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NH3-SCR催化剂主要用于工业生产和汽车尾气清洁,本研究采用“共沉淀-浸渍法”制备了新型α%Fe2O3/ZrTiO4(α=0、8、12、15)催化剂。结果表明,α%Fe2O3/ZrTiO4催化剂的最佳成分配比的12%Fe2O3/ZrTiO4催化剂在250-400℃条件下NOx转化率大于80%,在300℃时NOx转化率接近100%,并且N2选择性在200-450℃大于90%。在ZrTiO4表面负载Fe2O3后,催化剂的氧化还原性能、表面酸度和Oβ/(Oα+Oβ)比例都有所提高,这不仅归因于α%Fe2O3/ZrTiO4  相似文献   

2.
采用湿化学法制备了多功能Fe3O4超粒子@介孔SiO2复合材料.该纳米复合材料具有超顺磁性,在商用磁铁下可实现快速富集、分离.SiO2的包覆增强了Fe3O4超粒子在近红外光区的吸收,提高了其光热性能;介孔结构的构建提高了近红外光的利用率,进一步提升了纳米复合物的光热性能,且介孔SiO2的壳层越厚,光热性能越优.细胞实验结果表明,Fe3O4超粒子@介孔SiO2在近红外光照射下具有较高的癌细胞杀伤能力.  相似文献   

3.
采用优化的Stöber法制备了平均粒径为230 nm的单分散球形SiO2颗粒,并以此为内核,通过水解沉积法制备了不同壳层厚度的核-壳结构SiO2@Fe2O3催化剂。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N2物理吸附和X射线衍射分析(XRD)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探讨了不同制备条件对SiO2@Fe2O3催化剂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水解沉积法制备的SiO2@Fe2O3催化剂具有明显的核-壳结构,并且保持了原始SiO2核的球形形貌,Fe2O3纳米粒子通过-OH的氢键作用连接在SiO2表面,形成了2~10 nm厚的Fe2O3均匀连续包覆层。  相似文献   

4.
蒸汽催化裂化(SCC)为煤焦油的提质提供了一种重要的方法。本研究以Al/Ce和Al/Zr共掺杂Fe2O3为催化剂研究了其在反应温度550 ℃、反应时间1 h下蒸汽催化裂化提质煤焦油的性能。催化剂表征显示掺杂的Fe2O3催化剂具有较小的晶粒粒径、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XPS表征表明,晶格氧是主要的活性氧物种,掺杂可以增加O-的浓度。催化蒸汽裂化结果表明,Al/Ce和Al/Zr共掺杂可以提高Fe2O3催化活性。轻焦油(沸点低于360 ℃)在FeAlZr1、FeAlZr2、FeAlCe1和FeAlCe2上的产率分别为63.2%、58.1%、60.2%和55.1%,高于Fe2O3上的产率49.7%。来自水蒸气解离和催化剂中的活性氧共同参与了煤焦油的改质。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O-含量是决定蒸汽催化裂化性能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对半导体材料进行表面化学修饰或改性,是提高其光催化活性、有效利用光能的一种重要措施.本文结合水热化学法、化学池沉积和后续热处理等,分别制备了未修饰α-Fe2O3和钒修饰的α-Fe2O3光电极材料.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谱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DRS)技术分析表征了材料的晶相结构、化学组成和光谱吸收等固体物理化学性能;利用光电流测量和电化学交流阻抗谱(EIS)实验技术,并基于1 mol·L-1NaOH (pH 13.6)中的光电化学水分解反应,研究了钒修饰对α-Fe2O3材料光电化学性能的增强作用.结果表明,与未修饰的Fe2O3材料相比,钒修饰α-Fe2O3样品出现FeVO4的XRD特征峰,但临界光吸收波长未发生红移;钒修饰使Fe2O3材料的光电流增大4-5倍、光生载流子在电极表面的复合几率降低了3/4-4/5、电极表面电荷传递速率(表观一级速率常数)明显提高.结合Fe2O3/溶液界面半导体能带模型和有关研究结果,分析了研究体系的界面电荷动力学传输过程以及钒修饰使α-Fe2O3材料光电化学性能增强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采用熔融玻璃片制样,选用标准样品,以经验α系数和散射线内标法校正元素谱线重叠干扰和基体效应,使用ZSX Primus Ⅱ X射线荧光光谱仪对黏土样品中的Al2O3、SiO2、Fe2O3、CaO、MgO、K2O、Na2O、MnO、P2O5、TiO2、Cu、Cr等组分进行测定,分析结果与标准值和化学值相吻合,12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  相似文献   

