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稀土离子对竹红菌甲素激发态的猝灭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稀土离子对竹红菌甲素(HA)荧光的猝灭过程。证明稀土离子可有效地猝灭HA的瞬发荧光,却不影响瞬发荧光的寿命,在吸收光谱中检测到基态配合物的生成,故具有静态猝灭的特性;稀土离子猝灭HA的延迟荧光也很有效,并表现出动态猝灭的性质;胶束的隔离化作用明显减少了稀土离子对HA荧光的猝灭,表现出胶束对HA激发态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色满类,双螺色满类,对一甲氧基苯酚类和双螺茚类抗氧化剂与单重态氧反应的物理猝灭速率常数和化学猝灭速率常数。实验结果表明,抗氧化剂猝灭单重态氧的过程以物理猝灭为主,物理猝灭速率常数和总猝灭速率常数愈大,品红甲亚胺染料的防褪色效果愈好,但存在一极限褪色率。  相似文献   

3.
金毕青  贾德民  史义  陈柳生  张永存 《化学学报》2008,66(10):1168-1172
基于氧对荧光的猝灭作用, 含荧光探针的高分子复合物已成为定量测定氧浓度或氧分压的新型功能材料. 本工作将酞菁及酞菁的氯铝、镁、硅和铜配位化合物掺杂在芘/聚二甲基硅氧烷光学-氧压传感材料中, 观察了它们的氧猝灭光物理作用. 结果表明, 酞菁配合物掺杂对氧猝灭显示良好的线性响应; 酞菁的硅和铜配合物可有效地增加氧猝灭灵敏度; 而酞菁氯铝降低了氧猝灭的温度系数. 这与发射谱上芘的I3/I1值, 芘的微环境极性相对应, 并可归因为芘与酞菁配合物的电子转移性质对荧光猝灭的影响, 以及共轭结构的稳定化和均质化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增溶于胶束内部的HA诱导的DPBF光敏氧化动力学。测定了DPBF在不同胶束中光敏氧化总速率常数, 分别为5.12×10^9(SDS), 2.31×10^9(Triton X-100)和6.21×10^9L/mol.s(TDPB)。实验证明胶束可有效猝灭单重态氧却不猝灭HA的激发三重态, 从而导致DPBF光敏氧化双分子反应可按假一级动力学规律处理, 可求出表观速率常数为1.52×10^-^3s^-^1(SDS)或1.54×10^-^3s^-^1(Triton X-100), 相应的半寿命为7.5min, 这些结果为HA在水溶液中的光动态行为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7种轴向配位的萘酞菁硅配合物的激发态性质、产生单重态氧的能力及对几种氨基酸的光敏氧化能力.研究表明,对于相同浓度的不同配合物来说,随着轴向配位基团推电子能力的逐渐增强,激发三重态寿命降低,产生单重态氧的能力逐渐下降,而产生单重态氧的能力是光敏氧化氨基酸反应速率的决定因素,因此,其光敏氧化氨基酸的一级反应速率常数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6.
<正> 光敏氧化效率是由敏化剂分子吸收光量子数及其产生单重态氧的量子产率决定的,这要求敏化剂的吸收光谱同光源的发射光谱很好地匹配。本文报道竹红菌甲素匹配高压钠灯有效地产生单重态氧,高效光敏氧化一系列具有不同反应活性的底物,成为单重态氧化学中一个新的光敏氧化体系。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迷迭香酚和鼠尾草酚对单重态氧的猝灭作用。实验证明迷迭香酚和鼠尾草酚在甲醇中猝灭单重态氧的总速率常数K~A分别为2.51×10^7和7.19×10^6mol^1.dm^-3.s^-1, 其中化学猝灭的速率常数k~r分别为1.27×10^7和9.82×10^5mol.dm^-3.s^-1, 相应的半猝灭浓度β值为4.6×10^-3和1.6×10^-2mol.dm^-3。这是一类有实用价值的高效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8.
