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氩气氛中,合成子SrMgF4:xEu,yTb复合氟化物磷光体,该体系中Eu^3+和Eu^2+共存,随共掺入Tb浓度的增加,Eu^3+的荧光发射强度降低,Eu^3+的发光增强,并且Eu^2+的ESR信号增强,认为Eu^3+和Tb3+之间存在的电荷迁移,即Eu^3+Tb^3+→Eu^2++Tb^4+,通过半量手段研究了这一电荷迁移反应的平衡常数。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了CaS:Ce~(3+),Na~+和CaS:Ce~(3+)X~-(X=F、Cl、Br)荧光粉的220nm附近的激发光谱,它是由S~(2-)的3P~6电子迁移到Ce~(3+)的4f轨道所致的电荷迁移态激发。以卤素为共激活剂时,对激发带向低波数的移动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利用电荷迁移反应分光光度法测定头孢唑林钠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π受体试剂四氯苯醌与头孢唑林钠的电荷迁移反应。发现在乙酰丙酮乙二醇聚乙二醇200体系中,两者形成稳定的橙色络合物。络合物比为1∶1,λmax=452nm。药物质量浓度在20~800mg/L范围呈线性。用该法测量试样含量与药典法一致。相对标准偏差1.0%(n=10),加标回收率97%以上。 相似文献
4.
在有机电荷迁移晶体中,有一类是由荷正电的施体分子柱与荷负电的受体分子柱交错平行排列而成,如TTF-TCNQ,因为这类晶体具有很强的各向异性,表现为准一维导体.实验得到,在T_P相似文献
5.
电荷迁移跃迁是指电子在配体的低能轨道受激往金属离子的高能轨道发生的跃迁[1].其光谱位置较高,一般位于真空紫外(VUV)区域,可以有效地吸收200 nm左右的激发能量,因此,对真空紫外发光材料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翻[2]. 相似文献
6.
N-甲基-2-(4'-N-乙基咔唑基)-[60]富勒烯吡咯烷及其衍生物的合成, 电荷分离态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1,3-偶极环加成方法在微波照射下合成了N-甲基-2-(4'-N-乙基咔唑基)-富勒烯吡咯烷(C60-Cz)和N-甲基-2- (4'-N,N-二苯基氨基)-富勒烯吡咯烷(C60-TPA), 用质谱, 1H NMR, IR等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用激光光解时间分辨瞬态谱研究了N-甲基-2-(4'-N-乙基咔唑基)-富勒烯吡咯烷的分子内电荷转移过程, 在近红外区观测到了长寿命电荷分离态C60•--CZ•+的存在, 其寿命为0.28 μs. 运用Gaussian 98量子化学程序包, 利用密度泛函的方法对N-甲基-2-(4'-N,N-二苯基氨基)-富勒烯吡咯烷几何构型进行了优化, 并在优化基础上用ZINDO方法计算了化合物C60-TPA的电子光谱, 计算结果表明, 光谱吸收峰在440 nm, 与实验值433 nm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7.
ZSM-5沸石中V的还原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TPR并结合XRD、ESR和XPS等测试手段研究了V(Ⅳ,Ⅴ)-ZSM-5、V2O5-/ZSM-5(分别用浸渍法和机械混合法制备)及V2O5样品的还原性能,获得了还原过程中物相及钒离子价态变化的信息,发现分散在分子筛表面上的V(Ⅴ)还原温度比V2O5低,而位于ZSM-5骨架上的V(Ⅴ)却比V2O5更难还原。高于1200K骨架V才开始还原;高于1370K,V-ZSM-5分子筛开始解体并转变成方英石结构,从骨架中析出的V完全还原成低价态。 相似文献
8.
用TPR并结合XRD、ESR和XPS等测试手段研究了V(Ⅳ,Ⅴ)-ZSM-5、V2O5-/ZSM-5(分别用浸渍法和机械混合法制备)及V2O5样品的还原性能,获得了还原过程中物相及钒离子价态变化的信息,发现分散在分子筛表面上的V(Ⅴ)还原温度比V2O5低,而位于ZSM-5骨架上的V(Ⅴ)却比V2O5更难还原。高于1200K骨架V才开始还原;高于1370K,V-ZSM-5分子筛开始解体并转变成方英石结构,从骨架中析出的V完全还原成低价态。 相似文献
9.
于不同气流中, 合成了MMgF4:xEu,yTb复合氟化物磷光体。该体系中Eu^3^+和Eu^2^+共存。Tb的存在影响Eu的价态存在形式。ESR测试表明, 随Tb的掺入浓度增加, Eu^2^+的浓度呈规律性变化。随Eu的掺入, 样品的XPS谱中出现了四价铽的Tb3d5/2特征伴峰。认为Eu^3^+和Tb^3^+之间存在电荷迁移平衡。即Eu^3^++Tb^3^+=Eu^2^++Tb^4^+。通过半定量手段研究了SrMgF4中这一衡的平衡常数。 相似文献
10.
