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聚邻苯三酚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其对铜(Ⅱ)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电化学方法在pH 7.0磷酸缓冲溶液(PBS)中,将邻苯三酚氧化电聚合制成稳定的水不溶性膜修饰在玻碳电极(GCE)表面,将制得的膜修饰电极(PPG/GCE)在一定电位下选择性预富集铜(Ⅱ),并用差分脉冲溶出伏安法测定。结果表明,该膜修饰电极对铜(Ⅱ)的富集作用明显强于裸玻碳电极。对电聚合条件、富集和溶出介质、还原时间、富集电位等实验参数进行了考察,在优化实验条件下,Cu(Ⅱ)的浓度在5.0×10-8~1.0×10-5mol/L范围内与阳极氧化峰电流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8 1,检出限为1.0×10-9mol/L。制得的修饰电极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可用于实际样品人发的分析,样品的回收率为99%~104%。  相似文献   

2.
研制了邻苯三酚红 ( PR)修饰碳糊电极 ,研究了采用该电极测定痕量锡的阳极溶出伏安法。在 0 .1 5 mol/L乙酸盐缓冲溶液 ( p H 4.5 )中 ,通过开路富集 ,Sn( )与修饰电极表面的邻苯三酚红生成络合物而富集于电极表面 ,然后介质交换至 4.0mol/L盐酸中 ,于 - 0 .80 V还原后再进行阳极化扫描 ,于 - 0 .69V左右获得一灵敏的 Sn的溶出峰 ,二次导数峰电流与 Sn( )浓度在 1 .68× 1 0 - 8~ 1 .68× 1 0 - 6mol/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 ,检出限达 8× 1 0 - 9mol/L。对电极反应机理进行了讨论 ,方法已应用于罐头食品中锡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碳纳米管化学修饰电极测定土壤沉积物中的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了在碳纳米管(CNT)修饰的玻碳电极上,用微分脉冲溶出伏安法(DPSV)对土壤沉积物中铜的测定方法,在1.0mol/L的HCl介质中,于-0.6V电位处富集240s,静置10s,在阳极扫描过程中,被富集于修饰电极表面的铜在约-0.25V电位处出现特定的溶出峰,据此实现铜离子的测定。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8.0×10-7~1.2×10-5mol/L,检出限为2.0×10-7mol/L,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4.
双硫腙修饰玻碳电极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痕量镉和铅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黄文胜  杨春海  张升辉 《分析化学》2002,30(11):1367-1370
报道了双硫腙修饰玻碳电极同时测定痕量镉和铅的电分析方法。镉和铅离子通过与电极表面的双硫腙发生螯合作用而富集在电极表面 ,同时在 -1 .2 0V(vs.SCE)还原成零价镉和铅 ,当电极电势从 -1 .2 0V向 -0 .3 0V扫描时 ,被还原的镉和铅从电极表面溶出 ,分别于 -0 .78V和 -0 .4 8V左右形成灵敏的阳极溶出峰。优化了支持电解质及pH值、双硫腙用量、富集电位及时间等实验参数。利用该修饰电极测定镉、铅的线性范围分别为 1 .0×1 0 - 8~ 2 .5× 1 0 - 6 mol L和 5 .0× 1 0 - 9~ 2 .5× 1 0 - 6 mol L。检测限分别为 5 .0× 1 0 - 9mol L和7.0× 1 0 - 1 0 mol L。该法用于实际水样中镉和铅的测定 ,平均回收率分别为 99.3 0 %和 99.5 4 %。  相似文献   

5.
Nafion修饰玻碳电极吸附伏安法直接测定邻氨基苯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 p H=2 .0的 0 .1 mol/ L H3 PO4 缓冲溶液中 ,开路搅拌富集 2 min后 ,从 0 .0 0~ +1 .0 0 V阳极扫描 ,OAP在 Nafion修饰玻碳电极上出现一灵敏的氧化峰 ,峰电位位于 0 .44 V。该峰电流与 OAP在 1× 1 0 - 7~ 2 .5× 1 0 - 5mol/ L的浓度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检出限为 1× 1 0 - 8mol/ L。对支持电解质的种类及 p H值、Nafion的用量、富集电位及时间、以及扫描速度等进行了优化 ,提出了一种直接测定邻氨基苯酚的电化学方法。将此方法用于水样中邻氨基苯酚的测定 ,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在铜或硒存在下利用悬汞电极阴极溶出测定砷已见报道,但使用玻碳电极进行砷的测定尚属少见。砷的阳极溶出法因汞电极中汞的氧化干扰而无法进行。本实验采用就地镀铜玻碳电极作工作电极成功地进行砷的阳极溶出法测定。 (一)操作步骤加入适量的砷、铜及硫酸溶液到50ml容量瓶中使砷的最终浓度为1.0×10~(-7)mol/L-9.0×10~(-6)mol/L,铜(Ⅱ)为4.0×10~(-6)mol/L,硫酸为0.6mol/L。将溶液转入石英电解池中,通氮除氧5min,在-0.60V沉  相似文献   

