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施明亮  潘宇东等 《光子学报》2000,29(Z1):414-416
本文叙述了使用十六道光电二极管测量系统,对中国环流器新一号核聚 变装置等离子体辐射损失功率的测量结果。主要实验结果如下:(1)电子回旋波(ECW)波注入,辐射损失功率随时间的变化。(2)弹丸注入等离子体后辐射功率密度增加了1.5倍。(3)超声分子束注入到等离子体后,辐射功率密度增加了30%。  相似文献   

2.
使用十六道探测器阵列在HL1M装置上对中性束加热等离子体中注入氢丸和铝杂质的辐射损失功率进行了测量。通过对测量数据的分析,获得了以下主要实验结果:(1)中性束加热等离子体辐射损失功率密度分布在等离子体小半径(35)a范围内较平坦,辐射功率密度为0.1W·cm-3左右;(2)在中性束加热期间,用激光吹气注入铝杂质,辐射损失功率密度增加了1倍,但它的分布不明显峰化;(3)注入的氢丸使等离子体辐射损失功率密度增加了2倍多,且辐射损失功率密度分布显著峰化。  相似文献   

3.
HL-lM装置在NBI期间注入H弹丸和AI杂质的辐射损失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使用十六道探测器阵列在HL-1M装置上对中性束加热等离子体中注入氢丸和铝杂质的辐射损失功率进行了测量。通过对测量数据的分析,获得了以下主要实验结果,(1)中性束加热等离子体辐射损失功串密度分布在等离子体小半径(3/5)a范围内较平坦,辐射功率密度为0.1W·cm  相似文献   

4.
弹丸注入对HL—1等离子体锯齿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叙述了氢弹丸注入氘等离子体后锯齿活性的变化,测量表明,注入导致锯齿周期拉长或锯齿抑制,杂质聚中是锯齿活性变化的主要原因,注入改善了等离子体的粒子约束性能。  相似文献   

5.
HL—1M装置多发弹丸加料实验观测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首次在HL-1M装置上投放使用的多发弹丸加料系统,能一次注入多达4粒Φ1.0mm的氢弹丸,弹丸速度在500-800m.s^-1之间。弹丸注入后,得到离子体密度峰化系数nc(0)/〈nc〉=1.8能量约束时间与喷气加料放电的相比提高30%以上的实验结果。观察到了弹丸注入等离子体引起弹丸消融物沿磁力线流动的图像变化,电子温度分布和MHD行为的演变过程以及新的边缘等离子体特性。  相似文献   

6.
用CCD相机观测HL—1M弹丸消融过程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利用高速CCD相机拍摄了HL-1M等离子体中注入氢弹丸时的Ha辐射照片。得到的弹丸不同形状消融云照片表明:弹丸轨迹发生弯曲和出现条纹。通过对照片的处理获得了辐射光强的空间分布、弹丸的速度与轨迹,分析了弹丸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的物理机制,为进一步在弹丸注入条件下用CCD测量等离子体局部磁场和电流分布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HL-1M装置离子回旋共振频率加热实验中RF波对MHD的影响,软X射经观测结果表明,注入RF波会诱发锯齿。在有些放电中,也观察到RF波有抑制锯齿振荡和蛇形扰动的现象。RF波注入期间,观察到边缘等离子体密度和Dα辐射下降,中心密度增加,马赫探针数据的分析和计算表明,RF波对等离子体的径向电场的增加和极向流速的变化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在靶丸注入和超声分子束注入等补充加料期间,虽然等离子体密度骤然增加,但用五通道碘化汞探测器阵列及碘化钠探测器在此期间均测到很强的X射线辐射,且射线峰爆发时间与靶丸注入及超声分子束注入时间对应得相当好,用二次电子发射形成雪崩型逃逸电子理论解释了实验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9.
在环流器等离子体中用超声分子束流注入加料,引起密度峰化和约束改善,其主要机制归结为加料粒子的注入深化和密度上升率(注入效率)的提高。本文主要介绍经过改进的超声分子束流注入HL-1M装置等离子体利用边缘Hα线辐射、径向可伸缩的静电探针和顺着束流注入方向的CCD摄像等诊断技术,考察了粒子注入口及注入口附近区域电子温度和密度沿径向分布的变化,研究了分子束粒子注入等离子体的所谓“冷通道模型”及其效应。  相似文献   

10.
HT—6M装置上离子回旋波的传播和吸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从波与粒子相互作用的线性理论出发,结合HT-6M托卡马克少数离子为氢,基本离子为氘的等离子体离子回旋共振加热为例,讨论了离子回旋波在这特定的等离子体中传播、吸收与少数离子氢的浓度RH和平行波数KⅡ的关系。文中最后还给出HT-6M托卡马克离子回旋共振加热的优化实验方案。  相似文献   

