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Cu(Ⅱ)的硝酸盐与四氟对苯二甲酸(H2tfbdc)的自组装得到标题配合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X-衍射单晶结构分析等对其进行了表征.晶体结构表明,标题配合物的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2/c,晶胞参数:a=3.3739(5)nm,b=1.5696(2)am,c=1.641 9(2)nm,β=1 17.527(2)°.每个铜离子与来自4个四氟对苯二甲酸分子的4个氧原子和1个N,N-二甲基甲酰胺分子中的氧原子配位,形成四方锥的配位构型.四氟对苯二甲酸根桥连铜离子形成具有孔穴的二维层状结构,相邻的层状结构又通过氢键形成三维的超分子网络结构.配合物中一些苯环上的-CF基团具有无序结构.变温磁化率数据(300~1.8 K)显示配合物中分别存在反铁磁性和铁磁性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2.
黄妙龄 《化学研究》2007,18(3):42-45
合成了一维分子梯状配合物{[Cu2(4,4′-bpy)3(p-Ab)2(H2O)2].(NO3)2.4H2O}n(4,4′-bpy=4,4′-联吡啶,p-Ab-=对氨基苯甲酸根离子),该配合物晶体属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a=1.1107(5)nm,b=1.5504(3)nm,c=1.4509(3)nm,β=104.81(3)°,V=2.4155(12)nm3,Z=2.铜离子周围有3个氧原子和3个氮原子与之配位,其中2个氧原子由对氨基苯甲酸的螯合氧原子提供,另一个氧原子由配位水提供,3个氮原子分别由三个4,4′-联吡啶提供.这六个原子在铜离子周围形成一个畸变的八面体配位环境.配体对氨基苯甲酸只有一种配位形式——双齿螯合,第二配体4,4′-联吡啶的两个氮原子均参与配位,将配合物组装成一维分子梯结构.  相似文献   

3.
以间苯二甲酸(1,3-H2BDC)和二吡啶(3,2-d:2,3′-f)-二氮萘(Dpq)为混合配体,利用水热法合成了一种新的过渡金属配合物[Ni(Dpq)(1,3-BDC)].6H2O,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法对其结构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属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0.715 98(9)nm,b=1.606 0(2)nm,c=2.410 6(3)nm,Mr=612.15,β=98.482(2)°,V=2.741 5(6)nm3,Z=4,Dc=1.551 g.cm-3,F(000)=1 268.0,μ=0.779 mm-1,R1=0.049,wR2=0.129 9.配合物中镍离子通过Dpq的两个螯合氮原子、1,3-BDC的一个羧基氧原子和三个配位水的氧原子配位,形成六配位的扭曲八面体结构.配合物结构单元间通过氢键和π-π堆积作用形成2D超分子网络结构,并对该配合物的电化学行为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合成了新配合物[Cu(phen)2Cl]·ClO4·H2O(phen=o—phenanthroline),并用IR和X射线单晶衍射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晶体结构解析表明,标题配合物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n,晶胞参数α=1.18086(8)nm,b=1.52855(10)nm,c=1.29572(9)nm,α=90°,β=93.1770(10)°,γ=90.000°,V=2.3352(3)nm^3,Z=4,Dc=1.641Mg/m^3,Mr=576.86,μ=1.210mm^-1,F(000)=1172,偏差因子R1=0.0481,ωR2=0.1424.在配合物[Cu(phen)2Cl]·ClO4·H2O中,Cu(Ⅱ)离子处于四个N原子和一个Cl^-离子构成的三角双锥几何构型中.分子间利用氢键作用,π-π堆积作用形成二维层状结构.层与层间通过弱氢键作用形成三维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5.
柏龚  况胜利  孙继德  党东宾  高慧 《化学研究》2009,20(3):29-32,37
合成了一个新的三维超分子化合物[Ni(DMF)6]2[SiMo12O40]·H2O,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和热重分析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单晶结构解析结果表明,标题化合物属于三方晶系,船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5902(4)nm,b=1.5902(4)nm,c=3.2281(17)nm,V=7.069(4)nm^3,Z=3,Dc=1.994g/cm^3,μ=2.032mm^-1.F(000):4146,R1=0.0516,ωR2=0.1453.配合物中镍离子采用6配位的八面体配位构型,晶体堆积中通过多种分子间氢键作用形成三维网状结构.  相似文献   

