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如图1,在点P与直线l上所有点相连的线段中垂线段PO最短,简称"垂线段最短",它是求线段最值问题的基本公理.下面以此公理为依据,谈谈求线段最值问题.一、已知一定点和一定直线求最小值例1如图2,Rt△ABC中,∠ACB=90°,AC=3,BC=4,D是AB上一动点,过点D作  相似文献   

2.
一类轨迹方程的公式生成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1]~[5]研究了求满足一定条件的动点轨迹方程的一种方法,笔者将这一问题进一步拓展,得出了此类问题更为广泛的结论.命题已知曲线  相似文献   

3.
根据已知条件求轨迹方程是平面解析几何研究的主要问题 ,也是高考命题的热点问题 .纵观历年的高考题 ,可以发现高考对轨迹方程的考查 ,分为两类 :一类是“显性”的 ,即题中明确告诉你要求轨迹方程 (或求某种特殊的曲线方程 ) ,这类问题 ,解题目标明确 ,解题方向容易把握 .另一类是“隐性”的轨迹题 ,表面上题目与求轨迹方程无关 ,但需要把问题转化为求轨迹方程才能解决 .这类问题具有一定的隐蔽性 ,解题方向不易把握 ,有时解题会隐入困境 .在高考复习中 ,我们要重视后一类问题的复习 ,熟悉它们的解题特点 .请看下面几例 .例 1  ( 1 988年全…  相似文献   

4.
<正>在现行教材中,只讲到二次函数的常规问题,但非常规问题还很多,往往又有一定难度,现举几例供同学们参考.例1已知x,y是实数,当x2+2y2+2y2=1,求2x+3y2=1,求2x+3y2的最值.分析这是在x2的最值.分析这是在x2+2y2+2y2=1(x,y为实数)的条件下,求S=2x+3y2=1(x,y为实数)的条件下,求S=2x+3y2的最值问题,叫做条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并解决了在无向图上求过两个指定点的最小单圈图问题。它有一定的实际背景,反映了图论中某些结构的内在联系,同时,对Travelling salesman问题,提供了比1-树更好的下界估计。  相似文献   

6.
解立体几何题时,我们常会遇到求点到面、线与面、面与面及异面直线之间距离的问题.用直接法解就是作出垂线段,再求其长,但多数情况下,垂线段是难以作出的,因此求它的长也就十分困难了.我们不妨换一种思路.图1 例1图例1 如图,ABCDA1B1C1D1是棱长为a的正方体,M,N分别是A1B1,B1C1的中点,求A1到平面AMN的距离.分析:本题直接作A1到平面AMN的垂线段有一定难度.但我们可以过A1构造一条平行于平面AMN的线段,再求线面距离.为了方便解题我们还可把平面AMN拓展为平面ACNM.解 连接AC,BD,A1C1,B1D1,CN,设…  相似文献   

7.
<正>高考题中的解析几何问题,有很多涉及到求参变量的取值范围,这些题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不易解决的问题,我们不妨称它为"问题".下面举例剖析在解题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问题"一、条件似乎不足例1已知椭圆C的两个焦点分别为F1  相似文献   

8.
<正>导数的几何意义是高考重点考查内容之一,也是导数重要应用之一.主要考查求曲线切线的斜率,切线的方程,已知曲线的切线斜率或方程来求参数的范围等问题.在处理这类问题时,有些同学求完导数就乱了章法.本文将对这类问题的处理办法做个总结,希望对学生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正>同学们在高中数学学习中,大多会遇到下面的两个有一定难度的问题.问题1已知二次函数f(x)=ax2+bx+c(b>a)对于任意实数x都有f(x)≥0,求M=a+b+c/b-a的最小值.问题2已知A、B、C是平面上任意三点,BC=a,CA=b,AB=c,求y=c/a+b+b/c的最小值.不少同学在老师的帮助下,能够解决问题1.但在遇到问题2时,却难以独立解决.从表面上看,问题1与问题2确实有很大的差异,但从  相似文献   

10.
求无理函数 的值域问题是学习中的难点.本文指出的是:只要(*)函数满足一定条件,就可以转化坐标系,找到统一的方法求其值域,并且过程直观快捷,便于同学们掌握.  相似文献   

11.
文[1]与文[2]都给出了由子空间的基求交子空间的基的方法。求交子空间的基的问题,主要是求生成子空间的交子空间的基的问题。对此,文[1]给出了一种方法,即为求L(α_1,α_2,…,α_s)∩L(β_1,β_2,…,β_t)的基,先解齐次线性方程组  相似文献   

