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的学习离不开做题,面对"题海",有的人感到的是"浩瀚无垠"与"沉重",有的人则能于"惊涛骇浪"之中,汲取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量,同时准确把握隐藏在其厚重外表下的规律性的特征.因此,如何能在解题过程中,拓宽分析的视角,把握解题的规律,并于探究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成为了每一个学习者十分关注的问题.下面不妨通过一道向量习题的解答,来剖析探究思维的脉络.  相似文献   

2.
在教学上,对于课本中的例习题,教师若善于引导学生探究问题的各个方面,对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都将大有裨益.本文以一道课本例习题为例,谈谈如何借助课本习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3.
一道习题的研究性学习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刘祖希 《数学通报》2004,(10):22-24
目前,高中数学课程改革中“探究型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理念已深入人心.笔者也在不断创造“研究性学习”的时机和氛围,笔者发现在习题教学中进行研究性学习,会收到良好的效果,本文介绍一个案例.  相似文献   

4.
题目已知a〉0,b〉0,求证: (a+b)(1/a+1/b)≥4 ① 这是高中数学实验课本北师大版(选修4—5)练习2第1题,此题看似平淡,但内涵丰富,对它进一步探究,可达到培养思维、提高能力之效.  相似文献   

5.
复习向量的时候,我们遇到了一道习题: 若a=(8,x/2),b=(x,1),是否存在正实数x,使得(2a+b)//(a-2b),若存在,求出x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相似文献   

6.
季君君 《数学通讯》2020,(19):30-32
在数学解题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解题后对原问题的"再探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改变题目的条件或结论,挖掘隐形的知识与思想,实现从"一道题"到"一类题"的跨越,从而达成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创新意识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在数学学习中,如果我们能够从平凡的问题中发现新奇,探索规律,标新立异,就有利于培养我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也是研究性学习的目的之一.下面举一例说明1 问题的提出  相似文献   

8.
文[1]给出了一道课本习题的解法及其变式,读后觉得意犹未尽.原题如下:题1等差数列{an}、{bn}的前n项和分别为Sn、Tn,且SnTn=3n-12n+3,则a8b8=.这道习题意在考查等差数列的性质及其应用,文[1]只是给出了问题的解法及简单变式,没有充分发挥这道习题的示范性功能.笔者对这道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标准教材的显著特点是让学生自主探究地思考问题,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获取多种解题思维,拓广解题视野,提高探索意识,促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11.
段志强 《数学通讯》2009,(10):23-23
人民教育出版社《数学》(必修)第二册(上)第16页有这样一道题目: 求证:a^2+b^2+c^2≥ab+bc+ca.  相似文献   

12.
唐昌德 《数学通报》2006,45(7):47-47
文[1]作为“研究性学习”的案例从多角度给出了题目设p>0,q>0,p3 q3=2,求证p q≤2的多种解法.受此启发,继续探索,现从另一角度作为“研究性学习”的案例提供于此.1现用分离变量给出一种直接的证法不妨设p≤q,于是p3≤q3,由p3 q3=2得q3-1=1-p3≥0,即(q-1)(q2 q 1)=-(p3-1)=-(p-1  相似文献   

13.
聂文喜 《数学通报》2006,45(6):40-41
课本例、习题是为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引起认知结构的同化而设计的.在平时的教学中,若对课本例、习题进行适当发散研究,有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下面仅以一道课本习题为例进行阐述.题目(高中数学新教材第二册(上)P132·T6)在椭圆x245 y220=1上求一点P,使它与两个焦点的连线互相垂直.分析这是道几何背景深刻,耐人寻味的好题,它直接道出了圆与椭圆的内在联系,就是这道小题多次成为高考关键题目的起源地.笔者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开展了一次数学探究活动.探究1椭圆上动点对两焦…  相似文献   

14.
在教学三角函数后,我们组织学生分小组对一道课本习题进行专题探究(借助图形计算器),并撰写研究报告,进行课堂展示.探究这个问题后觉得意犹未尽,于是对本题进行再拓展、再探究(探究2中的方法均为学生展示的成果),目的是充分发挥课本中探究·拓展这类问题的探究功能,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学会探究问题,倡导小组合作学习善于交流思想,诱导学生发散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5.
数学探究的鲜活资源——一道课本习题的数学探究案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数学探究"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然而在践行这一理念的过程中,数学探究有被异化的倾向:(1)形式化.既便是很简洁的问题,也要来个分组讨论,名日"合作探究",虽"满堂尽响探究声",但探于形式,究于表象;(2)狭窄化.把数学探究等同于攻克难题,名日"自主探究".于是,在数学探究的旗帜下,难、偏、怪题又充斥课堂,学生又遨游于题海,力争通过苦磨傻练去攻克一道又一道难题,完成一个又一个"自主探究".  相似文献   

16.
题目甲、乙两人玩猜数字游戏,现先由甲在心中任想一个数字,记为a,再由乙猜甲刚才所想的数字,把乙猜的数字记为b,且a,b∈{1,2,3,  相似文献   

17.
18.
题目 甲、乙两人玩猜数字游戏,现先由甲在心中任想一个数字,记为a,再由乙猜甲刚才所想的数字,把乙猜的数字记为b,且a,b∈{1,2,3,4).若|a-b|≤1,则称甲、乙“心有灵犀”.现任意找两人玩这个游戏,得出他们心有灵犀的概率为( )  相似文献   

19.
20.
课本中的习题在解题思路和方法上通常都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代表性,对强化学生的"四基",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提高探究能力、丰富思维、培养学习兴趣、开发创新精神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时,课本习题具有较强的拓展探究的空间,其中许多例题、习题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背景.笔者首先探究一道课本习题的解法,然后举一反三进行挖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