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超流性     
1908年7月10日,来登大学的翁那斯(H.K.Onnes)成功地将氦气冷却到液体状态。他在这接近絕对零度的低溫領域里的成就,引导出物体两个奇异性质的新发現,和我們在常溫下所熟知的性貭完全不同。这两个性貭全涉及到“无摩擦”流动現象。  相似文献   

2.
 1911年荷兰物理学家Onnes发现纯的水银样品在4.2K附近电阻突然消失,接着又发现其他一些金属也有这样的现象,这一发现开辟了一个崭新的超导物理领域.  相似文献   

3.
金建中  崔遂先 《物理学报》1960,16(3):168-174
1.油扩散泵与水银扩散泵的比较 水银扩散泵是1915年发明的,但自1928年发现可以用油作为工作液体代替水银后,水银扩散泵不太被人们重视,油扩散泵便发展很快。1938年已经出现了金属三级分馏油扩散泵。油扩散泵发展后,在大部分实验室研究工作和工业上的用途上它代替了水银扩散泵。这是因为油的蒸气压比水银小的多。室温下扩散泵油蒸气压在10~(-5)—10~(-9)毫米水银柱范围内,而水银蒸气压大约为10~(-3)毫米水银柱。因此使用水银扩散泵时,必须  相似文献   

4.
 霍耳效应是1879年美国物理学家霍耳研究载流导体在磁场中导电的性质时发现的一种电磁效应.他在长方形导体薄片上通以电流,沿电流的垂直方向加磁场(如图1),发现在与电流和磁场两者垂直的两侧面产生了电位差.后来这个效应广泛应用于半导体研究.一百年过去了.1980年一种新的霍耳效应又被发现.这就是德国物理学家冯·克利青从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发现的量子霍耳效应.  相似文献   

5.
目前,液态氦在科学研究中主要作为唯一的冷却剂,利用它可以使溫度接近絕对零度。液态氦在正常大气压下的沸点为4.22°K;而減压时溫度可降低到1°K。液态氦的蒸发潛热并不大(4.6千卡/公斤),这就增加了用它作冷却剂时的困难。因此对液态氦容器的絕热性能就提出很高的要求。 1908年,荷兰物理学家卡麦尔林格、奥湼斯首先实現了氦的液化。他利用了(經过液态  相似文献   

6.
最有趣的一个物理现象,被称为超导电性的,已为大家知道将近半世纪了。超导电性就是在一定的、十分低的温度下(大致从-260到-270°摄氏),许多金属和它们的合金突然对通过它们的电流不再有电阻。电流在这种导体里可以整年整月的周流不息,几乎完全不衰减。但是,这仅仅对于足够微弱的电流来说才是正确的;假如电流大于某个一定的数值,那么就像在(升)高温度时的情形一样,电阻突然恢复了。这种现象的正确情景还没有弄清楚,但有一点是已确实地知道了的:超导体排出微弱电流的磁场(即超导体中磁场此时为零——译者),但是不能抗拒数值超过了一定  相似文献   

7.
 美国物理学家霍尔 (Edwin H.Hall) 在1879 年发现,当电流垂直于外磁场通过导体时,在导体的垂直于磁场和电流方向的两个边界之间会出现电势差(图1)。这个现象被称作霍尔效应。在当时要理解这一重要的现象还非常困难,因为电子的概念在18年后才被提出来。  相似文献   

8.
198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给了美国实验物理学家菲奇(V·Fitch)和克罗宁(J·Cronin).下面是这两位物理学家的简历.菲奇·维尔·洛格斯登(Fitch Val Logsdon) 1923年3月10日生于内布拉斯加.1948年在麦克迪尔大学获工程学士,1954年在哥伦比亚大学获物理学博士.1946—1947年在洛斯阿  相似文献   

9.
1984年7月14日,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的一次物理学家的聚会上,荷兰物理学家卡什米尔(H.Casimir)作了一个关于时间反演的报告.他用一些简单的比喻生动地阐述了物理学包含的深奥哲理,引起与会者的极大兴趣.有位朋友告诉我,他实际上在四十年代后就离开了物理学研究.在荷兰菲利浦公司任职,其最高职务是该公司的最高决策机构──公司董事会成员. 这对我这个来自中国的学生来说,简直不可置信.我过去知道卡什米尔是个大物理学家,如在量子力学中就有一个卡什米尔算子.菲利浦既是欧洲最大的、也是世界上几大电器制造商之一.它在世界上60个国家里有35…  相似文献   

10.
勒纳和光电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建邺  庄国策 《物理》1992,21(5):301-306
我们知道,爱因斯坦(A. Einstein)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原因是“因为对理论物理学所作的贡献,特别是因发现了光电效应定律”.诺贝尔奖金评选委员会的这一决定,使德国另一位著名的物理学家勒纳(P. Lenard,1862—1947)大为恼火,因为正是他对光电效应作了系统而有成就的研究.他不仅和汤姆孙(J.J.Thomson)同时证明光电效应是由下述事实造成,即从金属表面发射了带负电的微粒(即电子),而且他还在一篇较长的论文中,报道了他在光电效应研究中得出的两个重要发现。劳厄(M.von Laue)曾称这两个重要发现为“两个惊人的规律”.勒纳一直坚持认为…  相似文献   