7.
在稀H2SO4介质中,采用循环伏安法制备了聚拉莫三嗪膜修饰玻碳电极(PLTG/GCE),将制得的膜修饰电极(PLTG/GCE)在一定电位下选择性预富集Cu(Ⅱ),并用差分脉冲溶出伏安法测定.结果表明,该膜修饰电极对Cu(Ⅱ)的富集作用明显强于裸玻碳电极.对电聚合条件、富集和溶出介质、富集时间及富集电位等实验参数进行了考察,在优化实验条件下,Cu(Ⅱ)的浓度在4.0×10-9~1.3×10-7mol· L-1范围内与溶出峰电流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9,检出限为1.5×10-9 mol·L-1.该修饰电极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用于实际水样的分析,平均回收率为98.7%.  相似文献   

8.
郭满栋  刘海涛  李燕 《分析化学》1999,27(4):475-478
肌酐能够和Cu~(2+)生成络合物,该络合物可以吸附于玻碳电极表面,在pH3.50的NH_4Cl-HCl底液中,吸附于电极表面的肌酐-Cu~(2+)络合物在较负的电位下还原为肌酐-Cu~+,当电极向正向扫描时,产生一个灵敏的表面催化波,其峰电流和肌酐的浓度在1.0×10~(-5)~1.0×10~(-8)mol/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其检出限为1.0×10~(-9)mol/L(富集5min).研究了肌酐-Cu~(2+)络合物在玻碳电极上的氧化还原机理,选择了测定肌酐的最佳实验条件,建立了测定肌酐的新的灵敏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报道EDTA/碳糊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对银离子的测定。该电极在硝酸介质中 - 0 .6 0V(vs .Ag/AgCl)电位下富集Ag+ ,在 +0 .0 8V处得到一个灵敏的阳极溶出峰 ,峰电流与Ag+ 浓度在 1.0× 10 -9~ 1.0× 10 -6mol/L范围呈良好线性关系 ,检出限为 6 .8× 10 -10 mol/L。  相似文献   

10.
嵌入式超薄碳膜电极的伏安行为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镍铬合金为基体,在其表面嵌入碳膜或碳纳米管,制备了超薄碳膜电极,并用于酚磺乙胺(ETA)的测定。超薄碳膜电极对ETA有良好的电催化作用和增敏作用,与玻碳电极相比,氧化峰电位负移120mV,还原峰电位正移160mV,电流响应明显增大。在最优条件下,ETA浓度在5×10-7 ~9×10-6 mol/L和9×10-6~6×10-5 mol/L之间与其氧化峰电流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 9967和0. 9979。该电极制备简便,价格低廉,用于酚磺乙胺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1.
槲皮素修饰碳糊电极吸附溶出伏安法测定人血清中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制作了用槲皮素作修饰剂的修饰碳糊电极 ,利用此电极为工作电极 ,建立了测定痕量铜的新方法。在甲酸钠 -盐酸缓冲溶液 ( p H4.7)中 ,于 0 .2 0 V( vs.SCE下同 )处搅拌富集 ,铜 ( )与碳糊修饰电极表面的槲皮素形成电活性络合物而吸附富集于电极表面 ,于 - 0 .40 V静止还原后 ,阳极化线性扫描 ,在 - 0 .0 3V左右获得一灵敏的二次导数溶出峰。在不同富集时间下 ,其二次导数峰电流与铜 ( )浓度分别在1 .5× 1 0 - 9~ 8.0× 1 0 - 8mol/ L和 1 .5× 1 0 - 8~ 9.0× 1 0 - 7mol/ L两个范围内成良好的线性关系 ,检出限可达 8.0× 1 0 - 10 mol/ L。同时探讨了电极反应机理。方法应用于人血清中痕量铜的测定 ,获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研制了邻苯三酚红(PR)修饰碳糊电极,研究了采用该电极测定痕量锡的阳极溶出伏安法.在0.15 mol/L乙酸盐缓冲溶液(pH 4.5)中,通过开路富集,Sn(Ⅳ)与修饰电极表面的邻苯三酚红生成络合物而富集于电极表面,然后介质交换至4.0mol/L盐酸中,于-0.80 V还原后再进行阳极化扫描,于-0.69 V左右获得一灵敏的Sn的溶出峰,二次导数峰电流与Sn(Ⅳ)浓度在1.68×10-8~1.68×10-6mol/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达8×10-9mol/L.对电极反应机理进行了讨论,方法已应用于罐头食品中锡的测定.  相似文献   

