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介绍了分离式热管应用于数据机房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技术特征,分析了充液率、高度差和温差等因素对分离式热管传热性能的影响,以及分离式热管与常规空调复合使用节能性的研究现状。目前,分离式热管系统提供的冷量只是对机房内的环境进行降温,不能对机房内发热设备直接降温,降低了冷量利用效率。针对这种情况,可以把微通道热管换热器置入发热设备内部,直接对发热设备进行降温。通过这种改进空调设备、优化气流组织的节能方法与手段,达到更加节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人们在高温环境作业时的热应激,本文设计出一种涡流管和相变材料复合型冷却服.通过实验研究冷却服在不同工况下的降温参数变化和热舒适评价规律.实验表明:轻度劳动下复合型冷却服使皮肤温度最大降幅为7.6℃;重度劳动下热舒适最大值为1.5且降温续航时间长达80 min.复合型冷却服中的相变材料减小了人体核心温度的波动,使降温效果保持稳定.研究结果为涡流管复合型冷却服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和应用依据.  相似文献   

3.
傅明星  蒋大宗 《低温与超导》2001,29(1):62-66,61
介绍了摄像机热电制冷设计必须考虑的问题 ,研制了性能与同类进口产品相当的摄像机的热电制冷降温、恒温系统。实验结果表明 :该系统对 2 0 0 m W的热负载可以提供 - 40℃以内的稳定恒温 ,温度的控制精度达 0 .1度 ,可作为高性能摄像机及其它成像系统的配套设备。  相似文献   

4.
信息机房是集中存储和管理各类数据处理设备的建筑空间,其热环境的好坏对于各类数据处理设备的连续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回顾近年来对机房热环境分析、评价方面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热量加权等效温差法,从考察传热能力损失的角度重新分析机房内的传热和流动过程。以地板送风为例,建立一个实际机房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将目前常用的机房热环境评价方法与加权等效温差分析结果进行对比,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计算表明,加权等效温差分析方法不仅能有效刻画机房气流组织和热源的分布特性,还能分析由此带来的冷热气流掺混、冷量输配不均等导致机房冷却效率低下的各类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对信息机房的节能运行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喷雾冷却中液滴冲击壁面的流动和换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珊  曲伟  姚伟 《工程热物理学报》2007,28(Z1):221-224
喷雾冷却中液滴冲击壁面的流动和换热强弱可用铺展系数和冷却效能的大小来反映.本文利用Volume-of-Fluid(VOF)方法,对初始直径在50~150 μm,初始速度在1.0~10.0 m/s之间的单个液滴冲击恒温发热表面的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增加液滴的初始速度和直径会扩大液滴的铺展范围,即铺展系数增大;液滴的初始直径越小、速度越大,则其冷却效能越大,即冷却能力越强.定量结果对喷雾系统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结合EAM镶嵌原子作用势, 通过经典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不同截面尺寸Al纳米线在两种冷却速率下的凝固行为, 并采用键对分析技术探讨了相变过程中原子团簇的演化情况. 结果表明:Al纳米线的最终结构不仅与冷却速率有关, 还呈现出明显的尺寸效应. 在较快的冷却速率下, 五种截面尺寸的Al纳米线均得到了多壳螺旋结构; 而当冷却速率降低以后, 除了N3纳米线发生了断裂以外, 其余纳米线的结构随着截面尺寸的增加, 逐渐从多壳螺旋结构经由类-六边形多壳结构最终过渡到稳定的晶态结构.  相似文献   

