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982年太阳系九大行星将要运行到太阳一侧.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报刊上对此大肆渲染,危言耸听,说什么到那时“地球可能要遇到一系列摧毁性的事件”,世界上许多地方将要“发生大地震”,“其结果将是突然刹住地球自转的速度——从而使地球受到一次震摇”.仿佛地球要停止转动,人类要就此毁灭了. 历来的反动统治阶级无不利用一些罕见的天象来宣扬唯心主义天命论,愚弄和恐吓人民群众.从中国的孔老二到西方的罗马教皇都是些鼓吹反动的“天谴论”的骗子手,他们制造了各种各样的关于世界末日的谬论.例如我国在公元前613年即已有记载的一颗慧星,在1680…  相似文献   

2.
 你以为一切都已经发现了吗?那真是绝顶的荒谬。这无异于把有限的天边,当作了世界的尽头。---引自法国著名天文学家弗拉马利翁《大众天文学》,1879年太阳系边疆的“老九”冥王星在太阳系九大行星中是最晚被发现的。20世纪初,美国天文学家洛韦尔(1855~1916)发现,天王星的非正常运行无法以海王星的运动影响来解释,因此他就决定寻找影响天王星运行的原因,结果他推算出在海王星之外还应有一颗行星。可是一直到1916年他去世也没有发现这颗行星  相似文献   

3.
金星凌日     
金星凌日就是在地球上看见金星从太阳面上移过的现象,它的产生和日食的道理相同,日食是月球遮掩太阳,金星凌日是金星遮掩太阳,二者不同的是金星遮掩的面积很小,金星的直径是月球直径的3.6倍,但是金星距地球的最近距离是月球距地球距离的106倍,所以金星  相似文献   

4.
 太阳有时候会向地球喷射大量的粒子流,对人造卫星造成严重破坏。然而,准确预报这些太阳耀斑的出现时间却是困难的。但是现在,一些物理学家认为,我们即将面临近几年以来最猛烈的太阳耀斑活动。一场浩劫万圣节前夜(每年的10月31日)常被人们想象成有神秘现象和怪异事件发生的特殊日子。但是无论如何,发生在2003年10月下旬的事件都是历史上罕见的--全世界的无线电通信被迫中断、美国航空航天局的半数卫星出现故障、瑞典境内5万人停止了电力供应、全球航空业损失数百万美元。其实,这些事件并不是什么神秘现象,而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太阳造成的。在11年的周期内,太阳要经历一个较为活跃的时期。  相似文献   

5.
厉光烈 《物理》2012,41(9):615
金星凌日,是一种罕见的天文现象.所谓“凌日”,指的是,当金星运行到地球与太阳之间时,金星的影子在太阳表面掠过,就像月亮运行到地球与太阳之间时月亮的影子在太阳表面掠过发生月蚀一样,只不过金星离地球太远,它的影子太小,遮不住太阳,形不成“蚀”,故称“凌”日;说其“罕见”,是因为,一个人一生之中最多只能看到两次金星凌日,许多人可能一次也看不到.  相似文献   

6.
太阳有时候会向地球喷射大量的粒子流,对人造卫星造成严重破坏。然而,准确预报这些太阳耀斑的出现时间却是困难的。但是现在,一些物理学家认为,我们即将面临近几年以来最猛烈的太阳耀斑活动。一场浩劫万圣节前夜(每年的10月31日)常被人们想象成有神秘现象和怪异事件发生的特殊日子。但是无论如何,发生在2003年10月下旬的事件都是历史上罕见的——全世界的无线电通信被迫中断、美国航空航天局的半数卫星出现故障、瑞典境内5万人停止了电力供应、全球航空业损失数百万美元。其实,这些事件并不是什么神秘现象,而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太阳造成的。…  相似文献   

7.
太阳宇宙线的传播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电子计算机计算了太阳宇宙线在均匀并无限的行星际介质中传播的各向异性扩散对流方程的量纲分析解.本文介绍利用Jokipii扩散系数计算的结果,只讨论太阳风对流对太阳宇宙线事件上升至极大时间及峰强度的影响,并且考虑了太阳共旋效应.模型很好地说明事件传播特性随其源耀斑相对于过地球的行星际磁力线的太阳经度的变化,上升时间的理论曲线很符合于自相对论能量至大约30 Mev的中能事件的观测结果.  相似文献   

