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研究SAPO-34分子筛的吸附性能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漫反射红外光谱原位考察了298-773K范围H2O,NH3和NO在SAPO-34分子筛上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SAPO-34对水的吸附是可逆的,对NH3和NO的吸附则是不可逆的。吸附水在623K完全脱附,脱水后的分子筛在3625-3600cm^-1出现表征桥式羟基(Si-OH-Al)的特征峰。发现SAPO-34对NH3和NO均有良好的吸附-催化活性。吸附NH3后,桥式羟基消失,位于3135,3032和1399cm^-1处在423K时出现三个吸收峰,在673K达最大,且峰高分别是SAPO-34骨架峰高的3.9,1.7和6.7倍;吸附NO后,在室温下位于1364cm^-1也观测到一强而尖锐的峰,其强度与骨架峰强度相当。对这些峰进行归属表明,吸附NH3和NO后产生了新的物种NO3^-。  相似文献   

2.
利用原位漫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技术,研究了Fe改性的Cu-Mn/ZrO_2催化剂的CO吸附行为。通过测定单组元及其不同组合催化剂的CO吸附以及催化剂的CO-TPD-IR特征、不同温度CO吸附的红外光谱,研究了Fe助剂对催化剂上CO吸附行为的影响,发现Fe通过提高铜的分散度,改变铜的化学环境,影响催化剂上CO线式吸附的特征,而且形成CO桥式吸附中心,从而提供了低碳醇合成的催化剂表面,并探讨了催化剂上CO吸附形式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3.
采用高温漫反射红外光谱考察了钛硅分子筛TS-1的稳定性,发现960 cm-1吸收峰在673 K时没有变化,表明所表征的骨架钛具有一定的高温稳定性,而表征分子筛骨架振动的两个吸收峰在673 K下向低波数位移了约13 cm-1。探讨了H2O2吸附对TS-1分子筛骨架钛的影响,发现960 cm-1处的吸收峰在吸附H2O2后强度减弱,并且向高波数位移了11 cm-1;抽真空或加热,吸收峰又复原,表明骨架钛可能存在TiO结构,H2O2与分子筛中的TiO作用,使相应的960 cm-1吸收峰向高波数位移。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考察了TS-1催化苯乙烯氧化反应,谱图分析表明,苯甲醛是主要产物,TS-1催化氧化的关键是H2O2吸附在TS-1的骨架钛上形成活性中心。  相似文献   

4.
CuO-CeO2系列催化剂是高效的CO选择性氧化反应的催化剂,通过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对掺杂碱金属和碱土金属氧化物的CuO-CeO2催化剂表面的吸附物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uO-CeO2系列催化剂上,2 106 cm-1处出现CO的红外吸附峰。在反应气氛中,此峰的强度随着温度先升高后降低,说明Cu+是CO主要的活性吸附中心。低温下催化剂表面吸附的CO主要以可逆形式脱附出来,而高温下CO则以不可逆的形式脱附出来。催化剂表面在3 660 cm-1处出现尖锐的红外峰,归属于CeO2经还原产生的Ce-(OH)2偕式基团。在1 568,2 838和2 948 cm-1附近处出现甲酸根的红外谱峰,以及1 257和1 633 cm-1处出现碳酸根物种的红外峰。甲酸根物种是气相的CO与表面的羟基反应生成的产物,该物种的C—H键断裂生成碳酸根物种,这两物种均会降低催化剂的高温活性。Cu1Li1Ce9Oδ催化剂出现较强的CO2和甲酸根的红外峰,温度高于180℃时,该催化剂上还能看到微弱的CO红外峰,说明锂离子的给电子性质有利于提高Cu1Li1Ce9Oδ催化剂上CO的不可逆脱附,抑制氢的活化吸附,同时促进了甲酸根物种的生成。低温下Cu1Mg1Ce9Oδ和Cu1Ba1Ce9Oδ催化剂上CO的吸附量较多,但主要以可逆脱附形式脱附出来,对CO选择性氧化没有贡献。  相似文献   

