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正>一、我们的宇宙很"黑暗"理解我们所生存的宇宙长期以来一直是人们孜孜以求的目标。根据日月星辰的运动,人们从中学会了昼夜交替和季节变化的规律,并将其用于农业生产和历法授时;通过行星的精确运动规律,开普勒总结出了行星运动三大定律并导致了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定律;望远镜的发明极大地拓展了我们  相似文献   

2.
在太阳系中,地球同她的姊妹行星以椭圆轨道围绕太阳运动,太阳本身处于椭圆轨道的一个焦点上。这一规律是众所周知的。1609年,在《新天文学》一书中,约翰内斯·开普勒提出了这一被称为开普勒第一定律的行星轨道规律,同时也提出了行星运动的第二条定律,这条定律指出:“行星的向径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他指出,这两条定律同样适用于其他行星和月球的运动。后来,经过长期繁复的计算和无数次失败,开普勒又发现了行星运动的第三条定律:“行星公转周期的平方正比于轨道半长轴的立方”。  相似文献   

3.
1687年著名的物理学家牛顿出版了伟大的科学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在这部著作中,写下了牛顿三大运动定律、万有引力定律等力学定律.牛顿运动定律总结提炼了当时已发现的地面上所有力学现象的规律,形成了经典力学的基础,并且至今仍在许多工程技术中发挥着从未衰退的作用.而万有引力定律成功地解释了星体的运动规律,计算出了行星的运行轨道和三个宇宙速度,指出了引力存在于宇宙万物之中,宣布了天上地下的物体都遵循同样的规律,彻底否定了亚里士多德的天地有别的思想.这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一次大飞跃,也是人类正确认识天体…  相似文献   

4.
 在研究物体运动时,人们经常可以遇到质点或质点系绕某一定点或轴线运动的情况。例如太阳系中行星绕太阳的公转、月球绕地球的运转、物体绕某一定轴的转动等,在这类运动中,运动物体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在不断变化,因而其动量也在不断变化。在行星绕日运动中,行星受指向太阳的向心力作用,其运动满足角动量守恒。我们很难用动量和动量守恒定律揭示这类运动的规律,但是引入角动量和角动量守恒定律后,则可较为简单地描述这类运动。  相似文献   

5.
科学家认为:太阳是由高密度的星间云收缩而成的;地球是太阳形成时,其周围圆盘中的固体的宇宙尘埃被凝缩形成的许多小天体,在不断的运动中相互冲撞和组合形成的一类由高密度的岩石组成的固体行星中的一个;月球则是另一颗原始行星撞击地球的产物,由此形成  相似文献   

6.
在牛顿于1687年出版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第一次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牛顿用这个定律成功地解释了月球的运动,说明了木星的卫星和太阳系行星的运动与月球绕地球的运动都是同一类型的运动,并且他对行星运动的解释与大量天文学观测的数据相符;他用太阳和月球对海洋的万有引力解释了海洋的潮汐;他证明了彗星的轨道是扁长椭圆或抛物线.  相似文献   

7.
天体运动中介质的阻力和推力与超光速运动的粒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贵平 《光谱实验室》2009,26(3):704-705
行星在太阳风中运动受太阳介质阻力和推力的作用。阻力使行星公转速率逐渐变小。推力使行星逐渐远离太阳并使行星的温度在长期内逐渐降低。推力是太阳系、银河系和宇宙膨胀的原因。除非粒子和介质发生碰撞,否则粒子的运动不受介质的阻碍可以超光速运动。证明宇宙射线中的粒子是超光速运动的粒子。  相似文献   

8.
《光谱实验室》2007,24(1):85-85
开普勒1587年进蒂宾根大学,听麦斯特林教授讲天文学,成为哥白尼的忠实信徒。1596年出版《宇宙的神秘》一书,受到当时大天文学家第谷的赏识。他最大的成就是发现行星运动三大定律。1609年,他在《新天文学》一书中宣称火星的轨道不是正圆而是椭圆,太阳居于椭圆两个焦点之一。这对认为行星是沿圆轨道做匀速运动的传统观念是_严重的挑战,也是对哥白尼C22学说的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9.
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是反映物质运动及其转化的一条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它明确地告诉我们,自然界各种不同的运动形式总是不断地相互转化,在转化过程中,运动的量是守恒的.伟大的革命导师恩格斯对这个定律曾经做过极为精辟的分析,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关于运动形式的转化的规律,他说:“任何运动形式都证明自己能够而且不得不转变为其他任何运动形式.到了这种形式,规律便获得了自己的最后的表达.由于有了新的发现,我们可以给它提供新的证据,提供新的更丰富的内容.但是,对于如此表述的规律本身,我们是不能再增加什么了.在普迫性方面──其中形式和内…  相似文献   

10.
天体运动是力学和理论力学课程的基本内容之一.本文借助数学软件Mathematica,基于经典力学相关公式和定律,对行星、周期彗星和双星系统的运动做了精确的动态模拟,所得动态效果图形象生动,有助于学习者建立清晰的物理图像,增加对行星、周期彗星和双星系统的直观认识,增进对天体运动规律的深入理解.本研究通过Mathematica编程将教材上的理论知识可视化,开发了新的物理教学资源,同时也展现了Mathematica软件巨大的物理教学资源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1.
随着历史的发展,物理学形成两大分支:实验物理学和理论物理学。实验物理学从实验或观测出发,寻求物理规律;理论物理学则从定律或原理出发建立数理方程,以传统的解算方式找出解析解,并与实验观测对比,来解释物理现象、预测发展和指导实践。 实验物理和理论物理在发展中相辅相成,不断地推进着物理学前进。早期行星运动规律的发现是一个典型例子。第谷和刻卜勒作为实验物理学的先驱,以毕生精力从事天体观测与数据概括。牛顿在刻卜勒三定律的基础上提出万有引力定律,运用数学工具给出二体问题的显式解析解。后人又用牛顿理论解释了一系列天体力…  相似文献   

