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9 毫秒
1.
吴宁生  曹顺根  邱爱民 《色谱》1988,6(6):363-364
实际色谱流出曲线大多是接近高斯分布的不对称拖尾峰,为此许多作者采用指数修正的高斯分布曲线来描述。 式中A为峰面积。t_g为高斯函数的保留时间,t′为卷积积分变量,σ为高斯函数的标准偏差,τ为按指数衰减的时间常数,h(t)为流出时间t时的峰高。引起色谱峰拖尾的因素有多种,目前普遍认为柱外效应是因素之一,它不仅引起谱峰扩张也引起  相似文献   

2.
拖尾峰的类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吴宁生  邱爱民 《色谱》1989,7(4):233-234
在通常的情况下,色谱峰大多是不对称的拖尾峰。对于拖尾峰的分类,我们认为应根据谱峰的描述函数来进行分类,这有助于了解物质在色谱过程中运动规律,有利于解释色谱曲线和进行谱峰拟合,有利于探求影响谱峰扩张的因素和了解扩张机理,因而能在本质上反映各类型拖尾峰的特征。 近来,越来越多的作者采用高斯函数的指数衰减(EMG)模型来描述拖尾峰,能用EMG模型描述的色谱峰称之为EMG峰,其描述函数为,  相似文献   

3.
正常拖尾色谱峰的塔板模型表达式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韩振为  何志敏  余国琮 《色谱》1997,15(6):532-533
得到了描述正常拖尾色谱峰的塔板模型表达式,根据这一表达式,正常的色谱流出曲线应是非对称的拖尾峰,而对称的高斯型分布函数是对塔板模型进行近似处理的结果。和扩散模型的色谱流出曲线方程相比,二者在形式上完全相同,因此,尽管塔板模型和扩散模型的机理不同,但它们对于色谱流出曲线的数学描述是完全相同的。  相似文献   

4.
吴宁生  邱爱民  吴明立 《色谱》1988,6(3):153-156
实际色谱流出曲线大多是接近高斯分布的不对称拖尾峰,许多作者用指数卷积的高斯分布函数来描述,  相似文献   

5.
吴宁生  蔡春平 《色谱》1992,10(2):89-90
一、在通常色谱实验条件下,实际色谱峰为程度不同的拖尾峰。为计算色谱拖尾峰峰面积,文献曾先后报道有三个经验公式[1,2,3]: A=1/2h(W_(0.15+W_(0.85)) (1) A=0.753hW0.25 (2) 和A=1.64hW_(0.75)(b/a)~(0.717) (3)式中,A为峰面积,h为峰高,W_(0.15)、W_(0.25)、W_(0.75)和W_(0.85)分别为峰高的0.15、0.25、0.75和0.85处的峰宽,b/a为峰高0.75处的不对称度。式(1)、(2)用于计算达基线分离的单个峰的峰面积;式(3)用于计算  相似文献   

6.
用扩散和传质理论证明正常色谱峰为拖尾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邹公伟  刘震 《色谱》1995,13(2):107-107
将扩散和传质理论应用于色谱峰形的讨论,指出应该用浓度-时间分布公式描述色谱流出曲线,容易地证明了正常色谱峰为拖尾峰。  相似文献   

7.
张津  施维  王磊  邹汉法  张玉奎 《色谱》1997,15(3):197-200
采用指数修正的高斯模型(EMG),研究了进样时间、分离电压及柱长等一系列操作条件对毛细管区带电泳峰形参数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进样时间对半峰宽(W1/2)和峰不对称度(B/A)有显著影响;电压对以长度表示的半峰宽及峰拖尾参数无显著影响;tm与σ、τ、W1/2(s)之间都有很好的线性关系;随着柱长的增大,σ、τ、W1/2都略有增加。  相似文献   

8.
用塔板理论证明正常峰为拖尾峰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王东援  孙毓庆  王延琮 《色谱》1993,11(2):120-120
以往,我们在色谱教学中也曾强调标准的色谱峰应服从正态分布,现在觉得这一做法欠妥。虽然根据塔板理论作适当近似处理,可以推得标准的色谱峰应当服从正态分布,但同样根据塔板理论,不作任何近似处理,也可证明标准的色谱峰其实是一个前陡后缓的不对称图形(即:拖尾峰)。文献虽曾指出  相似文献   

9.
神经网络具有自学习、自组织、自适应的能力。应用神经网络将高斯函数对电泳分离曲线峰形进行拟合,提取微芯片电泳信号的特征,通过分析结果,对微芯片电泳实验的分离条件作出指导。  相似文献   

10.
色谱图拟合及重叠峰快速分离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似姣  何大森  何巧红  陈晓敏 《色谱》1992,10(5):251-254
]本文以EMG分布函数作为色谱峰的数学模型,提出由柱系统的半峰宽规律与峰态偏斜度D计算EMG参数的连环公式,用于快速谱图拟合和重叠峰分解。实验表明校正后的峰面积和拟合精度令人满意;不用半峰宽规律,直接采用优化方法解谱也取得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色谱流出峰的拖尾现象普遍存在于制备和大型色谱分离过程中,它直接影响分离的产率和回收率.本文提出采用色谱流出峰形的不对称偏差度来表征色谱流出峰的拖尾程度;并基于液相制备色谱分离过程FAD-SMT模型及吸附速率理论,通过计算机模拟,定量分析了吸附剂性能和操作参数对色谱流出峰形不对称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仅是吸附剂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性能(包括吸附相平衡关系、液固两相间的传质阻力);而且柱的设计和吸附剂的装填状况(包括轴向扩散系数),以及色谱分离的操作条件(进料时间、浓度和流速等)都直接影响色谱流出峰形的不对称性。随着吸附相平衡等温线的非线性程度增大,或者总传质系数的减小,色谱流出峰形的不对称偏差度明显增大;吸附剂吸附容量的减小也将引起色谱流出峰形的不对称偏差度的增加;色谱流出峰形的不对称偏差度与进科体积、浓度和流体线速,以及轴向扩散系数的增大成正比。  相似文献   

