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客家民系人文特征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因移民、行政区域的变动而变化。客家方言于五代前已形成。“阿姆话”是客家妇女地位及作用的标志。客家民系最典型的人文特征:妇女问题、二次葬、祖先崇拜。妇女精神是由其先婢后妻身份及条件所迫而形成的;二次葬习俗是因要回归故里而形成的;祖先崇拜、宗祠观念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而在客家民系中尤为突出。客家称谓迟于客家民系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语言因移民、行政区域的变动而变化。容家方言于五代前已形成。“阿姆话”是客家妇女地位及作用的标志。客家民系最典型的人文特征:妇女问题、二次葬、祖先崇拜。妇女精神是由其先婢后妻身份及条件所迫而形成的;二次葬习俗是因要回归故里而形威的;祖先崇拜、宗祠现念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而在客家民系中尤为突出。容家称谓迟于客家民系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上杭县优越的自然环境和安定的社会环境,成为上杭县客家民系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条件。从客家族谱以及姓氏变迁的研究显示上杭是客家众多姓氏的发祥地,客家先民的中转站。  相似文献   

4.
客家民系形成及范围界定新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中原汉族分西中东三线迁移开发,中线形成湘赣、客家、广府三民系。粤北、赣南、桂北、湘南、闽西是客家形成区域,秦汉强制移民集团是形成基础,形成妇女精神、二次葬习俗。魏晋南北朝自由移民加盟后初具规模,形成重宗祠、敬祖先、讲郡望之特征。唐末五代战乱使客家民系向东西方播迁。宋代高文化素质移民向东面赣汀迁入,形成了尚农基础上重文的耕读之风。宋末元初动乱使赣汀之民向粤东北播迁,梅州有新老客之说,新客形成了“客家人”的称谓并传回祖地,但也有不接受的。故此,客家民系应包含湘南桂北之平话人、赣南粤北不认同“客家人”称谓而讲客家话之人、以“客家人”为族称的汀赣及由汀赣而梅又由梅而海内外之人。  相似文献   

5.
林开钦新著《论汉族客家民系》,继承和发展了罗香林所开创的客家研究传统,对有关客家事象及研究的诸多基本问题和重大历史问题进行了论述,其中尤具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的是,对客家族属界定和客家研究根本任务问题给予了正本清源的论述,并对有关客家历史源流的研究加以理论拓展。  相似文献   

6.
客家民系“根在河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家民系渊源于中原汉人的南迁,这已是史学界的共识和多年研究的定论。1987年全国第四届台湾同胞青年夏令营代表团郑重地将“根在河洛”的丰碑竖立在古都洛阳的涧河之滨──东周王城的遗址之上,这无疑是在肯定客家民系“根在河洛”,表明“河洛”是客家民系的源头。本文拟从这几个方面论述客家民系渊源“根在河洛”的问题。1、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河洛是华夏先民的故乡。2、三代同源,祖根河洛。3、客家民系渊源于中原汉人的南迁。1、客家姓氏溯源。据此,我们可见客家民系“根在河洛”,完全符合客家民系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实际。河洛不仅是客家民系的血统之根源,也是客家文化之根源。河洛文化不论是在闽、越、台、港,还是在海外所有客家民系中,都有重大影响,客家民系“根在河洛”这是客观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作为四川方言的一支和西南官话的代表,四川方言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与北方方言区的代表北京话存在许多相似的地方。但李伯清却说,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四川人说普通话,四川方言之所以单列出来成为方言的一种,自然存在着其自身的特点。本文将从词汇角度出发,以李伯清假打评书为语言材料,研究独特的四川方言词汇系统,特别是老成都话中的特色词汇,并与普通话词汇进行对比,以达到推广普通话,展现四川方言独特魅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揭阳方言是现代汉语闽方言闽南次方言的一个小分支。揭阳方言与普通话在词汇系统上既有内在的联系,在某些方面又有着较为显著的差别。通过与普通话的比较,不仅有助于揭示揭阳方言词汇的特点,而且对进一步了解揭阳方言的面貌。促进揭阳地区的普通话教学与测试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耒阳市位于湖南省的东南部。耒阳方言属客家话还是赣语,向来存在分歧。文章先选取“脑”、“背”、“脚”、“湄”、“公”、“婆”、“牯”、“牯佬”等有代表性的耒阳方言口语常用字进行分析,再用100个方言特征词与客家话、赣语进行比较,从未阳方言的词汇特点的角度论证耒阳方言属于客家话。  相似文献   

