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对比了渭北晚古生代5号煤样品酸处理前后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按其量化表征的煤中微量元素酸脱除率划分,44个微量元素可分为五类,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有着明显的分布规律:Ⅰ型,为煤中典型的易酸脱除微量元素,主要占据于元素周期表中第Ⅰ、Ⅱ主族元素位置,按电子构型,属s区;Ⅱ型,为煤中较易酸脱除微量元素;Ⅲ型,为煤中较难酸脱除微量元素,主要占据在第Ⅲ、Ⅴ、Ⅵ、Ⅷ副族元素位置上,按电子构型,属d区和f区左半部;Ⅳ型,是难酸脱除的微量元素,主要占据在第Ⅳ、Ⅴ主族元素位置,(稀土元素部分在第Ⅲ副族)按电子构型,属p区和f区中部;Ⅴ型,为典型的最难酸脱除微量元素,主要占据在第Ⅱ、Ⅲ、Ⅳ副族位置,按电子构型,属d区的前半部、ds区和f区的右半部。煤中微量元素的酸脱除难易的大小,在元素周期表的横向、纵向和对角线方向,亦有一定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
《化学教育》1996,17(Z1):7-12
化学高考总复习单元练习二基本理论(A)第Ⅰ卷(选择题,共84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10分)1.分别处于第2、3周期的主族元素A和B,它们离子的电子层相差两层。已知A处于第m族,B处于第n族,A只有正化合价,则A、B...  相似文献   

3.
应用电离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反射光谱(ICP AES)和X射线荧光光谱(XRF),对新疆准噶尔六道湾侏罗纪低熟煤中36种微量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了测定,同时作岩石热解分析,有机碳测定,并对获取的各种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以考察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实验结果表明,除个别具有一定化学催化能力的元素外,多数常量元素及其所形成的矿物质,由于其对成煤有机物质的负增量作用,会明显降低煤的生烃潜力;微量元素对煤的生烃性能影响则较为复杂,既与其对煤的各种化学组成的有机亲和性之差异有关,亦与其在煤的大分子热裂解成烃中的某种化学催化作用有关。此外,由于某些微量元素所特有的古气候、古成煤沼泽类型的“指相”作用,亦能间接地指示煤的生烃潜力。其中Cu既是一个有着与煤的大分子物质较强亲和力的元素,又是一个可以显示古气候古成煤沼泽类型的“指相”元素,因而在指示煤的生烃潜力方面可能具有普适性。  相似文献   

4.
吴国庆 《化学教育》2001,22(1):40-43
1.1999年是人造元素丰收年,一年间得到第114、116和118号3个新元素。按已知的原子结构规律,118号元素应是第周期第族元素,它的单质在常温常压下最可能呈现的状态是(气、液、固选一填入)态。近日传闻俄国合成了第166号元素,若已知原子结构规律不变,该元素应是第周期第族元素。  相似文献   

5.
曹晨忠 《大学化学》1993,8(1):19-21
从化学键的固有偶极和诱导偶极出发,分析了M-H(M=C,N,氧族元素和卤素)质子给予体酸强度的控制因素并提出固有偶极酸性和诱导偶极酸性的概念。通过对某些质子给予体酸强度与键的诱导效应指数、极化度关系的讨论,得出第二周期的质子给予体酸强度由固有偶极酸性控制,第六、七主族的质子给予体酸强度由诱导偶极酸性控制。  相似文献   

6.
王文亮 《大学化学》1996,11(5):57-58
硅、磷、硫和氯原子3d轨道参与成键对键角的影响王文亮(延安大学化学系陕西716000)第三周期p区主族元素Si、P、S和Cl原子3d轨道能否参与成键的问题已进行过较多的研究和讨论[1-5],一般认为在适合的环境条件下3d轨道是可以参加成键的,并对无机...  相似文献   