12.
窗口因子分析技术用于重叠色谱峰的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窗口因子分析(WFA)技术完成了稀土元素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中重叠峰的解析。由3种分离条件下不同分离度的色谱数据矩阵解析得到了较好的单组分色谱图与吸收光谱曲线,并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分离度较好时,WFA定量结果与常规方法相近,但随着分离度的降低,WFA的定量结果明显优于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13.
色谱流出峰的拖展现象普遍存在于制备和大型色谱分离过程中,它直接影响分离的产率和回收率。本文提出采用色谱流出峰形的不对称偏差度来表征色谱流出峰的拖尾程度,并基于液相色制备色谱分离过程FAD-SMT模型及吸附速率计算机模拟,定量分析了吸附剂性能和操作参数对色谱流出峰形不对称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在微流控芯片分析中,由于微流通道微小的尺寸和检测器灵敏度的限制,容易出现诸如样品相对过载等引起溶质带偏离高斯分布(如前拖尾或者后拖尾等)的现象.引起溶质带峰形不对称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吸附等温线[1]和溶质带经过检测器时,由空间分布转化为时间分布所引起的扭曲所致[2].  相似文献   

15.
〕用指数衰减修正模型(EMG)研究了峰的不对称性对色谱参数的影响,由此得到了一个反映分离度和误差关系的经验公式。研究了不对称状态下柱温的最优化,所得结果优于用高斯模型得到的相应结果。  相似文献   

16.
基于分数阶微分的重叠伏安峰分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远禄  于盛林  郑罡 《分析化学》2007,35(5):747-750
根据特定峰信号微分的极值和过零点随着微分阶数的变化而改变,建立了峰信号的极值和过零点与其相应微分阶数的关系式。利用这些关系式建立的估计器Ⅰ和估计器Ⅱ,可以用来估计Gaussian峰、Lorentzian峰和Tsallis峰信号的特征参数,为定量分析重叠峰信号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首先,利用分数阶微分器获得特定峰信号的分数阶阶微分;然后,利用估计器Ⅰ和估计器Ⅱ提取这些特征峰信号的特征参数。对于未知重叠峰信号,采用Tsallis峰作为子峰模型进行重叠峰信号分离,仿真和实测重叠峰信号分离实验表明本方法简单高效。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含α、β结晶相的多晶型等规聚丙烯(i-PP)进行WAXD的分峰研究。选用不对称高斯-柯西函数表征结晶与非晶衍射峰,对结晶峰其结果优于对称高斯-柯西函数,对非晶峰其结果优于多项式、指数函数和双指数函数;在微处理机上采用阻尼最小二乘法,分峰结果比较满意。对加β成核剂的含α、β多晶型试样,分峰研究得到了它们的相态、结晶度、晶粒度及α、β两相比等随结晶温度了T_c(100°~140℃)变化的规律。结果指出:α相含量随T_c变化甚小,β相变化与非晶相反,β晶粒随T_c变化的重组大于α相,β相的最佳结晶温度在130℃。将分峰法得到的两相比k与Turner-Jones公式的k_(T-J)作了比较,就非晶扣除、峰面积代替峰高、考虑(hk1)晶面贡献及重叠峰的分离等进行了改进。并提出了计算WAXD中各相峰面积的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18.
小波变换用于重叠色谱峰组分信息的提取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邵学广  侯树泉 《分析化学》1998,26(12):1428-1431
提出了一个小波变换用于提取重叠色谱中组分信息的理论公式,并将它应用于三组分和五组分重叠色谱实验数据的解析。结果表明:在定定分离度范围内,当相邻色谱峰峰宽相近时,根据此公式的计算结果,可以将各组分的信息从重叠色谱峰信号中提取出来。洒工作对小波变换用于重叠峰的解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梁恒  谭伟华 《化学学报》2000,58(8):935-941
根据信息的定义,获得了表征任何带分离效果的整体优化泛函的离散时空形式H~s(t~k)。它是溶质系统在时变的外加力场作用下从分离环境获得的分离信息量。H~s(t~k)由线性部H~s~L(t~k)和非线性部H~s~N(t~k)构成,其中线性部与当代分离科学一直采用的塔板数、峰容量、分离度和色谱分离度统计量等参数一样,都是以峰宽为基准测量尺度,故它们均不可能表征测量尺度(峰宽)以内溶质分布的不均匀性对实际分离效果的影响,因而完全失去了溶质在空间不均匀分布的分形特性。非线性部是对线性部不可缺少的修正,它精确地度量了溶质分布不均匀引起的信息量变化。在任何实际带分离中,对于一定的溶质分布构型和指定的分离效果,H~s(t~k)具有确定的比特值。计算机信真结果证明H~s(t~k)具有上述特征。H~s(t~k)的发现为实现分离过程的动态优化控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基于峭度的重叠峰解析新方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峭度是表征曲线陡峭程度的物理量。本实验提出了基于峭度的组分分析(component analysis based on kurtosis,CABK)方法来解析重叠峰,从中分离出纯组分信息。这种新方法的优点在于半盲源分离。即只要判断出重叠峰所含组分的数目,就可从混合谱中分离出各组分的纯谱信息。将它用来解析模拟两组分重叠峰体系和酒样的GC-MS混合谱,得到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