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汪向海  王莹 《科技信息》2013,(10):154-155
目的:观察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100例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无创呼吸机行双水平正压辅助通气治疗组(治疗组,50例)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50例),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动脉血气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在治疗3天后pH、PO2、PCO2结果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心率及呼吸频率也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各项指标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AECOPD早期应用无创正压通气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通气,降低气管插管率和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0年6月住院治疗的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56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8例.观察组采用双水平无创正压呼吸机通气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其治疗前及治疗后血气变化,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为89.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3%(P<0.05).两组在治疗有效率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aO2、PaCO2水平相当,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的PaO2、PaCO2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呼吸频率和心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收缩压及舒张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双水平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效果肯定,能够明显改善患者通气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BiPAP无创通气与常规治疗COPD呼吸衰竭50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慢性阻塞型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重度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AECOPD合并重度呼吸衰竭应用NPPV治疗的28例患者(NPPV组),同期住院未接受NPPV治疗的2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气变化、血气改善时间、住院天数及气管插管率.结果:NPPV组患者动脉血酸碱度(pH)、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及二氧化碳分压(paCO2) 改善更明显(P<0.05).NPPV组血气改善时间比对照组缩短[分别为(7±4)d与(15±7)d,P<0.05].NPPV组平均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缩短[分别为(14±5)d与(27±6) d,P<0.05].气管插管率明显下降(分别为3.5%,22.8%,P<0.05)结论: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COPD呼吸衰竭疗效肯定,减少了气管插管,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纳洛酮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住院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45例随机分为标准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均匀给予氧疗、无创正压通气、抗感染、解痉平喘、止咳化痰、纠正酸碱失衡、营养支持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注射剂(0.4mg/支),首剂负荷量0.8mg加入生理盐水20ml中静脉推注,以后给予纳洛酮注射液2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中,每日2次,用微量泵24小时持续静脉泵入,24小时纳洛酮总剂量4mg,连用3天。结果治疗组23例患者中20例治疗好转,另外3例因病情无变化或恶化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22例患者16例治疗好转,6例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组平均住院日、插管率、病死率、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纳洛酮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可减少患者的气管插管率,临床疗效确切、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无创正压通气(NIPPV)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重度呼吸衰竭或伴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患者中的价值,为更好地选择NIPPV的临床应用适应症提供依据。方法对79例COPD并重度呼吸衰竭或伴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的患者使用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动态观察NIPPV治疗前和治疗后2—4h、24h、3d及5d动脉血气、意识、治疗后患者的转归、NIPPV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果79例患者经NIPPV治疗,与治疗前比较,68例患者PaCO2明显降低、pH升高,均脱机出,有效率达86.1%;7例改为有创通气,4例放弃治疗。结论BiPAP无创通气是治疗COPD并重症呼吸衰竭或伴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患者的有效手段;意识障碍并非无创通气的绝对禁忌。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需使用BiPAP呼吸机治疗的AECOPD患者及家属进行调查,分析影响使用呼吸机依从性的因素,并探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3月在呼吸科住院需使用BiPAP呼吸机治疗的AECOPD患者120例,调查患者对使用BiPAP呼吸机的顾虑因素及家属对呼吸机治疗的认同程度,根据患者特点进行护理干预,并比较干预前后患者家属对使用呼吸机治疗的认同程度变化和患者使用呼吸机依从率变化。结果:使用前患者担忧呼吸机安全的占34.17%,有恐惧感的占26.67%,对治疗费用有顾虑的占18.33%,对今后可能购机费用担忧的占33.33%,对是否会出现呼吸机依赖担忧的占12.50%。使用呼吸机前患者家属完全同意、不确定、不同意的比例分别为58.33%、16.67%和24.17%,而患者的依从率为47.50%;护理干预后,患者家属完全同意、不确定、不同意的比例分别为94.17%、2.50%和3.33%,而患者的依从率提高至93.30%。护理干预前后患者家属认同程度及患者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患者家属认同程度改善与依从率提高具有明显的相关性(r=0.56)。结论:AECOPD病人应用BiPAP呼吸机治疗的依从性与多种因素有关,根据患者特点制定个体化的护理干预方案能明显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7.
