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岩云  陶少威 《大学化学》2020,(11):144-149
化学是一门中心的、实用的、创造性的学科,化学科学的发展对于科学与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人类物质生活质量的不断改善与提高,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拟人的手法介绍了石材、混凝土、玻璃等无机非金属建筑材料方面的化学知识,并以纳米材料为例,对未来新型建筑材料的发展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化学分析在建筑材料试验检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学好分析化学对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讲十分必要。本文探索了面向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案例式分析化学教学模式,将化学分析在建筑材料试验检测中的应用案例融入课程中,促进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的有效衔接;通过采取对比法和联想法等多种教学设计,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程中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对分析化学在本专业中实用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做到因材施教和因需施教。  相似文献   

3.
针对本科生无机非金属材料化学课程教学内容理论性和抽象性较强的特点,以晶体缺陷教学内容为例,探讨如何在教学中引入前沿科研成果,通过实例教学,将理论知识与科学研究融会贯通,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  相似文献   

4.
系统介绍了材料世界中的“全能冠军”——氮化硅的结构与性质、主要制备方法和主要应用领域,有助于帮助师生深度理解教材,拓展学科视野,丰富化学学习资源。  相似文献   

5.
Nd:GdVO4单晶的生长、位错和形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用提拉法生长出掺钕钒酸钆(Nd:GdVO4)单晶,并且采用化学浸蚀法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了位错蚀坑,测定了(100)面晶体位错密度为600个/mm^2。观察了不同提拉方向的晶体生长形貌,可采用简单光学方法确定晶体方向。  相似文献   

6.
无机纳米材料的合成是纳米科学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之一。区别于传统的高温湿化学合成法,光化学方法在无机纳米材料的合成中表现出许多优点,并在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分三个部分综述了近年来光化学方法在无机纳米材料合成中的应用,具体包括贵金属纳米材料的光化学合成与负载,半导体纳米材料的光化学合成以及表面等离子体共振诱导的各向异性金属纳米晶合成。最后,在总结光化学方法在无机纳米材料合成中体现出的优势及目前研究仍存在不足的基础上,我们对其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掺钇磁盘玻璃基板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计算机大容量外部存储器最好的匹配是硬磁盘, 传统磁盘为在铝基板表面涂敷约10 μm金属磁厚膜, 近年几乎都使用表面致密、光滑、平直、硬度高、比重小、强度大、膨胀系数小、耐磨、便宜、与涂层附着力强、不易破坏的玻璃基板.其中大离子交换小离子的化学强化薄板玻璃基板虽然材质价廉、易加工,但其表面粗糙度只能达到2 nm, 为此研究用离子注入法制作磁盘玻璃基板,使其力学、电学、磁学性能都得到改善. 另外, 进一步利用玻璃成核析晶为理论基础研制出Y2O3-Li2O-SiO2-P2O5系统优质磁盘微晶玻璃基板,并揭示了Y2O3的作用机制. 该玻璃基板还可应用于光盘、光盘母盘、液晶显示器、光掩膜、IC等基板.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高折射率聚合物光学材料,可以通过向聚合物中引入一些芳香环,含硫基团以及除氟以外的其他卤素原子来提高聚合物光学材料的折射率,但是就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这类纯聚合物光学材料的折射率一般都低于1.8.而将具有高折射率的无机纳米粒子引入到聚合物中,所制备的聚合物-无机纳米光学材料的折射率能够达到1.8以上.而且这类高折射率聚合物-无机纳米光学杂化材料同时具有高分子光学材料和无机材料的双重优点,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鉴于当前高折射率聚合物-无机纳米光学杂化材料发展之迅速和其研究与开发的重要性,并结合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本文就高折射率聚合物-无机纳米光学杂化材料的设计、制备方法及其相关应用做一个比较系统的介绍,同时对这类材料在未来研究中所应注意的问题也提出了相应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This article discussed \"teaching-practice-test\" teaching mode with teaching practical experience and content matching.Results showed that this mode highlighted the proportion of practice and problem-solving in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improved students' ability to solve problems using professional and disciplinary knowledge; changed learning styles from cramming way to autonomous learning step by step and trained students' creativity.  相似文献   

10.
近十年来,随着纳米科技的发展,有机.无机杂化一维纳米材料的设计合成与应用成为了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由有机小分子与无机组分杂化而成的一维纳米材料的合成方法,包括水热/溶剂热法、共沉淀法、非水相溶胶凝胶法、模板法、后嵌入法等.并对有机一无机杂化一维纳米材料的二次转化,如通过二次转化获得功能性一维氧化物、碳氮化物、硫属化合物及高分子杂化纳米材料,进行了讨论与展望.  相似文献   

11.
Copper oxalate was used as a precursor to prepare metallic copper nanoparticles by thermal decomposition. The products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 (XR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and UV–Vis spectroscopy. XRD analysis revealed broad pattern for fcc crystal structure of copper metal. The particle size by use of Debye–Scherrer’s equation was calculated to be about 40 nm.  相似文献   

12.
Zirconia (ZrO2) nanoparticles have been synthesized through the thermolysis of bis-aqua, tris-2-hydroxyacetophenato zirconium (IV) nitrate, [Zr(HAP)3(H2O)2](NO3), as a precursor in oleylamine (C18H37N) and triphenylphosphine (C18H15P). The combination of C18H37N and C18H15P was added to act as surfactants to control the particle size. C18H37N and C18H15P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preventing aggregation of ZrO2 nanoparticles. The products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 (XR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XPS), photoluminescence spectroscopy (PL) and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FT-IR) spectroscopy to depict the phase and morphology. The synthesized ZrO2 nanoparticles have a cubic structure. The FT-IR spectrum showed the purity of obtained cubic phase ZrO2 nanocrystals.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 Cambridge 2008. 471 pp., hardcover £ 89.95.—ISBN 978‐0854048373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