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6 毫秒
1.
本文利用飞秒激光泵浦-探测质谱和离子成像研究了NO_2分子的超快解离动力学.结果表明NO~+离子的动能释放包含两个部分,分别对应的能量是0.05和0.25 eV,并且指认了它们叫能的解离通道.NO~+离子通道分辨的瞬态测量提供了区分超快解离路径贡献的方法,不同动能释放的离子信号变化曲线可以通过双e指数函数进行拟合.其中衰减时间为0.25 ps的快速变化部分产生于里德堡态的演化.变化较慢的信号部分是山两个竞争的通道产生的,其中一个通道是吸收一个400 nm光子到A~2B_2激发态,它的衰减寿命是30 ps;另一个慢的通道是吸收三个400 nm光子到一个价电子类型的里德堡态,它的衰减寿命是短于7.2 ps.通道和时间分辨的实验测量对于区分分子复杂的超快解离动力学具有非常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195.8 nm飞秒激光将丁酮分子激发到S_2(n,3s)里德堡态,在800 nm探测光的作用下获得时间分辨的飞行时间质谱.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表明,由于丁酮α位置具有一个甲基和一个乙基,使得NorrishⅠ型解离反应表现出丰富的动力学特征.母体离子瞬态衰减的时间常数为(2.23±0.02)ps.丙酰基离子瞬态衰减与母体类似,只有一个为(2.15±0.02)ps的时间常数,说明丙酰基离子来自于母体的解离性电离.乙酰基离子的时间曲线拟合得到四个时间常数:τ_1=(2.40±0.15)ps,τ_2=(1.10±0.25)ps,τ_3=(0.08±0.02)ps,τ_4=(17.72±0.80)ps,分别对应于S_2→S_1的内转换,S_1态生成CH_3CO(A)的初步解离,CH_3CO(A)快速内转换为CH_3CO(X),以及CH_3CO(X)基态上的二次解离.丁酮分子α-C-C键的解离存在分子内振动能量再分配(IVR)与势垒解离两种竞争的解离通道,但在该实验条件下,我们认为是通过分子内振动能量再分配通道发生解离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采用飞秒时间分辨质谱技术结合飞秒时间分辨光电子影像技术研究了苯乙炔分子电子激发态超快非绝热弛豫动力学.用235 nm光作为泵浦光,将苯乙炔分子激发到第二激发态S2,用400 nm光探测激发态的演化过程.时间分辨的母体离子的变化曲线用指数和高斯函数卷积得到不同的两个组分,一个是超快衰减组分,时间常数为116 fs,一个是慢速组分,时间常数为106 ps.通过分析时间分辨的光电子影像得到光电子动能分布,结合时间分辨光电子能谱数据发现,时间常数为116 fs的快速组分反映了S2态向S1态的内转换过程.实验还表明S1态通过内转换被布局后向T1态的系间窜跃过程为重要的衰减通道.本工作为苯乙炔分子S2态非绝热弛豫动力学提供了较清晰的物理图像.  相似文献   

4.
沈环  胡春龙  邓绪兰 《物理学报》2017,66(15):157801-157801
利用飞秒时间分辨的飞行时间质谱技术研究了间二氯苯的激发态动力学.间二氯苯分子吸收一个200 nm或者267 nm的光子被抽运到激发态,随后再吸收多个800 nm的光子被电离.实验获得了电离产生的离子质谱信号及其随抽运探测激光延迟时间的变化曲线.在200 nm时,分子被抽运到激发态(π,π*),可观察到三个相互竞争的解离通道的寿命:内转换到排斥态(n,σ*)或者(π,σ*)并发生快速解离,其寿命约(0.15±0.01)ps;内转换到基态的高振动态,能量在基态"热"振动态间弛豫的寿命约为(4.94±0.08)ps;系间窜越到相邻的三重态从而发生预解离过程,其寿命约为(110.09±4.33)ps.在267 nm时,分子被抽运到第一激发态的低振动态,可观察到一个长寿命(约(1.06±0.05)ns)的系间窜越过程.除此之外,在碎片离子信号中还观察到了激发态与基态的高振动态之间的内转换过程.  相似文献   

5.
应用飞秒双光泵浦-探测技术结合飞行时间质谱研究了碘甲烷分子的B态预解离动力学,其中泵浦光波长为400 nm,探测光为800 nm,碘甲烷主要的产物通道为生成CH3I+和CH3+.改变泵浦与探测光之间的延时,得到了这两种离子的时间演化曲线,每个曲线都可以用两个指数函数来拟合,拟合常数为?1和?2,?1反映了碘甲烷分子吸收三个泵浦激光所到达的高里德堡态的动力学,?2反映了吸收两个泵浦激光所到达的B里德堡态的动力学,得到的B态的带源寿命为1.57 ps,这个值和以前的文献非常符合,试验结果被解释为多光子的电离解  相似文献   