7.
甘氨酸-硝酸盐法制备中温SOFC电解质及电极材料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一种新的燃烧合成陶瓷粉末的方法--甘氨酸-硝酸盐法合成中温SOFC所有元件的初始粉体,电池的电解质材料是(CeO2)x(SmO1.5)1-x(x=0.9,0.85,0.8),阳极材料是掺(CeO2)0.8(SmO1.5)0.2(SDC)的NiO,阴极材料是SDC与La0.6Sr0.4Fe0.8Co0.2O3的复合材料.其中以(CeO2)0.9(SmO1.5)0.1为电解质的单电池性能最好,在750℃时短路电流密度为0.5A/cm2,最大功率密度达0.104W/cm2.通过SEM结果分析,掺杂摩尔分数20%SmO1.5的电解质晶界非常明显,而掺杂10%的电解质晶界有很强的融合消失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利用相转化?高温烧结技术制备α?Al2O3中空纤维膜,系统研究了TiO2掺杂调变中空纤维膜的烧结性能与表面性质。结果表明,TiO2与α?Al2O3之间的固相反应能够促进中空纤维的烧结,当TiO2掺杂量(物质的量分数)为1%~2%时,其烧结温度可以降到1400℃,且机械强度保持不变;TiO2掺杂增加了中空纤维表面的羟基活性位点浓度,从而有利于CHA分子筛膜的生长;使用物质的量分数1%~3%TiO2掺杂的α?Al2O3中空纤维制备出高质量CHA分子筛膜,其用于乙醇/水(9∶1,w/w)溶液渗透汽化脱水时的分离因子均超过10000。  相似文献   

9.
Fe2O3-TiO2磁性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可见光催化性能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以FeCl3和Ti(C4H9O)4为前驱体, 通过复合溶胶法制备了Fe2O3-TiO2磁性复合光催化剂, 并用 XPS, XRD, SEM, EDS及BET进行了表征. 对亚甲基蓝的降解实验证明, Fe2O3的引入将复合材料的光响应范围扩展至可见光区, 且掺杂的Fe2O3摩尔分数为1.0%时, 样品可见光催化性能最高. 磁强计的测试结果显示, 复合光催化剂具有一定的磁性, 可在反应结束后利用磁场从体系分离, 使催化剂得到回收再利用.  相似文献   

10.
利用气相砷吸附反应实验装置,研究了300-900℃条件下CaO、Fe2O3、MgO、Al2O3、K2SO4及钙铁混合吸附剂在模拟烟气气氛下的As2O3(g)吸附特性。结果表明,在五种单元素吸附剂中,CaO的吸附能力最强,K2SO4最弱;随着温度升高,CaO的吸附量先增加,在700℃时略微下降后又增加,Fe2O3的吸附量先增加后减少,MgO、Al2O3、K2SO4的吸附量一直增加;三种比例的钙铁混合吸附剂的吸附效果的实验值相比计算值至少提高了92%,Ca:Fe比为3:1时,吸附效果最好,达到7.91 mg/g。混合后烧结反应导致表面结构改变是吸附效果提升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基于Sayós等构建的基态势能面, 运用准经典轨线方法对原子-分子反应K(2S)+HF(X1+)→KF(X1+)+ H(2S)的立体动力学性质进行了研究. 计算了该反应的极化微分反应截面、 两矢量k?j'相关分布函数P(θr)、 三矢量k?k'?j'相关分布函数P(?r)和空间分布函数P(θr,?r). 结果表明, 产物KF的转动角动量j′不仅在垂直于反应物相对速度矢量k的方向上有强烈的取向效应, 而且还定向于y轴的负方向, 转动角动量j′敏感地依赖于碰撞能.  相似文献   