12.
 数学家、天文学家、物理学家约翰尼斯·开普勒(JohannesKepler)(1571~1630)根据第谷·布拉赫的丰富而精确的天文观测资料,建立行星运动三定律,使其成为指导天体力学的基本定律,被人们称为“天空的立法者”。他继承和发展了哥白尼的日心学说,为人类认识宇宙的奥秘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心血。目前有关开普勒研究的文章大多集中于他对行星运动三定律的证明和论述,但是“历史的价值在于恢复其过去丰富多彩的活生生的生命。”如果我们公正地回复到历史的来龙去脉中,而不是用现代的观点编织历史,新科学的产生、新世界观的形成要比传统诠释所描述的复杂得多。  相似文献   

13.
哥白尼提出的日心体系打破了地球静止不动、居于宇宙中心的信条,并且为宇宙的无限性开辟了道路.但是,哥白尼仍然执着于天体作匀速圆周运动.打破对圆周运动的迷信、进一步完善哥白尼体系的是开普勒,他根据第谷布拉赫丰富而精确的天文观测资料,建立起行星运动三定律....  相似文献   

14.
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是17世纪自然科学最伟大的成果。该定律在其发现发展的过程中,体现了物理学研究的基本特点。 1 与数学密切相关 在开普勒提出了行星运动三定律,伽利略揭示了地球上物体不受阻挠时以匀速直线运动的基础上,十七八世纪许多科学家都想用力学解释天体运动的问题,想回答行星沿椭圆轨道运行的受力情况。为此,英  相似文献   

15.
行星的运动     
学术界正在准备发射一批人造地球卫星。这些实验不仅将引起所有国家的技术工作者的生动兴趣,而且也会吸引广大群众的注意。因此使我们协会的会员们去注意行星运动中的一个颇有趣味的性质是很适时的。如大家所知,这些天体的运动是依从于刻卜勒诸定律的。这些定律对于人造卫星,在把它们发射出地球大气层到绝对真空中去的情形下,也是适用的。同时假设,仅有径向力作用到这些天体中的每一个上面:对行星是太阳的引力,对人造卫星是地球的引力。所提及的性质可表为下面的形式:行星运  相似文献   

16.
生命现象是自然界中物质运动的形式之一,人类是生命现象的杰出代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类的一切活动也都是自然界物质运动的一部分。因此,我们在研究宇宙的演化时,应该把以人类为代表的生命现象这一物质运动形式所产生的影响考虑进去,可是,到目前为止,很多人在研究宇宙演化时都没有考虑这一因素。之所以如此,可能是由于这样几个原因: 首先,人们认为:人的寿命非常短暂,现在人的平均寿命不到一百年,跟宇宙的演化时间已有约200亿年相比,太短暂了;其次,人类的活动范围太小了,人类的足迹至今只踏上了月球,这跟整个宇宙空间相比是那样的微不足道,使人们感到人类的活动对宇宙的演化似乎没有丝毫的影响;第三,人们可能认为生命现象只是宇宙演化过程中一种特殊的、暂时的现象,因而在研究宇宙的演化时可以忽略这一因素;第四,在考虑问题时,人们往往无意之中把自己排除在自然之外,故而把宇宙的演化作为所谓客观现象加以研究而忘记了人类自己也是宇宙的一部分。 如果我们从生命现象在宇宙中的普通性、从生命现象的发展变化的角度看,结果又将会是怎样的?根据天文观测和统计规律,不少科学家早就断言:在宇宙中,跟太阳、地球情况类似的星球其数量是非常可观  相似文献   

17.
《光谱实验室》2007,24(1):21
他在普朗克量子假说和卢瑟福原子行星模型的基础上,于1913年提出了氢原子结构和氢光谱的初步理论。稍后,又提出了“对应原理”(在物体大、运动范围广的极限情况下,微观运动规律应该趋近于宏观运动规律;并且两种规律应该具有相互对应的关系)。这些工作,对量子论和量子力学的建立起了重要作用。此外,玻尔在原子核反应理论和解释重核裂变现象等方面,也有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人们对“热寂说”进行过种种批判.其中有不少是把原因归结为热力学第二定律不能用于宇宙.本文分析了这种论点的错误,并说明宇宙不会热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王红专 《物理通报》2004,(12):19-20
纵观科学史,有着无数灿烂辉煌发现的诗篇,有着许许多多科学家典型探究的事例.从物理学的发展历程来看,伽利略开创了实验研究的先河。他对自由落体的研究堪称科学探究的典范;牛顿经过对天体运动的长期思考,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将地上运动与天体运动的规律统一起来,是科学探究历程中的丰碑;  相似文献   

20.
彭定辉 《大学物理》2023,(9):12-15+43
对有心力场中的行星轨迹问题,通过建立以复数矢量为变量的方程进行求解.在求解过程中不仅得到了行星运动的一般性规律,还推导出行星的速度公式和哈密顿定理,同时发现行星轨道的第二焦点位置及基于拉普拉斯-隆格-楞次矢量的轨迹方程,并由此求出不同方向发射卫星的轨迹包络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