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硒和砷是土壤中重要元素,目前关于提取测定有效硒和有效砷的报道还比较缺乏。本文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以AB-DTPA为浸提剂,建立了一种准确测定本地区土壤中有效硒和有效砷的分析方法。通过考察浸提剂加入量,即土液比(m/v);浸提时的振荡时间和振荡频率的影响,确立了适用于本地区土壤有效硒和有效砷提取分析的有效方法,结果表明:随着浸提剂的不断加入,所测土壤中有效硒和有效砷含量逐渐增大,当土壤称样量和浸提剂使用体积比为1:5时,所测土壤有效硒和有效砷含量最高,继续加入浸提剂后形成稀释效应导致测量结果偏低,故将土液比(m/v)定位1:5;当振荡时间不断增大时,所测所测土壤中有效硒和有效砷含量逐渐增大,振荡时间在30min时,浸提效果最佳,继续增加振荡时间到50min时对浸提效果影响不大,故将30min确立为最佳振荡时间;随着振荡频率的增大,有效硒和有效砷提取量逐渐增加,振荡频率在90-130r/min之间时,浸提效果最好,继续增大振荡频率,所测土壤中有效硒和有效砷含量变化不大。通过上述条件探索,选取五种土壤标准物质(GBW07441,GBW07442,GBW07443,GBW07444,GBW07445)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五种不同的土壤标准物质中有效硒和有效砷含量测定值准确,测定误差在-2.84~1.03mg/Kg,相对标准偏差为5.32%~8.85%,精密度和准确度均满足国家相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2.
化学课堂上有效教学的提问策略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全芙君 《化学教育》2007,28(2):26-29
结合案例,分别从创设好问题情境、设计好问题层次、利用好问题设计3方面进行论述,提出了几点在实施有效的化学课堂教学时提问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试论化学课堂中“有效问题”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东海 《化学教育》2011,32(10):22-23,40,54
提出了“有效问题”和“有效问题”设计的基本内涵,结合化学教学实践例谈了“有效问题”设计的5项要点。  相似文献   

4.
李全民 《大学化学》1990,5(1):53-55
光谱带宽和有效带宽是两个不同概念.然而,文献中利用公式计算的是有效带宽却描述为光谱带宽<或通带>,文献明确区分了这两个概念,但文献中指出,当出射与入射狭缝的宽度相等时,有效带宽δλ_m等于光谱带宽△λ_m的1/2,  相似文献   

5.
关注情景试题 构建有效学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清华 《化学教育》2008,29(2):45-46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高考也正逐步落实新课标的思想,在这种背景下情景试题正逐年增加,本文结合化学课程学习和情景试题讨论了如何构建有效学习。  相似文献   

6.
以1.0 mol/l,HNO3作为提取剂,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HG-AFS)测定提取液中砷的含量,建立了原煤中有效态砷的提取方法.考察了提取剂浓度、超声提取时间、液固比对原煤中有效态砷的提取效果的影响,在提取剂HNO3浓度为1 mol/L,超声提取时间1 h,液固比为15:1时提取效果最好.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5.8%~98.O%.方法的线性范围为20~100 ng/mL,相关系数为0.9999,检出限为0.63 ng/mL(3σ,n=11).  相似文献   

7.
二氧化氯消毒剂有效氯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氧化氯消毒剂由于具有在消毒过程中不产生致癌物质三卤甲烷(THM),杀菌能力强等优点,在我国已开始推广应用。目前国内产品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二氧化氯发生器,通过电解食盐水生成二氧化氯、氯气、过氧化氢、臭氧等混合气体现场消毒使用;另一类是化学反应物产品,将二氧化氯气体用碱性溶液吸收,在使用时通过活化处理释放出二氧化氯气体消毒。对于化学反应物产品,有效氯含量的测定,目前尚无国家标准,给技术监督与卫生防疫在实际工作中带来不便,往往以企业标准进行产品测试。由于生产工艺等条件决定,其有效氯应为有效游离氯与有效二氧化氯。消毒剂与碘化钾在酸性条件下析出碘,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甘氨酸掩蔽游离氯,生成氯代氨基乙酸。  相似文献   

8.
陈胜 《化学教育》2005,26(Z1):87
本文结合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化学1(必修)》的教学实践,提出了关于如何有效地进行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同时也提出了笔者在新课程教学中遇到的不少困惑,以期更好地积累起有关高中化学新课程有效教学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影响铝土矿中有效铝含量测定的主要影响因素。主要探讨了样品粒度、均匀性对有效铝溶出效果的影响及样品组成对有效铝含量大小的影响。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铝土矿中有效铝含量、X射线荧光光谱(XRF)法测定铝土矿中总氧化铝含量和其它杂质成分含量,借助X射线衍射光谱(XRD)法对样品进行物相组成分析,确定各主要组成的结构和占比。将样品制备至0.106mm以下,均匀性好,精密度高,有效铝溶出率高。样品物相组成中三水铝石占比高,一水铝石占比低,与氢氧化钠低温条件更易反应,使溶出率高。通过加标回收实验验证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99.1%~101%,实验标准偏差为0.14%,相对标准偏差为0.003%,可对铝土矿有效铝的监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磷肥中有效磷的示波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Pb2+能与PO_4 ̄(3-)定量形成沉淀,过量的Pb2+在NaClO3-六次甲基四胺底液示波图上有敏锐切口的性质,报告了磷肥中有效磷含量测定的示波滴定新方法。该法与通用方法相比较,具有操作简便、测定快速、终点直观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The COVID-19 broke out on a large scale, and online teaching became the first choice for teachers. Avoiding network congestion and ensuring learning effects are the dilemmas faced by online teaching. With the help of the UOOC platform and the Tencent Classroom, taking the "Polymer 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 course as a sample, we suggested a new "online asynchronous teaching" model. Among them, the SPOC course is convenient for students to manage their learning time; "Chapter Quiz" and "Student-to-Student Mutual Evaluation" are helpful for students to obtain multi-angle feedback; project tasks are focused on case analysis so that students carry out inquiry-based learning. Overall, the "online asynchronous teaching" model breaks the time and space restrictions on teaching and learning, guarantees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during the epidemic, and lays the foundation for creating a "golden class".  相似文献   

