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双渠道环境下,针对不同渠道权力结构对闭环供应链最优决策的影响情况,构建了三种分散化(制造商主导的Stackelberg博弈、零售商主导的Stackelberg博弈以及由制造商和零售商构成的Nash均衡博弈)和一种集中化的闭环供应链决策模型,并得出了相关的均衡策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有针对性的设计了两种契约相结合的契约机制协调供应链,并利用数值算例分析验证所得结论以及契约机制的有效性与可实践性,同时分析模型中的一些重要参数如渠道替代系数、传统渠道所占市场份额、废旧产品回收率、再制造成本节约等对双渠道供应链各项最优决策及渠道利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在一个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中, 制造商拥有线下传统渠道及线上直销双渠道。首先根据消费者剩余理论, 构建了制造商双渠道需求函数;接着分别构建了两类Stackelberg博弈及Nash博弈三种权力结构下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利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求解;最后分析了三种不同权力结构对制造商双渠道供应链的影响。研究发现:制造商线上直销渠道价格不受三种博弈权力结构的影响;线下传统渠道零售价格、需求, 线上直销渠道需求及制造商双渠道供应链总利润不受两类Stackelberg博弈权力结构的影响;线下传统渠道零售价格及线上直销渠道需求在Nash博弈权力结构下最小, 而线下传统渠道需求及供应链总利润在Nash博弈权力结构下最大;制造商批发价格、利润及零售商利润对三种博弈权力结构较敏感, 随供应链成员自身博弈权力地位的下降而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3.
赵静  肖亚倩 《运筹与管理》2018,27(12):108-114
本文以消费者对传统零售渠道和网络直销渠道的不同偏好和不同渠道运营成本为基础,研究零售商销售新产品并回收废旧产品、制造商开辟网络直销渠道的双渠道闭环供应链中成员的定价决策问题。建立三种不同市场权力结构下的定价博弈模型,用逆向归纳法得到模型的最优解,并用解析分析和数值分析得到消费者的渠道偏好程度和渠道运营成本对定价决策和利润的影响。研究表明:最优直销价格随网络直销渠道偏好程度的增加而上升,最优零售价格随网络直销渠道偏好程度的增加而下降;网络直销渠道运营成本增加对零售商有利但不利于制造商;传统渠道运营成本的增加对所有成员都不利。  相似文献   

4.
产品的双渠道销售不仅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收益,同时给企业在应对市场复杂需求方面带来冲突和挑战.以拥有双渠道销售的制造商为研究对象,基于消费者对制造商线下渠道和线上渠道存在的策略型行为,研究了渠道之间考虑存在消费者转移的双渠道产品定价及协调策略.首先,构建了"线下主导"和"线上主导"的Stackelberg分散决策博弈模型,得到分散决策模式下的双渠道最优定价均衡解,并分析了策略型消费者所占比例、线上消费者购买到产品概率、消费者转移概率对最优定价和总利润的影响.然后,构建了双渠道集中决策定价模式,通过分析得出存在唯一的双渠道最优定价策略,并给出其解析解表达式.最后,通过数值算例仿真分析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5.
在集中式和分散式决策条件下,应用两阶段优化技术和Stackelberg博弈的理论与方法,对一个制造商与一个零售商组成的双渠道供应链,重点考虑了制造商在网络渠道的服务决策,建立了利润最大化模型,得到了最优的价格策略和服务策略,研究表明,网络渠道的服务水平对制造商和零售商的价格决策有着重要影响,而且消费者对网络直销渠道的偏好对制造商和零售商价格决策和服务决策会产生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基于电商平台销售渠道的多样性,决策是否引入第三方零售渠道是自营品牌商在现实的E-供应链竞争中常常面临的重要难题。在多渠道竞争环境下,构建由两个自营品牌商和一个电商平台组成的E-供应链系统。考虑品牌商不引入、单一品牌商引入与两个品牌商均引入第三方零售渠道三种情形,分别建立Stackelberg博弈模型并求解,分析了平台佣金、消费者的自营零售渠道偏好和交叉价格弹性系数等因素对第三方零售渠道引入及E-供应链各成员最优策略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的交叉价格弹性系数和消费者自营渠道偏好对第三方零售渠道引入策略具有差异性,且两个品牌商均引入第三方零售渠道对电商平台最有利。此外,平台佣金、消费者自营渠道偏好和交叉价格弹性系数对自营、第三方商品的定价以及电商平台、品牌商的利润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梁喜  张余婷 《运筹与管理》2020,29(12):107-117
在考虑消费者渠道偏好和低碳偏好的基础上,使用以制造商为主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研究了单一传统零售渠道、网上直销双渠道和网上分销双渠道中各成员的最优定价决策与减排策略,以及两种双渠道的利润分享协调策略。研究发现:当制造商引入网上直销和分销渠道后,能够有效增加制造商的最优单位减排量;在开通新的渠道后,传统零售商的利润总是会降低,而当消费者对网上销售渠道的偏好处于某一范围内时,制造商的利润会增加。本文通过设计利润分享机制来协调制造商和传统零售商的利润问题,使得供应链成员的利润实现Pareto改进。  相似文献   