11.
水银分子在2482A.U.左右有组光带,是水银分子伊洪的还是水银分子的这问题,我们用光谱强度的测量法解决了。将供作光源的通电管内的电流或水银气压依次的改变,我们发现2482A.U.光带的强度的改变和旁的已知的分子光带绝然不同。那些不同之点,只要引用“分子伊洪是2482光带的原主”这说法,就都明白了我们更进一步问放出2482光带的是那个高能力阶位理论和实验的结果指示出一个在最低能力阶位的原子伊洪(Hg~+)和一个在3P_1能力阶位的原子所结合成的分子伊洪是能放2482光带的高能力阶位。  相似文献   

12.
水银分子在2482A.U.左右有组光带,是水银分子伊洪的还是水银分子的这问题,我们用光谱强度的测量法解决了。将供作光源的通电管内的电流或水银气压依次的改变,我们发现2482A.U.光带的强度的改变和旁的已知的分子光带绝然不同。那些不同之点,只要引用“分子伊洪是2482光带的原主”这说法,就都明白了我们更进一步问放出2482光带的是那个高能力阶位理论和实验的结果指示出一个在最低能力阶位的原子伊洪(Hg~+)和一个在3P_1能力阶位的原子所结合成的分子伊洪是能放2482光带的高能力阶位。  相似文献   

13.
一.电介质 在本世纪的初年,电机工程上所用的全部材料可以分成两类:导体和绝缘体或电介质。大家知道,并不是所有的电介质都是完全的绝缘体;在电介质中亦有电流流过;这样的电流已在十九世纪末年为法国物理学家Fousserau和JacquesCurie研究过。二十世纪初年,电介质的研究在德国和俄国得到很大的发展。电流在电介质中所显现的特殊性使人们认为这样的电流仅仅是电介质的反常(表徵弹性反常和磁性反常的落后、滞后等现象)。  相似文献   

14.
马可尼1901年底接收到越洋信号的实验,用的是一种水银检波器.这种检波器对这次实验的成功是很关键的.马可尼以自己的名义申请了它的专利.但是,1998年几个美国科学家发现了一篇100年前的论文,表明印度科学家博斯(JagadishBose)才是它的发明人(Bose是印度一个常见的姓,另一位我们更熟悉的也是姓这个姓的印度物理学家被译为玻色,但按发音应为博斯).博斯(图20,印度1958年)是植物生理学家和物理学家,印度近代科学的开路人,他是英国皇家学会第一名印度籍会员,并于1917年受封为爵士.他1899年3月发表在伦敦皇家学会公报上的论文中描…  相似文献   

15.
田伟中 《物理通报》2001,(11):42-45
1 早期原子结构模型 1.1 电子的发现和汤姆孙模型 1.1.1 电子的发现 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孙(J.J.Thomson)在研究稀薄气体放电现象时,发现了一种比原子、分子小得多的带负电荷的粒子,接着人们通过实验又知道该粒子是一切原子的组成部分,这种粒子就是电子.电子的发现表明了原子不是不可分的最小粒子.这是为揭示原子内部结构所迈出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6.
我国早期的近代物理学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根据笔者现有资料,分别叙述1932年之前一些近代物理学家的简略生平和工作情况.文中挂一漏万,错误难免,祈识者指正.何育杰(1882—1939) 字吟■,浙江慈■人.1900年曾在科举中应试入第,1902年入京师大学堂师范馆,1904年初提前离枝,赴英留学.1904—1908年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受业于物理学家舒斯特(Sch-uster,Sir Arthur.1851—1934),倾听了卢瑟福关于原子物理学方面的讲演.1908年获硕士学位后曾游历德、法诸国,并于宣统元年(1909)归国.归国后,历任京师大学堂艺科和师范馆教习、格致科教习(1909—1911),北京大学理科物理门教授(1912—1919)…  相似文献   

17.
電子     
电子的發現 電子是目前我們所知道的構成物質的基本成分之一。它有一定的質量、一定的電荷以及一系列其他的性質。它的運動規律,我們也知道得相当清楚。然而我們对於电子的一切認識並不是那一位物理学家在一朝一夕之間完成的。而是在很長的年代中,經过無數科学家繼续不断、一再深入地研究自然現象的結果。在科学研究的範圍內,人們对於自然現象的認识过程是一個逐步深入的过程。平時的研究工作僅為人們对於自然界的認識积累更多的事实和数據。到了具有重大意义的發現出現之  相似文献   

18.
红外光的发現(1800年)到今年已經有一百六十年了。它的被发现是由于它有显著的热效应。但是在它被发現后的三十年間,人們对紅外光的认識却很少进展,仅知道它服从簡单的光学定律,这主要是由于沒有好的測量热效应的方法。当时除掉簡单的水銀温度計外,別无更好的測量仪器。直到1830年,发明測量小溫度差的溫  相似文献   

19.
在学校的某些工作中,例如用馬弗炉溶化金属、鋼的淬火和回火都需要測定炉子的溫度。我們自制了热电堆,和学校里一般的电流計連接,可以达到足够的测量精确度。在学校的条件下,用来制造热电堆最合适的一对金属是鉄-康銅或者鎳鉻-康銅,在加热到100℃时,前者所生的平均电动势是5.2毫伏,后者是7.5毫伏。镍鉻-康銅热电偶是最适宜的,因为它能够得到巨大的电动势,并且寿命也长。  相似文献   

20.
正一、高温超导材料的问世超导现象是1911年荷兰低温物理学家昂内斯(H.Onnes)发现的,他在莱顿实验室研究液氦温度下的物性时,发现汞在极低的温度下,其电阻突然减小为零,而且去掉外电场后,电流可以持续流动。后来经过长时间多次实验验证,他确定发现了一个新的现象——并将此现象称之为超导现象,从此揭开了超导研究的帷幕。1933年德国物理学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