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由落体运动是指物体在没有空气的空间里下落的运动。如果在空气中作实验,一般来说,由于下落的路程都不会太长,因而空气对下落物体的阻碍作用不显著,可以略去不计。所以也往往把它看成自由落体运动。为了证明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加速运动和求重力加速度g的数值,北京教学仪器厂曾经在1961年生产了一种“自由落体运动演示器”,现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物理知识的讲授离不开实验 ,实验亦是启发学生思维 ,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 ,所以在物理教学中应加强实验教学 ,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1 精心设计实验 ,培养观察能力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 ,通常是从感知开始的 ,因此 ,教师应注意实现从引导学生观察实验过渡到让学生学会观察 ,掌握观察的技能 ,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如自由落体运动中 ,可先设问 :纸片和硬币谁先落地 ,学生会答 :硬币 ,这时教师演示 :把一张纸揉成一团与硬币同时下落 ,结果同时落地 ,学生大吃一惊 ,思考这究竟是为…  相似文献   

3.
绝大部分学生在解物理题时,往往是进行顺向思维(即由原因和题没条件一步一步推导结果).这种从正面思考问题的习惯思维方式有它的优势,在解决很多物理问题时也十分有效.但是也有些问题沿顺向思考显得极为繁琐、复杂甚至无法求解.如果换一个思维角度,采用由果索因,从问题的反面去进行逆向思维,其解题过程会变得简单、快捷.例1以20m/s的速度将一物体竖直向上抛出,求物体上升过程中最后1s内平均速度的大小,计算时取g=10m/s2·解:因为上抛运动(不计空气阻力)的上升过程与下落过程是对称的,而下落过程是自由落体运动.因此,可…  相似文献   

4.
张文英 《技术物理教学》2003,11(1):26-26,46
自由落体运动处于第二章的最后,其重点是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而且加速度是g.难点是物体自由下落的快慢与物体的重量无关,即轻重不同的物体自由下落的加速度是相同的.(在学生的头脑中,重的物体落得快,轻的物体落得慢的想法根深蒂固,所以我认为本节的难点在这里)  相似文献   

5.
提问是教师必备的教学技能,提问的有效性对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但在目前的物理教学实践中,提问在有效性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设计的问题偏离教学主题;问题没有启发性等.本文就教师在有效问题的设计时应注意的几个方面作一探讨.1提问点的选择①在重、难点处设问教学过程中通常会在一节课的重、难点处设置问题.重点知识是要求学生必须要掌握的,教师就要在此处设置问题,一方面引起学生的重视,另一方面帮助学生进行深入的理解.难点是指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或不易掌握的技能技巧.在此处设问,可以分解问题的难度,帮助学生搭建学习的阶梯.例如,在学习自由落体运动的时候,教师可以这样找到发问点.首先,让学生观察演示实验:一枚硬币和与其大小相同的纸片同时同地下落,提问学生得到什么结论,物体下落快慢与什么有关.然后,观察将纸片揉成纸团与硬币同时同地下落,提问学生有什么结论,为什么与前一个实验不同,再接着问学生:“此时,你们认为物体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下落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有什么样的关系?如果完全忽略空气阻力影响结果又会是怎么样呢?”这样,通过问题和观察,学生逐渐清楚的知道,物体由静止下落的快慢与它受的空气阻力有关,与质量无关.  相似文献   

6.
所谓"思维定势",是指人们利用先有的知识、经验,带着某种既定的"框架模式"去认识新事物,解决新问题时所表现出的思维态势,即人们常说的"惯性思维".在教学过程中,也会发现这种思维定势对学生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有着不可低估的不良影响.本文就克服思维定势的不良影响提出几种方法.且形成稳固的、正确的思维定势就思维定势本身来讲是很难克服的.也就是说,学生在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时候,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这就象我们乘坐汽车时要不可避免地随着汽车的上下颠簸而"前仰后合"一样.教学中就可利用这一特点.在…  相似文献   

7.
用抽气机与牛顿管配合,可以演示出轻重不同的物体在管内充满空气时和管内为真空时下落的情况。然而,用牛顿管作演示之时,有一缺点:即演示者将管急速翻转,让管里的三种物体(金属片、软木、羽毛)同时下落时,观察者注意力往往集中在“急速”翻转的动作上,待至认真观察物体下落时,三个物体早已落到管的底端了,因而无法看清对比不同的物体的下落情况。为了克服上述缺点,使得观察演示的学生注意力能集中在管内物体下落的情况,在管内  相似文献   