6.
在常温下,通过溶剂置换法制备了[Ni(qina)2(H2O)2]·2DMSO单晶,其中qina^-为喹哪啶酸根,DMSO为二甲亚砜.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C2/m空间群.2个qina^-配体以氮原子和氧原子与Ni(Ⅱ)离子反式螯合配位,2个H2O分子则以氧原子与Ni(Ⅱ)离子轴向配位,形成八面体配合物.配合物分子之间通过氢键和π-π堆积等弱相互作用构筑成三维超分子结构.该配合物能显著提高乙酸-1-萘酯的水解反应速率,当配合物浓度为1.0×10^-4mol/L时,在pH=8.44的乙酸-1-奈酯体系中,酯的水解速率提高了365倍.  相似文献   

7.
以牛磺酸、邻香草醛为原料,合成了配体牛磺酸缩邻香草醛席夫碱,再用所得配体与醋酸镍、邻菲啰啉作用,合成了配合物[Ni(phen)2(tovsb)]·4H2O(phen=邻菲啰啉,tovsb=牛磺酸缩邻香草醛席夫碱),其结构通过IR,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标题配合物属三斜晶系,PI空间群;α=1.04661(16),b=1.2303(2),c=1.4063(2)nm,α=83.714(4),β=88.539(3),γ=69.398(3)°,V=1.6947(5)nm^3,Z=2。结构分析表明,两个邻菲哕啉共提供四个配位原子,牛磺酸缩邻香草醛席夫碱提供两个配位原子,中心Ni(Ⅱ)离子是一个六配位的畸变八面体结构。该聚合物中含有四个结晶水分子,水分子通过氢键作用,形成了一个六聚水簇。配合物分子通过氢键和π-π堆积作用形成三维超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8.
利用四氟苯甲酸(H2tfbdc),1,10-邻菲咯啉与四水醋酸钴在甲醇和水混合溶剂中的反应,得到了标题配合物[Co(O2CC6HF4)2(Phen)2]。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循环伏安、X-衍射单晶结构分析等对其进行了表征。晶体结构表明,标题配合物的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晶胞参数:a=1.3719(8)nm,b=1.5956(10)nm,c=1.5849(10)nm,β=106.327(10)°;每个钴离子与来自2个2,3,5,6-四氟苯甲酸分子的2个氧原子和2个1,10-邻菲咯啉分子的4个氮原子配位,形成变形的八面体配位构型。[Co(O2CC6HF4)2(Phen)2]独立结构单元通过两种氢键(C-H…F和C-H…O)形成三维的超分子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9.
合成了含异硫氰酸根和喹啉(q1)混合配体的钴配合物[Co(NCS)2(q1)2];利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配合物在室温下的荧光发射光谱特性.单晶结构解析结果表明,标题化合物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48633(5)nm,6=0.84444(3)nm,c=1.54116(5)nm,β=92.093(2),V=1.9330(2)nm^3,Z=4,Dc=1.489g/cm^3,μ=1.116mm^-1,F(000)=884,R1=0.0322,wR2=0.0786.配合物中钴离子采用四配位的四面体配位构型,晶体堆积中通过π-π作用形成一维超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10.
以硝酸铜和对氯苯氧乙酸为原料,合成了标题化合物[Cu(C8H6ClO3)2(H2O)2],并用元素分析仪、红外光谱仪、X射线单晶衍射仪表征了其组成和晶体结构.结果表明,所合成的晶体属三斜晶系,Pi空间群,a=0.51146(6)nm,b=0.70640(8)nm,c=1.326410(15)nm,a=81.7770(10)°,β=86.361(2)°,γ=76.3970(10)°,F(000)=239,Z=1;最终偏离因子R=0.0264,wR=0.0674.在配合物中,铜离子与来自两个对氯苯氧乙酸根的两个羧基氧原子、两个醚氧原子以及来自两个水分子的氧原子配位,形成变形八面体结构.  相似文献   