8.
《光谱实验室》2007,24(1):83-83
康德一生都是在边远偏僻的家乡度过的。在他一生的80年中,从未离开过乡土。他生活极有规律,以致邻人几乎可以用他来校准钟表。尽人皆知,康德是一位知识渊博的哲学家,青年时期,曾在柯尼斯堡大学攻读数学和物理学。1755年,获得医学学位。同年发表了《自然通史和天体论》,提出了他对宇宙形成的观点:首先,他先于拉普拉斯论述了关于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  相似文献   

9.
田厚强  郭继华 《物理与工程》2002,12(6):52-54,32
1 前言近代物理学是从哥白尼发表《天体运行论》开始的 .《天体运行论》的发表吹响了近代物理学、也是近代科学诞生的号角 ,吹响了科学挣脱神学束缚的号角 .一般物理史学家这样评论哥白尼学说的发表 .行星受到太阳的引力是与到太阳的距离平方成反比的 ,哥白尼学说的历史意义 ,却是与离开这个学说发表的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恩格斯这个评价确切地概括了哥白尼学说的深远历史意义 .本文介绍《天体运行论》发表的背景、内容以及它对近代科学的影响 .2 历史背景古希腊人 ,同中国和其他古文明发源地的人一样 ,早就注意到了天空繁星的运行情况 ,有…  相似文献   

10.
根据广义相对论,强引力场附近是弯曲的,此时,光不是沿着人们通常说的以“直线”传播,而是沿着“曲线”传播。比起太阳系各大行星来,太阳可谓大质量天体,存在强引力场,因此,经过太阳边缘的星光会出现弯曲。  相似文献   

11.
 自从梅厄(MichelMayor)和奎洛兹(DidierQueloz)于1995年10月6日宣布有一颗质量为木星一半的行星围绕着恒星飞马座51运行以来,世界各地的行星猎手们已发现100多个太阳系外的行星,但它们几乎都是气态巨行星。探索地外文明的科学家们渴望能找到像地球那样绕着恒星运行的行星系统。2002年初,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劳克林(GregoryLaughlin)宣称距太阳51光年的类太阳恒星大熊座47有两颗像土星、木星那样的行星在圆轨道上绕恒星运行,而不是像已发现的其他巨行星在偏心的椭圆轨道上绕恒星运行,故在大熊座47附近可能存在类地行星。  相似文献   

12.
宇宙的图象     
 有位著名的科学家(据说是罗素)曾发表了一次关于天文学的演讲.他描述了地球怎样绕太阳轨道运行,太阳又怎样绕着被称为银河系的巨大的星团的中心轨道运行.演讲结束时,坐在后排的一位老年妇女站起来说:“你所讲的都是废话,其实这世界象个支撑在巨大的龟背上的平盘.”  相似文献   

13.
太阳简说     
为了阐明太阳风、黑子、耀斑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让我们先了解一下太阳的基本情况。 一、太阳的大小、质量 太阳是银河系一千多亿颗恒星中的一颗,它位于银河系对称平面稍靠边缘的地方。太阳以及围绕它旋转运行的九大行星和数以万计的小行星、彗星等组成了一个庞大的家族——太阳系。太阳离我们人类居住的地球平均约有1.5亿公里远,太阳的半径约为696000公里,相当于地球半径的109倍。我们不难算出,太阳这个巨大的星球足有130万个地球那么大。太阳质量约为1.99×10~(33)克,是地球质量的33.3万倍。太阳的平均密度为1.41克/厘米~3,是地球平均密度的1/4。太阳中心密度为160克/厘米~3,中心压强相当于3000亿个大气压。 二、太阳的能量、温度 太阳是一颗时刻在进行热核反应的巨大火球。太阳每秒钟发出的能量(也称太阳的功率)约为3.83×10~(23)千瓦。若消除地球大气对阳光的吸收减弱作用,地面上同太阳光垂直的1平方厘米面积上每分钟获得太阳能(也称太阳常数)约为1.95卡。地球从太阳发  相似文献   

