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本文用~1H NMR和UV VIS光谱技术研究了DPTA与Ca~(+2)、Th~(4+)和抗磁稀土离子Ia~(3+)、Lu~(3+)、Y~(3+)、Sc~(3+)的成络作用,发现配体与抗磁稀土离子为慢交换体系,而与Ca~(2+)为快交换体系。确定了络合物的组成,Th~(4+)与试剂生成1:2络合物,Ca~(2+)、La~(3+)、Lu~(3+)、Y~(3+)、Sc~(3+)主要生成1:1络合物。络合物组成与溶液pH有关。 比较了抗磁稀土离子络合物Δδ和Δλ变化,发现二者随离子半径的变化有相同的规律: Sc~(3+)相似文献   

2.
合成了13种由稀土离子(La3+、Pr3+、Nd3+、Sm3+-Yb3+和Y3+)与马来酸(C4H4O4)和邻菲咯啉(Phen)形成的三元配合物。元素分析和微量水分测定确定其组成为Ln2(C4H2O4)3(Phen)2·4H2O.研究了它们的紫外,红外吸收光谱,探讨了配合物的荧光性质及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二(2-乙基己基)膦酸(H[DEHP])的正辛烷溶液从盐酸介质中萃取钪(Ⅲ)、钇(Ⅲ)、镧系离子(Ⅲ)和铁(Ⅲ)的平衡规律。结果表明,H[DEHP]对上述离子的萃取次序是Sc3+>Fe3+>Lu3+>Yb3+>Er3+>Y3+>Ho3+。讨论了Sc(Ⅲ)与Fe(Ⅲ)、Y(Ⅲ)、Ln(Ⅲ)(镧系离子)以及Fe(Ⅲ)与重镧系离子(Ⅲ)分离的可能性,并与HEH[EHP]萃取上述离子的性能进行了比较。借助IR、NMR和斜率法,饱和法研究了低酸度下H[DEHP]萃取Sc(Ⅲ)、Y(Ⅲ)和Ln(Ⅲ)的平衡反应,计算了浓度平衡常数和萃取反应的热力学函数。  相似文献   

4.
利用1H和13C NMR技术研究了水溶液中稀土离子与二肽甘氨酰丙氨酸(以下简称甘-丙二肽,记为GA)的配位作用。由稀土诱导位移的浓度依赖关系计算了Yb与甘-丙二肽配合物的稳定常数。测定了重稀土离子Dy3+、Ho3+、Er3+、Tr3+和Yb3+作用下GA的13C诱导位移,并根据Reuben方法对稀土诱导位移进行了线性相关分析。对配合物中配体骨架构象的模拟分析指出,Cl-C2-N-C3为旁式,C2-N-C3-C4和C5-C2-N-C3为反交叉式。系统比较了4种含甘氨酰二肽的侧基大小对配合物稳定常数、配体构象和配合物溶液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盐湖卤水体系热力学和相平衡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我国青藏高原的盐湖卤水以富含硼、锂而闻名于世。其卤水大多属于Li+、Na+、K+、Mg2+(Ca2+)/Cl-,CO2-3(HCO-3)、SO2-4,borate-H2O体系。它具有某些特殊的性质,被称之为“盐湖卤水体系”。它的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中药价值。我们对其热力学和相平衡进行了长期研究,积累了大量数据。用Pitzer电解质溶液模型描述了这一体系的热力学和相平衡及其它物化性质。以Li+,K+,Mg2+/Cl-,SO2-4-H2O,体系25C时相平衡的预测为例,证明模型的可信性和用途。  相似文献   

6.
铁(Ⅲ)与8-羟基喹啉在酸性溶液中形成的深绿色络合物可用于以8-羟基喹啉为试剂,微量测定铁或间接测定镁[1,2]。Gerber等[3]曾测定醋酸溶液中此绿色络合物的吸收光谱,找出650nm处的吸光率最大。Sandell等[4]研究此络合物的组成后,认为在pH1.52至1.92间形成1:1络合物,[FeOx]2+[Ox代表8-羟基喹啉阴离子,(C9H6NO)-];如pH>1.92时,组成有所变化,但未得到整数比的络合物。我们研究pH1.9至3.27间铁(Ⅲ)与8-羟基喹啉的络合反应,得出在pH<2.20时形成1:1络合物,pH3.0至3.15时形成1:2络合物,而pH>3.27时形成沉淀。  相似文献   

7.
高小霞  焦奎 《化学学报》1982,40(7):611-620
在示波极谱上,在氯化铵底液中,pH4~7时,Sc3+-铜铁试剂(Cup)-二苯胍(DPG)体系产生一个较大的催化波,在1×l0-7~1×l0-6M Sc3+浓度内与波高有线性关系,而在dc极谱上不产生催化波.此波为络合吸附波,络合物在电极上的吸附平衡不能瞬时达到.络合物组成为:Sc3+:Cup:DPG:CL-=1:1:1:2,它具有八面体构型.在实验条件下,条件稳定常数β=1.22×107.四元络合离子吸附于电极表面,络合物中的Cup以酸形式在电极上还原,产物为苯肼;释出的Sc3+可以再络合、吸附,产生催化电流.  相似文献   

8.
1-苯基-3-甲基-4-三氟乙酰基吡唑酮-5(PMTFP)与磷酸三丁酯(TBP)或三正辛基氧化膦(TOPO)对三价稀土的协同萃取已有报道[1,2]。本文研究了1-苯基-3-甲基-4-二氯乙酰基吡唑酮-5(PMDCP)和TOPO的氯仿溶液从硝酸介质中对La3+、Nd3+、Dy3+和Yb3+的协同萃取。  相似文献   