6.
利用氢原子里德堡态飞行时间谱技术研究HN3分子在紫外光(190?248 nm)光照射下的H+N3通道的光解动力学结果.通过测量H+N3通道的产物平动能分布以及产物的角分布,得到了在不同波长光解下N3产物分子的振动态分布. 实验结果表明, 在大于225 nm时,HN3分子主要是通过一个排斥态解离的.而在低于225 nm时,有一个慢的通道从220 nm 开始出现.这一新的解离通道是一个闭环产生环状N3产物的通道.当光解能量增加时,这一新通道相对的变得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7.
利用H(D)原子里德堡态时间飞渡谱技术研究了HOD超声射流分子束在124 nm附近的?态光解动力学.实验测量了HOD分子在?态的转动分辨的吸收谱,并得到了五个转动峰下H+OD以及D+OH通道的产物总的平动能谱.通过对产物平动能谱的分析,得到了?态解离产物OH和OD的分支比,并与Β态和?态相应解离产物的分支比做了对比.实验结果确定了HOD分子OD键的解离能为41751.3±5 cm-1.  相似文献   

8.
飞秒时间分辨光电子影像技术和飞秒时间分辨质谱技术相结合,研究了2-甲基吡嗪分子电子激发态超快非绝热弛豫动力学.用323 nm光作为泵浦光,把2-甲基吡嗪分子激发到第一激发态S_1,用400 nm光探测激发态演化过程.通过时间分辨质谱技术测得S_1态的寿命为98 ps.实验中,实时观察到了单重态S_1向三重态T_1的系间交叉过程.通过分析发现,跟吡嗪分子S_1态的动力学过程不同,2-甲基吡嗪分子激发到S_1态后,不仅S_1→T_1系间交叉过程是S_1态主要衰减通道,S_1→S_0内转换过程也是S_1态另一个主要衰减通道.发挥飞秒时间分辨光电子影像技术的优点,实验上得到不同泵浦-探测时间延迟的光电子角分布,从角分布信息结合光电子能谱信息,尝试观察2-甲基吡嗪分子的非绝热无场准直,但由于2-甲基吡嗪分子对称性比吡嗪分子更低,对称性更低分子准直现象的观察更有挑战性,在实验中未能观察到非绝热准直动力学.本工作为2-甲基吡嗪分子S_1态非绝热弛豫动力学提供了较清楚的物理图像.  相似文献   

9.
拓扑半金属磷化钼(MoP)同时具有三重和二重简并费米子.为了研究其费米面以上的激发态超快动力学特性,对其进行了时间分辨超快泵浦-探测实验.获得了MoP的准粒子动力学,包含来源于电子-声子散射的快分量,寿命为0.3 ps,以及来源于声子-声子散射的慢分量,寿命为150 ps.温度依赖的研究表明,快分量和慢分量的弛豫寿命均随着温度的增加产生微小增大.同时还激发并探测到一支相干态声学支声子,其由热应力引起,频率为0.033 THz且不随温度而改变.对于MoP激发态准粒子超快动力学以及相干态声子的研究为理解该体系总体的激发态超快动力学特性以及电子-声子相互作用对温度的依赖提供了有益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利用质量分辨的脉冲电场电离方法结合飞行时间质谱,系统地研究了He,Ar和Xe原子在800 nm飞秒强激光场中的里德堡态激发过程,并将其与非序列双电离过程进行了比较,探讨了激发与非序列双电离过程的区别,以及不同原子里德堡态激发过程的规律性变化.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了解强激光场中原子里德堡态激发的物理机理.  相似文献   

11.
胆红素与人血清白蛋白结合后会发生光异构和光诱导环化反应,其中后一反应将最终形成一种名为光红素的产物,这些光诱导化学反应是临床上治疗新生儿黄疸的基本原理. 据前人研究报道,长链脂肪酸的加入有利于光红素的生成,但其背后的机理,特别是其激发态动力学尚不明确. 本文利用飞秒瞬态吸收和飞秒荧光转换技术,探究了棕榈酸对胆红素在血清蛋白中的光化学反应的影响. 研究表明,随着棕榈酸的加入,光激发后的胆红素更倾向于通过4 ps的衰减通道返回热基态,而不是通过固有的超快激发态衰减途径(小于1 ps). 这一效应促进了热基态的胆红素发生由Z-ZE-Z构型的异构化,从而提高了光红素的产率. 这是首次利用飞秒时间分辨光谱技术对长链脂肪酸在光疗过程中的作用进行表征,其结果可为相关临床研究提供有利的信息.  相似文献   

