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刘薇  潘晓民  王佳  赵璧英  谢有畅 《化学学报》2001,59(7):1021-1025
利用自发单层分散原理,讨论了在NaY,NH4Y,CuY分子筛上CuCl分散改性情况,并对所得到的改性分子筛进行了CO吸附性能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低CuCl担载量时,CuCl可在这三种载体表面达到原子水平分散,其分散容量分别为0.58g/gNaY,0.68g/gNH4Y和0.41g/gCuY。由于CO与Cu^+可生配位化合物,经CuCl改性的Y型分子筛对CO显示出较高吸附性能。其中,0.6gCuCl/gNH4Y分子筛表现出最高的CO吸附容量,在室温、常压下可达123mL/gNH4Y.  相似文献   

2.
利用固定吸附床研究了不同金属离子改性的Y分子筛时一氧化氮的吸附性能.在所用的样品中,钴离子改性的Y分子筛显示出了最良好的吸附性能.钴离子改性的Y分子筛对一氧化氮吸附的穿透时间随着钴含量、浸渍液的pH值和粘合剂三氧化铝用量的变化而变化.另外.穿透时间还随吸附温度的升高而缩短.  相似文献   

3.
翁晴 《广州化学》2014,39(4):28-33
通过静态实验探讨了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改性沸石吸附碱性品红的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在投入量为8 g/L、吸附时间为45 min、p H值为6、温度为25℃时,对初始质量浓度100 mg/L碱性品红溶液的去除率可达到96.16%,吸附量为12.02 mg/g;SDS改性沸石吸附碱性品红的吸附性能符合Langmuir型吸附等温线和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的特征;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吸附符合自发吸热过程。  相似文献   

4.
5.
碱性分子筛上不同吸附物的TPD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借助吸附不同酸性物的程序升温方法研究了碱金属交换的X型分子筛的碱性。发现吸附物对分子筛碱性的TPD表征有很大影响。主要与吸附物的分子体积和酸强度两种因素有关,并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甲醇做吸附物对用TPD表征分子筛的碱性相对比较可靠。  相似文献   

6.
通过液相离子交换法制备了Cu(I)Y、Ni Y、Ce Y分子筛,以XRD、低温N2吸附-脱附、NH3-TPD、吡啶红外Py-FTIR等方法对其进行物性表征。利用固定床技术、WK-2D微库伦仪及硫化学发光检测GC-SCD色谱评价了改性分子筛对于硫含量300μg/g模拟油(含硫化合物二丙硫醚、环己硫醇和1-庚硫醇与壬烷配制)及HDS汽油的吸附脱硫性能。结果表明,吸附剂对模拟油和HDS燃料油品中硫醇硫醚具有吸附效果,且改性后的分子筛在吸附脱硫过程中,强的B酸对于吸附脱硫有负作用,会使油品中硫醇硫醚发生催化反应,聚合的大分子硫化物遮盖及阻塞吸附活性位点,从而使吸附剂不能够完全地吸附硫化物,造成吸附硫容较小,而弱L酸无催化活性对吸附脱硫有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7.
碱金属改性Y分子筛的甲苯氧化甲基化反应性能及其酸碱性质*周灵萍李伟苏明李赫口亘陶克毅**(南开大学化学系,天津300071)关键词Y型分子筛,甲苯,甲烷,氧化甲基化,苯乙烯,乙苯,酸性,碱性分类号O643/TQ42苯乙烯和乙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以往合...  相似文献   

8.
栾兆华  张盈珍 《分子催化》1991,5(2):173-177
催化反应中生成的焦炭常会阻塞沸石孔道或覆盖活性中心,从而使反应活性和选择性大大下降。针对沸石结炭的研究报导已有不少,但至今人们对结炭过程的认识还很模糊,酸强度及酸种类对结炭反应的影响也有待进一步研究。 沸石表面酸性位既是烃吸附位又是重要的结炭活性中心,B酸和L酸与探针分子—吡啶作用后可分别在1540、1450cm~(-1)处定量产生红外吸收谱带。本文在前文的基础上研究了SiCl_4同晶取代Y沸石上酸种类及酸强度在结炭反应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11.
凹凸棒粘土是一种含水的镁铝硅酸盐,经焙烧处理后作为催化剂或载体已被广泛应用于多种催化反应[‘-’j.对于这些反应,尤其是酸碱催化反应,凹凸棒粘土表面的酸碱性质有着重要影响.有关凹凸棒粘土酸碱性质的定量描述,包括酸碱中心的类型、强度和数量D”消未见报道.本文首次使用微量吸附量热技术定量测定了凹凸棒粘土表面酸碱中心的强度和数量,并采用FTIR技术阐明了表面酸中心的类型,同时研究了凹凸棒粘土催化异丙醇脱水反应的性能.1实验部分凹凸棒粘土样品由原矿粉经723K焙烧6h制得,其成分以氧化物计为:Sic。(55.6%~605…  相似文献   

12.
微量吸附量热法研究氧化物催化剂的酸碱性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微量吸附量热技术定量地表征了Eu2O3、CeO2、MgO、ZnO、Al2O3和NiO等氧化物表面酸碱中心的强度和数量,结果表明,样品的NH3和CO2起始吸附热与其Sanderson电负性相关.  相似文献   

