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裘子慧;徐凌云;陈伊健;董洪春;舒婕;姚志刚 《分析化学》2024,(6):866-875
氨基酸表面活性剂(AAS)具有低毒性、抗菌性、温和性和抗腐蚀性等优良性能,近年来在日化、食品和医药等行业受到了广泛关注。研究表明,AAS分子级尺度的结构特点与其物理化学性质密切相关。本研究采用多种高分辨固体核磁共振(SSNMR)技术开展了固体状态下N-月桂酰基-L-丙氨酸(NLLA)氢键结构、局部动态学和分子组装结构的研究。通过2D1H-1H DQ-SQ和2D1H-1H DQ sideband pattern等技术并结合分子模拟,发现两个NLLA分子的羧基之间存在分子间氢键作用;结合13C-1H FSLG-HETCOR谱和13C T1的研究发现,相邻NLLA分子的酰胺基团之间存在氢键作用,继而推断NLLA分子通过分子间氢键作用形成具有反式和顺式两种构型的组装结构;此外,依据13C{1H}CP/MAS谱化学位移信息,发现NLLA烷烃链端呈反式(trans)和旁式(gauche)两种构象,其中,trans构象表现为两个13C共振谱峰,分别对应于NLLA分子通过氢键作用所组装的两种构型结构;最后,依据SSNMR实验数据,绘制了NLLA分子在固体状态下的分子组装结构示意图。本研究为NLLA等AAS样品或同类型材料的分子间氢键作用、组装结构的表征提供了可选择的SSNMR实验技术方案,从而为相关材料的构效关系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2.
分析全氟壬烯氧基苯磺酸钠(OBS)与辛基酚聚氧乙烯醚-10(OP-10)复配比例对溶液的表面张力、油/水界面张力及铺展性能的影响,寻求最佳复配比例和最佳铺展浓度.研究结果表明,OBS/OP-10混合水溶液与OBS单一组分水溶液相比,表面张力略有增加,界面张力显著降低,因此混合水溶液的铺展性能显著改善,原来在环己烷上不铺展,复配后变得铺展.尤其以质量比为1∶3,浓度为3.12 mmol/L体系水溶液的铺展性能最好,可以在环己烷上快速铺展,而且显著降低了OBS的用量,约降低了67% OBS用量,提高了经济效益.同时对OBS/OP-10不同复配比例的水溶液最佳铺展浓度进行了研究,发现由表面张力确定的临界胶束浓度、界面张力确定的临界胶束浓度并非最佳铺展浓度,三者之间有一定偏差,其中,最佳铺展浓度介于表面临界胶束浓度、界面临界胶束浓度之间,差额取决于氟碳表面活性剂和碳氢表面活性剂的性质及配比. 相似文献
3.
4.
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的中相微乳液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双-2-乙基己基磺化琥珀酸钠(简称AOT), 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代铵(简称CTAB), 在有醇、正辛烷、盐水存在的情况下,能形成多相微乳液。本文系统地研究了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配比、醇的种类、醇的浓度对该体系的中相微乳液的形成及特性的影响, 得到了中相微乳液的特性参数(最佳含盐量S^*, 最佳中相微乳液体积V^*, 界面张力r~E、盐宽△S等)。这些性质对与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 三次采油及日用化工上的应用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最后还开展单独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体系和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进行了比较, 得到一些有价值规律, 并从理论上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6.
阴离子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反胶团的电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SDS/Tween60/正己醇/环己烷/水形成的反胶团复配体系中,电导率(κ)与水和表面活性剂的摩尔比(W0)关系曲线上存在最大值,随着复配体系中SDS的摩尔分数(xSDS)增大,最大增溶水量(W0,max)向W0值更大的方向移动.xSDS≤0.5时,随着xSDS的增大,W0,max所对应的电导率值增大;xSDS≥0.5时,其电导率值减小.在AOT/Tween60/环己烷/水体系中,出现了与SDS/Tween60/正己醇/正己烷/水体系类似的现象,但W0,max所对应的电导率值,随着xAOT的增大而增大,不会出现极大值,两者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助表面活性剂醇的影响.在SDS/TritionX-100/正己醇/环己烷/水体系中也印证了该结论. 相似文献
7.
CO_2体系中咪唑啉季铵盐与十二烷基磺酸钠之间的缓蚀协同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失重法、电化学阻抗谱(EIS)、极化曲线、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了CO2饱和的3.5%NaCl腐蚀介质中,咪唑啉季铵盐(IAS)与十二烷基磺酸钠(SDSH)对Q235钢的缓蚀协同效应.结果表明,IAS与低浓度SDSH在腐蚀介质中具有较好的缓蚀协同效应,且当二者以1:1(50 mg·L-1:50 mg·L-1)的浓度比例复配时,协同效应最明显,缓蚀率为88.5%;而IAS与高浓度SDSH间会产生拮抗效应.本文通过建立合理的吸附模型,阐述了协同效应及拮抗效应的机理.SDSH与IAS在Q235钢表面的吸附过程均为放热的自发过程,前者符合Frumkin吸附模型,后者符合Temkin吸附模型.单独使用较高浓度的SDSH对Q235钢也有较好的缓蚀作用,缓蚀率接近90%. 相似文献
8.
碳氢/碳氟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溶致液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全氟辛酸钠-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正丁醇/水体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其相图的测定确立了液晶区.其液晶区域面积大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正丁醇/水体系的液晶区.摄制了该体系液晶区系列样品的纹理照片,用小角X光衍射法测定了液晶各种组分变化时的层间距,并结合2HNMR谱图和纹理照片的对照和分析,从分子水平上研究了液晶的微观结构. 相似文献
9.