5.
利用原位漫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技术,研究了Fe改性的Cu—Mn/ZrO2催化剂的CO吸附行为。通过测定单组元及其不同组合催化剂的CO吸附以及催化剂的CO-TPD-IR特征、不同温度CO吸附的红外光谱,研究了Fe助剂对催化剂上CO吸附行为的影响,发现Fe通过提高铜的分散度,改变铜的化学环境,影响催化剂上CO线式吸附的特征,而且形成CO桥式吸附中心,从而提供了低碳醇合成的催化剂表面,并探讨了催化剂上CO吸附形式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6.
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研究NO在Ag/SAPO 34催化剂上的选择性催化还原过程。考察了以丙烯为还原剂 ,在富氧及 573~ 773K温度条件下的反应。通过比较初始混合气中加氧或不加氧时反应的原位光谱 ,探讨了氧在NO还原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 ,氧能充分促进丙稀活化以及增加NOx 吸附态含量 ,并且氧的存在是有效产生有机 氮氧化物 (R NO2 ,R ONO)不可缺少的条件。基于光谱实验 ,认为反应机理为 :NO ,丙烯和氧反应 ,在Ag/SAPO 34催化剂上生成吸附的有机 氮氧化物 ,再由这些吸附物种分解成N2 ,催化还原的关键是形成有机 氮氧化物中间体。  相似文献   

7.
原位红外光谱法是一种新兴的动态研究方法。该方法具有原位实时监控和红外光谱精确分析物质化学结构的优点,能够实时跟踪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变化,测定材料的微观结构与温度的关系。采用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研究了炸药1,3,5,7-四硝基-1,3,5,7-四氮杂环辛烷(HMX)分别在每min 5, 10, 20和40 ℃四种不同升温速率下的热分解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在5 ℃·min-1升温速率下,断裂的HMX环发生分子内结合,在10, 20和40 ℃·min-1升温速率下,断裂的HMX发生分子间成环,形成稳定的八元环结构。随着温度的升高,C—N键的断裂数率远高于N—N键的断裂速率。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加,C—N键的起始分解温度增加,表明增加升温速率会引起HMX分解的滞后。检测到HMX的分解所释放出CO2, N2O, CO, NO, HCHO, HONO, NO2和HCN共八种气体,升温速率的变化未改变HMX的分解机理。  相似文献   

8.
在碱性条件下,以混合模板剂pH调节水热合成了掺入铈的介孔分子筛Ce-MCM-48,并采用XRD,DRUV-Vis(紫外-可见漫反射),FTIR,XRF结合BET等测试手段对样品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本方法所合成的掺铈介孔材料仍保持立方介孔的有序结构,同时适量的铈的掺入和pH调节使分子筛的有序性及吸附性能得到改善,晶胞参数增大,孔径更均一,孔壁增厚。从而可推出Ce-MCM-48的热稳定性、水热稳定性、催化活性及择形选择性可得到提高。掺入的铈以四配位状态高度分散在介孔的有序结构当中。红外光谱表明不同量的铈的掺入对骨架硅的各种振动扰动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9.
制备载Pd的分子筛电极,以CO吸附为探针电化学原位FTIR反射光谱,首次发现限定在分子筛超笼中的纳米Pd微粒对CO的吸附具有增强红外吸收效应。  相似文献   