12.
Ultraviolet photodissociation of the NO dimer is studied with femtosecond time-resolved photoelectron imaging (TR-PEI) spectroscopy. Pump pulses in the range 200–235 nm are employed, while probe pulses are kept at 300 nm. The time dependencies of the observed photoelectron kinetic energies and photoelectron angular distributions support a picture in which valence state optically excited in the dimer evolves on a time scale of <1 ps to the dimer 3s Rydberg state. This dimer Rydberg state then undergoes fragmentation on a time scale of a few ps. In this study we focus on dissociation into an NO ground state fragment and an NO fragment in its 3s Rydberg A2Σ+ state. Every stage of this continuous process, viz. the dimer valence state, the dimer 3s Rydberg state, the separating NO(X) + NO(A) fragments, and the isolated NO(A) fragment is interrogated with TR-PEI.  相似文献   

13.
利用高里德堡态氢原子飞行时间探测技术, 在224~248 nm激发波长研究了间-吡啶基紫外光化学中的氢原子解离通道的动力学过程.氢原子光解碎片产率谱显示在234 nm附近有较宽的吸收.产物的平动能释放较小;在224~248 nm激发波长区间平均< fT>是0.12~0.19.产物的平动能分布显示产物是H+HC≡C-CH=CH-C≡N,H 3,4-吡啶和H 2,3-吡啶,以H HC≡C-CH=CH-C≡N为主要的氢原子生成通道.氢原子碎片具有各向同性的角度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在紫外电子态激发以后,间-吡啶基经过内转换到电子基态,再经由单分子解离到H HC≡C-CH=CH-C≡N,H 3,4-吡啶和H 2,3-吡啶产物.间-吡啶基的紫外光解机理和以前报道过的邻-吡啶基的紫外光解机理相似.  相似文献   

14.
唐小锋  牛铭理  周晓国  刘世林 《物理学报》2010,59(10):6940-6947
对电子和离子同时采用速度聚焦电场收集的阈值光电子-光离子符合成像谱仪能够有效提高电子的收集效率和能量分辨率.利用该符合成像谱仪,开展了Xe/Ar/Ne 惰性混合气体及NO 分子的阈值光电子谱、阈值光电子-光离子符合质谱和质量选择的符合光谱等实验研究,精确测量了NO 分子的电离势,并且获得了NO+离子振动态分辨的X1Σ+,c3ΠB1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时间切片离子速度成像技术对AlO分子在193 nm下的光解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 实验通过产物Al+的离子速度和角度分布分析,发现了两个光解离反应通道,分别为中性AlO分子的单光子解离生成产物Al(2Pu)+O(3Pg)的通道,和AlO分子吸收两个光子电离产生AlO+进而解离生成产物为Al+(1Sg)+O(3Pg)的反应通道. 每一个解离通道包括了AlO(v=0∽2)振动态的贡献,其中中性解离反应通道与离子解离反应通道相比,产物的各向异性参数对AlO的振动态依赖更大.  相似文献   

16.
通过激光溅射法产生了V2On+ (n=1, 2), V3On+ (n=1, 2, 3)和V4O3+等缺氧的钒氧团簇,并采用532和266 nm波长的激光对它们进行了光解研究.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与激光光解实验相结合确定了这些团簇的几何结构和可能的光解通道. 激光光解实验表明V相似文献   

17.
Rydberg series of NO in the 600–1000-Åregion we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a 6.65-m high-dispersion vacuum spectrograph. The previous β, γ (v = 0), and γ (v = 1) Rydberg series were extended up to n = 31, 31, and 28, respectively. From the analysis of these Rydberg series, accurate ionization energies were obtained: 133 565 ± 3 (16.5596 eV) for b3Π (v = 0); 147 811 ± 3 (18.3258 eV) for A1Π (v = 0); 149 372 ± 3 cm?1 (18.5193 eV) for A1Π (v = 1) of NO+. A new Rydberg series converging to one of the triplet components in b3Π was identified, and the coupling constant of b3Π was estimated to be 35 ± 8 cm?1. Higher members of two Rydberg series were newly observed in the 700–725-Åregion. From their series limits, 139 926 ± 3 and 141 160 ± 3 cm?1, they were assigned to be the Rydberg series converging to the v = 3 and 4 levels of ω 3Δ in NO+.  相似文献   

18.
Hartree-Fock and multiconfiguration Hartree-Fock calculations are reported on some low-lying Rydberg states of CF and the ground state of CF+. For the CF+ ground state, 1Σ+, the calculations give a bond length of 1.55 Å, a fundamental frequency of 1821 cm?1, and a dissociation energy of 6.9 eV. Many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valence and Rydberg state manifolds are revealed. Also a strong mixing of the 3 and 4 components due to an accidental degeneracy is describ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