12.
<正>不同的教学理论、教学目标、教学策略以及对师生双边活动的不同安排,构成了不同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是建立在一定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思想下的,"每一个模式都有一个内在的理论基础".笔者针对"提高中学生数学运算能力"问题下的解题教学模式进行探究,提出一种"诊疗式"的解题教学模式.1案例表征题目在等比数列教学后,可设置这样的问题:已知数列{an}满足a1=t>1,an+1=(n+1)/nan,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分析:本题考查由数列递推公式求数列通项公式,涉及到等比数列求通项公式的方法.考查学生观  相似文献   

13.
§1.引言 化工中的扩散吸收问题中遇到反求模型参数的问题,将其推广可提出下面一般的反求参数问题,也称为参数辩识问题。  相似文献   

14.
试题研讨(4)     
夏蝉  甘大旺 《中学数学》2002,(10):33-36
题 1 已知数列 {an}前 n项和为 Sn,若 a1= 2 ,nan 1=Sn n( n 1 ) .( 1 )求数列 {an}的通项公式 ;( 2 )令 Tn =Sn2 n,1当 n为何值时 ,Tn>Tn 1( n∈ N ) ?2若对一切正整数 n,总有 Tn ≤ m,求 m的取值范围 .( 2 0 0 2年苏州市模拟考试题 )命题溯源 求数列的通项公式是数列知识的重要问题 .1 983年高考题中首次出现由递推数列求通项公式的问题 ,连考了三年 ,当时形成了一个热潮 .多年来两类求数列通项公式的问题是常考常新 .一类是已知f ( an,Sn) =0求数列通项 an;另一类是与不等式相关的数列综合题 ,如 1 998年全国高考试卷末题 ,…  相似文献   

15.
<正>几何中的最值问题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求平面几何图形中某个确定的量(如线段长度、角度大小、图形面积等)的最大值或最小值;求几何最值常用的几何性质有:(1)斜边大于直角边;(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3)垂线段最短;(4)三角形任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相似文献   

16.
<正>曲线的切点和切线是高中导数知识模块的考察重点,对于求"在"曲线上某点的切线方程同学们是熟悉的,但对于求"过"某点的切线方程同学们是有一定畏难情绪的,尤其是"过"某点求曲线的切线条数问题.为此,本人以2014年北京高考数学文科20题为例就该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1问题的提出在刊物中经常见到这样一道例题:已知zEC且卜一1,求方程Z’+z一1的解.用三角法或取模法都可求出方程的解是z一步J3_、______.______士今并i.最近笔者又见到一道同类题:已知复数z满足IZD一1且z’+z一1,求Z.做后发现无解,于是产生了如下的想法——若ZEC,nEN且卜9—1,则当n取何值时,方程ed+z—1有解?这里有无一定的规律?本文就这个问题作一点粗浅的探讨.2规律的振金上述问题从纯代数角度探讨有一定的难度,下面从几何角度作探讨.分析如图,设点Z、Z。、A分别表示复数z、Af、1,则点Z、Z"、…  相似文献   

18.
<正>"函数最值(1)"是笔者高一第一学期一堂比赛课的选题.在初中学习阶段,学生对函数(主要是二次函数)求最值已具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对概念的深层次分析能力尚有欠缺,对解决含字母的一类函数求最值的问题所知甚少,所以本节课围绕如何数学地认识概念以及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两个方面展开.1课例再现1.1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实例引入,帮助学生理解函数最  相似文献   

19.
连续铸钢问题的有限元解法及参数优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介绍连续铸钢二冷区钢坯温度分布的计算以及喷水量的优化,钢铁工艺对二冷区钢坯温度有一定要求,将其量化为求代价泛函最小问题,对状态方程用有限元模拟遗传算法求问题的最小解,确定最佳喷水方案。  相似文献   

20.
对称思想在数学问题中是广泛存在的.近几年的高考中都占有一定的比例.如果能发现或挖掘问题中的对称特征,为解题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抓住图形的对称特征 例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个圆心在(a,b)的圆包含原点,设此圆在第一象限及第三象限的面积之和为S1,在第二象限及第四象限的面积之和为S2,求S1-S2的值. 分析如图1,S1=SOAPC SOBD,S2=SODQA SOBMC.由于圆的半径未知及组成S1、S2的四个部分的面积都不便用式子计算,要想用代数计算求S1-S。是很困难的.但是,注意挖掘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