李宝红  王晓玲  霍晓丽 《甘肃科技》2020,(23):108-109+124
探讨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取无创机械通气辅助治疗对患者疾病的干预效果。选取1年间收治的86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并且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3例,两组均给予患者实施入院吸氧、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营养支持等基础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予以鼻导管吸氧,研究组在基础治疗上给予无创机械通气,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及对比。经过为期7d的治疗,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81.40%的总有效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EV1、FVC及PEF各肺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提高,但是相比之下研究组提高幅度明显要比对照组更显著(P<0.05)。针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取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的效果满意,可提高患者肺功能,因此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有创与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所致严重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兰州市肺科医院收治的6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严重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行有创通气治疗,观察组行有创与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情况及血气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再插管率、死亡率、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气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PaO2、SaO2水平均显著升高,而PaCO2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创与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严重呼吸衰竭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通气时间与住院时间,且治疗后再次插管率较低,尽可能的提高患者存活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呼吸机无创通气过程中呼吸衰竭患呼吸频率(Rate)、心率(HR)、PH值、碳酸氧根高子(Hco3^-)、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o2)的变化,以评价该治疗方法的效果。方法:选择接受无创通气治疗的呼吸衰竭患40例进行血气分析检查后应用美国产第四代Bipap Vision进行经鼻面罩压力支持通气 呼气末正压(PSV PEEP)后,改为鼻导管给氧条件下观察患的上述指标。结果:40例患在无创通气后各项指标均有明显的变化。结论:呼吸机无通气治疗呼吸衰竭带机后较带机前有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慢性肺心病抗氧化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高原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慢性肺心病患者118例,所有入组患者随机分为2组,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常规治疗加用氨溴索患者59例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加用红景天患者59例为观察组,疗程4周,比较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动脉血气指标、血清学指标改变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FEV1,FEV1/FVC,PaO2,SOD,GSH,T-AOC均显著升高,两组患者PaCO2,8-isoPGF2α,MDA显著降低;观察组患者FEV1,FEV1/FVC,PaO2,SOD,GSH,T-AOC,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PaCO2,8-isoPGF2α,MDA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景天与氨溴索均是治疗高原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慢性肺心病的有效药物,红景天的治疗效果更佳,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动脉血气及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支气管哮喘并发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进行分析探究。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支气管哮喘并发急性呼吸衰竭的患者75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无创通气治疗。结果收集数据得出对照组与实验组相比较来看,常规药物治疗加无创通气能够起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并发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采取常规药物治疗外加无创通气治疗效果十分显著,适合各个医院实施采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40例老年AECOPD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CRP水平、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及红细胞沉降率(ESR).结果:治疗前CRP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后(P<0.01),其阳性率远高于ESR和外周血WBC计数.治疗前后外周血WBC计数及ES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CRP水平较外周血WBC计数和ESR,能更敏感地反映老年AECOPD患者炎症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呼吸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急性左心衰治疗中的效果.方法:6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急性左心衰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2例,对照组29例,治疗组使用BiPAP呼吸机加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仅使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30min至7...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普米克令舒)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疗效,并与使用口服糖皮质激素(强的松)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方法:通过随机分组,92例患者分为A、B、C 3组.3组均采用抗感染、茶碱平喘、吸氧、吸痰等常规治疗,A组为布地奈德混悬液(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组(n=31);B组口服强的松...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albumin ratio,HCAR)预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早期再入院的临床价值。选择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192例AE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所有患者入院时人口学资料,动脉血气分析、血常规[白细胞计数(leukocyte count,WBC)、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白蛋白(albumin,ALB),并计算超敏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HCAR)。出院第30 d对其电话或门诊随访,根据30 d内急性加重再入院情况分为再入院组和未再入院组。比较两组基线资料;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HCAR预测AE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早期再入院的临床价值;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各指标与早期再入院的关系。结果表明再入院组患者的HCAR、hs-CRP、NLR高于未再入院组,ALB低于未再入院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HCAR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 796,高于ALB、hs-CRP、NLR,分别为0. 786、0. 773、0. 640,当HCAR取截断值0. 9时,预测早期再入院的敏感性为65. 8%,特异性为88. 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排除其他混杂因素后HCAR是AE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早期再入院的危险因素(P 0. 001)。可见HCAR升高可作为预测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早期再入院潜在的血清标记物。  相似文献   

16.