8.
基于单个制造商与单个零售商所组成的双渠道供应链结构,利用微分对策方法,分别考察了动态架构中Stackelberg博弈与合作博弈情形下渠道成员的最优定价和广告策略,并对此两种博弈结构下的反馈均衡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研究发现,两种博弈相比,制造商的直销价格相同,零售商在合作博弈下选择更小的零售价格;制造商在合作博弈下对广告的投入更多,而零售商在两种博弈下的广告投入水平取决于零售商的广告竞争强度与两个渠道销售价格竞争强度的关系;两种博弈下供应链系统利润的大小关系依赖于系统参数.  相似文献   

9.
针对单一风险中性制造商和单一风险规避零售商组成的双渠道闭环供应链,建立制造商主导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讨论零售商分别通过银行贷款和延期支付解决资金约束问题时,各参与方的最优定价,分析回收率和零售商风险规避程度对决策结果的影响,并比较两种融资方式中决策结果的差异。研究表明:在双渠道闭环供应链中,零售商的资金约束不会影响批发价格、直销价格和零售价格随回收率的变化趋势。随着零售商风险规避程度的提高,银行贷款中批发价格的变化还与利率有关,直销价格始终降低;延期支付中批发价格始终提高,直销价格与之无关。当融资利率相等时,银行贷款中的批发价格始终高于延期支付,而直销价格和零售价格的相对大小还受利率和回收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随着B2C模式的电子商务的发展与成熟,越来越多的企业引入了在线直销渠道与在线零售渠道的双渠道营销模式.如何制定有效的在线双渠道定价策略,实现不同在线渠道利益的均衡和渠道整体效益的最大化,成为企业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构建了消费者效用函数模型和双渠道定价决策博弈模型,考察了消费者选择渠道的隐性成本和对在线渠道服务水平满意程度对双渠道定价决策的影响,对比了在线零售商与在线直销制造商分别在独立决策,零售商占主导地位和供应链纵向一体化的三种情况下的双渠道供应链定价策略.最后借助Matlab软件对决策模型进行了计算与仿真,为在线渠道内供应链中各成员的管理者制定最优的定价策略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1.
在考虑零售服务和消费者退货情况下,运用两阶段优化方法分别探究了集中式和分散式两种双渠道供应链的最优定价策略。研究发现零售服务有助于提高零售商的渠道权力,并始终使制造商获益,但只有当服务水平小于某一临界值时,才使制造商和零售商同时得到帕累托改进。零售价格和直销价格与退货率正相关,而与服务水平的关系受渠道结构的影响。服务水平的提高加剧了供应链的“双重边际化”效应,制造商通过生产与消费者需求相匹配的产品来降低退货风险可以减弱这种效应,从而提高供应链效率。  相似文献   

