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开发新型Bi系高温超导用银合金,使其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我们制备了AgMg0.05V0.05和AgMg0.10V0.075合金,研究了这两种合金经过不同条件退火处理后的室温拉伸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合金化对提高材料的强度有显著效果;由光学金相照片观察到,银合金经过空气气氛退火后,形成了氧化物析出相,使强度进一步提高.AgMg0.05V0.05合金经820℃、40h空气退火处理后,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分别高达110MPa和217MPa,克服了AgMgNi合金在较高温度退火强度下降的缺点.获得在高温长时处理后保持高强度的包套合金材料.对提高超导带材的机械强度和传输性能以及工程上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Bi-2223高温超导带材的交流传输损耗和频率及运行电流的关系, 调查了热循环过程对交流传输损耗的影响. 实验中, 使用了Lock-in 放大器, 利用四引线法来测量带材交流传输损耗. 实验在温度为77K频率从45Hz到135Hz下进行. 在调查损耗和频率及运行电流的关系时, 发现在运行电流幅值小于临界电流时, 每周传输损耗和频率无关, 说明这时的损耗主要来源于磁滞损耗, 实验结果和Norris椭圆模型的计算结果很接近. 在研究交流传输损耗和热循环的关系时, 发现随着冷热循环次数的增加, 交流损耗也在增加. 这种损耗的增加来源于冷热循环过程中产生的应力, 这种应力的释放减弱了晶粒间的Josephson连接, 使临界电流下降, 从而造成了交流传输损耗的增加.  相似文献   

3.
4.
在Bi2223/Ag多芯导体中引入氧化物阻挡层用来提高基体的横向电阻率,即用具有高温稳定性且不与银基体反应的CaCuCO2和Y2BaCuOx等绝缘材料包覆在单芯丝周围,形成高电阻率的阻挡层,使超导体的交流损耗明显降低,结果表明引入阻挡层后超导体的临界电流密度没有明显退降。另外,我们还回顾了国内外的进展,研究了带阻挡层超导体的磁场牧场生和外加磁场对交流损耗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Bi2223/Ag带小型高温超导实验磁体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Bi2223/Ag带材的强各向异性决定了其临界电流对垂直于带材表面的磁场非常敏感,这是该带材在高温超导磁体等强电应用方面的不利因素。我们从减小磁体最大径向场BRmax对磁体运行电流的影响、充分利用超导材料的原则出发,讨论了高温超导磁体的设计方法。在小型Bi2223/Ag实验磁体的设计中,根据对径向磁场的计算、分析,确定了磁体的工作点。  相似文献   

6.
张京业  陈敬林 《低温与超导》2002,30(4):26-29,36
Bi2 2 2 3银包套超导带材是研制高温超导磁体和高温超导强电应用的基础。文中就对高温超导磁体最大运行电流有重要影响的 Bi2 2 2 3银包套带材侧向弯曲形变进行了初步探讨 ,就不同的侧向弯曲率对超导带载流能力的影响进行了实验测试 ,并提出了提高 HTS磁体最大运行电流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白培光  刘建 《物理学报》1991,40(11):1869-1874
Bi-Sr-Ca-Cu-O系中掺入适量的Sb,其高温相(110K相)含量明显多于不掺Sb样品。Sb具有加速高温相形成的作用。对于各义组分为Bi2-xSbxSr2Ca2.5Cu3.7Oy的样品,x=0.1最有利于高温相的形成。用液氮中淬火后低温回火的方法,发现在865℃烧结时样品中首先形成的是低温相(80K相),然后再逐渐转变为高温相。Tc值随烧结时间的延 关键词: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B i-2223/Ag高温超导带材的交流传输损耗与频率及运行电流的关系。采用锁相放大器激励,内参考方式,首先对纯阻性相位进行定标的改良电测法,对带材的交流传输损耗进行测量。实验在温度77K,频率45-200Hz的范围内进行。实验结果显示:当运行电流幅值小于临界电流时,传输损耗与电流的关系式(P-In)中,指数n介于2-3之间,说明这时的损耗除来源于磁滞损耗外,涡流损耗的作用也不可忽略。鉴于电测法测得的交流损耗与Norris模型的理论计算值差别较大,分析了这种差别产生的原因,并与另一种B i系高温超导带的交流损耗情况进行了对比;此外还对实验误差的大小进行了理论估测。  相似文献   

9.
对高温超导带材在脉冲电流下的电磁特性进行了实验与仿真研究。实验部分对不同频率过电流下的伏安特性进行了测量,仿真部分运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电流和磁场分布特点。结果表明:在超导丝中,电流会因为频率的升高而呈现集肤效应,频率越高电流越向带材边缘集中,但与常规导体所不同的是,由于超导体各向异性的特点,边缘的非平行自场使该区域临界电流下降,导致电流密度最大的地方不是在带材的边缘,而是趋向于分布在磁场较弱的带材中部。  相似文献   