一些顺磁物质能猝灭有机分子的发光,如氧已为人们所熟知。近年来,人们发现氮氧稳定自由基对一些有机分子的激发态有猝灭作用,为了进一步了解这种自由基的猝灭特性,本文以 2,2,6,6-四甲氧基氧化哌啶醇为猝灭剂,对三种染料分子(罗丹明6G,9,10-二苯基蒽,蒽)的荧光猝灭进行了研究。猝灭动  相似文献   

9.
蒋险峰  王夺元 《化学学报》1992,50(4):391-396
本文研究了增溶于胶束内部的HA诱导的DPBF光敏氧化动力学。测定了DPBF在不同胶束中光敏氧化总速率常数, 分别为5.12×10^9(SDS), 2.31×10^9(Triton X-100)和6.21×10^9L/mol.s(TDPB)。实验证明胶束可有效猝灭单重态氧却不猝灭HA的激发三重态, 从而导致DPBF光敏氧化双分子反应可按假一级动力学规律处理, 可求出表观速率常数为1.52×10^-^3s^-^1(SDS)或1.54×10^-^3s^-^1(Triton X-100), 相应的半寿命为7.5min, 这些结果为HA在水溶液中的光动态行为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用电子自旋共振(ESR)方法研究类卟啉稀土配合物([CO2H-APPC)Gd]Cl2)光敏产生单重态氧的II型机制。利用2,2, 6, 6-四甲基哌啶(TEMP)对单重态氧的捕捉, 测定所生成的氮氧自由基的ESR信号, 经加NaN3和CD3OD的实验, 证实了([CO2H-APPC)Gd]Cl2)光敏作用可有效地产生单重态氧, 并观察到在实验所用的浓度范围内, 随着光敏剂浓度加大, 生成的单重态氧也增加, 同时比较了几种不同稀土离子配合物产生单重态氧的差别。结合氧的消耗和氮氧自由基的ESR线宽变化对氧浓度的依赖性, 证明了类卟啉稀土配合物光敏化生成单态氧的II型反应在光动力光疗中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闪光光解研究了竹红菌甲素和色氨酸的相互作用.通过猝灭实验、氘代效应和溶剂效应探讨了竹红菌甲素敏化的色氨酸光氧化机制, 证明该反应是以单重态氧过程为主, 并辅以电子转移的机制. 另外, 考察了反应条件对反应的影响, 发现底物浓度、溶解氧浓度、溶剂的性质和溶液的PH值均对反应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闪光光解研究了竹红菌甲素和色氨酸的相互作用.通过猝灭实验、氘代效应和溶剂效应探讨了竹红菌甲素敏化的色氨酸光氧化机制, 证明该反应是以单重态氧过程为主, 并辅以电子转移的机制. 另外, 考察了反应条件对反应的影响, 发现底物浓度、溶解氧浓度、溶剂的性质和溶液的PH值均对反应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闪光光解研究了竹红菌甲素和色氨酸的相互作用通过猝灭实验、氘代效应和溶剂效应探讨了竹红菌甲素敏化的色氨酸光氧化机制,证明该反应是以单重态氧过程为主,并辅以电子转移的机制.另外,考察了反应条件对反应的影响,发现底物浓度、溶解氧浓度、溶剂的性质和溶液的pH值均对反应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工作对硝酮化合物猝灭9-氰蒽荧光的机制进行了研究,发现不同的9-氰蒽/硝酮体系可能经历包括电子转移、能量转移及竞争吸收等不同的猝灭过程。其中α,N-二苯基硝酮对荧光猝灭遵循电子转移机制,分别形成猝灭剂和敏化剂的离子自由基,但硝酮正离子自由基不能导致环化反应发生,结果还表明:硝酮化合物的四π电子1,3偶极结构在猝灭过程中起主要作用,因此当光环化反应破环1,3偶极结构生成氧氮丙啶时,即失去其原有的猝灭能力,导致已被猝灭的荧光重新回复。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不对称五氮齿扩展叶啉配合物的激发态性能.结果表明:随苯环上取代基变化,其发射光谱出现在770~820 nm的近红外区域,荧光量子产率小于0.02,寿命小于(?)ns.