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部分重力条件下气液两相流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和平号”空间站气液两相流实验中获得的部分重力(0.1g和0.014g)条件下的流型特征及其相互转换条件,并将其和常重力与微重力两相流研究中较常用的流型转换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
目前对短纽带引发的气液旋流中液膜的分布规律认识不清楚,限制了短纽带在换热器中的应用。本文采用欧拉双流体模型研究了短螺旋纽带引发的管内气液旋流场中液膜的形成及发展规律。研究发现:气液两相雾状流来流,在纽带下游的直管段中,存在两个对称的螺旋涡,截面上的液膜厚度存在两个对称的波峰。纽带下游一定位置处,截面上液膜厚度的周向峰值会达到最大,随后液膜厚度的峰值逐渐降低。周向平均液膜厚度沿轴向先增厚后减薄。截面上流体的低压中心与螺旋涡的中心不重合,受液膜分布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3.
针对液环泵内气液两相流动的复杂时空规律,采用本征正交分解(POD)方法对其瞬态气液两相流场进行特征分解,分析其相态场、速度场的空间基模态特征及模态系数的时域特征,建立非定常流场降阶模型,并对流场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POD方法可实现对液环泵内复杂流场的时空解耦分析,相态场及速度场的各阶模态系数在时域内的变化能够反映各阶模态场的能量、频率及相位变化规律,模态场能够反映脉动流场的空间尺度变化规律。POD降阶模型能够对样本空间内的流场进行精确预测,进口压力、相态场及速度场预测结果的最大相对误差分别约为0.2%、4%、8%,在样本空间外POD降阶模型具有一定外延预测精度,当预测目标逐渐远离样本空间时POD预测结果与CFD计算结果之间的误差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简化严重段塞流节流模型数值模拟了不同出口阀门开度下管道入口压力和出口持液率等特性参数的周期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的阀门开度下,严重段塞流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压力波动较为明显,气液间歇流出。当管道出口阀门开度减小到一定程度后,管道入口压力波动减小,周期降低,管道出口气液由间歇流转为混合流动。本文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管道入口压力峰值、压力波动、周期等参数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5.
水平管外降膜流动液膜厚度的测量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双极电导探针技术对水平管外无传热时的降膜流动的液膜厚度分布及其变化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试验段水平管管径为φ25.4mm,长为300mm,液膜流量范围为Q=50~250L.h-1,水平管之间的垂直管间距分别为25mm,32mm,40mm.测量了不同流量、管间距变化条件下的液膜厚度分布,重点分析了流址变化、管间距变化、...  相似文献   

6.
7.
本文提出了在大功率射频发射系统中对一个未知的天线负载,可用二次实验数据来确定双T调配器的参数,以达到射频源和天线负载间的匹配。文中详细地讨论了这种高配法的理论并给出了用以实验的解析公式。  相似文献   

8.
王世庆  金亚秋 《物理学报》2001,50(9):1737-1741
采用磁重联模型与湍流模型,通过求解耦合了锯齿触发条件的一维输运方程,模拟了电子回旋共振加热(ECRH)情形下T-10托卡马克中锯齿振荡.其中之一是近轴的ECRH,另一个是远轴的ECRH,数值结果与实验的比较表明用湍流模型得到了较好的预测结果,相反,由于重联模型的一些基本缺陷,不可能由重联模型得到满意的结果. 关键词: 锯齿振荡 磁重联模型 湍流模型 电子回旋共振加热  相似文献   

9.
用速度浓度同步测量系统研究瞬态气体撞壁射流混合过程谢辉,苏万华,史绍熙,林荣文(天津大学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300072)关键词撞壁射流,射流混合,速度浓度同步测量1引言对于中小型直喷式柴油机,燃油喷雾与壁面撞击不可避免,研究喷雾和壁面的相...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对北京市现有能源消费、供应情况和存在问题及双源供暖(空调)系统的特点进行了简要的分析,然后进一步结合案例探讨了双源供暖(空调)系统的节能和环保优势,以及该系统对于电力和燃气系统季节性调峰具有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太阳能热水驱动地板采暖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一套太阳能驱动地板采暖系统的冬季运行性能进行了研究.该系统采用96 m2带有CPC的U氆管式太阳能集热器,为170 m2的办公空间提供采暖.实验从2006年12月进行到2007年3月,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通常情况下受控房间温度可以维持在16℃以上,在实验的基础上,对该系统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建模,并对不同工况下的系统运行特性进行了模拟分析.  相似文献   

12.
根据一套10kw级微型分布式冷热电联产系统(采用燃气内燃机发电,地板辐射采暖,吸附制冷机提供空调制冷)在冬夏两季实验研究获得的数据,从热力学第一及第二定律角度,进行热力学分析,与传统的冷、热、电分产系统进行比较,并对不同评价标准得出的结果展开了进一步的探讨。分析揭示了冷热电联产系统高效节能的原因,得出的相关结论为实验系统的改进以及未来实际应用系统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应用极坐标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强  田蓬勃 《物理与工程》2001,11(4):14-14,17
利用极坐标系中径向中速度与横向速度的概念求解运动学中的一个追线问题。  相似文献   

14.
离心泵在启动阶段的水力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工作的离心泵,分析了其内部流体的流动情况,建立了在非稳定工况下操作的理论扬程公式,非稳态理论扬程包括旋转加速附加扬程和水流加速消耗扬程以及由于流动速度变化引起泵壳中的附加压力而产生的扬程。在离心泵的启动阶段,对其在不同阀门开度下的水力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测量了瞬时转速、流量、扬程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并把试验结果进行修正。由于启动时一部分扬程用来提供流体加速,压力传感器测量不到,因此必须把试验扬程加以修正。将理论计算与修正的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两者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5.
一种新的变浓度容量调节系统及其动态特性和参数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符号说明DL进入贮液器3和再沸器4的工质质量流量(kg/S)h。。;hb在贮液器4的汽液比烙(kJ/kg)hi进入再沸器4的液体比焰(kJ/kg)h。11;h;1、进入凝结盟8的液体比烙(kJ/kg)M精馏系统进入制冷系统的质量流量(kg/S)虬,Md;从贮存在制冷系统,贮液器3和再沸器4的工质质量(kg)Q。;Qc再沸器4的加热量和凝结器8的放热量。。,。。再沸器4和贮液器3内工质贮能(kJ/kg)Vb再沸器4出日工质流率(kg/S)X。,X。分别为制冷系统,再沸器,贮液器汽液的工质质量浓度,时间(S)l逆循环变浓度容量调节系统图1为本文提出的制冷…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表明,自由分子流区高温电离气体中颗粒的团相加热、熔化、液相加热与强烈蒸发等加热阶段所需的时间,均正比于颗粒半径,其中蒸发阶段需时最长.颗粒表面温度高于约4000K时,热电子发射开始显著影响颗粒的加热速率,辐射则在低得多的温度下(如2000K)开始影响颗粒的加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