13.
邻苯三酚红修饰碳糊电极吸附伏安法测定痕量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了采用邻苯三酚红修饰碳糊电极测定痕量铜的方法。通过在邻苯二甲酸氢钾 -氢氧化钠 (p H4.5)介质中富集 ,Cu2 +和邻苯三酚红形成络合物富集于电极表面 ,然后转换到 0 .0 50 mol· L-1的 H3PO4 中 ,经阴极还原后再进行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Cu2 +浓度在 1 .6× 1 0 -9~ 2 .8× 1 0 -7mol·L-1范围内与二次导数峰电流呈线性关系 ,检出限达 8× 1 0 -10 mol·L-1。同时 ,对电极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应用于合金样的测定 ,取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Nafion修饰玻碳电极伏安法测定痕量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了一种用Nafion修饰玻碳电极测定痕量铟的新方法。研究了Na-fion膜的有关特性和测定的条件,当富集时间为5 min时,峰电流与In(Ⅲ)浓度在1×10-9~1×10-7mol/L的范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46×10-10mol/L。该法用于实际水样中痕量铟的测定,平均回收率为98.4%。  相似文献   

15.
丁二酮肟修饰碳糊电极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痕量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用丁二酮肟修饰碳糊电极测定微量铋的电分析方法。Bi~(3+)通过与电极表面的丁二酮肟作用而富集在电极表面,同时在-0.40 V(vs.SCE)还原成零价,当电极电势从-0.40 V向0.40 V扫描时,被还原的铋从电极表面溶出,在0.03 V出现一个十分灵敏的阳极溶出峰。优化了各种实验参数,如支持电解质的选择及pH值、丁二酮肟的用量、富集电位及时间等。修饰电极测定铋的线性范围为1×10~(-9)~1×10~(-6)mol/L。富集6 min后检出限可达4×10~(-10)mol/L。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分析成本低廉,并成功应用于实际水样中微量铋的测定。  相似文献   

16.
离子交换伏安法同时测定水体中的镉、汞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报道了一种同时快速测定水体中痕量镉、汞的电分析方法。在 p H 4.0 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 ,镉、汞在钠型蒙脱石修饰玻碳电极上通过离子交换富集 ,获得一个灵敏的阳极溶出峰 ,由此可同时测定痕量的镉、汞离子。利用该方法测定镉、汞的线性范围分别为 8× 1 0 - 9到 2× 1 0 - 6 mol/L和 4× 1 0 - 8到 7.5× 1 0 - 6 mol/L ,检出限分别是1× 1 0 - 9mol/L和 8× 1 0 - 9mol/L。该方法简便、快速 ,灵敏度高。用此修饰电极测定了水样中的镉、汞离子 ,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7.
阳极溶出伏安法是在一适当的电位将痕量金属离子预电解富集在汞滴或汞膜电极之后,再以逆向扫描电压氧化被还原的金属,然后根据电流-电位曲线测定金属离子浓度的方法。Janger最近研究了预电解富集后化学氧化工作电极时的电位-时间特性,并将此技术称为电位溶出分析。这种技术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并设计出一些专用仪器。今年美国Pit-tsburgh分析化学会也介绍了这种新仪器。原理在一含Hg(Ⅱ)和溶于汞的金属离子M(n)的除氧溶液中,用恒电位器加一适当负的电位于玻碳电极,反应  相似文献   

18.
尼群地平在玻碳电极上的伏安行为及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刘永明  李桂芝  荆济荣 《分析化学》2002,30(11):1341-1343
在pH 7.0Britton Robinson缓冲溶液中 ,尼群地平在玻碳电极上有一灵敏的还原峰 ,峰电位为 -0 .71V(vs.Ag AgCl)。当尼群地平浓度在 1 .0× 1 0 - 6 ~ 1 .0× 1 0 - 5mol L范围内时与峰电流呈线性关系 ,据此测定了片剂及尿样中尼群地平的含量 ,取得满意结果。用线性扫描与循环伏安法探讨了该体系的伏安行为 ,结果表明 ,尼群地平在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还原机理为具有吸附性的不可逆过程  相似文献   

19.
玻碳电极的阳极化预处理及其分析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玻碳电极(GCE)循环伏安扫描预处理及其应用。阳极化预处理的电极对多巴胺(DA)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活性,显著增强DA的电流响应。与裸GCE相比,此电极上DA的氧化峰电位负移了350mV、还原峰电位正移了300mV。在最佳条件下,DA浓度在4.1×10-7~1.0×10-5mol/L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89,检出限为1.0×10-7mol/L。该电极制作简便,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20.
镍氢氧化物修饰玻碳电极的制备及其电化学行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一种新方法———镀膜/循环伏安法成功制备了镍氢氧化物修饰玻碳电极。考察了影响镍氢氧化物膜电催化活性的因素,确定最佳富集时间为2min,最佳富集电位为-1.4V。讨论了成膜过程及机理。膜氧化峰电流及催化氧化峰电流均受扩散控制。制得的镍氢氧化物膜修饰电极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并对H2O2的电氧化表现出较高的电催化活性。该电极对H2O2响应的线性范围为1.71×10-5~1.33×10-2mol/L,检出限为2.86×10-6mol/L(S/N=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