13.
采用吡啶原位吸附傅里叶变换红外(Py-FTIR)光谱对液相离子交换(LPIE)和固相离子交换(SSIE)法制备的CeY分子筛以及HY和NaY的酸性进行了测定. 在原位条件下采用单探针分子噻吩、环己烯和苯对其在分子筛上的吸附过程进行了研究; 以噻吩和环己烯、噻吩和苯组成的双探针分子对吸附过程中存在的竞争吸附、催化反应以及吸附机理进行了系统研究. 结果表明, HY和L-CeY 分子筛表面强Brönsted (B)酸性位可导致吸附在其表面的噻吩发生低聚反应以及吸附的环己烯产生二聚环己烯碳正离子. 低聚的噻吩和吸附的环己烯在分子筛上发生强的化学吸附, 进一步抑制和阻碍噻吩硫化物与分子筛吸附活性中心发生作用, 从而降低了吸附剂的选择性以及吸附硫化物的能力. 吸附剂表面Lewis (L)酸中心是吸附的主要活性中心, 大量弱的L 酸, 有利于噻吩吸附. 并且, S-CeY分子筛表面弱的L酸对吸附噻吩具有一定的选择性, 它受到环己烯的影响较小, NaY吸附剂对噻吩、环己烯和苯选择性较差, 它只与吸附质作用的先后有关.  相似文献   

14.
用固相离子交换(SSIE)和液相离子交换(LPIE)法制备了不同离子交换度的Cu(I)Y分子筛, 采用吡啶吸附红外光谱(Py-IR)表征了分子筛的表面酸性, 并用固定床吸附穿透实验评价了分子筛的吸附脱硫性能. 结果表明, 不同的离子交换法改性后, Cu(I)Y分子筛仍然保持了完整的Y型分子筛结构. Cu+的交换量和表面酸性的分布显著地影响分子筛的吸附脱硫性能, 固相离子交换后随离子交换度的增加, 分子筛表面Brönsted (B)酸逐渐转化为Lewis (L)酸, 吸附性能增强. 对不同离子交换法制备的Cu(I)Y分子筛吸附脱硫性能与表面酸性关联后, 发现分子筛表面B酸量减少, 提高了分子筛的吸附脱硫活性.  相似文献   

15.
吸附量热技术和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表面酸碱性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沈俭一 《催化学报》2000,21(2):186-194
 探讨了吸附量热技术及其在测定固体表面酸碱性中的应用.使用NH3和CO2为探针分子,吸附量热技术能够定量地描述固体表面酸碱中心的数目和强度分布.结合原位红外光谱,还能够详细地了解表面酸碱中心的性质:金属氧化物表面的Lewis酸中心和碱中心分别是表面配位不饱和的金属离子和氧负离子,Brnsted酸中心和碱中心则是金属氧化物表面的羟基.通过测量吸附热,金属氧化物的表面酸碱性强度可与Sanderson电负性关联起来,也可以考虑使用Drago参数来描述固体表面的酸碱性.根据酸碱性与电负性的关系以及对表面配位不饱和离子的要求,有可能通过选择合适的复合金属氧化物组成,获得具有一定酸(碱)量和酸(碱)强度的固体酸(碱).  相似文献   

16.
改性X型沸石催化甲苯、甲醇侧链烷基化反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三十年来国内外有关在改性X型沸石催化剂上,甲苯、甲醇侧链烷基化制备苯乙烯反应的研究状况。经过性改性的X型沸石具有合适的孔径和适当强度及数量的表面酸碱中心、表面酸碱中心的协同作用有利于反应活性及选择性的提高。参考文献126篇。  相似文献   

17.
匡跃平  何农跃  施其宏  龚键 《色谱》1994,12(4):270-272
用前沿色谱法测定吡啶及位阻胺(2,6-二甲基吡啶)的吸附量并与吡啶吸附红外光谱法相对照,研究了超稳Y沸石USY和HSY的酸度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所得出的酸性变化规律大致相同,但前者测定的B酸与L酸量之比远高于后者,表明位阻胺不只吸附在B酸位上而且吸附在L酸位上,沸石的孔结构对酸性测定有着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Lewis酸碱理论研究目前尚处于定性阶段,在环境化学上应用甚少,Gutmann等曾采用热力学与~(31)P NMR方法定量了少量有机溶剂的酸碱性,Kamlet等也利用~(19)F NMR测定了一些有机物的碱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多种溶剂/水分配系数来定量苯系物酸碱性的方法,该法简便、快速,有广泛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9.
用~(29)Si MAS NMR、~(27)Al MAS NMR、XRD及IR等方法对4种不同脱铝方法处理的USY、SSY、US-SSY和DAY的微观结构进行了研究,结合脱铝方法讨论了骨架硅铝的分布以及非骨架硅铝和羟基空穴等的形成和含量不同的原因.发现不同脱铝方法可导致骨架上不同Si(nAl)单元的脱除.XRD结果表明,SSY经进一步高温水蒸汽处理得到的US-SSY的相对结晶度可高达97%.脱铝后,微孔保留愈多,二次孔越少,相对结晶度愈高.最后对~(29)Si MAS NMR、XRD和IR3种测定骨架单胞铝(N_(Al))_F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