铕和铽与3,4-呋喃二甲酸双核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晶体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次合成了铕(Ⅲ)和铽(Ⅲ)与3,4-呋喃二甲酸配合物,研究了它们的IR、DTA、TG、DTG和荧光光谱等性质,并完成了单晶的晶体分析。结果表明,配合物为〔Ln·HL_2(H_2O)_2〕_2·2H_2O(Ln=Eu(Ⅲ),Tb(Ⅲ);H_2L=3,4-呋喃二甲酸),属单斜晶系,P2/c空间群,Z=2,晶胞参数对铕和铽配合物分别为α=10.842(1),10.801(4);b=8.725(2),8.664(2);c=16.366(4),16.308(6)A;β=93.50(1),93.67(3)°;V=1545.3(5),1523.0(8)A~3。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BaLiF3中Gd3+和Eu2+的光谱性质及Gd3+对Eu2+的能量传递过程,讨论了传递机理.Gd3+的含量(物质的量分数)为0.3%时,传递效率最高,传递几率PSA=1.35×105 s-1.当Gd3+的含量高于0.3%时,由于Gd3+和Eu2+竞争吸收Gd3+占优势,增加Gd3+含量,竞争吸收比相应增加,Eu2+自身吸收光子数目减少,发射强度降低. 相似文献
12.
磷酰化肽链中电子转移的ESR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生命科学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从对核酸的深入研究开始过渡到对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注意,尤其是近年来基因调控研究的重大进展是发现非组蛋白具有高度的磷酸化的特性[1],研究证明,核内蛋白磷酸化和去磷酸化则是基因表达调控的重要方式之一[2,3],它是酶活性调节、基因表达调控、细胞转化恶变的关键环节;同时在解决肿瘤的发生和治疗、病毒的感染和诊治、辐射损伤、抗衰老等实际问题上有突出意义,如1992年Krebus和Fisher因为在蛋白的可逆磷酸化方面的突出贡献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而电子转移是一切化学变化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KZnF3中Ce3+→Eu2+的能量传递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KZnF3中Ce3+和Eu2+的光谱特性,在共掺Ce3+和Eu2+的体系中,观察到了Ce3+对Eu2+的能量传递过程.计算了能量传递的量子效率,探讨了能量传递机理.研究发现,Ce3+的存在有利于Eu2+的f-f跃迁线状发射. 相似文献
14.
15.
YTaO4:Gd,Eu体系光致发光中的能量传递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了钆、铕离子双掺杂的正钽酸盐化合物YTaO4 :Gd ,Eu ,研究了该体系在紫外光激发下的发光性能 .对该体系激发、发射及漫反射光谱的研究表明 ,Gd3 离子在发光过程中可以作为能量传递的中介 ,该体系在发光过程中存在钽酸根到Eu3 离子 ,或者钽酸根到Gd3 离子、再到Eu3 离子的能量传递 相似文献
16.
A few of p-nitrobenzoates were synthesized,and the electron transfer of them with β-N,N-dimethylaminonaphthalene (DMAN) in methanol solution was studied.Steady-state fluorescence results showed the cyclodextrin moicty in p-nitrobenzoyl-β-cyclodextrin would block the electron transfer pathway from DMAN compared with other electron acceptors,thus ,reduced the electron transfer efficiency. 相似文献
17.
带有负电荷取代基的四磺化酞菁化合物与 TiO2超微粒在溶液中通过静电相互吸引 ,能够形成基态复合物 .通过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 ,计算了磺化酞菁与 TiO2在溶液中的表观缔合平衡常数 K.与相应的烷氧基取代酞菁化合物作比较 ,并通过单光子计数技术测定染料荧光寿命 .结合荧光光谱 ,证明了磺化酞菁与 TiO2在溶液中的缔合作用 ,有利于激发态酞菁染料向半导体 TiO2的导带注入电子 ,从而发生分子间的电子转移反应 .将磺化酞菁吸附在 TiO2纳晶薄膜电极上 ,进行光电性能测试 .结果表明,染料敏化 TiO2纳晶薄膜电极光电响应的大小与染料在电极表面吸附的强弱有关 . 相似文献
18.
合成了以不同长度柔韧碳链相连的三种卟啉(Por)-蒽醌(AQ)二元化合物Por-Cn-AQ (n=1,4,10),主要通过稳态荧光光谱和瞬态荧光光谱研究了它们的分子内光诱导电子传递情况,并结合密度泛函理论(DFT)对分子内电子转移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共价相连的卟啉-蒽醌二元化合物在光激发下能够发生从卟啉组分到蒽醌组分的分子内光诱导电子传递;连接链性质对电子传递速率有直接的影响.实验和理论计算结果表明卟啉-蒽醌之间的分子内电子转移很可能是通过超交换机理进行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