12.
《材料表面与界面》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复合材料方向的限选课。本课程对于学生奠定学科基础、培养学生对复合材料方向的兴趣具有重要的先导作用。笔者以"提升教学魅力,打造一门好课"为改革目标,充分贯彻了"教学内容是教学魅力的根本,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是将教学内容高效转化为教学魅力的催化剂"这一指导思想,从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两方面进行改革。从教学反馈看,这些改革措施能够改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得到了学生的认可。  相似文献   

13.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声音、图像、视频等多种媒体在课程教学中广为应用,学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利用信息终端完成线上自主学习成为常态,课程教学的信息全媒体时代随之而来,全媒体对实验教学带来全新要求。本文在总结近年来仪器分析实验全媒体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开展全媒体时代背景下仪器分析实验的实践教学设计、资源库建设、新型教学模式构建、课堂教学考评、教学团队建设的研究,以期提高学生自主综合学习能力和高阶思维能力,提升仪器分析实验课程的教学效果,为深入开展全媒体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针对当前仪器分析课程普遍存在理论知识抽象、枯燥、难以理解,学生学习难度较大、学习积极性不高的问题,提出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应用于仪器分析教学中。该教学模式通过学生课前预习、课中完成知识吸收与内化、课后教师布置练习作业或者拓展性学习任务,线上与线下学生与教师交流互动的方式,提高了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趣,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及创新的能力。同时,该教学模式适用于多民族学生的共同学习。  相似文献   

15.
《高分子物理》有效教学的几点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分子物理》作为高分子专业的重要基础课,存在大量的概念、公式、假设等抽象的知识点。如何有效地教授高分子物理,为学生顺利进入高分子专业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成为教研人员的关注焦点。本文基于赫尔巴特提出的学习认知过程的五步骤理论和建构主义的观点,阐述了知识的系统性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强调了新知识与背景知识的结合以及新知识的应用、教授过程的趣味性等教学方法的重要性。希望通过以上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Why is assessment of student learning important? The National Science Education Standards chapter on Assessment in Science Education states that assessment is “primary feedback” [1]. Assessment of learning supplies instructors with feedback on how well their students are learning course material, and students are provided information about how well they are meeting teachers’ expectations. Assessment of learning is useful for communicating the expectations of an educational program. Communication helps instructors know what to teach, how to teach, and where to find the material to teach. Assessment of student learning can also be used for program planning and improvement. For example, placement tests can be used as advising tools. Student work, in the form of portfolios, might serve as partial evidence of the quality of an undergraduate chemistry program. In summary, assessment of learning can provide information to:
  • Students, about the extent of their learning and possibilities for success in future courses.
  • Faculty, about the extent to which their teaching practices are facilitating student learning, and how they might make modifications to those practices.
  • Administrators and other stakeholders, about course articulation, program effectiveness, and what students are able to do as they complete a program.
  • A comprehensive literature review about assessing learning in K-12 science education has examined assessment of learning techniques as well as policy-related issues [2].
  •   相似文献   

    17.
    以无机与分析化学课程教学为例,探讨了SPOC混合教学模式下提高学生知识与能力的有效途径。在该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和考核评价中,采用课堂教学与在线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实现了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本科教育模式的"三个转变":(1)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转变;(2)以课堂教学为主向课内课外结合为主的转变;(3)以结果评价为主向以结果与过程评价相结合为主的转变。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突出地解决了目前高等院校本科教育模式面临的学生学习主动性差、参与度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主要介绍了基于雨课堂和企业微信双平台直播教学,以及同步慕课课程为辅的有机化学在线教学实践,并以教学实例展示了"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的"疑探"式教学体系.该在线直播教学还融入以弹幕、微信群和小组作业为主的交互方式,注重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以及学生与教学资源的互动;通过构建多维度的考核体系,加强对学习过程的考核,提高...  相似文献   

    19.
    "产学研用"是高等教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本文在"产学研用"教学一体化背景下,为提高仪器分析课程教学效果,强化课程对学生专业能力、科研能力和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在分析目前课程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仪器分析"产学研用"教学机制、教学方法、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教学团队建设、教学考核等问题进行一体化建设探索,以期通过"产学研用"教学建设促进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升,并对高校培养人才与企业实际需求人才的有效衔接问题提供一定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20.
    在《高分子化学》课程中开展互动式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在"高分子化学"课程中开展师生互动式教学,探讨了运用互联网网站、网上论坛和学生上讲台作学术报告等方式对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介绍了所采用的具体做法,并就互动式教学的开展总结了个人的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