11.
以间苯二甲酸(1,3-H2BDC)和二吡啶(3,2-d:2,3′-f)-二氮萘(Dpq)为混合配体,利用水热法合成了一种新的过渡金属配合物[Ni(Dpq)(1,3-BDC)].6H2O,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法对其结构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属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0.715 98(9)nm,b=1.606 0(2)nm,c=2.410 6(3)nm,Mr=612.15,β=98.482(2)°,V=2.741 5(6)nm3,Z=4,Dc=1.551 g.cm-3,F(000)=1 268.0,μ=0.779 mm-1,R1=0.049,wR2=0.129 9.配合物中镍离子通过Dpq的两个螯合氮原子、1,3-BDC的一个羧基氧原子和三个配位水的氧原子配位,形成六配位的扭曲八面体结构.配合物结构单元间通过氢键和π-π堆积作用形成2D超分子网络结构,并对该配合物的电化学行为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用常规合成方法制备了基于Anderson结构阴离子的二维层状化合物[(C6n5NO2)Pr(H2O)4](CrMo6O24H6)·(C6H5NO2)·2.5H2O,通过红外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属于单斜晶系,C2/c空间群.a=2.3442(9)nm,b=1.3291(5)nm,c=2.458(1)nm,β=103.08(1)°,V=7.460(5)nm^3,R1=0.0727,wR2=0.1903.结构分析表明,[CrMo6O24H6]^3-阴离子通过端氧担载一个配位的Pr^3+离子形成中性的(C6H5NO2)Pr(H2O)4(CrMo6O24H6)基团,相邻的中性基团在O1-Pr-O1桥联下形成一维链,链与链又通过异烟酸的桥联形成二维层状结构.  相似文献   

13.
合成了二维层状配位聚合物{[Cu(p—abs)2(H2O)2]·2H2O}n(p-abs^-=对氨基苯磺酸根离子),该配合物晶体属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晶胞参数:0=0.7432(3)nm,b=1.7357(5)nm,c=0.7618(2)nm,β=116.592(19)°,V=0.8788(50)nm^3,Mr=479.96,De=1.814g/cm^3,Z=2,μ=1.538mm^-1.铜离子周围有4个氧原子和2个氮原子与之配位,其中2个氧原子由配位水分子提供,其余4个配位原子由对氨基苯磺酸提供,这六个原子在铜离子周围形成一个畸变的八面体配位环境.对氨基苯磺酸在配合物中起双齿桥联作用,将相邻两个铜离子连接起来,成为无限二维层状结构.  相似文献   

14.
合成了一个新的三维超分子化合物[Ni(DMF)6]2[SiMo12O40]·H2O,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和热重分析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单晶结构解析结果表明,标题化合物属于三方晶系,船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5902(4)nm,b=1.5902(4)nm,c=3.2281(17)nm,V=7.069(4)nm^3,Z=3,Dc=1.994g/cm^3,μ=2.032mm^-1.F(000):4146,R1=0.0516,ωR2=0.1453.配合物中镍离子采用6配位的八面体配位构型,晶体堆积中通过多种分子间氢键作用形成三维网状结构.  相似文献   

15.
由9-咔唑乙酸和二丁基氧化锡反应制得了新配合物{[(n-C4H9)2Sn(0.5·O2CCH2C12H8N)(0.5·C2H5O)]2O}2·(C12H8NH)。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和分子结构。该配合物晶体属于单斜晶系,C2/c空间群,晶胞参数a=2.7975(13)nm,b=2.1534(10)nm,c=1.5154(7)nm,β=118.759(6)°,V=8.003(7)nm^3,Z=4,μ=1.285mm^-1,Dc=1.386g/cm^3,F(000)=3408,R=0.0571,wR=0.1362,GOF=1.005。结构测定表明,它具有以Sn2O2四元环为中心,中心对称的二聚体结构。内、外环Sn原子均为五配位的畸变三角双锥构型。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对体外培养的乳腺癌细胞株MCF-7和结肠癌细胞株WiDr有较好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6.
党东宾  高慧  安冰  柏 《化学研究》2009,20(4):62-64
合成了含异硫氰酸根和邻菲咯啉(phen)混合配体的镍配合物[Ni(NCS)2(phen)2],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配合物的固体荧光光谱.单晶结构解析结果表明,标题化合物属于正交晶系,Pbcn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296 2(2)nm,b=1.019 0(1)nm,c=1.759 5(2)nm,V=2.323 9(4)nm3,Z=4,Dc=1.530 g/cm3,μ=1.043 mm-1,F(000)=1 096,R1=0.042 1,wR2=0.108 1.配合物中镍离子采用6配位的八面体配位构型,晶体堆积中通过π-π作用形成一维超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17.
合成了一维分子梯状配合物{[Cu2(4,4'-bpy)3(p-Ab)2(H2O)2]·(NO3) 2·4H2O}n(4,4'-bpy=4,4'-联吡啶,p-Ab-=对氨基苯甲酸根离子),该配合物晶体属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a=1.110 7(5) nm,b=1.550 4(3) nm,c=1.450 9(3) nm,β=104.81(3)°,V=2.415 5(12) nm3,Z=2.铜离子周围有3个氧原子和3个氮原子与之配位,其中2个氧原子由对氨基苯甲酸的螯合氧原子提供,另一个氧原子由配位水提供,3个氮原子分别由三个4,4'-联吡啶提供.这六个原子在铜离子周围形成一个畸变的八面体配位环境.配体对氨基苯甲酸只有一种配位形式--双齿螯合,第二配体4,4'-联吡啶的两个氮原子均参与配位,将配合物组装成一维分子梯结构.  相似文献   