最低激发单重态能量、荧光量子产率分别和对位取代的 Hammett常数及亲电取代的Hammett常数存在很好的线性关系.激发三重态的能量为123kJ/mol左右,T_1~T_n吸收峰值出现在460~490nm区域,三重态寿命在几十微秒量级,敏化产生单重态氧的量子产率可高达0.9以上.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多种不同过渡金属络合物对单重态氧的猝灭问题。结果表明过渡金属络合物猝灭单重态氧的能力主要和络合物分子的几何构型有关。能形成平面四方形结构的络合物由于中心金属原子易于和1O2分子相接近因而具有强的猝灭1O2的能力,反之形成四面体形结构的络合物则猝灭能力减弱。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增溶于胶束内部的HA诱导的DPBF光敏氧化动力学。测定了DPBF在不同胶束中光敏氧化总速率常数,分别为5.12×10~9(SDS),2.31×10~9(Triton X-100)和6.21×10~9L/mol·s(TDPB)。实验证明胶束可有效猝灭单重态氧却不猝灭HA的激发三重态,从而导致DPBF光敏氧化双分子反应可按假一级动力学规律处理,可求出表观速率常数为1.52×10~(-3)s~(-1)(SDS)或1.54×10~(-3)s~(-1)(Triton X-100),相应的半寿命为7.5min。这些结果为HA在水溶液中的光动态行为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以罗丹明6G-I-为荧光探针,探讨了辣根过氧化酶催化吲哚乙酸体系中活性氧物种的生成,发现在此体系中可产生单线态氧、超氧、羟基自由基和过氧化氢等活性氧物种.利用活性氧氧化I-成I3-后与罗丹明6G形成离子缔合物将导致其荧光猝灭的现象,可实现活性氧物种总量的测定.相应吲哚乙酸浓度在0.21~262.8μg/mL范围内催化产生的活性氧的总量与荧光猝灭强度△F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反应动力学研究表明,辣根过氧化酶催化吲哚乙酸产生活性氧的反应是一级反应.  相似文献   

19.
劳文剑  李聪  台虹  尤进茂 《化学研究》2014,(3):260-263,268
研究了咔唑、咔唑-9-乙酸、3-溴-咔唑-9-乙酸在缺氧条件下对天然苝醌化合物痂囊腔菌素A(简记为EA)的荧光猝灭行为;由竹红菌甲素(HA)和乙素(HB)的荧光寿命估算了EA在乙腈中的荧光寿命,并进而计算了三个咔唑化合物的双分子猝灭速度常数.结果表明,三个咔唑化合物在EA的可见光吸收区无光吸收,据此推测其对EA的荧光猝灭作用归因于咔唑化合物作为电子给体而EA作为电子受体的光致电子转移作用.三个咔唑化合物的Stern-Volmer猝灭常数分别为698、704和1 063L·mol-1;乙酸基对咔唑环的光致电子转移速率几乎没有影响,而溴原子取代能够增加咔唑化合物对EA的荧光猝灭程度和光致电子转移速率.此外,EA在乙腈中的荧光寿命为1.98ns,而三个咔唑化合物的双分子猝灭速率常数分别为3.52×1011,3.56×1011和5.37×1011 L·mol-1·s-1.  相似文献   

20.
广义的荧光猝灭系指所有能使荧光强度降低的物理和化学过程,但通常涉及的主要有动态猝灭和静态猝灭,二者均遵从Stern-Volmer方程,但由于猝灭作用本质不同,它们在荧光寿命变化、温度效应及吸收光谱等方面表现出差异可资区别.本文通过稳态荧光强度变化和荧光衰减速率的比较研究了具有不同烷基链长的十四烷基苄基二甲基氯化铵(Zeph)和苄基三甲基溴化铵(TMBA)对芘的荧光猝灭,并基于电导实验结果以及猝灭剂全反式构象从理论上计算了Zeph和TMBA的猝灭速率常数,讨论了荧光猝灭的性质和长链分子的构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