10.
 首次直接用高压烧结而不必进行任何退火后处理获得超导Bi0.8Pb0.2SrCa2Ox陶瓷样品。此样品是由名义组分为Bi0.8Pb0.2SrCa·Cu2Ox的超导体在1.0 GPa、500 ℃处理2 h后制得的,其零电阻转变温度为97 K。以前未见报导过如此好的结果。高压下烧结的Bi0.8Pb0.2SrCa·Cu2Ox超导体的密度可达6.23 g/cm3(约为理论密度的95%),这比常规法制得的样品的密度(大约4~5 g/cm3)高得多。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研究了在77K温度下,拉伸应变和弯曲应变对Bi-2223/Ag超导带材临界电流的影响,得到了超导带材的临界电流随拉伸强度、曲率半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显明,拉伸作用在超导带材上产生的形变对其临界电流(Ic)的影响存在一个临界值εirr=0.3%.形变小于此临界值,Ic变化较小,超过此临界值,临界电流急剧下降.弯曲实验同样存在类似关系.同步辐射光源对超导带材检测表明,在形变情况下,超导氧化物陶瓷芯的微裂纹迅速增加和交织是Ic降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XRD和SEM技术分析了具有不同临界电流密度(Jc)的Bi系多芯超导带材.结果表明,样品中Bi-2223晶粒高度取向排列,其取向因子F值在0.947-0.977范围内.SEM分析结果发现,高Jc样品中在平行于带材平面的片状的Bi-2223晶粒的晶界处残留的杂质主要为CuO晶粒,它与Bi-2223晶体结合紧密.在低Jc的样品中,Bi-2223晶片边界存在的杂质颗粒尺寸较大,其成分为(St,Ca)CuO和CuO的混合体.样品的横断面和纵断面的SEM观察发现,在高性能的样品中,芯丝烧结体的致密度较高.枝条状Bi-2223晶体穿过银层,在芯丝之间形成了很强的连接体.本文讨论了临界电流密度与微观组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XRD和SEM技术分析了具有不同临界电流密度(Jc)的Bi系多芯超导带材.结果表明,样品中Bi-2223晶粒高度取向排列,其取向因子F值在0.947~0.977范围内.SEM分析结果发现,高Jc样品中在平行于带材平面的片状的Bi-2223晶粒的晶界处残留的杂质主要为CuO晶粒,它与Bi-2223晶体结合紧密.在低Jc 的样品中,Bi-2223晶片边界存在的杂质颗粒尺寸较大,其成分为(Sr,Ca)CuO和CuO的混合体.样品的横断面和纵断面的SEM观察发现,在高性能的样品中,芯丝烧结体的致密度较高.枝条状Bi-2223晶体穿过银层,在芯丝之间形成了很强的连接体.本文讨论了临界电流密度与微观组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实验、比较、分析,搞清楚了影响象增强器在这加续选通方式下高频特性异常的因素及其物理机制.并为解决这样一些动态特性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办法.  相似文献   

15.
利用振动簧技术研究了高温超导体磁通液态区的性质,通过与磁通运动相关的力学损耗和模量的测量,对磁通损耗峰高温边进行了详细的研究,随温度升高,磁通运动的粘滞系数减小,力学损耗逐渐降到背景值,并从此得到了磁通液态纠集区与非纠集区的相界,得出了样品混合态的相图  相似文献   

16.
 复合片钻头的钻速与其切削齿的自锐性密切相关,钻头台架试验反映了这种内在联系,并用平均钻速(v)和平均钻速变化率(α)等指标对复合片自锐性能进行描述与评价。试验结果表明,复合片的自锐性在微观上取决于聚晶体发生串晶断裂和沿晶界断裂的程度,宏观上则依赖于复合片双层结构间在耐磨性能上互为因果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刘军民  张进修 《物理学报》1996,45(11):1859-1864
用低频强迫振动模式测量Zn-22%Al合金动力学性质,观察到共析转变时具有典型的一级相变特征的内耗峰及共析转变温度以下的Al原子沿α/β相界以及α/α晶界扩散的弛豫过程。结合实验3结果,对界面的稳定性和模量的变化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刘军民  张进修 《物理学报》1996,45(11):1859-1864
用低频强迫振动模式测量了Zn-22%Al合金的动态力学性质(实模量、虚模量和内耗),观察到共析转变时具有典型的一级相变特征的内耗峰及共析转变温度以下的Al原子沿α/β相界以及α/α晶界扩散的弛豫过程.结合实验结果,对界面的稳定性和模量的变化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张哲  陈玲燕  吴永刚  乔轶 《物理学报》2000,49(3):527-531
用磁控溅射镀膜法制备了Nd靶,研究了Nd靶在不同环境气氛下的氧化过程,并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原子力显微镜对表面氧化物的化学态、表面形貌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得出Nd靶防氧化主要是防止表面的氢氧化这一结论 关键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