10.
柳州方言属于西南官话,是桂柳方言的一个分支。清末,广东不少人移民广西,带来了粤方言。作为强势方言的粤方言,对本土的形成于明末的柳州方言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文章试图借鉴语言接触的相关理论,从词汇的角度来具体分析粤方言对柳州方言产生的影响以及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宜昌话属西南官话成渝片。宜昌话有明显的川味儿,同时又与武汉话有相近之处。宜昌方言的词汇体现的地方色彩,在词形上,保留了不少古语词,创制了一批与普通话不尽相同的方言词;在词义上,一是不少语词存留了古代的语义,二是由于个性化的语义引伸,致使有些词的意义体系或有别于普通话。但是,总体而论,则与汉语自古而来的发展规律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12.
方言之间的差别不仅表现在语音上,同样也表现在词汇上,各种方言中都存在着与其他方言起区别作用的特征词,研究方言中地方色彩浓厚的词汇的理据,即这些词汇形成和演变的原因,对于找出某种方言的特别之处有重大的价值。因为这些理据打上了造词时的思维特征,具有很鲜明的地方色彩。本文就是以萍乡方言为例,探讨萍乡方言特色词的理据。  相似文献   

13.
从语言符号切入,考察客家的民俗文化特点。从方言角度看,客话的亲属称谓反映了当代客家迄今为止仍然承袭古代社会的家族结构习俗;客话的婚嫁语词则反映了客家民间仍保留古代传统婚姻制度的诸多礼仪俗尚;客家民众日常生活中好用谐音修辞手法表达吉祥语和禁忌语的风气。体现了当地百姓避祸趋吉和讲究体面的思想意识;而生意场中的暗语应用,则体现了客家民间在商品交易过程中注意保守商业秘密、以避免亏损的防范心理。  相似文献   

14.
邓尧 《攀枝花学院学报》2012,29(1):45-47,94
味觉是人体的重要感官,四川方言中表味道语义场所辖词汇37个,对五味、麻、油、香、淡、臭,各有说法。同普通话比较,它们在构词方式、语法功能、语义特征分布上有自身的特点。体现了同属北方方言的川方言的造词心理机制与词汇运用特点。  相似文献   

15.
从词义、词缀、造词理据、词源和桐城方言中特有的词汇等方面,分析说明了桐城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所在.  相似文献   

16.
《潍坊学院学报》2016,(3):91-93
临朐方言属于北方黄河官话区方言的一种,隶属山东东潍方言。临朐地处方言东潍片与西齐片的交界处,在长期发展交流中形成了独有的特点。通过对临朐方言语词汇方面的初步探究,对比其与普通话中词汇使用的差异以及某些词汇的来源探讨,对维护方言、促进方言的发展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客家历史源流是客家文化研究的核心问题,包括客家称谓、客家历史渊源、客家民系形成、客家人的界定、客家文化认同等相关问题。客家研究历经百余年,取得了丰硕成果,"客家中原迁徙说"成为学界政界的主流认识,但目前还有不少问题难于达成共识,客家"中原说""土著说"时有分歧,客家民系的认同标准多样难于达成一致,客家民系的形成时间也跨度很大。新时代的客家研究应在梳理客家研究史及成果基础上,针对核心问题,展开多学科整合研究,开拓视野,将海内外客家进行比较研究,客家研究与地方社会文化建设相结合,回应现实关切。  相似文献   

18.
郭晓颖 《科技信息》2012,(35):197-197,298
人类之间的文化交流、贸易往来、移民杂居、战争征服等各种形态的接触,都会引起语言的接触。在语言接触的过程中,就会出现不同语言间的相互借用和融合现象。由于历史原因,东北方言深受当地各民族语言和周边的俄、日、韩等国语言的影响。本文通过对东北方言中遗留的日语词汇来论述日语与东北方言之间的渊源及其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19.
广西田林县平塘乡汉语方言属西南官话,由于其历史和地域等因素而具有比较鲜明的自身特点。文章分门别类收录具有当地方言特色的常用词语若干条,为汉语方言研究提供一份比较详实的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20.
三峡是长江文明的重要区段,对其方言的调查和研究有助于三峡文化以及长江文明的发掘与认识。三峡方言的研究,根据历史文化和语言的特点来考察,应可自下而上细划为峡口、峡腹和峡尾(或峡端)几段来进行。本文据于峡口,以近50年来的词汇现象为调查对象,由时间、空间以及时空综合的视角,将其词汇构成来源归纳于古语保存和留用、自行设计和造作、引进通语和外言的框架之下,对其语词进行了列举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