12.
用于生物柴油清洁生产的磁性固体催化剂CaO/MgO/Fe_3O_4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制备了具有磁性和催化活性的双功能催化剂CaO/MgO/Fe3O4,用于催化花生油酯交换制备生物柴油的清洁生产过程。对CaO/MgO/Fe3O4进行了XRD、TEM、FT-IR和磁性等表征分析,探讨了CaO/MgO/Fe3O4催化剂的重复利用性能。结果表明,用Mg(Ac)2溶液等体积浸渍磁性基质Fe3O4,在N2气氛中600℃焙烧2 h,可得到具有磁性的载体5%MgO/Fe3O4;再用Ca(Ac)2溶液等体积浸渍MgO/Fe3O4,并在N2气氛中700℃煅烧,得到具有磁性且催化活性较高的催化剂10%CaO/MgO/Fe3O4。该催化剂具有核壳结构,磁核平均直径约为35 nm。在催化剂用量10%,醇油摩尔比12∶1,反应温度65℃,反应2 h的条件下酯交换转化率可达90%以上。在磁场的吸引下该催化剂能快速与反应体系分离,催化剂回收率达90%。但CaO/MgO/Fe3O4重复利用性能较差,其原因是在搅拌反应过程中催化活性组分逐渐从催化剂上脱落所致。  相似文献   

13.
复相金属催化剂中的载体效应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我们以结构不同的氧化铁载体吸附"非保护型"Pt金属纳米簇制备了具有相同Pt纳米簇的Pt/Fe_3O_4、Pt/γ-Fe_2O_3和Pt/α-Fe_2O_3催化剂,考察了其在无溶剂条件下(本体条件)催化邻氯硝基苯(o-CNB)选择性氢化反应的性能,发现三种铂/氧化铁催化剂的催化选择性远高于商购铂/碳催化剂,Pt/γ-Fe_2O_3和Pt/α-Fe_2O_3的催化选择性明显高于Pt/Fe_3O_4,而Pt/Fe_3O_4的催化活性较Pt/α-Fe_2O_3高50%。铂/氧化铁对不同卤代硝基苯的本体选择性氢化反应表现出优良的催化性能,相应卤代苯胺产物的选择性均可达到99%以上。考察了温度、氢气压力对Pt/Fe_3O_4催化o-CNB本体氢化性能的影响。本工作为理解氧化铁负载金属纳米簇催化剂的特殊催化性质,进而发展高效金属纳米簇基催化体系提供了新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王兵  唐敏  王颖  刘志光 《应用化学》2022,39(8):1312-1318
采用了微氧化烧结制备了不同Y2O3质量分数(0%、2%、4%、6%)的多孔SiC陶瓷,通过对陶瓷的晶体结构、微观形貌、物理性能和Cd2+的去除率测试发现:添加了Y2O3的SiC陶瓷出现了较多的第二相Y2SiO7、Y5Si3C0.5,随着Y2O3的质量分数增加逐渐升高,主相的衍射峰的强度有降低。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发现,SiC陶瓷的尺寸在2.5 μm,Y2O3引入后,SiC陶瓷的晶粒尺寸降低,高温烧结时液相的含量增加,熔体粘度降低,晶粒结合更加紧密,Y2O3的引入提高了多孔陶瓷的体积密度,Y2O3质量分数为6%SiC的体积密度最大为2.21 g/cm3。热导率随着Y2O3质量分数的增加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金属Cd2+的过滤测试表明:随着Y2O3质量分数增加,Cd2+的残留质量浓度、膜通量和去除率先降低后升高,当掺杂质量分数为4%时,Cd2+残留质量浓度最低为0.042 mg/L,膜通量达到了最大值572 L/(m2·h),去除率最大为99.95%,相比未掺质量分数杂体系的去除率提高了0.14%。随着溶液pH值的逐渐增大,金属Cd2+的残留质量浓度逐渐降低、去除率逐渐升高,pH≥9时最终均趋于稳定。综合来看,多孔SiC陶瓷的助烧剂Y2O3最佳掺量为4%。  相似文献   

