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和透射电镜(TEM)研究了聚苯乙烯/聚二甲基硅氧烷嵌段共聚物(PS-b-PDMS)薄膜的相形态.结果表明,当采用甲苯作为溶剂,旋转涂膜的薄膜样品呈现网络状的形态分布在表面,而样品所对应的透射电镜照片中,PDMS相作为球状分布在PS的连续相中.退火温度对共聚物表面形态有一定的影响,当退火温度高于PDMS的玻璃化温度,表面中PDMS相增多.PS-b-PDMS嵌段共聚物的表面形态随着所用溶剂的变化而有所不同,当采用甲苯作为溶剂时,样品的PS相形成凹坑分布在PDMS的相区之中,而采用环己烷作为溶剂时,PS相作为突起分布在PDMS相区之中.另外,基底对共聚物薄膜表面形态的有较大的影响,当采用硅晶片作为基底时,样品中的PDMS相和PS相呈现近似平行于表面的层状结构.  相似文献   

2.
聚二甲基硅氧烷改性的聚氨酯齐聚物增韧环氧树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二甲基硅氧烷改性的聚氨酯齐聚物增韧环氧树脂;聚氨酯齐聚物;聚二甲基硅氧烷;环氧树脂;增韧;IPN  相似文献   

3.
4.
采用原子力显微镜和反射吸收红外光谱研究了在基底上无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立构复合结构的形成和结构特征,纯等规和间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与等规/间规混合物(有立构复合结构生成)表面聚集形貌比较的结果表明,立构复合结构的生成使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在基底上形成树枝状的聚集形貌,因此无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在基底上的树枝状聚集形貌表明了其内部生成了立构复合结构,而且这种结构对聚集形貌产生了重大影响,反射吸收红外光谱的研究表明,在基底表面薄膜中无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主链结构比在本体厚膜中的更加伸展,更有利于立构复合结构的生成.  相似文献   

5.
荷叶表面纳米结构与浸润性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烘烤、化学萃取及物理剥除等方法改变荷叶表面的纳米结构和化学组成, 在环境扫描电镜(ESEM)和全反射红外光谱(ATR)对样品的微观形貌和化学组成进行表征的基础上, 为消除其它外界因素影响样品的真实微观形貌, 进一步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进行了表征. 通过测量不同处理方法所得样品的表观接触角表征了样品的浸润性质. 结果表明, 荷叶表面的蜡质是产生表面疏水性的根本原因, 其微米级结构放大了其疏水性, 而纳米结构是导致其表面高接触角、低滚动角, 即“荷叶效应”的关键原因.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HTPDMS)-氯磺化聚乙烯(CSP)非均相共混涂膜表面润湿性与表面结构的关系,发现膜表面疏水性随CSP含量增加而出现突变点.XPS分析证明,这是由于氯元素在表面含量呈突变性。阐明均一的疏水性共混涂膜形成的条件.  相似文献   

7.
TiO2纳米膜表面结构形态特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采用反胶束法制备TiO2纳米溶胶,用浸渍提拉法在不同的条件下制备了三种TiO2多孔纳米薄膜,并利用AFM、SEM、XRD等方法对膜表面结构物理化学特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三种膜基本上由粒径约为59 nm的纳米粒子以不同的方式堆积而成,溶胶刚生成时浸提一次,干燥、焙烧得到膜上纳米粒子分布均匀,所生成的二次粒子粒径最小,二次粒子形成的二次表面粗糙度最小,浸提10次得到膜上纳米粒子间存在较丰富缝隙结构,二次粒子粒径及其形成的表面粗糙度较大,而溶胶制备好陈化6 h后浸提得到的膜上二次粒子粒径最大,表面粗糙度最高.由分形理论估算得到三种膜的分形维数分别是2.22、2.20和2.27. XRD测试表明,膜上TiO2为锐钛矿晶相.这些结果表明,采用不同制备步骤得到的膜,其表面结构形态存在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利用DSC、DMA、TEM和XPS对[PSF-PDMS-PHS]n/PSF共混物的相容性及表面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DMS在共混物表面的富集与PSF均聚物和[PSF-PDMS-PHS]n中硬段的相容性有关;PDMS在相容的共混物体系表面的富集与对应的多嵌段共聚物组成基本相近;不相容共混物体系表面PDMS的富集程度相对较高,当共混物本体中有机硅含量从1%增至5%,表面层PDMS的含量迅速增加,可达到嵌段共聚物中PDMS的含量.  相似文献   

9.
聚合物表面的纳米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近些年才开展的采用原子力显微技术,在聚合物表面进行纳米力学测量的实验方法和基本理论的进展,内容包括分子链的纳米强度测量,纳米力学各向异性的表征,表面分子间的纳米相互作用,表面形貌的纳米测量以及表面微区的纳米粘弹性研究。  相似文献   

