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郭忠先  侯旭 《分析化学》1996,24(7):859-859
1引言本重氮氨基偶氮苯类试剂是分析性能优良的显色剂,2-羟基-3-羧基-5-磺酸基苯重氮氨基偶氮苯(HCSDAA)是其中新近合成的一种。我们已研究了其用于微量汞、铊、铜的分光光度测定和汞、铜的流动注射分析。本文发现,HCSDAA也是锌的高灵敏显色剂,据此提出的测定锌的方法灵敏、简便、选择性好,可不经预分离或使用掩蔽剂直接测定人发和锌强化营养盐中微量锌.2实验方法移取适量锌标准溶液于10mL比色管中,依次加入1%乳化剂OP$液1。mL,0.04%HCSDAA乙醇溶液亚.8mL、0.05mol/L硼砂一Na0H缓冲溶液(pH11.0)2.5mL,用水…  相似文献   

2.
三溴偶氮胂的全名是2-(2-胂酸基苯偶氮)-7-(2,4,6-三溴苯偶氮)-1,8-二羟基-3,6萘二磺酸。简称TBA。该显色剂用于微量锶的测定,未见文献报道。本文研究了锶与TBA形成配合物的显色条件,用正负峰双波长,在O.48mol/L HCl介质中测定锶时摩尔吸光系数ε_(620,505)=6.86×10~4。该体系显色反应快,实验条件易于掌握,有较好的选择性,通过适当掩蔽后,可以不经分离富集,测定花岗岩矿样中微量锶,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一)主要试剂与仪器锶标准溶液(优级纯硝酸锶配制)1mg/mL,10μg/mL。  相似文献   

3.
2-(4-氯-膦酸基苯偶氮)—7-(2,6-二溴-4-磺酸基苯偶氮)-1,8-二羟基—3,6-萘二磺酸(简称DBS-偶氮氯膦)是吸光光度法测定稀土元素和铂的灵敏显色剂,但用于微量钌的测定未见报道。本文发现,在酸性介质中,微量Ru(Ⅲ)的存在,对高碘酸钾氧化DBS—偶氮氯膦的褪色反应有明显的催化作用。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在水相中直接测定微量钌的催化吸光光度分析的新方法。本法较通常测定微量钌的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选择性亦好。方法检出限为0.05μg·(10ml)~(-1),钌含量在0.05~0.50μg·(10ml)~(-1)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反应只需在沸水浴(95℃)中加热5min即可完成。测定了贵金属精矿中钌的含量,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钯(Ⅱ)-偶氮氯膦pA显色反应及其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欣  寇宗燕  刘锡林 《分析化学》1999,27(2):246-246
测定微量钯的有机显色剂种类较多.其中选择性和灵敏度较好的是杂环偶氮化合物,但所有钯的显色反应无例外地需要加热,或需有机溶剂萃取.偶氮氯磷类试剂测定钯亦有报道.本文采用偶氮氯膦pA[2-(4氯-2-膦酸基苯偶氮)-7-(4-乙酰基苯偶氮)-1,8-二羟基-3,6-萘二磺酸]与钯离子在常温下于水相中形成蓝色络合物,其表观摩尔吸光系(?)_(650)4.5×10L·mol~(-1)·cm~(-1),钯含量在0.0~1.0 mg/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建立了测定微量钯的分光光度分析法.本法具有简便快速,室温下在水相中直接测定微量钯的优点.应用于催化剂中钯含量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5.
在冶炼厂周围及废水流经的地方,常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钍也是污染的元素之一,因此,对于钍的测定是值得研究的课题。光度法测定钍主要有偶氮氯膦pA法、5-Br-PADAP法,但这些方法的干扰比较严重,多采用有机溶剂萃取分离。树脂相光度法是20世纪70年代末兴起并发展的一种光度分析方法,该法集显色、分离、富集、测定于一体,具有选择性好、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等优点。本法在强酸性盐酸介质中,以三氯偶氮氯膦为显色剂,树脂相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钍。利用钍在强酸性盐酸介质中与三氯偶氮氯膦(TCCPA)E2-(4-氯-2-膦酸基苯偶氮)-7-(2,4,6-三氯苯偶氮)-1,8-二羟基-3,6-萘二磺酸]发生极灵敏的显色反应,显色后,TCCPA-Th络合物可吸附至717型强酸性阴离子树脂上,直接对树脂相进行测定。  相似文献   

6.
陈卫东  杨蓉 《分析化学》1994,22(12):1223-1225
本报道用了2,6-二氯-4-溴偶氮胂作显色剂测定微量铀(Ⅵ)的光度法。在H2SO4介质中,铀(Ⅵ与)2,6-二氯-4-溴偶氮胂形成1:2络合物,其λmax=64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1×10^5L.mol^-^1.cm^-^1;铀的浓度在0.0-22.0μg/ml内符合比耳定律。方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操作方便等特点并已用于废水及矿样中微量铀(Ⅵ)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Cr(Ⅵ)与DBC-偶氮胂褪色光度法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铬是环境污染控制的一项重要指标。测定微量铬的方法很多,有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ICP-AES法等。DBC一偶氮胂(简写为DBC—ASA,全称为3-(2-胂酸基苯偶氮)-6-(2,6-二溴4-氯苯偶氮)4,5-二羟基-2,7-萘二磺酸)是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的优良稀土试剂。本文研究了用Cr(Ⅵ)氧化DBC—ASA使其褪色,并用于分光光度  相似文献   