14.
 据2001年12月1日出版的一期英国《新科学家》周刊报道:天文学家们首次探测到太阳系以外的一颗行星上有大气,这就为寻找构成地球以外生命体的化学成分提供了可能。到目前为止,天文学家发现的围绕太阳之外的一些恒星运行的行星共有76颗,但由于这些行星太暗淡,用现有的地基望远镜和空间望远镜都难于直接看清它们,更谈不上探索它们的大气组成了。HD209458是一颗类似于太阳的黄色恒星,距离我们约150光年。  相似文献   

15.
地球形成于46亿年前,为太阳系第三行星,她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存在的星球,是一个“活”的星球。地球不仅从外界接收太阳的光和热,地球内部还聚集着巨大的热和能量;有磁场;地球内部物质在不断地运动、不断地进行着物质交换……这样的过程预期还能进行45亿年。地球正当中年。  相似文献   

16.
正如果你为冥王星痛失第九大行星身份而遗憾的话,现在有个好消息,那就是在冥王星之外有一颗公转周期约为1万~2万年的行星将填补冥王星留下的空缺。由于无法直接观测到,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巴特金(Konstantin Batygin)和布朗(Michael E.Brown)认为该行星的质量约为地球的10倍或更多,它的存在解释了柯博伊带奇怪的天体聚集现象(如图)。这颗行星距离太阳非常遥远,所以很难直接观察到,但是夏威夷的昂星团望远镜(Subaru Telescope)和智利的大型综合巡天望远镜(Large Synoptic Survey Telescope)将开展观测工作,有望在10年内观测到它。  相似文献   

17.
 美国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曾经写过一个著名的科幻故事, 叫做“黄昏”。在这个被许多读者推举为有史以来最优秀科幻作品之一的名篇中, 阿西莫夫虚构了一个由六个太阳组成的多星系统, 在那里的一个有“人”栖居的行星上, 几乎任何时候都至少有一个太阳悬在空中, 夜幕每隔2049 年才会降临一次。每当那一时刻来临, 地平线上硕果仅存的一个太阳会遭遇“日全食”, 传说中能夺人魂魄、让人丧失理智, 进而毁灭整个文明世界的星星会出现在黑暗天空里。所有人都在短时间内陷入巨大的恐慌和骚乱之中, 周而复始地将星星毁灭文明世界的传说变为现实。  相似文献   

18.
漫话地球     
 地球是宇宙中一个尉蓝色的旋转大球,也是我们已知的唯一有生命的星球.她的产生,演变,兴衰和发展从古至今一直是我们不懈探索的重要科学领域之一.一、地球的形成地球是太阳系里的天体,地球的起源是太阳系起源的一个组成部分.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质量达2000亿亿亿吨,是地球质量的33万多倍,占了整个太阳系数以万计的天体质量总和的99%左右.太阳几乎“主宰”着太阳系的一切:光和热的效应,生命的维持和发展,以及支配着各天体的运动等.据天文学家推算,66亿年前的宇宙充满了尘埃,星际有机分子和宇宙射线等“原始星云”.由于星云内部物质密度分布不均匀而形成了各个不同的引力中心,其中之一便形成了原始太阳.  相似文献   

19.
 不可忽略的小行星小行星是一些体积较小的围绕太阳运行的不规则小天体,它们大部分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称为“小行星带”。已观测到最大的小行星直径为970千米、最小的可能只有几米甚至几厘米。迄今为止,天文学家们在地面上已观测发现了5000多颗小行星,据估计,仪通过天文望远镜能够用照相方法记录下来的小行星约有50万颗之多。  相似文献   

20.
 美国波特兰西南研究院科学家提出一种新假设,他们认为,太阳系可能比我们原先想像的要大得多,太阳系边界一直沿伸到柯伊珀小行星带之外。柯伊珀小行星带离开太阳有50个天文单位(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同时大多数恒星都具有尘埃圆盘(尘埃圆盘是系统中存在行星的间接标志),尘埃圆盘的直径相当巨大。据新一期《新科学家》杂志报道,有些恒星的尘埃圆盘直径达到300个天文单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