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密度泛函DFT中的B3P86方法,选用6-311g**基组,对平面环状碳团簇Cn(n=6,10,13,24)的振转能级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碳团簇环状结构的转动能谱恰好处于微波区域,且随碳环面积增大而向低频方向移动.同时对环状碳团簇Cn的能级分布,最高占据轨道HOMO,最低空轨道LUMO及能隙HLGs进行了研究.最后指出,利用环状碳团簇转动能谱位于微波区域的特性,设计出具有低频吸收功能的新型吸波和电磁屏蔽材料.  相似文献   

2.
碳团簇型微波隐身功能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要报道了制备温度,试样厚度,材料层数和掺杂等因素对碳团簇型功能材料的微波身性能影响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3.
碳团簇型雷达隐身涂料环境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平面环状碳团簇是一种特殊的大分子,利用其转动能级跃迁的谱线富集于1~20 GHz的微波区的特性,研究了碳团簇型隐身涂料的吸收性能稳定性及其机械特性,结果表明,该隐身涂料基本满足吸波材料的技术要求,是一种实用型的隐身材料.  相似文献   

4.
平面环状碳团簇是一种特殊的大分子, 计算表明其转动能级变化的谱线富集于1-20 GHz的微波区. 利用该特性制得了碳团簇型微波隐身材料. 测试结果表明, 对于双层材料, 最小反射率达-31 dB, 有效频带宽度为2.3 GHz, 同时, 将该材料长时间处于自然条件下, 其吸波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5.
H^+5团簇离子的形成和分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报报告了1.8MeV的H+5团簇离子及其产物的测量结果。讨论了H+5的形成和分解反应。  相似文献   

6.
利用静电加速器提供的0.6—1.8MeV的H+,H+2,H+3离子,轰击不同厚度的碳膜,分别测量这些离子通过碳膜后各种产物的产额. 得到了不同能量的H+通过碳膜后中性原子H和负离子H-的产额随入射质子速度的变化关系;分别得到能量为1.2MeV,1.8MeV的H+2,H+3团簇离子通过不同厚度碳膜的透射产额及其与团簇离子在碳膜中驻留时间的关系;对结果进行了理论分析与讨论. 关键词: 团簇离子 电荷交换  相似文献   

7.
C36团簇自组装的分子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音  李鹏  宁西京 《物理学报》2005,54(6):2847-2852
提出了利用C36团簇在气相条件下自组装制备新纳米团簇的设想,并利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 拟了包括真实氦气氛作用的碳团簇生长过程,发现环境气体温度是影响最后所生成的团簇结 构的关键因素:C36团簇在1000?K到2000?K的温度范围内,自组装形成保持C36线径特征的 蚕茧状新纳米团簇;在高于2000?K的温度下,最后形成的团簇趋于球状.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模拟 纳米碳团簇  相似文献   

8.
从团簇的基本概念,研究的方向,制备以及检测出发,研究了C60团簇和碳纳米管的制备,检测及其空间构型,着重分别研究了C60团簇与碳纳米管内部成键状态、导电性、强度和硬度的研究,这为我们研究碳团簇性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H^—5的正四面体中心和正方形中心构型能量的理论计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中用MACQM(modifiedarangementchannelquantummechanics)方法计算了负离子团簇H-5的正四面体中心和正方形中心构型的能量随中心原子核到顶角原子核间距离R变化的曲线。计算得知,两种构型均在R=1.55a0时有能量极小值E正四面体中心=-2.7899a.u.,E正方形中心=-2.7539a.u.。说明H-5的这两种结构都可能存在,但正四面体中心结构较为稳定。  相似文献   

10.
金属原子团簇与碳原子团簇的电子能谱与吸收光谱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此文从理论上阐明,金属原子团簇与具有π电子的碳原子团簇,其公有化电子不能视为无限自由的,而是肥边界约束的,因而其电子能谱不是连续能带,而具有分裂级的特性。因此,它们的共有化电子可吸收光子由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而具有吸光的特性。电子能级之间的间距视团簇的大小不同而有差异,调整团簇的大小,可吸收不同波长的光。利用这种特性,可设计所需要的红外与微波吸收材料,此文提出了这方面的新理论和设计原理。  相似文献   

11.
摘要 利用从头计算方法优化了Al6C和Al7C的稳定结构,分析了掺入C原子对铝团簇的稳定性及电子结构的影响.计算表明Al6C存在多个能量相近的异构体.在铝团簇中掺入碳原子后C─Al之间形成很强的键,碳原子处在团簇中间并使团簇的稳定性有很大的增加.电子结构的分析表明铝团簇中掺入碳后C的2p和Al的3s轨道形成很好的重叠,并且Al的3p电子转移到C原子使C的2p轨道完全占据.无论是纯的或掺碳的铝团簇,最高的占据轨道均由Al的3p轨道组成,能级位置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2.
应用固态反应的方法,在260和300 oC空气中分别热分解层状锌油酸固体得到氧化锌纳米颗粒/团簇.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选区电子衍射表明,这种团簇是带有各种缺陷的单晶.光致发光激发光谱表明这两个样品在272和366 nm有两个频段.前者可能是由于不到200个氧化锌分子组成的团簇从价带到导带的电子转移引起的.  相似文献   