7.
《化学教育》1998,19(Z1):97-104
第Ⅰ卷(选择题,共84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5℃时,pH=2的盐酸溶液中[Cl-]和pH=12的氨水中[NH]的浓度值相比较前者和后者的关系是()(A)大于(B)小于(C)等于(D)不能确定2.下列物质加入水中无明显热效应的是()(A)固体氢氧化钠(B)生石灰(C)固体硝酸铵(D)氯化钠3.微量元素是指在人体内总含量不到万分之一,重量总和不到人体重量的千分之一的二十多种元素,这些元素对人体正常代谢和健康起着重要作用。下列元素不是微量元素的是()(A)I(B…  相似文献   

8.
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和原子荧光光谱(AFS)对中国西北部石嘴山电厂的原煤、底灰和飞灰中Hg、As、Se、Pb、Cr、Cd、Mo、Ni、Co、U和Th 11种微量元素的含量进行了测定。根据底灰和飞灰的产率, 结合微量元素在底灰和飞灰中的含量计算了电厂燃煤过程中微量元素的挥发性。结果表明, Hg、Cd、Se、As四种元素在燃煤过程的挥发率均在50%以上, 最高可达70%。通过对底灰和飞灰在酸性介质下的柱淋滤实验研究了底灰和飞灰中微量元素在60h内的迁移释放行为。Mn、Ni、Co、As四种元素的最大淋出率均超过2.0%, 最高接近10.0%, 并且还未达到淋滤平衡。根据微量元素的挥发和淋滤释放特性建立了电厂煤中有害微量元素在燃烧和淋滤过程中的释放分配模型。结果显示, 燃煤过程中的挥发是微量元素释放的主要形式, 部分元素的淋滤释放也可对周围水环境造成污染。
  相似文献   

9.
硒是第4周期第ⅥA族元素,除了具有非金属性外,还有部分金属性。其在地壳中的含量为0.05~0.09 mg/kg,自然界中存在广泛但分布不均。硒是人体和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具有重要的生理生化功能,过量的硒及其化合物有较强毒性,而且硒的适宜剂量范围很窄。本文简单介绍了自然界中硒的存在、硒的生物学效应及其分子基础,以纪念元素周期律发现150周年。  相似文献   

10.
检测人体微量元素有尿检、乳检、发检等多种。比较常用的有血检和发检两种。下面将这两种常用方法对比如下:(一)头发检测1·头发中的微量元素与体内含量有平衡关系,体内含量有多少,头发中就有多少。据文献报道,从幼儿开始,将头发按1 cm长分段剪下化验,可像“录像带”和“履历表”一样反映不同时期人体对微量元素摄取和代谢的变化情况。头发是直接反映人体微量元素状态的最理想的活体检测材料。2·头发活性低,微量元素含量较稳定,可反映元素的积累代谢过程。头发中微量无素含量比血清和尿液高10到1 000倍以上,因此头发微量元素检测准确度高。…  相似文献   

11.
The coal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Yima coal district, China. The pyrolysis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in a simulated bed quartz reactor with a heating rate of 20 °C/min. The 44 elements in raw coal and chars were determined by inductively coupled-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instrument (ICP-MS). The release and enrichment behavior of 44 trace elements during coal pyrolysis of Yima coal was studied.