8.
寇明泽  寇富强  寇宗燕 《分析化学》2004,32(8):1120-1120
不对称变色酸双偶氮试剂是分光光度法测定稀土元素的灵敏显色剂,三氯偶氮氯膦[2-(4-K-2-膦酸基苯偶氮)-7-(2,4,6-三氯苯基偶氮)-1,8-二羟基-3,6-二磺酸萘]应用于催化光度法测定微量钌和铑已有报道,但用于铂的测定未见报道。实验发现,在酸性介质中Pt(Ⅳ)对溴酸钾氧化三氯偶氮氯膦的褪色反应有明显的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9.
用二苯甲酰甲烷(简称DBM)测定矿物中微量铀的经典方法烦冗费事。近年虽多用磷酸三丁酯-DBM法萃取光度测定铀,但其灵敏度较差。 Baltisbergr用三正辛基氧化膦(简称TOPO)的环己烷溶液从2N硝酸溶液萃取铀,继以1-(2-吡啶偶氮)-2-萘酚(简称PAN)在有机相分光光度测定大量钚中之微量铀。2-(2’-噻唑偶氮)-5-二乙氨基苯酚(简称TAE) 曾用于微量铀的分光光度测定,其性质与PAN相似,且较之灵敏。本文借氟化铵作隐蔽剂,用  相似文献   

10.
偶氮氯膦pA褪色分光光度法测定铬(Ⅵ)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1 引 言2-(4-氯-2-膦酸基苯偶氮)-7-(4-乙酰基苯偶氮)-l,8-二羟基-3,6-萘二磺酸(简称偶氮氯膦pA)是测定稀土金属及钯、铑等贵金属离子的灵敏显色剂。实验发现Cr2O_7~(2-)离子在酸性介质中能使偶氮氯膦pA氧化褪色,且褪色程度与Cr2O_7~(2-)的含量呈线性关系,由此建立了测定微量铬(Ⅵ)的分光光度新方法。该方法所用试剂种类少,且在水相中进行,因而简单快速。Cr2O_7~(2-)在0.04~l.20 mg/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550=3.33 ×10~5…  相似文献   

11.
2.7.1.2偶氮氯膦Ⅲ1.试剂的性质偶氮氯膦Ⅲ(以下简写作CPAⅢ)的合成及其应用最早见诸于1961年的文献。其化学名为3,6-双(4-氯-2-膦羧基苯偶氮)变色酸,或称2,7-双(-4′-氯-2′-膦羧基苯偶氮)-1,8-二羟基萘-3,6-二磺酸,分子结构式为:相对分子质量(M.Wr)693.25,该试剂首先应用于铀的测定,其纯品为棕褐色粉末,微溶于乙醇,与偶氮胂Ⅲ相比较,在分子结构上,在两个2′-位上的-AsO(OH)2基团由-PO(OH)2基团取代,且在偶氮基团的对位引入吸电子基氯原子为其主要区别。应用于测定稀土时,在较氮胂Ⅲ有更高的灵敏度,更好的选择性,可在较高的酸性介质…  相似文献   

12.
为建立一个新的测定化妆品中铅的分光光度法,在0.24mol/L的磷酸介质中,铅与DBM—MSA{3-[(2-磺酸基苯)偶氮]-6-[2,6-二溴-4-甲基苯)偶氮]-4,5-二羟基-2,7-萘二磺酸}反应形成1:2的蓝色配合物,在波长630nm处比色测定。结果表明,铅量在0—1μg/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样品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24%~4.59%,标准加入回收率为95.0%~107.0%,化妆品中共存物质不干扰测定,方法简便,选择性好,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新试剂偶氮胂HCS用于海产品中微量钍的测定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研究了新试剂 2 (2 胂酸基苯偶氮 ) 7 (2 羟基 3 羧基 磺酸苯偶氮 ) 1,8 二羟基 3,6 萘二磺酸 (简写作偶氮胂HCS)与钍的显色反应 ,建立了一种测定海产品中微量钍的光度法。在3 0mol·L-1硝酸介质中 ,钍与偶氮胂HCS发生灵敏的显色反应 ,生成 1∶2的绿色配合物。该配合物的吸收峰位于 676nm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8.5 4× 10 4 L·mol-1·cm-1。钍含量在 0~ 30 μg 2 5ml符合比耳定律。由于偶氮胂HCS水溶性非常好 ,可在高酸性条件下反应 ,使显色反应有极佳的选择性 ,大量的常见金属离子以及铀、稀土不干扰微量钍的测定 ,用于海产品中钍的分析时可不经分离而直接进行  相似文献   