13.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 B3LYP) 方法,在 6 - 311 + + G ( d,p) 基组水平上,对超碱团簇 CLi5及其阳离子体系 CLi5+的几何结构和稳定性等物理化学性质进行理论计算,并进一步研究它们的储氢性能. 分析可知,CLi5+超碱离子团簇结构相比中性 CLi5团簇结构动力学稳定性要高,表面吸氢能力更强. 氢分子在 CLi5+表面能以介于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之间的形式吸附,每个 Li 原子最多可以有效吸附三个 H2,平均吸附能处于 1. 065 ~ 2. 732 k Cal/mol 范围内,储氢质量分数可达 39. 30 wt % ,表明 CLi5+超碱离子团簇可以作为一种理想的储氢材料.  相似文献   

14.
金属颗粒-半导体膜Cu:CdS的制备及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磁控溅射产生金属Cu团簇,同时蒸发半导体介质CdS,将Cu团簇包埋在CdS介质中,制备出金属颗粒 半导体膜.团簇大小可通过改变溅射气压控制.用TEM研究了嵌埋团簇的结构.分析表明:CdS很好地包埋了Cu团簇,都呈多晶结构;团簇尺寸在5—20nm,Cu晶格发生了膨胀,膨胀量在7%左右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5.
本文合成了含有2~4个Au原子的超小金纳米团簇并测试了其电催化氧还原性能.通过将前驱AuPPh_3Cl暴露在氨水中一个星期制备了超小的金纳米团簇.运用了ESI质谱、X射线精细结构吸收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来测试这些超小金纳米团簇,表明这些超小金纳米团簇含有三苯基膦、羟基和吸附氧分子.将这些超小金纳米团簇负载到玻碳电极上,并用循环伏安法和线性伏安法测试其电催化氧还原性能.循环伏安结果表明,这些超小金纳米团簇电催化氧还原反应的起始电势为0.87 V(相对可逆氢电极),转移的电子数为4.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气相纳米团簇设备实现SnO_2纳米团簇的可控制备.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用来分析SnO_2纳米团簇形貌及微观结构,结果表明制备的SnO_2纳米团簇分散良好,尺寸均匀(5~7 nm).通过门电压控制的离子液体实现对SnO_2纳米团簇金属绝缘转变的调控.结合第一性原理,从氧空位诱导电子占据角度系统分析了相应的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17.
应用密度泛函理论(DFT)B3LYP方法在6-311+G(d)水平上计算并分析了KBn(n=1~10)团簇的几何结构及电子性质和极化率.通过研究团簇的平均结合能、能级间隙、二阶能量差分分析了团簇的稳定性规律,研究表明:KBn(n=1~10)团簇基态多数为立体构型,能级间隙和二阶能量差分结果表明KB3 与KB9是幻数团簇.对团簇基态的极化率研究表明KB。团簇的电子结构随B原子的增加趋于紧凑,基本形成了一定的堆积方式.静态第一超极化率研究表明K战与KB4两种平面构型的团簇具有较好的非线性光学性能。  相似文献   

18.
团簇淀积纳米结构薄膜的计算机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团簇的淀积方式作了简介。着重对团簇的淀积过程进行了计算机模拟,从中得出了淀积的尺寸分布与团簇在衬底上的徙动长度有关,而团簇的聚合长大存在一临界尺寸。并给出低能Pb团簇在碳膜表面的徙动长度和聚合的临界尺寸。  相似文献   

19.
H5^—团族正四面体中心结构与能量的变分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类C原子波函数,在单中心球模型近似下,利用变分法计算了H5^-团簇正四面体中心结构与能量。结果表明当中心H原子核到顶角H原子核之间的距离R=1.58a0时,体系能量有一极小值-2.8036h.a.u.。这表明H5^-的正四面体中心结构是可能稳定存在的。计算结果与用MACQM法计算的结果基本相符,表明采用的物理模型及其计算方法是合理可靠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气相纳米团簇设备实现SnO_2纳米团簇的可控制备.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用来分析SnO_2纳米团簇形貌及微观结构,结果表明制备的SnO_2纳米团簇分散良好,尺寸均匀(5~7 nm).通过门电压控制的离子液体实现对SnO_2纳米团簇金属绝缘转变的调控.结合第一性原理,从氧空位诱导电子占据角度系统分析了相应的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