According to the transformation behaviors, chemical features and thermal features under different pyrolysis temperatures, the 44 elements can be categorized to 4 groups: light elements (Li and Be), nonmetal elements (Se, As, B, etc.), heavy metal elements (including 24 elements, Cu, V, Co, etc.) and rear earth elements (REE) (14 elemen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the higher pyrolysis temperatures, the higher release ratio and release ratio of REE are very low; (2) the enrichment ratios of the elements in chars increase by the sequence of nonmetal elements < light elements < heavy metal elements < REE. The nonmetal elements, light elements and a few heavy metal elements will be emitted out from coal during coal pyrolysis and they will pollute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12.
The coal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Yima coal district, China. The pyrolysis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in a simulated bed quartz reactor with a heating rate of 20 °C/min. The 44 elements in raw coal and chars were determined by inductively coupled-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instrument (ICP-MS). The release and enrichment behavior of 44 trace elements during coal pyrolysis of Yima coal was studied.According to the transformation behaviors, chemical features and thermal features under different pyrolysis temperatures, the 44 elements can be categorized to 4 groups: light elements (Li and Be), nonmetal elements (Se, As, B, etc.), heavy metal elements (including 24 elements, Cu, V, Co, etc.) and rear earth elements (REE) (14 elemen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the higher pyrolysis temperatures, the higher release ratio and release ratio of REE are very low; (2) the enrichment ratios of the elements in chars increase by the sequence of nonmetal elements < light elements < heavy metal elements < REE. The nonmetal elements, light elements and a few heavy metal elements will be emitted out from coal during coal pyrolysis and they will pollute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13.
在煤的燃烧和气化过程中,有毒微量元素的释放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了危害。如何有效控制这些有害元素的排放已经越来越引起研究的关注。微量有害元素主要为砷、汞、铅、镉、锰等。尽管在煤中的含量很低,但是煤的大量使用,其总排放量还是相当大的,由此引起的污染问题也引起重视。煤的燃前脱除有害微量元素是一种有效控制其排放的方法。目前,煤的燃前脱除微量有害元素的方法很多,例如热解、水热处理可部分脱除煤中的微量元素,但都有局限性。  相似文献   

14.
采用脱矿物质、提取腐殖酸等方法结合ICP-MS对伊敏15、16煤中的32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及其赋存特征进行了分析。与地壳克拉克值及中国侏罗-白垩纪煤和世界褐煤中微量元素含量相比,伊敏褐煤中微量元素没有明显富集。脱矿物质处理后,Ni明显富集,As略比原煤高,其他微量元素都低于原煤。原煤提取腐殖酸和脱矿物煤提取腐殖酸中Ni、Mo、Cd、Sn、W明显富集,这表明Ni、Mo、Cd、Sn、W和腐殖酸形成了稳定的有机态化合物。原煤提取腐殖酸残煤和脱矿物煤提取腐殖酸残煤中V、Ni、As富集,表明V、Ni、As与煤的大分子结构形成了稳定的有机态化合物。根据微量元素和灰分的相关性系数,把微量元素分为以下几类:无机富集元素Cr、U;亲无机元素Cu、Cd、In、Sn、Ga、Y、Zr、Hf、Bi、Th;偏无机元素Be、Sc、Rb、Sr、Nb、Cs、Ta、Pb;偏有机元素V、As、Tl、Ba、Se;亲有机元素Li、Co、W;有机富集元素Ni、Zn、Mo、Sb。  相似文献   

15.
煤中微量元素间依存关系的聚类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通过对四种不同类型煤中灰分、硫分和16种微量在不同密度级中呈的R型聚类分析,研究了煤中微量元素间的依存关系。结果表明:煤中碱土 金属Be、Sr、Ba彼此间的依存关系一般较弱,与所研究的其它元素的相关性也较北:稀土元素La、Ce、Y、Se经常相伴而生;V总与灰分显著相关;As、Co、Ni等元素民黄铁矿硫的存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煤中微量元素在燃烧过程中的变化   总被引:16,自引:6,他引:16  
在分析微量元素燃烧过程中迁移变化机理的基础上,对电厂用煤和煤灰进行了采样测试,分析了电厂燃煤过程中微量元素的析出变化及在各种灰中的分布富集规律,同时用五个不同的温度段分别对煤进行了燃烧实验,研究了在不同温度下,微量元素从煤中析出的浓度和析出率,通过实验分析,。多数有害微量元素在飞灰中的富集浓度高于其它灰中,燃烧时温度的高低是影响微量的高低是影响微量元素迁移析出的重要因素,温度越高,有害微量元素析出率相对越大。  相似文献   

17.
高分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可以区分干扰元素和目标元素微弱的质量数差别,能解决大多数多原子、氧化物干扰问题,在煤炭痕量元素分析领域受到关注,但煤炭样品中痕量金属元素尤其是稀土元素受到的质谱干扰挑战未被系统地报道.采用HNO3-HF混酸微波消解煤炭样品,优化了消解时间、赶酸、复溶等前处理条件,研究了煤炭中V、Cr、Mn、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