10.
传统研究材料热稳定性的方法包括热失重(TG)(热介电法、热电阻)、真空安定性(VST)、差热分析(DTA)、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等。其中,TG是测量炸药重量变化与温度的函数关系,ST是测量真空状态下炸药热分解所产生的气体量,DTA和DSC是测量炸药在不同温度下,由于发生相变所表现出的变化(吸热或放热)。以上这些方法得到的是炸药热性质的宏观信息,而无法反映炸药在不同温度下的微观化学变化。原位红外光谱法是一种新兴的动态研究方法。该方法结合ir原位实时监控和红外光谱精确分析物质化学结构的优点,通过实时跟踪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变化,测定材料的微观结构与温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找出介孔碳材料对蛋白质的最佳吸附条件,并测定出该介孔碳材料对溶菌酶的最大吸附量。主要从3方面研究介孔碳材料对蛋白质吸附行为的影响。分别是介孔碳材料对蛋白质吸附行为随接触时间的变化产生的影响,pH值的改变对介孔碳材料吸附蛋白质行为的影响,以及介孔碳材料的量的改变对蛋白质吸附行为随接触时间的变化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溶菌酶溶液的初始浓度为210μm ol/L,pH值为11.0,接触时间为96h时介孔碳材料对蛋白质即可达到吸附饱和。该介孔碳材料在最佳条件下对溶菌酶的最大吸附量为27.32μm ol/g,表现出优越的溶菌酶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12.
催化重整是生产芳烃原料和高辛烷值清洁汽油调和组分的重要工艺。以目前应用广泛的铂锡工业重整催化剂金属含量为参比,用工业剂制备方法合成了Pt含量为0.6%的一系列铂锡重整催化剂,建立CO探针原位红外的表征方法,并对其进行系统表征,首次获得了1%以下低含量助剂Sn的CO探针红外谱图。研究结果表明,系列剂的金属Pt的CO吸附特征峰主要以线式吸附状态存在。0.6%纯Pt剂上1 826 cm-1处CO桥式吸附特征峰,因添加助剂Sn后,强度下降,而CO线式吸附特征峰的强度则增加,说明Sn的加入使得Pt的分散度增加。变温CO探针吸附原位红外研究表明,对负载质量分数0.3%的纯Sn催化剂,当脱附温度升高至120 ℃时,吸附在Sn上的CO特征峰会完全消失。对负载质量分数0.6%的纯Pt催化剂,当脱附温度升高至300℃时,吸附在Pt中心上的CO特征峰会完全消失。当Pt-Sn双金属负载质量分数Pt为0.6%、Sn为0.3%时,CO的脱附温度明显提高达350 ℃。与纯Pt剂相比,随着Sn助剂的加入,使得CO的脱附温度稍有提升,Pt-Sn催化剂Pt的CO特征峰向高波数方向移动,说明Sn的加入一定程度上减弱了活性金属Pt中心上的电荷密度。因而,CO探针原位红外是表征低金属铂锡工业重整催化剂的有效手段,为阐明多金属重整催化剂的助剂作用和研究反应机理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3.
燃油的无硫化成为车用燃料发展的必然趋势.为开发高性能的柴油超深度加氢脱硫催化剂,文章采用CO吸附原位红外光谱法对系列还原态Co-Mo/Al2O3催化剂和高活性工业剂进行了表征,并将表征结果与微反加氢脱硫活性评价结果进行了关联分析.结果表明:随金属负载量的变化CO吸附的光谱特征发生变化,当MoO3负载量达20%、助剂CoO量为4.16%时,在2 179 cm-1出现一个新的CO特征吸收峰,该活性中心的出现明显有利于加氢脱硫(HYD)的反应.在相同金属负载量的情况下,与采用化学处理法制备的催化剂相比较,后者对应的2179 cm-1的特征吸收明显增强,微反评价显示该催化剂的催化活性特别是HYD反应活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4.
In this study, the efficiency of an air cleaning system, using activated charcoal cartridges, which must operate in a confined atmosphere with particularly high air flow rate, is tested.

A device which generates dynamic polluted atmospheres is described. A continuous quantitative analysis is made by means of the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FTIR). The pollutants studied are: carbon monoxyde (1500 ppm), sulfur dioxyde (100 ppm), nitrogen dioxyde (50 ppm) and hydrogen chloride (500 ppm). Gas adsorption kinetics on activated carbon are given and discussed by using breakthrough curves.  相似文献   

15.
Approximate molecular orbital calculations have been applied to explain the low CO poisoning effects observed at PtBi2 and PtBi electrodes. The bonding patterns for chemisorption of CO on the surfaces of Pt-Bi bulk alloys and pure Pt surfaces are quite similar. The major difference is not induced through much Pt-Bi bonding, but indirectly, by raising the Fermi level of the system, so that the C-O π* levels become practically filled upon interaction. This results in much lower adsorption energies than in the metallic Pt case, in accordance with experimental data. The calculations also imply C-O bond dissociation on the surface, a phenomenon not supported by experiment. CO adsorption at Pt-Pt bridge site (possible only on PtBi) is favored relative to atop chemisorption.  相似文献   

16.
Adsorption of N2 and N2O at various sites on Ni(7 5 5) has been investigated by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DFT) method (periodic DMol3). Several possible adsorption structures (attaching the nitrogen atom to the surface, or lying parallel) are found for both molecules. There is a clear binding energy preference of N2 and N2O for step sites in contrast to the case of CO. It is revealed that the decomposition of N2O occurs exclusively near the step, but not on the terrace. Two decomposition channels can be considered; dissociative adsorption and spontaneous decomposition during TPD ramp. Three possible candidates for the precursor of the spontaneous decomposition of N2O during TPD ramp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