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和工扫描量热分析等手段对聚酰胺-46进行了基本表征,并用广角X射线衍射和扫描隧道显微镜技术对其聚集态结构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丙三醇水溶液玻璃结构松弛现象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考察水含量对丙三醇水溶液玻璃体结构松弛行为的影响,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量了五种高浓度丙三醇水溶液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玻璃化转变区域的比热容,利用TNM模型进行了结构松弛的现象学分析. 松弛时间的分析结果表明,水溶液玻璃中水含量越高,则松弛过程越快. TNM模型的计算结果表明,随着水含量的增加,玻璃体系的结构松弛活化能和非指数参数都有逐渐降低的趋势,而非线性参数和指前因子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3.
龙眼花粉形态扫描电子显微摄影测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扫描电子显微技术、电子计算机计算技术和摄影测量学原理,对龙眼花粉进行三维定量分析。使孢粉形态学的研究从光学显微镜(OL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进入到扫描电子显微摄影测量(SEMP)立体观察与三维定量分析的高级阶段。为我国龙眼一个野生品种和五个栽培品种进行了形态分类,为改良品种和遗传变异的研究提供了分析数据。  相似文献   

4.
结合近期研究工作, 简要介绍了在溶液环境下, 利用有机分子在金属表面构筑纳米结构, 利用光化学反应方法调控所得的纳米结构, 利用电化学扫描隧道显微镜对这些结构进行观察, 及利用毛细管隧道结方法测量纳米结构电学性质的相关结果. 并展望了表面纳米结构的构筑、控制和性质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在室温下 ,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 (STM )对 4 戊基 4′ 甲氧基苯甲酸苯酯吸附在石墨基底上的结构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分子为单层且有一定位错的头 (甲氧基 )对头、尾 (烷基 )对尾排列 ;理论计算表明 :外加偏压产生的电场对分子轨道能级及其极化率具有一定的影响 ;由于分子的HOMO ,LUMO能级与石墨费米能级之间的能量差值较大 ,低偏压下不利于STM成象 ,因此 ,分子的极化率对石墨基底功函数的影响可能是形成该液晶分子STM形貌的主要因素 .  相似文献   

6.
扫描探针显微技术在TiO2表面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近年来扫描探针显微(SPM)技术(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在TiO2表面的形貌、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间断多次扫描电位溶出分析是在多次扫描电位溶出分析和间断扫描伏安法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的电位溶出分析技术,它不仅具有多次扫描电位溶出分析灵敏度高的优点,又克服了多次扫描电位溶出分析对多元素分析时元素之间相互干扰的缺点。文章讨论了间断多次扫描电位溶出分析的实验条件,同时用这种方法分析了人尿中镉、铅的含量。间断多次扫描电位溶出分析在电积10分钟时,最低可检测到0.005ng/mL的镉和0.01ng/mL的铅。镉、铅浓度为4ng/mL时,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9%和3.2%,证明间断多次扫描电位溶出分析可以同脉冲阳极溶出伏安法媲美。  相似文献   

8.
扫描电化学微探针的发展及其在局部腐蚀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概述当前国内外具有空间分辨能力的扫描微探针技术及其在腐蚀研究中的应用,包括扫描微电极技术(SMET)、扫描电化学显微镜(SECM)、原子力显微镜(AFM)、扫描Kelvin探针技术(SKP)等,其中SMET、SECM、SKP及局部交流阻抗技术可直接测定腐蚀电极表面或界面电化学不均一性的分布图像,而原子力显微镜技术则是通过分子间作用力从纳米尺寸测量腐蚀过程表面形貌的变化.文中侧重介绍作者近年先后建立的具有微米空间分辨度的电化学微探针技术,并利用各种扫描探针技术研究金属/溶液界面电化学不均一性及其局部腐蚀过程.研究表明,空间分辨电化学方法的发展及应用,加深了人们对金属表面和金属/溶液界面电化学不均一性,特别是金属局部腐蚀发生、发展及过程机理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Reimann-Stielties(黎曼-斯堤杰斯)级数展开法,指导了简单可逆电极体系的线性扫描伏安法和阶梯扫描伏安法的电流方程式,得到了能有机地统一的这两种最大为基本的伏安法的电流函数表达式,表达式简明直观,在无因次电流函数的基础详细讨论了制约阶梯扫描伏安法和线性扫描伏安法之间相关性程度的各因素,获得了一些新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扫描电子显微镜常用于观察样品的内部结构以及化学组成,是材料学领域不可缺少的现代分析测试仪器. 绍兴文理学院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已十多年,年平均运行有效机时在1 000 h以上,是学校利用率最高的仪器设备之一. 结合大型仪器设备管理运行中的经验以及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从检测技术提升、仪器共享、评价体系等方面对仪器的管理制度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以天然来源的生物质百香果内膜为原料,采用热解炭化-KOH活化的方法制备出比表面积大、孔隙结构好的纳米片生物炭(BXG-AC),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方法对所制备催化剂进行了元素组成和微观形貌表征,采用循环伏安扫描(CV)和线性伏安扫描(LSV)对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百香果内膜生物炭经过KOH活化后,在0.1 mol/L的磷酸缓冲液(PBS)中表现出良好的电催化活性。将所制备的催化剂应用于单室MFCs阴极时,对应的MFC最大功率密度达1153.3 mW/m2,略低于Pt/C的1214.3 mW/m2,且此MFC运行60 d后,其性能未见明显降低。表明BXG-AC催化剂具有显著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为开发高效MFC阴极催化剂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开发了一种以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联用为主的药用包装材料鉴别手段.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联用,联合红外分光光度计和差示扫描量热仪,对未知成分的胶塞和复合膜进行了分析鉴别,并对厚度进行了测定. 通过分析鉴别,胶塞为覆有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膜的溴化丁基胶塞,覆膜厚度约为24 μm,复合膜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低密度聚乙烯/铝/低密度聚乙烯复合膜,厚度分别约为38、19、13、14 μm. 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联用技术可以确定未知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和比例,可以解决传统鉴别手段在鉴别未知物时所遇到的瓶颈,极大地提高了鉴别效率和准确度,为鉴别药用包装材料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稀土/纳米TiO2的表面电子结构   总被引:28,自引:6,他引:28  
用浸泽法对纳米TiO2粉末进行稀土处理,制得稀土/纳米TiO2光催化功能材料。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扫描隧道谱技术研究稀土/TiO2纳米光催化材料的表面电子结构。结果表明:在纳米TiO2中加入铈元素制备的Ce/TiO2纳米粉末材料,其表面禁带内-0.8及 0.5eV附近可出现新能级,稀土能促进羟基自由基产生、提高光催化活性,可实现可见光条件下光催化净化空气。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一台常规的Aglient 5500型的扫描探针显微镜为基础,通过配置光源及聚焦系统、研制光强度自动控制部件、研制样品台等方法将太阳光模拟器发射的光引入样品的探针扫描区域,开发了利用扫描探针显微镜原位测试太阳能电池材料微区光电性质的功能。光电性质的测试过程可在手套箱内进行,解决了有机半导体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和氧而失效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胶质液体泡沫的微观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燕永利  张宁生  屈撑囤  刘立  李便琴 《化学学报》2005,63(21):1944-1950
采用冷冻蚀刻电子显微镜技术(FF-TEM)、小角X射线散射(SAXS)、偏光显微镜以及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等手段对组成为十二烷基醇聚氧乙烯(3)醚(AEO-3)/正癸烷/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或Tween 80/水的胶质液体泡沫(CLA)体系的微观结构进行了系统分析. 分析结果表明, CLA是由微米级的油相颗粒(富油相)和包围着它的外层水相液膜(富水相)组成, 且在富油相和富水相区内分别有诸如反胶束和胶束或O/W微乳液等超分子聚集体结构存在. 通过对不同组成和不同相体积比(PVR)的CLA之间, 以及与高内相普通乳状液(HIPRE)在粒径大小、组成、制备方法、结构特征、稳定性等方面的比较, 发现CLA与HIPRE具有相似的结构轮廓. 这一结论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Princen等有关CLA结构与本质的论点.  相似文献   