15.
肺纤维化是一种致命性肺部疾病, 目前临床常规的甲强龙(MPS)联合环磷酰胺(CTX)治疗方法存在明显的不良反应. 基于降低药物毒副作用的目的, 本文设计了一种聚多巴胺(PDA)包覆的Fe3O4纳米粒子/甲强龙/环磷酰胺复合超粒子(Fe3O4/MPS/CTX@PDA SPs), 提出磁性靶向治疗肺纤维化的思路. 从预制的油溶性Fe3O4纳米粒子出发, 通过水包油微乳液模板法制备了Fe3O4 超粒子(SPs), 并在进一步包覆PDA壳层的过程中引入MPS和CTX, 制备了Fe3O4/MPS/CTX@PDA SPs, 考察了Fe3O4/MPS/CTX@PDA SPs的稳定性、 磁性、 对MPS和CTX的负载及释放, 分析了其生物毒性, 并建立动物模型验证了其磁性靶向功能.  相似文献   

16.
利用化学沉淀法, 以乙二醇(EG)、 聚乙二醇(PEG)和甘露醇(D-M)分别为表面改性剂制备了改性的Fe3O4颗粒(分别命名为E-Fe3O4, P-Fe3O4和D-Fe3O4). 实验结果显示, 醇类分子能成功地修饰在Fe3O4颗粒表面, 但 未改变其形貌、 大小、 晶相和磁性.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离子选择性电极法、 Zeta电位和接触角等 手段研究其改性机理, 发现P-Fe3O4和D-Fe3O4样品表面醇修饰与水分子介导的氢键有关, E-Fe3O4则通过表面羟基直接与乙二醇形成了更稳定的氢键, 即使经热处理(120 ℃)乙二醇分子仍被固定在Fe3O4表面. 表面带有疏水基团的E-Fe3O4具有适中的亲水性(接触角32.92°)和水中分散性(粒径200~300 nm). 带负电荷的E-Fe3O4被应用于水中阳离子染料结晶紫(CV)的吸附和磁性分离, 对CV吸附量为19.33 mg/g, 是未改性前(8.41 mg/g)的2.3倍, 通过外加异丙醇可以促进CV脱附.  相似文献   

17.
Photothermal Fischer-Tropsch synthesis(FTS) has been extensively studied, but few reports were focused on systematically exploring the influence of support on catalytic performance. Herein, a series of Fe5C2-based catalysts with different supports was fabricated via a one-step wet-chemical method for photothermal conversion of syngas to lower olefins. Under light irradiation, the optimized Fe5C2/α-Al2O3 catalyst demonstrated remarkable photothermal FTS activity, delivering selectivity to lower olefins of 50.3% with a CO conversion rate of 52.5%. Characterization studies using X-ray diffraction and Mössbauer spectroscopy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he active catalyst mainly contained Fe5C2 nanoparticles on α-Al2O3 support. It was found that the weak interaction between active phase and α-Al2O3 could promote the formation of Fe5C2, which contributed to the high selectivity to lower olefins.  相似文献   

18.
In this work, we prepared a material with magnetic nanoparticles (Fe3O4) as core, 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LDHs) as affinity shell, and cerium dioxide(CeO2) as functional molecules(denoted as Fe3O4@LDH-CeO2). On the basis of combined immobilized metal ion affinity chromatography(IMAC) and metal oxide affinity chromatography(MOAC), Fe3O4@LDH-CeO2 was used to enrich phosphopeptides with high efficiency. The material exhibited high selectivity(α-casein:β-casein:BSA=1:1:5000, mass ratio), high recovery(95.87%), and good reusability of 10 times adsorption- desorption experiments. The feasibility of Fe3O4@LDH-CeO2 was further investigated by extracting phosphopeptides from biological samples(nonfat milk, serum, saliva, and A549 cell lysat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