18.
以异烟酸和邻菲咯啉(phen)为原料,采用水热合成方法,合成了一个新的配位聚合物{[Cd2(phen)2(H2O)2(C6H5NO2)2]·(ClO4)}n,测定了其晶体结构。结果表明:该配合物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n。与中心镉(Ⅱ)离子配位的3个氧原子分别来自2个异烟酸根和1个水分子,3个氮原子分别来自1个异烟酸根和1个邻菲咯啉,形成六配位变形八面体结构。由于异烟酸的桥联作用及氢键作用,配合物堆积成三维网状结构;同时配合物通过异烟酸的羧基双齿桥联配位以及邻菲咯啉和水分子作为端基配位,形成了双核笼状结构,其Cd(Ⅱ)…Cd(Ⅱ)距离为0.8798 nm。此外,还研究了该聚合物的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19.
邻菲罗啉、己二酸和硝酸铜在水溶液中反应得到一种新颖的四核铜配合物[Cu4(phen)4(NO3)2(H2O)2(adip)4/4(Hadip)4/2](NO3)2·2H2O(其中H2adip=己二酸),并经元素分析,IR,UV,TG和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表征.该配合物晶体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a=1.0146(2)nm,b=1.0261(2)nm,c=1.8285(4)nm,α=91.66(3)°,α=92.19(3)°,γ=112.76(3)°,V=1.7520(6)nm3,Z=1,Dc=1.639g/cm3,C66H66Cu4N12O28,Mr=1729.47,F(000)=886,μ=1.294mm^-1,R1和wR2分别为0.0447和0.1141.己二酸根通过4个羧基O将两个U形双核亚单元联接成具有一个对称中心的双U形四核结构,其中每个U型亚单元包含晶体学上不对称的2个Cu(Ⅱ)原子.每个Cu(Ⅱ)离子均处于畸变的四方锥配位环境,除与己二酸氢根(Hadip)、己二酸根(adip)和邻菲罗啉(Phen)的N,O配位形成锥底平面外,其中的1个Cu(Ⅱ)与水配位,而另一个Cu(Ⅱ)则与硝酸根配位.配合物晶体结构中存在着广泛的氢键和π…π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一种新型有机多羧酸镍(Ⅱ)配合物的合成与结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合成了一种新型有机多羧酸HOOCCH2OC6H4N(CH2COOH)2(H3L),并用它与六水合硫酸镍在常温下反应得到配合物[Ni3(L)2(H2O)12]·6H2O(1)的单晶。经单晶结构测定,该配合物中含有两种不同配位环境的镍(Ⅱ)离子,一种镍(Ⅱ)离子与配体中氮原子上的两个亚甲基羧基配位,另一种与六个水分子配位.配体中与氧原子连接的亚甲基羧基没有配位。配合物(1)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0.7301(14)nm,b=1.0597(17)nm,c=1.3639(16)nm,α=97.14(8)°,β=91.26(6)°,γ=96.50(8)°,V=1.040(3)nm^3,Z=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