16.
高性能热塑性板材在汽车、电器、医药、建材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常常添加一些功能性元素如Ti、Sb等用来提升其性能,如何快速检测其成分及含量对研究热塑性板材至关重要.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SEM/EDS)对高性能热塑性板材的形貌和成分进行分析,分别研究了导电处理前后对其形貌和成分测定的影响. 利用热分析技术分析了高性能热塑性板材的热力学特征. 研究结果表明,不做导电处理的高性能热塑性板材在能谱分析时被分解和升华,功能性元素消失,无法准确检测其成分及含量. 高性能热塑性板材能谱分析时做适当的导电处理为其准确地检测提供了方法和指导.  相似文献   

17.
陈星星 《电化学》2018,24(5):497
扫描电化学显微镜是一种在检测样品表面物理形貌的同时能提供丰富的电化学信息的扫描探针技术,由于超微电极的引入,它可以高时空分辨率地探究各类样品的物理形貌和电化学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 随着现代纳米科技的不断发展,扫描探针的尺寸也逐渐从亚微米发展到纳米级别. 与此同时,高效优选各类氧反应和氢反应电催化材料,明晰其电化学反应过程和性能是二十一世纪绿色新能源转换存储系统(如可再生燃料电池、金属空气电池等)的重要研究方向. 本文首先概括了可应用于扫描电化学显微镜的纳米级扫描探针的制备及发展,之后着重介绍了近四年纳米尺度扫描电化学显微镜在电催化氧反应和氢反应研究中的一些最新研究进展. 最后以点窥面,对未来纳米尺度扫描电化学显微镜的未来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扫描电子显微(配备能谱仪附件)技术作为表面微观分析的重要手段之一,可充分展现催化剂的表面形貌和微区成分,对催化剂的研制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背散射电子成像与X射线能谱仪结合,研究了 Au-Ni复合催化剂的表面形貌及活性组分的分散状态,并详细探讨了图像清晰度与扫描速度、工作电压、工作距离等的关系.研究发现,在扫描速度...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提出了超微盘电极上受扩散和电极反应速率控制的线性扫描伏安法准稳态电流理论,对电流、电位曲线的性质进行了探讨,利用铂超微盘电极及Fe(Ⅱ)-1mol/LH2SO4体系进行了验证,并测定了标准电极反应速率常数(ks)及转移系数(α)。用恒电位和线性扫描伏安法得到的实验结果与理论相符。  相似文献   

20.
陈婷  万立骏 《中国科学B辑》2009,39(10):1102-1114
表面手性现象是物理化学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研究表面手性现象,将有助于对分子吸附,分子间相互作用,多相手性催化,手性分离与拆分等科学和实际应用问题的深入理解.在表面手性现象和手性结构的研究中,扫描隧道显微技术(STM)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研究表面手性现象的重要手段.该综述文章以本课题组近年已发表的研究工作为主,重点介绍利用STM研究固体表面分子吸附组装体系中关于手性问题的部分结果,包括固有手性分子在固体表面的吸附,非手性分子组装形成手性结构,以及表面手性结构的转化和调控.还结合实验结果分析探讨了表面手性的结构形成、放大和传递等,展望了该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