合成了N-十二烷基-N-(2-羟乙基)-N,N-二甲基溴化铵、N-十四烷基-N-(2-羟乙基)-N,N-二甲基溴化铵和N-十六烷基-N-(2-羟乙基)-N,N-二甲基溴化铵等3个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研究了它们以及N-十六烷基-N,N,N-三甲基溴化铵(CTAB)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复配系统在313.15 K时的双水相行为. 复配系统在两个非常狭窄的区域能形成双水相, 两相区近似以等摩尔线为中心对称分布, 随着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碳链长度的增长, 富含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双水相区向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摩尔比减小的方向稍有移动. 相似文献
10.
通过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在实际油水体系中获得了超低界面张力.通过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中加入乙氧基(EO)链段,以及采用阴阳离子加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三组分策略,有效解决了混合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溶解度问题.进而研究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结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结构、三者组分配比、表面活性剂总浓度等因素对油水界面张力的影响,从而在胜利油田多个实际油水体系中获得了较大比例范围和较低浓度区域的油水超低界面张力,部分体系甚至达到了10-4 mN·m-1.由于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间强烈的静电吸引作用,相关体系具有很好的抗吸附能力.经过石英砂48 h吸附后,体系仍然具有很好的超低界面张力. 相似文献
11.
采用黏度测试、振荡测试以及动态力学分析方法,以结构典型的羟烷基烷基纤维素醚——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与魔芋葡甘聚糖(KGM)混合体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两种天然多糖混合水溶液表观黏度、流变性及溶液动态力学参数的变化,分析了结构差异性天然多糖大分子间相互作用的机理并建立分子模型.实验表明,HPMC KGM复配后,KGM分子链上未被取代的甘露糖单元与HPMC分子链上憎水性基团通过疏水作用形成弱交联的疏水缔合区域,而形成以HPMC分子为骨架并与KGM分子相联结的结构.HPMC与KGM按质量比3∶1到1∶1比例范围内复配效应最为明显.通过疏水缔合作用,缓解KGM分子在高温条件下的降解,还对HPMC的热凝胶化作用起到延缓效果. 相似文献
12.
在 RhCl(CO)(TPPTS)2-TPPTS[P(m-C6H4SO3Na)3]/TPPDS[C6H5P(m-C6H4 SO3Na)2]-CTAB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水-有机两相催化体系中, 系统考察了 TPPTS/TPPDS 摩尔比、反应压力、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结构及其浓度对 1-癸烯氢氨甲基化反应区域选择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TPPDS 的加入对生成胺的区域选择性的影响非常大. 当 TPPTS/TPPDS 摩尔比为 4 时, 直链胺和支链胺之比由不加 TPPDS 时的 8.2 增加到 21.0. 可见, TPPTS 和 TPPDS 存在着明显的协同效应.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对生成胺的区域选择性影响也很大, 加入双长链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时区域选择性远低于单长链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且形成的聚集体越紧密, 越有利于提高产物正/异比. 相似文献
13.
在RhC l(CO)(TPPTS)2-TPPTS-CTAB作为催化剂的水-有机两相催化体系中,详细考察了TPPTS与TPPMS的摩尔比、催化剂浓度、表面活性剂的浓度、搅拌速度等反应条件对1-癸烯氢甲酰化反应活性和区域选择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保持体系中总的膦/铑摩尔比不变的情况下,加入TPPMS对催化活性影响不大,但可明显提高区域选择性。当[TPPTS]/[TPPMS]=1时,表现出较好的协同催化效应,生成醛的正/异比从没加TPPMS时的5.9增加到了11.5。同时,催化剂浓度、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和浓度、搅拌速度等反应的活性和区域选择性都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15.
合成了N,N-二(N-亚甲基琥珀酰亚胺)甘氨酸,并以元素分析、IR、1HNMR和质谱进行表征.实验中发现铕(Ⅲ)与N,N-二(N-亚甲基琥珀酰亚胺)甘氨酸和1,10-二氮杂菲形成的配合物具有光致变色的性质.在铕变色物种里,铕离子与N,N-二(N-亚甲基琥珀酰亚胺)甘氨酸中的羧基,1,10-二氮杂菲中的氮原子相结合,同时也可能与水分子和羟基基团结合. 相似文献
16.
18.
研究了一类以苯氧基作疏水支链的新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N-(α-烷苯氧基)十四酰基牛磺酸钠(SAPTT)水溶液的紫外吸收光谱、探针(芘)稳态荧光发射光谱及自身稳态荧光发射光谱性质.研究结果表明,荧光探针(芘)法和自身稳态荧光法可用来测定这类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且测定结果与表面张力法(吊片法)接近;与荧光探针(芘)法相比,对于所研究体系,自身稳态荧光法的灵敏度和准确性均较高,所测得CMC结果与表面张力法(吊片法)能较好地吻合. 相似文献
19.
青霉素G钠(NaBP)溶液的常规拉曼光谱信号微弱.将制备的浓缩银纳米粒子(AgNPs)20μL与不同浓度(1×10^(-9)~1×10^(-1)mol·L^(-1))的青霉素G钠溶液(pH 6)20μL混合,所得混合液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信号显著增强,在上述混合液中加入1×10^(-2)molL^(-1)硫酸镁溶液8μL,青霉素G钠SERS增强效果最佳.据此,提出了以AgNPs为基底,硫酸镁为凝聚剂,采用SERS测定青霉素G钠含量的方法,并用于加标牛奶样品的检测.结果表明,青霉素G钠浓度为1×10^(-8)~1×10^(-3)mol·L^(-1)时,其浓度的对数值与相应的SERS信号强度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k)为8.2×10^(-9)mol·L^(-1).按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回收率为80.0%~96.0%,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5)为2.3%~6.5%.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