7.
周国荣  滕新营  王艳  耿浩然  许甫宁 《物理学报》2012,61(6):66101-066101
结合EAM镶嵌原子作用势, 通过经典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不同截面尺寸Al纳米线在两种冷却速率下的凝固行为, 并采用键对分析技术探讨了相变过程中原子团簇的演化情况. 结果表明:Al纳米线的最终结构不仅与冷却速率有关, 还呈现出明显的尺寸效应. 在较快的冷却速率下, 五种截面尺寸的Al纳米线均得到了多壳螺旋结构; 而当冷却速率降低以后, 除了N3纳米线发生了断裂以外, 其余纳米线的结构随着截面尺寸的增加, 逐渐从多壳螺旋结构经由类-六边形多壳结构最终过渡到稳定的晶态结构.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中高能电子散射全截面绝对测量装置的设计,采用直线透射技术.因采用了恒温控制作用室,以便较准确测量反应室的绝对气压值;同时采用静电型圆柱能量分析器,并用计数率测量模式代替通常的束流强度测量模式,从而可以大幅度减小接收立体角,抑制零度角的弹性散射贡献.通过以上几项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测量的精度,从而可以对一些有意义的分子的中、高能电子散射全截面进行绝对测量.  相似文献   

9.
宋成粉  樊沁娜  李蔚  刘永利  张林 《物理学报》2011,60(6):63104-063104
采用基于嵌入原子势模型的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熔融TiAl合金薄膜分别在急冷降温和连续降温两个冷却过程中微观结构的变化.通过应用原子平均能量、对分布函数和键对分析技术等对薄膜内原子局域结构进行的分析. 研究表明,在降温过程中,薄膜内局域结构出现分阶段变化的特点.在急冷降温过程中,薄膜结构的变化可以分为3个阶段,而在连续降温过程中,薄膜内局域结构的变化分为2个阶段.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 TiAl合金 薄膜 计算机模拟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中高能电子散射全截面绝对测量装置的设计,采用直线透射技术.因采用了恒温控制作用室,以便较准确测量反应室的绝对气压值;同时采用静电型圆柱能量分析器,并用计数率测量模式代替通常的束流强度测量模式,从而可以大幅度减小接收立体角,抑制零度角的弹性散射贡献.通过以上几项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测量的精度,从而可以对一些有意义的分子的中、高能电子散射全截面进行绝对测量.  相似文献   

11.
针对现有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高温环境运行效果差、效率低、排气温度过高导致停机等问题,设计一套基于准双级压缩循环理论,以R410A为制冷剂的中压补气型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在50℃极端环境温度下,采用中压补气技术,对系统的制冷性能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系统出水温度由10℃增至15℃时,制冷量增加77.28%,EER提高59.02%,系统的制冷量、功率和EER均随出水温度的升高而增加;(2)相较不补气模式,系统排气温度由111.9℃降至106.23℃,制冷量由14.14 kW增至16.05 kW,可有效降低排气温度,提升制冷量,能更好提高系统超高温制冷时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热泵供水温度对CO2空气源热泵系统性能的影响,保持室外环境温度15.5℃不变,调节热泵供水温度,测试冷却水流量、气冷器出水温度、压缩机排气温度、气冷器CO2进出口温差、压缩机排气压力、压缩机耗功量、系统制热量、气冷器热交换完善度、系统COP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供水温度由45℃升至85℃,气冷器出水温度、压缩机排气温度、气冷器CO2进出口温差、压缩机排气压力随之增加,冷却水流量随之减小。系统制热量增加了7.3%、气冷器热交换完善度下降了20.0%、系统COP下降了35%、压缩机功耗增加了65.1%。  相似文献   

13.
郭占军 《低温与超导》2012,40(6):69-71,12
针对变负荷工况及室外温度对多联机系统制冷量和冷量衰减的影响,搭建了多联式空调系统的实验台。研究室外机进风温度下,室内机开启的台数对变负荷工况下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负荷率的升高,冷量衰减值逐渐增大,开启的台数越多冷量衰减的越大;室外机进口温度的升高,造成冷量的衰减远大于部分负荷的衰减值。  相似文献   

