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峰  陈淼  刘维民  李斌 《化学学报》2002,60(6):1134-1138
研究了通过自由基链转移反应原位接枝聚合物膜。所得聚合物膜经红外(FT- 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原子力显微镜(AFM)、接触角及椭圆偏光测量 进行了表征。两种单体如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合时,改变单体对的组成, 可以得到不同亲水亲油性质的表面。  相似文献   

2.
四元胶乳互穿聚合物网络的组成对其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分步乳液聚合法合成了具有核壳结构的胶乳互穿聚合物网络LIPN(PMMA-PS)/(Pn-BA-PAA);讨论了LIPN组成对乳液与膜性能的影响,提出了四元LIPN核壳结构的基本轮廓,探讨了软硬单体最佳配比及丙烯酸单体用量。  相似文献   

3.
聚合物离子交换膜有多种制备方法,其中高分子材料辐射引发接枝功能性单体是一种文献中屡见报道且简单可行的方法.通过在不同聚合物基体上接枝各种类型的单体,可以改变接枝膜的电化学性能、物理化学等性能.丈中详细介绍了不同的高分子基材辐射接枝各类单体制备聚合物离子交换膜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4.
共轭二烯烃的聚合是配位阴离子聚合,双金属配合物是聚合的活性中心,控制单体的构象是控制聚合物结构的关键。单体在低值配位场稳定化能(LFSE)过渡金属离子,如Co~(2+)、Ti~(3+)上螯合,螯合单体具有顺式构象,所得聚合物具有顺1,4结构;在中等LFSE的过渡金属离子,如V~(3+)、Cr~(3+)上配位,配位单体具有反式构象,所得聚合物具有反1,4结构或是1,2聚合物;高LFSE值过渡金属离子不易控制活性价态,双金属配合物不够稳定,所得聚合物分子量常较低,结构规整性也常不够理想。  相似文献   

5.
以苯乙烯为单体、二乙烯基苯(DVB)为交联剂,过氧化二苯甲酰(BPO)为引发剂研究了蒸馏沉淀聚合法制备聚合物微球过程中交联单体二乙烯苯的用量对单分散聚合物微球成球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二乙烯基苯的比例,即提高交联度有利于形成单分散的聚合物微球。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二氟烷基磺酰氟单体2-(双环[2.2.1]庚-5-烯-2)-1,1-二氟-2-甲氧基丙基-1-磺酰氟.首先利用二氟甲基2-吡啶基砜和2-乙酰基-5-降冰片烯发生亲核加成反应,在低温下用三氟甲磺酸甲酯保护加成产物中的羟基,之后在KOH/MeOH的条件下脱去吡啶基,得到的二氟亚磺酸盐和Slectfluor试剂反应制得想要的二氟烷基磺酰氟单体.这种新型的二氟烷基磺酰氟单体和不同比例的降冰片烯单体在Grubbs第二代催化剂存在条件下进行开环烯烃复分解聚合(ROMP),所得的聚合物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再用稀盐酸处理最终制得新型的含有二氟烷基磺酸的聚合物电解质膜.这些新型的聚合物电解质膜具有中等的室温质子电导(12~49mS/cm).  相似文献   

7.
高枝化聚合物(dendrigraft)是树枝状聚合物(dendrimer)家族中的新成员,其合成、性质及应用的研究方兴未艾。本文重点介绍了高枝化聚合物的合成方法:偶联法、引发法、大单体法;前两者是发散式聚合法,而后者是收敛式聚合方法。高枝化聚合物与本家族其它聚合物相比:形态上,它的重复单元是侧链聚合物(而非单体);结构...  相似文献   

8.
将丙烯酰氯和5-邻丙烯酰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I)相连合成了5-邻丙烯酰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Ⅱ),在引发剂作用下,Ⅱ进一步聚合,生成聚5-邻丙烯酰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Ⅲ),同时还合成了单体和聚合物的钴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核磁共振谱、红外光谱和可见吸收光谱对单体和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鉴定。  相似文献   

9.
合成了含有取代联苯及烷基硅取代基的二芳基乙炔单体(1a~1d),以TaCl5-n-Bu4Sn作催化剂聚合得到聚合物2a、2b和2d。 所得聚合物在常规有机溶剂中具有良好的溶解性。 用聚合物2a和2b的甲苯溶液浇铸制备了均质膜。 采用三氟乙酸对聚合物2a和2b膜进行去硅化反应,制备了不溶性膜3a和3b。 热重分析表明,所得聚合物均具有高的热稳定性,在空气中的热失重起始温度分别为340和430 ℃。 聚合物2a和2b的氧气渗透系数(PO2)分别为260和390 barrers,去硅化膜3a和3b的PO2分别下降至73和180 barrers。 聚合物膜的O2/N2分离系数为2.4~3.3,并随PO2的增加而减小。 由气体在聚合物膜中的扩散系数和溶解系数的测定,扩散系数的降低是导致去硅化膜气体渗透系数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聚合物离子交换膜是聚合物电解质燃料电池的关键部件之一,根据聚合物携带反离子种类,可分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和碱性阴离子交换膜燃料电池(APEFC)。本文着重阐述近年来研究热点:高温低湿质子交换膜(HTPEM)和聚合物碱性阴离子交换膜(APE)的研究进展,指出燃料电池中聚合物离子交换膜(HTPEM和APE)面...  相似文献   

