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希夫碱钴配合物的吸氧热力学及其自氧化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合成了一个新的双Schiff碱钴配合物,并研究了该配合物在吡啶溶液中的吸氧过程热力学。在4—24℃范围内,吸氧摩尔比为1:1,吸氧过程热力学参数为:△H=-26.8(±0.5)kJ/mol,△S=-89.2(±1.8)J/mol·K。在30—45℃范围内,吸氧摩尔比为2:1,吸氧过程的热力学参数为:△H=-172.6(±9.14)kJ/mol,△S=-517.3(±29.4)J/mol·K。温度超过45℃,自氧化作用变得明显,配合物中苄羟基被氧化为醛基。提出了可能的氧化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2.
在非平衡态热力学的基础上探索建立催化理论的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衡态热力学一直被认作多相催化理论的基石之一.但是,它并不能概括工作中的催化剂的状态和行为,这主要是这里还发生一些非平衡过程.催化体系常常处于非平衡状态之下,而非平衡态条件下体系的状态和行为,同时取决于体系的动力学和热力学.联系动力学和热力学最一般的关系式并非原来的DeDonder不等式:Ar≥0,而是新的De Donder方程ln r/ r=A/RT.同时发生的总反应之间的热力学耦合对总反应的作用只是形式上的,远不及催化反应链中各基元步骤之间在动力学上的耦合那么重要.通过在动力学方程中引入反应亲和力(热力学位)得到的动力学-热力学结合近似分析,可以用来分析非平衡态的催化反应和催化剂状态.非平衡态热力学在建立多相催化理论中,较之原来的平衡态热力学将能提供更能采纳的和更有意义的物理化学背景.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分光光度滴定法测定了单-[6-(1-吡啶)-6-脱氧]-α-和γ-环糊精(1)和(3)与一系列氨基酸在磷酸缓冲溶液中(pH=7.20),25.0~40.0℃时形成超分子体系的稳定常数,进而计算了配位焓和配位熵,并与单-[6-(1-吡啶)-6-脱氧]-β-环糊精(2)的实验结果作了比较.化学计量法表明,所有的氨基酸均与环糊精衍生物形成了1:1的超分子体系.从热力学的观点,讨论了化学修饰环糊精和客体氨基酸的尺寸或形状适合、疏水效应、范德华力和氢键等几种弱相互作用力对形成超分子体系的贡献.研究结果发现,具有正电荷环糊精衍生物的吡啶基,作为一种分子探针不仅可以识别氨基酸生物分子的尺寸或形状之间的差异,而且还可以识别L/D-型手性对映体之间的差异,进一步表明了主-客体间的诱导楔合、几何互补在分子受体选择性键合底物形成超分子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第ⅢA族金属叠氮多聚体结构和性质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DFT-B3LYP/SDD水平上计算研究了第A族金属叠氮多聚体(Me2MN3)n(n=1~3,M=Ga,Al)的结构和性质.多聚体(Me2MN3)2,3的各优化构型均为环状,通过一子体系叠氮基的α-N和另一子体系的金属Ga或Al相连.二聚体(Me2MN3)2中含M2N2平面四元环结构,三聚体(Me2MN3)3具有结合能相近的扭船式和椅式两种构象,均含M3N3六元环结构.与单体相比,多聚体的几何参数变化较大.报道了它们在不同温度下的热力学性质,发现叠氮二甲基镓和铝体系以二聚体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元素分析、磁化率、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进一步确定了碘化四(4-三甲胺苯基)卟啉铁(III)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 PH滴定曲线证明它在不同PH水溶液中存在单体和二聚体平衡. 通过PH光度法求出在恒定离子强度下(μ=0.1FNaNO3)聚合物的聚合度、聚合平衡常数及其热力学参数.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该二聚体与生物轴向配体(咪唑、1-甲咪唑、L-组氨酸及吡啶)反应平衡常数及热力学参数, 其配位能力大小顺序为:咪唑>1-甲基咪唑>L-组氨酸>吡啶. 还求出上述反应在水-二氧六圜混合溶剂中的平衡常数, 得出lgK与1/8呈线性关系(8为介电常数), 并对热力学参数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元素分析、磁化率、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进一步确定了碘化四(4-三甲胺苯基)卟啉铁(III)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 PH滴定曲线证明它在不同PH水溶液中存在单体和二聚体平衡. 