10.
辐照对聚己内酯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研究了γ 辐照对不同分子量的聚己内酯 (PCL)的力学性能、热性能、结晶行为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 ,研究了辐射交联后的PCL的形状记忆行为 .研究结果表明 ,PCL的分子量越大 ,辐射交联所需的凝胶化剂量越低 .溶胶分数S +S1 2 与 1 D的关系很好地符合Charlesby Pinner关系式 ,说明PCL的辐射交联属于无规交联 .剂量对PCL的力学性能影响显著 ,剂量越大 ,抗张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下降越多 ,但分子量较高的PCL的抗张强度受剂量的影响较小 .DMA分析表明 ,聚己内酯辐照交联后的弹性模量和耐热性能显著提高 .交联度较高的PCL表现出高弹态 ,可以拉伸 ,并具有较好的形状记忆行为 .DSC分析表明 ,辐射交联使PCL的结晶度有所增加 ,但也使结晶熔点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1.
利用微流控芯片进行生物医学检测,往往需要对芯片通道进行表面修饰,连接上某些特异性的活性分子。本研究对一种新型的环氧树脂材料表面进行空气等离子体前处理,然后进行丙烯酸(acrylic acid, AAc)紫外诱导接枝聚合,使这种环氧树脂材料表面引入了羧基基团.在此基础上,将这种化学惰性的环氧树脂表面连接上特异的抗体,作为微流控芯片的基底,进行免疫检测实验。用静态接触角、甲苯胺兰染色、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BCA蛋白定量检测和细胞黏附实验等检测手段对环氧树脂的表面修饰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使用空气等离子体处理后丙烯酸紫外诱导接枝聚合的方法成功地在环氧树脂表面引入了大量的羧基基团;使用EDC/NHS偶联试剂,将蛋白以共价连接的方式连接到疏水的、化学惰性的环氧树脂表面;通过细胞黏附实验表明,用这种方法修饰的环氧树脂表面可以用作生物医学的免疫检测实验。  相似文献   

12.
含联苯结构的环氧树脂固化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3,3′,5,5′-四甲基联苯二酚为单体,合成了一种含联苯结构的环氧树脂.用DDM和DDS为固化剂对环氧树脂的固化性能进行了研究,发现与双酚A型环氧树脂相比,含有联苯结构的环氧树脂具有更好的耐热性,同时在耐湿性方面也有很大改进.  相似文献   

13.
苯氧树脂增韧双酚A环氧树脂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双官能团环氧树脂和双酚A为单体,制备高分子量苯氧树脂,通过FTIR对其分子结构进行分析后,将10wt%苯氧树脂加入到E-44环氧树脂中,用DSC冲击仪和SEM等对增韧效果的分析测定,固化反应活化能降低9%,冲击强度提高63.2%,玻璃化温度提高了28℃。  相似文献   

14.
环氧树脂水性化体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系统地介绍了目前国内外环氧树脂水性化的研究进展,总结了环氧树脂水性化体系的特点与应用,并提出一种水性环氧树脂乳液制备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含联苯结构环氧树脂体系固化反应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用示差扫描量热仪(DSC)对含联苯结构环氧树脂(TMBP)/4,4′-二氨基二苯砜(DDS)固化体系的固化反应过程进行了分析,并用Kissinger和Ozawa方法分别求得体系固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ΔE为69.7和74.2kJ/mol,根据Crane理论计算得到该体系的固化反应级数n=0.89及在不同升温速率下的频率因子A,确定了使用DDS作为固化剂的固化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16.
无机纳米粒子在环氧树脂增韧改性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小华  徐伟箭 《高分子通报》2005,(6):100-104,112
无机纳米粒子能够给聚合物赋以卓越的综合性能,为此,纳米材料在聚合物改性中的应用已成为聚合物改性领域中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就近年来在环氧树脂增韧改性中应用的无机纳米粒子的种类、环氧树脂/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在三乙胺催化下,以己二酸和环氧树脂制备了己二酸改性环氧树脂(AAEP),通过考察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己二酸转化率和AAEP环氧值的影响,得到了AAEP合成的最佳条件.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对AAEP进行了表征.用KOH中和AAEP得到己二酸改性环氧树脂钾盐(AAEPK),测试了AAEPK乳液的性质和AAEPK处理后碳纤维的分散性,并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碳纤维的表面形貌和基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AEPK具有高亲水性,适用于碳纤维处理剂,当AAEPK的浓度和吸附量分别为1.0%(质量分数)和3.0 mg/g时,处理剂可在纤维表面均匀分布,使得碳纤维在树脂基体中的分散性得到改善.研究了处理剂对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弯曲和剪切性能的影响,发现处理后碳纤维短丝/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和碳纤维布/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较未处理的试样分别增加了168%和113%,说明AAEPK处理后碳纤维在基体中分散性和黏结性的提高是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提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对合成的三种三芳基硫六氟锑酸盐(Ph3S+SbF-6,,MePhPh2S+SbF-6,t-BuPhPh2S+SbF-6)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和元素分析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以此作光引发剂的环氧聚甲基硅氧烷EPS和双酚A环氧E44的阳离子光固化。结果表明光引发剂结构、浓度及蒽、酚噻嗪等光敏剂对光固化速度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并得到固化速度快、机械性能较好、具有明显“后固化”特征的光固化组成物。  相似文献   

19.
聚丙撑碳酸酯增韧环氧树脂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聚丙撑碳酸酯(PPC)对环氧树脂(EP)的改性作用、加入20~30Phr的PPC,环氧树脂力学性能可以大幅度提高,粘接剪切强度为1233MPa,冲击强度为16.78kJ/m2;而纯环氧树脂固化物,其剪切强度为9.36MPa,冲击强度为9.99kJ/m2。SEM和DSC观测表明PPC/EP体系呈两相结构。  相似文献   

20.
双组分水性环氧树脂涂料   总被引:52,自引:0,他引:52  
简述了双组分水性环氧树脂涂料的特点及其用途,分别介绍了水性环氧树脂乳液和水性环氧固化剂的制备方法、双组分水性环氧树脂涂料的分类、混合体系的固化成膜机理和适用期的判断。最后给出了对水性环氧树脂涂料进行配方设计时应考虑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