11.
采用低温溶液聚合方法,以N-(2,5-二羟基苯)亚甲基-4-取代苯胺和不同结构的二酰氯为单体,合成了两类新的高分子.聚合物的液晶行为用DSC、偏光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进行了表征,发现其中一类为向列型热致液晶高分子,另一类则无液晶性.随单体结构的改变,聚合物的特性粘数、熔点(Tm)和液晶态的清亮点(Ti)均呈现规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12.
甲基丙烯酸镉的共聚合及其光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合成了一种单体甲基丙烯酸镉(Cd(MA)2),并将Cd(MA)2/苯乙烯(St)/甲基丙烯酸(MA)进行三元共聚,制备得到含Cd2+的透明光学树脂,绘制了共聚体系的单体溶解性相图和聚合物透明相图.对聚合物的光学性能研究表明,固定MA的含量,随着单体中Cd(MA)2比例的增加,聚合物树脂的nD值线性降低而vD值线性增加.根据测定的聚合物nD值可以计算出组份的折光指数nD(PCd(MA)2)=15788、nD(PMA)=14992.  相似文献   

13.
采用WCl6-ArOH/Et2AlCl(ArOH:2,6-二叔丁基对甲苯酚)催化体系进行了双环戊二烯的开环歧化聚合反应,考察了单体纯度以及催化体系支载化对聚合反应和合成聚合物性能的影响。在极限聚合浓度下,研究了单体与主、助催化剂摩尔比等因素对聚合反应及合成聚合物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单体纯度越高所得聚合物的机械性能越好;催化体系经聚合物支载化后能显著提高催化体系的催化聚合活性及合成聚合物的机械性能。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分子间质子转移和诱导分子内电荷转移(ICT)机理,合成了以萘酰亚胺为发光基团、苯甲酰为F-检测基团的荧光单体,并采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方法将其与N-异丙基甲基丙烯酰胺(NIPAM)进行共聚,制备了一种可以用于F-检测的共聚物荧光探针poly(NIPAMm-co-Napn)(简称PNap334),并分别在二氯甲烷-二甲基亚砜(9/1,V/V)溶液和固体薄膜中考察了聚合物PNap334对F-的响应。研究发现,聚合物溶液和聚合物膜对F-均有很好的识别作用,聚合物溶液对F-的检测限为1.05 μmol/L。  相似文献   

15.
使用光度分析法探讨了功能单体9-乙烯腺嘌呤和模板分子胸腺嘧啶在甲醇中的结合作用。在此基础上,以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纤维素膜为支持体,制备了分子印迹聚合物膜。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并比较了分子印迹聚合物膜、非分子印迹聚合物膜和纤维素载体膜通道的差异,以胸腺嘧啶、尿嘧啶、胞嘧啶、鸟嘌呤和腺嘌呤为底物,评价了印迹聚合物膜的渗透选择性。结果表明分子印迹膜对模板分子胸腺嘧啶及结构类似物尿嘧啶呈现高的选择性,与用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制备的分子印迹膜比较,也呈现高的扩散速率和选择性,因此该膜对生物样品DNA完全水解产物胸腺嘧啶和RNA水解产物尿嘧啶的识别展现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含碱性功能基聚合物反应性增容体系的研究胡静,张邦华,宋谋道,周庆业(南开大学高分子化学研究所,天津,300071)关键词聚合物共混,反应性聚合物,碱性功能基,反应性增容通过共混单体方法制备聚合物“合金”是聚合物高性能化、开发材料新品种的主要方法。对于...  相似文献   

17.
利用聚合物直接制备LB膜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兴趣,为了采用於不同挂膜方法制备均匀的功能LB膜,要求聚合物除了是双亲性的、带有特定的功能基团之外,还应具有适当的分子量,为此,一般都采用含功能基的单体与亲水性单体共聚的方法来制备。  相似文献   

18.
聚合物纳米粒子用于给药载体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聚合物纳米粒子用于给药载体具有广阔的前景,本文按聚合物纳米粒子的主要制备方法(单体聚合法,聚合物后分散法和两亲性聚合物自组装法等)综述了它近十年来在药物靶向输送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聚酯酸酐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聚酸酐具有优良的表面溶蚀性能,作为药物控释体系材料得到广泛的应用.以对(2 羟基 乙氧基)苯甲酸和对(2 甲基 2羟基 乙氧基)苯甲酸分别与丁二酸酐,顺丁烯二酸酐和丁二酰氯反应得到六个含有酯基的新型二元酸单体,经熔融聚合得到聚酯酸酐.单体和聚合物经IR,1H NMR和元素分析等表征.研究了催化剂对聚合物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少量甲基丙烯酸钠(NaMA)存在下单体极性对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无皂乳液共聚合的影响.单体极性降低,使粒径减小、聚合速率提高、乳液表面张力和粘度降低、粒子表面电荷密度增大、聚合物分子量提高.MMA/NaMA无皂乳液聚合物只呈现一个玻璃化温度Tg,BA/NaMA无皂乳液聚合物呈现两个Tg,MMA/BA比为2∶1~1∶2的MMA/BA/NaMA无皂乳液聚合物呈现四个Tg,这是由于粒子外面相对富含OSO-3和COO-基聚合物的亚层溶解了较多的水,使BA向粒子中心扩散,MMA向外扩散,造成组成差异和相分离而引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