8.
演示实验可以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把某些自然环境再现,深刻地揭示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从而启发学生深入思考,进一步寻求其变化规律.因此物理知识的讲授离不开课堂演示实验.演示实验又是启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本文谈谈增强演示实验效果和培养学生能力的几种方法.1 分析演示法分析演示法是让学生先从整体观察获得一个轮廓印象,然后再从几个方面仔细观察,找出局部特征,用分析的方法找出各局部特征的内在联系,最后获得一个全面而深刻的认识.例如用波动演示器演示横波.第一…  相似文献   

9.
6)引力质量和惯性质量的等价性.伽利略之所以详细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是为了批驳亚里士多德的错误理论:重物体下落比轻物体快,落体速度与其重量成正比.传说伽利略曾在比萨斜塔(图10,意大利,1973年)上做实验,把同样大小的铁球和木球同时放下,观众看到二者...  相似文献   

10.
选择现象明显且能调动学生兴趣的演示实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性学习是我们新课程所倡导的,对于浮力的教学,开发有探究价值的浮力演示实验,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浮力知识的理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探究能力.下面笔者介绍两个分别使用天平演示空气存在浮力和液体存在浮力的实验,实验简单易行,且生动有趣,现象明显.同时学生在探究实验现象原因的思维过程中,发觉对相关物理概念的错误认识,以及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浮力知识的认识程度。  相似文献   

11.
在一节物理多媒体公开课上,发生的一件事,让我陷入了沉思.这节课的课题是“平抛物体的运动”.当老师用多媒体动画演示两个小球从同一高度同时出发,一个做自由落体运动、一个做平抛运动,得到了一个结论——两个小球同时落地.这个现象在多媒体上很明显.但当老师问学生“看明白了吗?”有学生提出“我不明白,这个现象不可能,老师你的这个动画是自己制作的,我不相信”.  相似文献   

12.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演示实验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刻理解和掌握打下了形象直观的基础,也是连接学生从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知识的桥梁.成功的演示实验可以形象直观地解决教学中的疑难问题,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养成学生联系生活、联系实际的科学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13.
重力作功跟路径无关的演示李学远(四川绵阳市中学师资培训中心,621000)实验设计的思路是,让物体从一定高度沿某一路径下落,与完全浸没在水中的浮子碰撞,使浮于下沉一定距离.由于浮于所受浮力是恒定的,因而就可以用它下沉的最大距离来显示物体克服浮力所作的...  相似文献   

14.
1 设置疑问开发科学思维能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思维活动有赖于疑难问题的激发,疑难问题是思维活动的动力源泉.文学大师巴尔扎克曾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议地是问号;我们大部分的伟大发现都应归功于如何.”在物理实验中,设疑使学生对问题产生疑问,引起注意,就会产生对问题追根求源,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如在讲自由落体运动时,先向学生提出问题:小羽毛和金属块在空中同时释放,它们的速度是否相同?学生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很快回答:金属块下落得快.接着用牛顿管(管内真空)进行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现象、思考问题,启发学生产生疑问:“为什么牛顿管  相似文献   

15.
科学实验在物理学的形成与发展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起着决定性作用。 1 物理实验是建立物理理论的基础 物理概念都是在实验基础上建立的。 实验工作非常艰辛。伽利略在延续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里研究过自由落体运动,亚里斯多德提出: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得快。伽利略用这样的推理反驳亚里斯多德,  相似文献   

16.
演示实验是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向学生提供感性材料的重要途径.通过演示实验,可以使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为学生感知、理解和记忆知识创造条件,因此应科学合理运用演示实验,发挥演示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应有的作用.1演示实验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的有效措施学起...  相似文献   

17.
讲解平抛物体的运动后,应得出:平抛运动可以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的结论。在教材中用平抛竖落仪证明:平抛物体的运动,在竖直方向上的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但这个演示,仅仅能证明平抛物体的运动在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并不能证明它在水平方向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相似文献   

18.
 地上运动,主要是物体的运动,例如,人抛物、马拉车、石下落、弦振动等.现在我们知道,人抛物的力、马拉车的力、绳子和弦的张力等,都是分子间力,也就是有效电磁力,只有导致物体垂直下落的地心吸引力才是我们所要讨论的与天上力对应的地上力,因此,本节主要讨论与物体垂直下落有关的自由落体运动和平抛运动.  相似文献   

19.
我在高中一年级物理课自由落体运动的教学中,在课堂上演示毛钱管(牛顿管)的实验时,坐在后边较远处的学生提出,玻璃管反光,看不清管内的物体运动情况.这对观察,分析实验效果很不利.为了增加实验的可见度,把毛钱管的半面涂上了白漆,做  相似文献   

20.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实验演示胡国明,王晓玲(四川省纳溪县打鼓镇中学646319)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比较抽象,在回答这类问题时,常常出现表达不清或不完整.可设计下面演示实验,帮助学生理解.装置如图所示,小车2个,蹄形磁铁(尽可能选大型号的,如U...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