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强迫振动扭摆方法测量液体粘滞系数的原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刚  朱震刚  水嘉鹏 《物理学报》1999,48(3):421-425
研究了利用强迫振动扭摆方法测量液体粘滞系数的原理-由标准滞弹性体的Voigt型三参数模型确定了测量系统的基本参量,从而证明了利用强迫振动扭摆测量液体粘滞系数的四参数模型的正确性- 关键词:  相似文献   

2.
采用落体法对磁场作用下的异丁醇和正戊醇液体的粘滞系数进行测量,得到异丁醇和正戊醇液体的粘滞系数与磁感应强度之间的数值关系。结果表明:当磁感应强度增大到6.78mT时,异丁醇液体的粘滞系数变小;磁场对正戊醇液体的粘滞系数的影响非常小,其粘滞系数随磁感应强度的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实验通过分别测量无阻尼振动和受到阻尼振动时系统的实时受力,用Origin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非线性拟合,将两种情况下的角频率进行对比,得到了液体的阻尼系数,并给出了液体的粘滞系数。  相似文献   

4.
将两种测量液体粘滞系数的原理进行了介绍,对利用这两种原理测量液体粘滞系数的仪器进行了改造,将两者组合为一套仪器,实现了一套仪器两种方法测量液体粘滞系数的构想,并提高了利用多管法原理仪器的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5.
光电液位传感位移测量系统中,液体作为测量的特殊敏感元件,其准静态特性研究的滞后一直制约着系统进行准静态测量的应用。为此,建立了三通道连通管模型,推导了液位振荡的运动方程。通过分析知连通管的直径、液体总长以及液体的运动粘滞系数是影响液体准静态特性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准静态特性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液位振荡规律,得到了各系统参数对液位振荡的影响特性,从而得到系统的优化准则。  相似文献   

6.
郭敏 《物理》2001,30(4):220-222
文章报道了一种测量液体粘滞系数的新方法-微机控制超声多普勒法,它将超声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利用超声多普勒效应接收液体中下落小球的频移信号,将此信号送微机进行采集、比较、判断、计算并出粘滞系数,应用本方法能快速准确地测量多种液体的粘滞系数。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液体粘滞系数测量的基本原理及其方法。针对粘滞系数较小的氢氧化钠溶液所存在的测量问题,选择奥氏粘度计测量具有较好的实验效果。由于液体的粘滞系数受温度影响很大,采用温度控制器控制水温,确保实验数据准确。测量时,要仔细观察液体流动,计时要迅速。实验方法简单,可行,容易控制。  相似文献   

8.
粘滞系数测定中的一种不当的数据处理方法武汉工学院王德新有的物理实验教材中,“粘滞系数测定”实验是用不同直径的小球进行测量,并由测量结果求平均.这种实验方法常会带来数据处理上的问题.例如,在文献「1]中列有关于液体粘滞系数测定的数据表格,现将其中小球直...  相似文献   

9.
有的物理实验教材中,“粘滞系数测定”实验是用不同直径的小球进行测量,并由测量结果求平均.这种实验方法常会带来数据处理上的问题.例如,在文献[1]中列有关于液体粘滞系数测定的数据表格,现将其中小球直径测量数据表摘录如下: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液体的绝对速度理论得到液体的粘滞系数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式,在不同的温度下测得液体的粘滞系数,找出液体的粘滞系数随温度变化的数学表达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