12.
供应链中存在单一生产商、单一零售商和一个交易流动性不对等的第三方B2B电子交易市场。在零售需求不确定的情况下,分别建立了供应链集中决策模型、传统固定合约均衡决策模型、收入共享契约分散决策模型,验证了收入共享契约在多渠道采购环境下仍可以协调供应链,分析了使供应链达到帕累托改进的收入共享契约的参数设定,最后分别从卖出流动性和买入流动性两个角度讨论了交易流动性对供应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卖出流动性好的电子交易市场可以促使供应链达到最优生产量,实现整体收益的最大化;两种交易流动性的趋好都会提高供应链效率,但生产商更偏好卖出流动性好的电子交易市场。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presents a two-period supply chain model which is comprised of one manufacturer and one retailer who are involved in trading a single product. The demand rate in each period is dependent on the selling prices of the current period and the previous period. We assume that the manufacturer acts as the Stackelberg leader and declares wholesale price(s) to the retailer who follows the manufacturer’s decision and sets his selling prices for two consecutive periods. The manufacturer adopts one of the two pricing options: (1) setting the same wholesale price to both the selling periods (2) setting different wholesale prices to two different selling periods. Based on these pricing options, we develop four decision strategies of the manufacturer and the retailer and compare them. For a numerical example, we study the effects of these decision strategies on the optimal results of the supply chain. Further, we graphically analyze under what circumstances a particular decision strategy plays a dominant role.  相似文献   

14.
以包含一个制造商与一个零售商的两级供应链为研究对象,考虑零售商居于主导地位并付出销售努力时供应链各成员的决策。结合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将市场需求函数和制造商的制造成本、零售商的经营成本视为模糊变量;运用斯塔克尔伯格模型刻画零售商和制造商之间的博弈过程,并引入期望值模型、机会约束模型来解决最优决策问题;通过一个数值算例证明了供应链博弈模型的有效性。研究表明,在均衡结果中,考虑到零售商所承担的销售努力成本,其总体期望值利润相比于制造商而言偏低,但单位产品边际利润较高。原因在于,零售商的主导地位使其不仅通过销售努力提高产品销量,提高了供应链的整体利润,同时也能够采用压低批发价格的方式,使自身在供应链中获取更多收益。  相似文献   

15.
双渠道闭环供应链的三种回收模式的建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生产商负责网上直销、零售商负责网下零售、且具有回收再制造功能的双渠道闭环供应链,首先分析了生产商负责产品回收和零售商负责产品回收下生产商和零售商之间的博弈行为,建立了刻画两种回收模式的两层规划模型;进而假定生产商委托第三方企业负责回收,分析了生产商、零售商和第三方回收企业之间的博弈行为,建立了对应此一主两从博弈结构的带均衡约束的两层规划模型.对所得模型进行了模型求解,得到了三种回收模式下双渠道闭环分散式供应链的最优直销价、零售价和回收再制造率决策.通过数值算例对上述三种回收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刻画网上直销吸引力的相关参数进行了灵敏度分析.研究发现,生产商负责回收时的回收再制造率最高;网上直销具有激发潜在需求(正效应)和吸引零售市场需求发生转移(负效应)的双重效应等.  相似文献   

16.
在Bertrand竞争、Stackelberg竞争及集中决策下,研究由单制造商与多竞争零售商组成的双渠道供应链的定价决策问题。运用两阶段优化技术、博弈论及矩阵论,讨论了多竞争零售商与单制造商在价格方面相互竞争的问题,给出不同市场竞争模式及集中决策下供应链成员的博弈均衡解。对比不同博弈框架及集中决策下供应链成员的定价决策,通过数值实验分析了价格敏感度及零售商个数对最优定价决策和最大利润影响,给出一些管理学理论与见解,为双渠道供应链中各成员的管理者制定最优决策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7.
In view of the three-level green supply chain system in which market demand correlates with product green degree, game theory is applied to study four models, namely cooperative decision-making, three-level leader–follower game, Stackelberg game I and Stackelberg game II. Theoretical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profits of both the supply chain system and participating members reach the optimal level under cooperative decision-making, while the decision results of participating members as well as the channel profit are far from satisfactory under the non-cooperative game. By building a revenue sharing mechanism, Shapley value method coordination mechanism and asymmetric Nash negotiation mechanism, supply chain members are motivated to respond positively to the cooperation in producing and marketing green products, the optimal income distribution coefficient of participating members is given, and the income of each member is increased substantially as is compared with that under the non-cooperative game. Also, by determining the cooperative parameter, green supply chain managers may effectively get involved in the aforementioned coordination mechanisms to intervene and regulate the green channel so as to promote the smooth operation of green supply cha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