9.
用闪光动力学光谱仪测量了水平拉制的紫膜LB膜中菌紫质中间体M412的衰减过程,观察了温度和离子对M412衰减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10℃-60℃),随着温度的升高,M412的衰减速率加快。对M412s的衰减的抑制作用,La3+在低浓度时就很明显,而K+则在较高浓度时才表现出来,Ca2+的影响不明显;La3+对M412f的衰减无明显影响,K+和Ca2+则稍微加快了其速率,pH的变化(H+浓度)明显影响到M412的衰减速率,尤其在高pH情况,M412s的衰减比正常pH值时要慢一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10.
恒电位电解法制备己二腊可能有许多反应发生:阳极 H2O→1/2O2+2H++2e 2Br-→Br2+2e 阴极 2CH2=CHCN+2H2O+2e→2CN(CH2)4CN+2OH- CH2=CHCN+2H++2e→CH3CH2CN 2H++2e→H2 nCH2=CHCN+H2O+2e→齐聚物要使己二腈的收率有效的提高,除严格控制溶液体系的半波电位外,反应溶液体系最好是中性偏酸,即应控制pH=6-7为宜。同时,为了抑制氢气的生成,阴极材料应采用氢超电势高的铅等。  相似文献   

11.
Гавриловаа等[1]曾报导用α-溴代己酸的氯仿溶液对钐、钕、钆和镥的萃取,其萃取曲线与无取代基的比较向酸性区移动了约1个pH单位。Preston报导了α-溴癸酸的二甲苯溶液对一系列金属离子的萃取,认为所试验的8个稀土金属与α-溴癸酸形成了不溶性的金属络合物[2]。  相似文献   

12.
本文合成出除Pm以外的全部稀土硝酸盐的二甲亚砜晶体,并生长出大尺寸的La和Nd的晶体(分别为60×28×25和80×28×28mm)。从La至Gd的组成为RE(NO3)3·4DMSO,从Tb至Lu(包括Y)的组成为为RE(NO3)3·3DMSO,由于镧系收缩引起的空间位阻,使结合的DMSO的数目从4减为3。测定了一些稀土的光谱和发光性质。比较Nd3+在水溶液中和在DMSO中的吸收光谱,观察到在DMSO中Nd3+的谱带向长波位移,表明了在DMSO中,RE—O键具有一定程度的共价性。当晶体在850℃的空气中进行热分解时,三价稀土的热分解产物的组成为RE202SO4。测定了全部稀土硝酸盐的二甲亚砜晶体的磁化率,它们随原子序的增大呈现具有双峰的周期性变化。  相似文献   

13.
Y-Ba-Cu-O体系超导材料的表面分析和热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XPS 研究表明,在空气中久置后的 Y2O3,BaO 和 CuO 以及 YBa2Cu3O~7,超导体的表面都生成有碳酸盐.超导体中的元素价态为:钇+3价,钡+2价,铜主要+2价.原料 CuO 在真空中在400℃加热后大部分被还原成 Cu2O;制备不久的超导体在同样条件下其 Cu2+离子较难还原,然而在空气中久置后的超导体中的 Cu2+又较易还原.这些现象既反映了原料氧化物经烧结后由于生成了 YBa2Cu3O~7相而增加了稳定性,又说明这种超导材料仍具有亚稳性质.  相似文献   

14.
SEM-K1型钾微电极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离子选择性微电极可直接插入生物体内测定细胞体液的成分及其变化,近年工作进展较快,国内尖端直径达微米级的微电极的研制工作尚未见报导[1]。  相似文献   

15.
钠离子选择性电极可用来测量体液及体表面钠离子进行疾病的诊断及监测,钠玻璃微电极巳用于研究心肌及神经细胞内钠离子的生理、病理作用[1-4]。液膜型钠离子选择性微电极制作方便,内阻较小,亦有报导[5]。本工作采用N,N′-双二苄基-3,6-二氧杂辛二酰胺为活性物质,癸二酸二丁酯为增塑剂研制了一种PVC膜钠离子选择性双管复合型微电极。探讨了该微电极在生物医学测量中的适用性。该微电极性能良好,对K+的选择性同文献报道的同类电极[6]相近,而抗Ca2+、Mg2+等离子的干扰能力有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Eu2+离子在BaF2-xREF3体系中的荧光光谱结构,当RE=La,Gd,Y,Lu和Sc时,降低温度或适当改变基质中阳离子间摩尔比都观察到了EU2+的f→f跃迁尖峰发射。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萃取化学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不断深入,在广泛的热力学研究的基础上,萃取动力学的研究也日益增多。前文对HDEHP(二-(2·乙基已基)磷酸,用HA表示)萃钙的平衡与机理进行了研究,本文拟对Ca2+,NO3=/HDEHP-萃体系萃取过程动力学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8.
粮食中钙的测定一般采用EDTA滴定法和原子吸收法。前者难应用于微量分析,后者则需要贵重的仪器。变色酸双偶氮衍生物光度法可以克服二者的缺点。这方面的研究已见报导。但仍有一些干扰离子的问题须待解决。我们曾研究过对溴偶氮胂在强碱性条件下测定土壤中的钙,避免了镁离子的干扰。本文报导对乙酞基偶氮肿在强碱性条件下测定粮食中的钙,Mg2+和许多重金属离子无干扰,不需分离操作,方法简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