14.
宋桂兰  刘玉亭 《分析化学》1996,24(7):806-808
基于在pH=4.5~5.5、TritonX-100存在下、锆同7-(1-苯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形成组成比为1:3的黄色络合物使荧光熄灭,建立了荧光熄灭测定锆的新方法。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28μgZrO2/L,检测限为0.5μg/L,体系稳定,灵敏度高,用于α-βAl2O3及瓷釉中锆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流动注射光度法测定矿井水中微量氟化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宋元林 《分析化学》2002,30(6):706-708
研究了在pH2.76氨基乙酸-盐酸缓冲溶液中,Fe^3 对H2O2氧化2,4-二氨基苯酚(DAP)褪色具有催化作用。游离F^-离子与Fe^3 形成的稳定络合物可阻抑催化作用,阻抑程度与F^-量线性相关。基于此,将流动注射技术引入分析体系,建立了测定微量F^-的流动注射催化光度分析法。结果表明:λmax为500nm,F^-测定的线性范围为0.0-9.0mg/L;检出限为0.09mg/L;测定频率为90次/h;RSD<5%(n=6).本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分析速度快,可用于测定矿井水和自来水中微量F^-.  相似文献   

16.
本文合成了一种新的革并座隆类显色试剂—2-[2′-(6-溴-苯并噻唑)-偶氮]-1,8-二羟基萘-3,6-二磺酸(简称Br-BTCA),并研究了其与钛的显色反应。在CTMAB存在下,钛与试剂形成稳定的络合物,其ε616=1.15×105L·mol-1·cm-1,组成为Ti(Ⅳ):R:=1:2:钛浓度在0~0.5mg/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该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并用于铝合金及硅铁试样中微量钛的测定  相似文献   

17.
l引言用三氮烯类试剂胶束水相光度测定锯、汞、镍、铜、锌、银、铊、钯等元素已有许多报98但不少方法选择性欠佳,常需预分离。本文以邻羟基苯基重氮氨基偶氮苯(HDAA)的氧化反应为指示反应,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增溶,α,α'-联吡啶为活化剂,提出了催化动力学测定银的新方法,检测限为5.0×10-5mg/L,灵敏度和选择性均优于常规光度法,已用于合成样和矿样的分析。2实验方法于25mL比色管中加入适量银标准溶液(≤0.5μg),0.1mol/LHAc-NaAc缓冲液(pH5.3)2.0mL,0.3%a,a’…  相似文献   

18.
高灵敏、高选择新铈组稀土元素显色剂——偶氮硝膦-m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成了新显色剂3-(4-硝基-2-3膦酸基苯偶氮)-6-(3-乙酰基苯偶氮)-4,5-二羟基-2,7-萘二磺酸(简称偶氮硝膦-mA或NP-mA)。该显色剂在草酸体系中能用于钇组稀土存在下对微量铈组稀土进行分光光度测定。方法在水溶液中进行测定,无需分离。 NP-mA能在强酸介质中与轻稀土瞬时形成络合物,试剂和络合物均稳定。试剂与络合物最大吸收分别在540nm与660nm。显色反应灵敏度高(ε_(660)~(ce)=7.5×10~4l·mol~(-1)·cm~(-1);Sandell灵敏度为0.0019μg·cm~(-2))且具有优良的选择性,各种合金元素包括常见离子的允许量大大超过其它同类试剂。比尔定律范围为0~15μg铈/25ml。对球铁及含Mn、Al、Cr较多的合金钢样品进行直接测定轻稀土含量,取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9.
2,6-二碘-4-硝基偶氮胂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显色剂 2 (2 胂酸基苯偶氮 ) 7 (2 ,6 二碘 4 硝基苯偶氮 ) 1,8 二羟基 3,6 萘二磺酸与铋的显色反应。在 0 .6mol LHClO4 介质中 ,试剂与铋生成的深色络合物 ,最大吸收波长 6 33nm ,摩尔吸光系数为1 2 0× 10 5L·mol- 1 ·cm- 1 ,灵敏度高 ,常见的金属离子允许量大 ,选择性好。Bi 0~ 0 .8mg 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 ,以NaCl褪色试样空白为参比 ,分光光度法测定纯铜及铜合金中的微量铋 ,方法简便 ,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20.
流动注射催化光度法测定微量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流动注射与催化动力学光度法相结合,研究了在H3PO4介质中微量钒(Ⅴ)催化溴酸钾氧化吡啶偶氮变色酸试剂-2-(5-硝基-2-吡啶偶氮)-1,8-二羟基萘-3,6二磺酸(简称5-NO2-PACA)褪色反应,建立了测定微量钒的新方法。该方法线性范围为0.02~0.20μg/mL,线性回归方程为:ΔA=-0.004 2.63ρ(μg/mL),相关系数r=0.9988,检出限为:4.1×10-6g/L。方法已用于水样中微量钒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