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X-射线多晶结构分析表明,Ba-Ga二元系在Ga含量≥80at%区域,只存在BaGa_4一种金属间相,属四方晶系,I4/mmm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b=4.5661(4)?,c=10.778(3)?.与文献上报导的BaGa_4多晶X-射线衍射谱比较,本文所得衍射谱与根据BaGa_4单晶结构参数计算所得的多晶粉未衍射谱吻合得更好,因此可以用作BaGa_4的标准粉未衍射谱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x-射线粉末法对CaGa_4的晶体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_h—C_(2/m);晶胞参数a=618.4pm,b=613.2pm,c=612.0pm,β=118.90~2;z=2。 相似文献
3.
4.
用多重散射团簇方法对低温下凝聚态SiH-4进行了Si的1 s NEXAFS理论研究,对不同的模型研究表明,此时凝聚相SiH-4形成链状结构. 相似文献
5.
用多重散射团簇方法对低温下凝聚态SiH-4进行了Si的1
s NEXAFS理论研究,对不同的模型研究表明,此时凝聚相SiH-4形成链状结构. 相似文献
6.
利用变温X射线衍射技术,在预烧过程中分析了Nd掺杂Bi4Ti3O12后生成Bi3.15Nd0.85Ti3O12(BNT)相的形成过程以及微结构的变化.实验观察到以30℃/min的升温速率,BNT相在700℃时开始形成,其衍射峰强度随温度的继续升高而增强,衍射峰半高宽随烧结时间延长而减小.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在900℃恒温条件下,烧结约2h,可形成单一的BNT相. 相似文献
7.
碳式碳酸钴分解产物的微量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研究了碱式碳酸钴的氮气中的热分解反应,测定了其热重分析曲线,并用微量粉末X射线衍射法(样品重量约6mg)对其热分解的固体残留物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在339-394℃温度范围内生成尺寸16-18nm的Co3O4与CoO纳米晶混合物,在700℃的最终产物为尖晶石型Co2O4.计算的晶胸参数为:α=0.8084nm,V=0.5283nm^3,Z=8,Dcalc=6.073g/cm^3,与常规X射线衍射分析的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8.
讨论了X射线影像对比度和康普顿散射之间的关系。康普顿散射在X射线成像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既有助于图像对比度的形成,也可能损害图像对比度。通过采用适当的方法,我们可以将照到X射线胶片上或检测器上的散射光子尽可能减少,以提高图像对比度。 相似文献
9.
10.
朱景环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1994,18(1):49-57
测定粉末衍射卡(PDF)是一项基础工作。本文就作者工作所涉及的范围介绍了测定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并以Schlippe盐为例作了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11.
《新疆大学学报(理工版)》2019,(4)
为解决电子元器件辐射效应中测量器件X射线吸收剂量的问题,本文采用Geant4蒙特卡洛程序模拟计算X射线在水模体与硅模体中的吸收剂量,得到硅与水的吸收剂量转换因子.计算结果表明:在X射线管电压为60 kV的连续能谱下,硅吸收剂量与水吸收剂量的转换因子为6.929.此结果与质能吸收系数转换方法算出的结果符合得很好,表明此计算方法是可行的,为电子元器件X射线辐射效应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用多重散射团簇 (MSC)理论对 CO在 Ni O(10 0 )面吸附的碳 1s近边 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NEXAFS)实验谱进行了定量分析 ,研究了该系统可能出现的吸附模型 .MSC方法分析表明 CO是以 C原子朝下 ,吸附在衬底的 Ni- O键桥上 ,R- factor(可靠性因子 )计算显示 C原子的吸附位置距 Ni原子0 .0 9nm,CO分子中 C原子距衬底的吸附高度为 0 .31± 0 .0 1nm.本文讨论了在 Ni O表面吸附的 CO分子σ键的物理本质 .与 CO在过渡金属 Ni,Cu等表面吸附不同 ,σ共振对于 CO键长的依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X射线衍射法研究Ni0在不同载体上的状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Si02、TiOz、y-Ai z0,、EDTA一Y-Al z0,、CH, INTO:一Y-A120同量的Ni0,用X射线衍射相定量方法和晶粒大小测定方法研究Ni0的溃负载不Ni0有晶态同非晶态二种状态,每100平方米表面积载体上非晶态Ni0的闭值:Ti0:上为。.038克,Si0:上为0.021克,y-Al 2o:上为0.129克,EDTA-y"A120,上为0.1“克,CH,NO,-y-A1,0:上为。.080克.晶态Ni0的晶粒大小随晶态量的增加而增大,增大趋势又受载体的孔结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文用多晶X射线衍射技术,研究重稀土摘在具有K,NiF。型结构A,BO,相似文献
15.
16.
本文用多晶X射线衍射技术,研究重稀土镝嫡在具有K_2NiF_4型结构A_2BO_4(A=Dy/Sr,B=Ni,Mn,Fe,Co)化合物中的掺杂,发现在空气气氛中,在1200°至1400℃温度范围内,Ni、Mn能与Dy~(3+)/Sr~(2+)形成Dy_(0.5) Sr_(1.5)MO_4(M=Ni,Mn)复合氧化物,四方晶系,空间群为D_(4h)~(17)—I_4/mmm;Fe、Co未能与Dy~(3+)/Sr~(2+)形成A_2BO_4型化合物,只能与Sr形成A_2BO_4或A_2B_2O_5型化合物.Co和Fe可以取代Dy_(0.5)Sr_(1.5)NiO_4化合物中最多约0.25%Ni(摩尔百分数)而保持四方相结构稳定.Dy~(3+)/Sr~(2+)与过渡金属元素能否形成A_2BO_4型化合物,决定Dy~(3+)与它们之间容纳因子t值.给出了Dy_(0.5)Sr_(1.5)MO_4(M=Mn,Ni,Ni_(0:75)Co_(0:25),Ni_(0:75)Fe_(0:25)的粉末衍射图和数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了在江西省一名维吾尔族与汉族混血青年中发现了一例血红蛋白Handsworth,并对其进行了结构分析,证明了它是HbHandsworth(a18(A16)Gly→Arg),属国内第2例报道。 相似文献
18.
19.
采用金属与金属氧化物复合靶的射频溅射法,在S_1,Au,Pt和Ti基片上沉积制备Bi_4Ti_3O_(12)(BTO)铁电薄膜,对不同基片沉积的BTO薄膜,以及不同退火温度下的薄膜的相结构、成分及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BTO薄膜的结构与退火温度和沉积基片有关,不同基片上钙钛矿结构形成的温度按T_t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导了Sm_(2-x)Sr_xNiO_4系列稀土复合氧化物的形成范围及其结晶化学特征。XRD分析表明,在0.4≤x≤1.2范围内,能形成K_2NiF_4型结构的稀土复合氧化物,随Sr掺入量x的增加,其结构由空间群为D_(2A)~(23)-Fmmm的正交晶系逐渐向空间群为D_(4h)~(17)I_4/mmm的四方晶系过渡。本文从容纳因子t值、Ni离子的变价(Ni~(2+)/Ni~(3+))和NiO_6八面体的畸变角度探讨了Sr~(2+)的掺入量对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