王颖  侯凤茹 《科技资讯》2007,(12):222-223
目的评价雾化吸入布地耐德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AECOPD)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05年5月至2006年2月在本院呼吸内科住院治疗的中重度AECOPD患者84例,分为治疗组(雾化吸入布地奈德1mg+特布他林1.5mg)和对照组(雾化吸入特布他林1.5mg),每组42例,疗程2周,观察患者于治疗前(H0)、治疗开始后24h(H24)、7d(D7)、2w(W2)及6w(W6)的呼吸困难评分、血气指标和肺功能指标。结果1.呼吸困难评分两组在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两组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两组之间比较:治疗组在治疗后H24、D7及W2评分均较对照组下降(P<0.05),而到W6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血气分析⑴PaCO2水平:两组治疗后的PaCO2水平均较治疗前要有所下降,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比较:在H24及D7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W2及W6时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⑵PaO2水平:两组在治疗后PaO2的提高较治疗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之间比较:只在H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D7、W2及W6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3.肺功能检测⑴两组在治疗前FEV1、FEV1占预计值%及FEV1/FVC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⑵两组在治疗后各项肺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增加,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⑶两组之间比较:在H24、D7及W2时肺功能指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W6时,两组肺功能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ECOPD患者在规范化的治疗中加用2周布地耐德混悬液雾化吸入后,其在治疗期间的呼吸困难及血气指标改善更显著,肺功能指标提高幅度明显,但随着疗程的结束,患者远期的主观症状和客观指标却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这说明吸入激素更有助于AECOPD患者减轻气道炎症,从而尽快改善症状和缓解病情。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BiPAP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0PD)严重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观察40例COPD急性加重并严重呼吸衰竭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BiPAP通气,正确指导患者配合呼吸机通气,给予正确的护理措施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结论对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使用BiPAP呼吸机通气治疗,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低氧血症和C02潴留,疗效明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的影响及临床价值。方法:将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辛伐他汀片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加用辛伐他汀片,治疗8周,于治疗前、后记录CAT得分、肺功能及血浆CRP、IL-8、IL-6、SOD的含量。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与治疗前比较CAT得分、CRP、IL-8、IL-6、SOD及血脂均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比对照组也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治疗组、对照组及两组间相比,FEVl、FEV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期辛伐他汀治疗能改善COPD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及降低CRP及炎症介质水平,但不能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经过治疗后气道阻力变化特点,通过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因AECOPD就诊病人共50例,其中男性患者39例,女性患者11例,平均年龄(68. 1±8. 7)岁,所有患者于第1天治疗前及门诊治疗后第7天均行常规肺功能(PFT)联合脉冲振荡肺功能(IOS)检查,比较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变化。结果表明AECOPD患者治疗后共振频率(Fres)、总气道阻力(R5)、中心气道阻力(R20)、外周气道阻力(R5-R20)、5 Hz时电抗(X5)、低频电抗面积(AX)均明显低于治疗前,R5-R20改善值与FEV1%pred负相关性最强(r=-0. 507,P 0. 05),R20改善值与基线PFT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可见AECOPD患者经治疗后全气道阻力下降,其中外周气道阻力的变化指标R5-R20与基线PFT相关性最好,气流受限越重患者治疗后外周气道阻力改善越明显,以R5-R20作为慢阻肺急性加重治疗效果评价指标具有相对可靠的临床适用性。  相似文献   

20.
通过19例接受胸部及上腹部手术后并发呼吸功能不全患者在控制模式下机械通气时自主呼吸的观察,对氧合指数(PaO2/FiO2)与自主呼吸频率超过机控呼吸频率的比值(RRsuper)进行相关性分析,探讨患者出现呼吸功能不全原因.结果表明:开胸及上腹部手术后并发呼吸功能不全患者呼吸频率受氧合功能的影响,PaO2与RRsuper 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是-0.575 ;氧合指数与RRsuper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是-0.571; PaCO2 与RRsuper不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