11.
电子回旋加热和电子回旋驱动(ECRH/ECCD)近年来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如Tore Supra,JT-60U,Heliotron J。与其它的加热和驱动相比,ECRH/ECCD有很多优点。首先,天线可以远离等离子体;其次,ECRH/ECCD的能量可以以功率很集中的高斯束分布注入到等离子体,得到高度集中的定域的能量沉积,使得E-CRH/ECCD成为一种理想的定域的MHD控制手段。  相似文献   

12.
HL-1M托卡马克中的电子温度空间分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叙述了用电子回旋辐射测量电子温度的原理和方法,并给出了在HL-1M托卡马克上的不同放电条件下的实测结果。在某些实验条件下,如电流上升、弹丸注入和重杂质聚集,出现了电子温度的中空分布。在托卡马克等离子体边缘加上直流偏压的情况下,观测到电子温度分布变陡。这些现象与等离子体中心的输运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在HL-1M装置上利用马赫/郎缪尔探针分别在欧姆放电,低杂波注入,中性束注入,离子回旋加热和电子回旋加热等情况下测量下刮离层和等离子体边缘的极向流速度和电场,得到了它们的径向分布,研究了LHW,NBI,ICRH和ECRH对改善等离子体约束性能,边缘粒子的径向传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三波共振相互作用,研究了低杂波驱动的高频电磁辐射。Vlasov方程的导向中心形式被用来推导包括动力效应的耦合系数。在小kz近似下,给出了耦合系数中的所有速度积分。对一般非线性色散关系进行了详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1)低杂泵浦波可以激发电子Bernstein波,并伴随高频电磁辐射;(2)以这种方式激发的电磁辐射是一种热电子回旋辐射,辐射强度随着等离子体温度和密度的增加而增加。这样我们可以假定,本非线性不稳定性可以成为低杂波驱动中增强电子回旋辐射及等离子体电子回旋辐射的起因。  相似文献   

15.
应用准光学原理设计了HL-2A装置电子回旋共振加热(ECRH)系统新的集束天线,该天线能使4束68GHz/500kW/1s电子回旋波通过椭球镜聚焦和平面镜的反射,从一个直径350mm装置窗口同时注入托卡马克,对等离子体实现加热。根据基模高斯束的传播原理得出,在装置环向横截面中心处单条波束的功率密度为158MW•m-2,功率密度降为中心密度的1/e2的半径为31.7mm,微波束经过镜面聚焦和反射产生的欧姆损失和衍射损失分别为0.27%和0.64%。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镜面进行热分析得到,在1s脉冲载荷下最大镜面温升仅为0.47℃,镜面可以自然冷却。  相似文献   

16.
利用一套螺旋波激发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HWP—CVD)发生装置及发射光谱采集装置,原位诊断了不同入射功率、气压、氢气流量下氢等离子体光谱,研究了激发态氢原子的变化情况、氢分子振动温度的变化和激发态氢分子的相对分布。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7.
在HL-1M装置上用分子束注入等离子体的气体加料方法提高了等离子体的电子密度。当线平均电子密度从 4× 10 13cm-3 上升到 7× 10 13cm-3 时 ,利用多道辐射损失测量系统测量到来自等离子体边缘的非对称辐射现象。在强场侧等离子体辐射损失功率密度大大高于弱场侧而线平均电子密度、OⅥ杂质谱线和Hα 谱线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8.
我们研究了托卡马克等离子体进制电子引起的电子回旋激射不稳定性发生的条件,发现由反常多普勒效应及切伦科夫效应确定的准稳态速度分布又会激发电子回旋激射不稳定性,且其对本底电子回旋辐射的放大频段低于回旋频率,这与HL-1实验观察一致。  相似文献   

19.
我们研究了托马克等离子体逃逸电子引起的电子回旋激射不稳定性发生的条件,发现由反常多普勒效应及切伦科夫效应确定的准稳态速度分布又会激发电子回旋激射不稳定性,且其对本底电子回旋辐射的大频段于回旋频率,这与HL-1实验观察一致。  相似文献   

20.
HL-1M装置实现了一种新的气体加料改善约束的方法-分子束注入(用多脉冲高速分子束注入加料)。多脉冲分子束注入加料可以控制等离子体密度分布、改善约束性能和提高密度极限。HL-1M托卡马克的多脉冲分子束注入得到了高的加料效率、改进了能量约束并维持了较高的密度峰化截面。分子束加料τE的改善和Qn 值的增加可与HL-1M装置的小弹丸注入和ASDEX的小弹丸注入结果相比拟。脉冲高速分子束是由高压氢分子气体通过拉瓦尔(Laval)喷口形成的。在实验中CCD相机可以用于研究分子束与离子体相互作用的许多复杂物理现象,用它拍摄分子束在等离子体中的辐射云照片是研究分子束辐射过程极其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