
旋流燃烧室内颗粒运动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应用流体相湍流脉动速度大小和方向均具有随机性的颗粒相随机轨道模型,对有直流一次风和旋流二次风的旋流燃烧室内的颗粒运动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的颗粒相轴向总质量流通量、轴向与切向速度分布与实验测量数据相符合,并比 Gosman 颗粒随机轨道模型的模拟结果有一定的改进。  相似文献   

5.
发动机燃烧室数值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引言为了研制或改进发动机燃烧室的设计;了解燃烧室内各气流参数分布对燃烧过程的影响是很有必要的。本文采用数值计算方法模拟涡喷发动机燃烧室内流场和壁温。本文计算的是发动机燃烧室火焰筒流场,所计算的实际几何形状较为复杂,如图1所示,入口处有倾斜壁面,在轴线方向有6排径向孔和6排轴向气膜隙缝槽;火焰筒进口处旋流器叶片安装角为74”,在旋流器内装有一个喷雾角为95”的喷咀。在计算过程中,由于径向小孔不对称,所以计算园周方向为360”园形截面。考虑到火焰筒实际形状,在计算时分前后二段;前段是联管火焰筒部分按三维两相…  相似文献   

6.
模型燃烧室冷热态两相流场的计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在前期冷态两相流场和喷雾场的实验和计算研究基础上,对模型燃烧室冷态两相场的计算做了修正,考虑了湍流扩散、混合和传热传质的影响,取得与实验结果进一步的吻合。并通过不同进口温度下的计算,分析了热态两相流场和喷雾场在不同进口温度下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偏微分方程法生成贴体网格,在任意曲线坐标系下数值研究两种先进燃烧室火焰筒及其旋流器三维紊流流场。由于旋流器的形状复杂,本文采用型线定点法确定网格的边界。在非交错网格系下采用SIMPLE算法和混合差分格式对离散方程进行求解。计算结果表明计算方法合理,这计算程序进一步扩展,可用来预估环形燃烧室反应流流场。  相似文献   

8.
用雷诺应力模型计算旋风分离器中气-固两相流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分离器内部的复杂的三维强旋转、气-固两相湍流运动,采用雷诺应力模型(SSG),利用贴体网格技术,模拟计算了分离器内部流动,并将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分离器内的固体颗粒运动采用涉及湍流扩散影响的随机轨道模型和确定轨道模型,在流场计算的基础上,模拟了不同直径的颗粒在分离器内的运动规律及颗粒分离效率,并同理论和实验得到的数据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9.
往复搅拌流场中气体射流两相流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欧拉-欧拉双流体模型,与动网格技术相耦合数值分析往复搅拌流场中气体射流两相流的流动特性及气泡在往复流场内的分布规律。通过调整过程中吹气头的往复运动频率、气体射流速度来分析这些因素对于气泡分布和流场流动特性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往复搅拌流场中气体射流两相流呈现与搅拌频率一致的周期性,气泡分布随吹气头位置的移动呈螺...  相似文献   

10.
提出求解位置-速度相空间中高维两相流PDF(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方程的有限分析方法,将位置-速度相空间颗粒PDF方程约化到速度空间,并解析求解,颗粒的位置PDF用轨道方法求解.对壁面射流两相流动进行数值模拟,并与颗粒雷诺应力轨道方法进行比较计算,结果优于颗粒雷诺应力轨道方法.  相似文献   

11.
水平管油水两相分层紊流流动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VOF模型对水平管油水两相分层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两相表观速度以及粘度、密度等物性参数对截面相含率和压降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截面相含率主要由两相表观速度比决定,受粘度和密度等物性参数的影响较小;而压降受两相表观速度和物性参数的影响都较大。  相似文献   

12.
离心式喷嘴内气液两相流动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求解三维不可压NS方程,并应用VOF方法捕获气液分界面,计算不同压降下离心式喷嘴内的气液两相流动状况,研究了不同压降对喷嘴内流动的影响。计算很好地模拟了喷嘴内的气液两相流动,并得到了出口液膜速度、喷雾锥角以及液膜厚度等参数,数值计算所得结果同试验符合得较好,好于经验公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稠密气固两相流中单颗粒所受气动力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计算了稠密气固两相流中单个颗粒所受到的气动力.通过与实验数据的比较分析了数值计算的准确性.对于空间均匀排列的多颗粒分布形式计算了其中单个颗粒所受到的气动力随颗粒空隙率(颗粒浓度)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4.
CFBC旋风分离器气固两相流数值模拟与优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气相利用Euler坐标系下的K-ε/RNG双方程湍流模型,颗粒相采用拉格朗日坐标系下的随机轨道模型,考虑双向耦合,对CFBC旋风分离器中较高浓度气固两相流动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采用入口加速段将气固两相流加速到合适的速度,对提高分离效率有重要作用。排气管向产生离体涡旋区方向偏移适当距离,有助于减少涡旋区,改善流场, 减少阻力。虽然收缩锥体有利于形成向上旋流,但对颗粒捕获也有不利的一面。  相似文献   

15.
加力室隔热屏流场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力室隔热屏流场计算赵坚行,刘全忠(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动力工程系南京210016)关键词隔热屏,改值计算,紊流反应流1引言本文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模拟带有隔热屏、外冷却气流、尾喷口的加力室热态流场。计算中采用修正卜。紊流模型来预估粘性系数。燃烧模型采用卜...  相似文献   

16.
双侧进气突扩燃烧室内液雾燃烧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全双流体模型对部分切向进气管式双侧进气突扩燃烧室内的液雾燃烧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将液雾群按初始尺寸分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不同尺寸液雾的蒸发及燃烧过程显著不同,小尺寸的液雾是先蒸发后燃烧,而较大尺寸的液雾则是边蒸发边燃烧.模拟结果还表明,部分切向进气方式有利于在燃烧室的头部产生大面积的中心回流区,该回流区的存在有利于加强混合及火焰稳定.  相似文献   

17.
离心泵叶轮内气液两相三维流动数值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采用欧拉模型对离心泵叶轮内气液两相泡状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叶轮内压力、速度等的分布规律,发现在靠近轮盖侧吸力面入口附近压力较低,气液两相速度较大,气泡容易凝聚而导致含气率较高;靠近轮盘处含气率较低。分析了不同进口截面含气率对叶轮内部两相流动的影响机理,建立了进口截面含气率对内部相态分离及泵外特性的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