14.
针对恒温恒湿空调在夏季、冬季和过渡季节三种典型工况下的自动控制,详细分析了三种工况下空气处理过程,对温度和湿度的控制进行了分解、给出了实现框图并分析了控制系统本身造成的控制精度问题,为恒温恒湿空调的控制改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夏于洋  李青  毛晓惠 《强激光与粒子束》2020,32(2):025008-1-025008-6
多绕组干式整流变压器作为托卡马克装置加热系统中高压电源的一个重要设备,其性能优良与否直接关系到高压电源的输出品质。开展变压器的功率损耗与散热分析研究,减少变压器因温度上升造成的性能影响,对保证变压器的良好工作状态是十分重要的。通过MATLAB对干空气下的比热容、传热系数等热物理性质与温度的关系进行拟合分析,得到相关的关系方程,对变压器的对流传热与热辐射进行分析计算,得到仅在空气自然对流和热辐射的情况下,不能使变压器的温度控制在满足性能的温度范围之内。在强迫空气对流的情况下,实现了变压器良好的散热。进一步利用ANSYS对变压器的温度场分布进行分析,利用温度场的分布趋势图观察强迫风冷相对于自然冷却的优点,强迫风冷降低了整体的温度,使热量更快地散发到周围大气中,减少了变压器受高温的危害。  相似文献   

16.
以一台2匹的柜式空调为实验平台,利用量热计法对两台铜翅片蒸发器进行了制冷性能测试实验,一台未做处理,另一台做亲水处理,处理方法是把铜翅片蒸发器在配制好的化学溶液中浸泡一段时间.实验分别在低湿、标准、高湿三种不同的室内空气条件下进行.实验结果表明:(1)化学处理法是一种有效的改善铜翅片蒸发器表面湿润性的方法;(2)经过亲水处理的蒸发器与未处理的蒸发器的制冷量相当;(3)制冷量随室内空气湿度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7.
大功率LED温度特性测量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半导体加热/致冷芯片对LED恒温,用贴片式pt100作温度传感器,用具有人眼视觉特性的可见光亮度传感器组成光强探测器,研制了一种大功率LED温度特性测量仪.用该测量仪测量了1W白光LED在恒流和恒压驱动下光强、发光效率等参数的温度特性.实验表明,该测量仪恒温快,测量准确,成本低,操作便捷.  相似文献   

18.
在提出分离式螺旋热管蓄冷空调系统的基础上,建立了螺旋热管管外融冰放冷过程的理论模型;分析了蓄冷桶内融冰量及放冷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蓄冷桶进口水温一定的情况下,外融冰的循环水流量越大,其融冰放冷过程就越快;在外融冰循环水流量一定的情况下,放冷过程随蓄冷桶进口水温的升高而加快。  相似文献   

19.
低温液晶显示器-加固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对液晶显示器(LCD)低温加固的理论进行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础上,介绍一种新研制的机载低温液晶显示器。在显示器中设计了一套透明的加热、真空保温、抗眩光及电磁屏蔽装置,低温工作时,只需非常小的加热功率,就能使液晶显示器正常工作,同时可以利用该装置中的氧化铟锡(ITO)导电膜层满足显示器视窗对防眩光及电磁兼容(EMC)特性的要求。这种新型低温加固型LCD集多种特殊功能于一体,具有功耗低、亮度高、可靠性好、抗眩光、EMC性能好及结构便于组装等多项显著优点。  相似文献   

20.
Sound attenuation of air due to climatic conditions is often assumed to be constant and/or negligible in the electro acoustic design of voice alarm (VA) systems. However, air attenuation variations can be significant in large underground spaces and particularly as the frequency increases to the mid to high frequencies which are the most relevant to speech intelligibility. This investigation evaluates and quantifies the impact of the variability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climatic parameters, air temperature and relative humidity, on the performance of VA systems in underground stations. Computer simulations were employed to predict the effect of varying these climatic parameters on key performance metrics. Results demonstrated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the values of reverberation time parameters with both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at frequencies critical for speech intelligibility. Consequently the values of speech intelligibility related metrics decreased with rising temperatures and humidity. Hence, the study shows how ignoring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effects can lead to calculation errors in the design of VA systems. These errors could cause over-specification of the absorption required of surface materials, and the inaccurate prediction of acoustic and speech intelligibility related paramet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