通过PH光度法求出在恒定离子强度下(μ=0.1FNaNO3)聚合物的聚合度、聚合平衡常数及其热力学参数.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该二聚体与生物轴向配体(咪唑、1-甲咪唑、L-组氨酸及吡啶)反应平衡常数及热力学参数, 其配位能力大小顺序为:咪唑>1-甲基咪唑>L-组氨酸>吡啶. 还求出上述反应在水-二氧六圜混合溶剂中的平衡常数, 得出lgK与1/8呈线性关系(8为介电常数), 并对热力学参数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无溶剂酶促合成癸酸偏甘油酯的热力学和动力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Candida antarctic脂肪酶(CAL)为催化剂,对无溶剂微水体系中癸酸与甘油酯化反应的热力学平衡和动力学行为进行研究。用平板冷却猝灭法观察反应体系的初始相态。反应物猝灭态照片表明,相间传质与反应物分散状态有关;酶粒表面局部癸酸浓度相对过剩于界面相浓度。在无溶剂体系中癸酸和甘油的酶促反应不符合Ping-Pong Bi-Bi机制。敞开物体系中单、二、三酯形成的表观热力学平衡方程为:[C]0N[C]/[M]=1/K1 [C] K2[C]^2 K2K3[C]^3,其中[C]0为癸酸的初始摩尔数,[C]为反应物中癸酸的摩尔数,N为甘油与癸酸的初始摩尔比,[M]为反应物中癸酸单甘酯的摩尔数;K1、K2、K3分别为单、二、三酯形成的表观热力学平衡常数:K1=0.103mmol^-1,K2=0.055mmol/^-1,K3=0.004mmol^-1。  相似文献   

8.
添加氧影响下低压金刚石生长的条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非平衡热力学耦合模型研究金刚石在CO-H2、CO-O2-H2体系中的生长情况,计算不同氧含量下的金刚石生长相图,固定氧氢比考察压力变化对金刚石生长区的影响,讨论了不同氧氢含量对金刚石生长区的影响。与经典的平衡热力学理论计算所得的相图不同,本文的相图均有金刚石生长区,可以很好地解释低压下金刚石在气相中的生长,还可以用于指导低压金刚石生长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9.
计算高聚物增塑体系混合自由能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聚物增塑体系混合自由能与浓度关系 ΔGm=f(ω1) ,不仅反映了增塑体系热力学稳定性好坏 ,而且可以预测溶液各组分间的作用能力 [1,2 ] .通过实验可直接得到增塑体系混合自由能的相关数据 ,其中包括偏蒸气压值测量法、渗透压法、反相气相色谱法及小角 X射线散射法等[3~ 8] .这些方法可以测量增塑体系挥发性组分的偏摩尔化学位值 ,利用下面公式计算Δμ1/RT =ln(p1/p1,S)式中 p1,p1,S是某温度下增塑体系增塑剂的偏蒸气压值和纯增塑剂的饱和蒸气压 .1 现有的高聚物混合体系自由能 ηGm计算方法对于低分子溶液体系各组分的偏摩尔化学位Δ…  相似文献   

10.
种子乳液聚合中复合乳胶粒结构形态的热力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阚成友  杜奕  刘德山  焦书科 《化学学报》2002,60(6):1129-1133
为了得到一种能够预测和控制乳胶粒结构形成的定量方法,本研究选用含有两 种聚合物乳胶粒(P_a和P_b)和水的体系作为模型体系来模拟种子乳液聚合体系,在 不考虑动力学因素的条件下,对乳胶粒可能出现的三种极限形态进行了热力学分析 。结果表明,最终乳胶粒稳定的结构形态不仅取决于体系中的P_a,P_b和水三者之 间的界面张力γ_(aw),γ_(bw)和γ_(ab),而且还取决于两聚合物的体积分数 V_a和V_b。形成P_a/P_b型正核壳结构乳胶粒的热力学必要条件是(γ_(aw)-γ_ (bw))/γ_(ab) > V_a~(2/3)-V_b~(2/3)和(γ_(aw)-γ_(ab))/γ_(bw) > (1- V_b~(2/3))/V_a~(2/3);形成P_a/P_b型反核壳结构乳胶粒的热力学必要条件是(γ _(aw)-γ_(bw))/γ_(ab) < V_a~(2/3)-V_b~(2/3)和(γ_(bw)-γ_(ab))/γ_(aw) > (1-V_a~(2/3))/V_b~(2/3)。对以聚丙烯酸酯为种子有机硅氧烷的乳液聚合体系 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所得乳胶粒的结构形态与利用上述热力学关系式预测的结果 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