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田发  刘梦瑶 《运筹与管理》2022,31(4):190-196
本文选取财政部PPP项目管理库中四川省项目数据,利用单整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预测了2020~2025年四川省21个地市(州)的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以此来评估现有PPP模式下各地的财政承受能力。研究表明:有2个地级市突破了10%的“红线”,7个地级市超过了7%的“警戒线”,其他12个地市(州)财政支出能力良好;PPP项目的行业和领域相对集中,且各地城市呈现不同的行业投资结构。最后从三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依据各地不同的财政承受能力来推动PPP规范发展、逐渐重视PPP项目行业和领域平衡性评估及完善PPP项目财政支出责任监测预警系统。本研究有助于增强PPP项目财政承受能力评估的科学性和谨慎性,对今后地方政府选择和确定PPP项目及规模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何寿奎 《运筹与管理》2019,28(8):141-149
本文研究PPP项目价格形成机制、补偿机制及其社会效率。首先,分析了招投标制度下固定经营期PPP项目服务价格形成机制及其不足。其次,基于成本与运行绩效的PPP项目定价规制及可行性缺口补贴思想,建立模型分析实施机构可观察PPP项目服务成本时的定价水平和可行性缺口补贴标准;当实施机构无法准确掌握项目公司的运行成本时,通过制度设计诱导社会投资者上报真实的运行成本和运行绩效以获得最大净现值。分析表明,当PPP项目服务需求弹性较大同时有可行性缺口补贴政策时,政府进行价格规制时项目净现值高于不规制时的净现值。文章通过实例验证了成本信息是否可观察两种情形下PPP项目的服务价格水平、运行绩效、项目投资净现值及消费者剩余。为了避免PPP项目运行绩效下降和社会福利损失,政府应建立科学的监督激励机制,依据PPP项目服务成本与运行绩效的信息确定固定特许经营期下项目服务价格和可行性缺口补贴额度。  相似文献   

3.
目前PPP模式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但投资者的融资效率普遍不高。投资者融资效率低下严重影响PPP项目绩效,制约PPP模式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51家主营业务为PPP项目的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为样本,运用DEA模型分别从整体、不同领域和不同地区之间对比分析双方融资效率的异同。结果显示参与PPP项目投资者的规模效率普遍不足,主营成本与股权集中度是导致融资效率低下的主要因素,净资产收益率较低则是投资者不愿积极参与PPP项目的一个主要原因。对国企而言,优化企业对PPP项目的规模效率是提高融资效率的关键;而民企应注重优化和降低资产负债率,合理均衡地分配股权。因此,建议具有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优势的投资者通过组建联合体等方式参与PPP项目,实现优势互补,从而提高项目公司的整体效率。此外,也要针对不同领域和不同地区PPP项目的特点和对投资者的要求,有针对性地选择投资者,充分发挥国企资金实力雄厚和民企专业技术的优势,提高融资效率,助力PPP实践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PPP项目具有的“大而不倒”特性,致使其陷入财务困境时,政府不得不介入和对其进行救助。然而这种救助必然会扭曲PPP项目定价和加剧市场的不正当竞争。为对冲PPP项目资本短缺的风险及抑制项目“大而不倒”负面效应,建议社会资本方发行或有可换债(CEBs)。CEBs在可换债的基础上引入或有可转债的条款,使其具有危机救助功能和风险转移功能。且CEBs的发行不会增加项目运营公司的公司债务。只有当项目因资本短缺而陷入财务困境时,社会资本方可以通过CEBs转为项目特定收益权和债务减记的方式来增加可支配资本,以维持PPP项目正常运营。研究表明,CEBs通过类似保险的形式对冲项目的资本短缺的风险;为社会资本提供合理的退出机制;对冲政府的裸露头寸。  相似文献   

5.
王染  徐运保 《运筹与管理》2022,31(5):226-232
以2011~2018年沪深主板市场上市的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上市企业参与PPP项目建设对企业自身技术创新水平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行业竞争对二者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企业参与PPP项目建设总体会抑制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并且参与PPP项目程度越深,抑制作用越明显。二者的关系在科技型行业和传统型行业中存在异质,参与PPP项目有助于提高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但是不利于提高传统型企业技术创新。行业竞争对PPP项目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产生显著的调节作用,随着行业竞争加强,参与PPP项目与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的正相关越大,参与PPP项目与传统型企业技术创新的负相关越小。对此,企业家要有长远意识,坚持创新型发展,同时监管部门要充分利用行业竞争机制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破除垄断关系。  相似文献   

6.
结合内容分析法和计量可视化分析法,利用SATI文献统计分析软件、SPSS软件、UCINET社会网络分析软件以CNKI数据库选取的PPP领域中期刊论文和硕博论文为样本分析和评述2008年至2017年我国PPP领域的研究现状,探讨我国PPP领域研究和发展的趋势特征.通过对研究主题、研究性质、研究方法的内容分析和对作者、发文机构、研究热点进行计量可视化分析,得出PPP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结果表明:PPP在2013年PPP改革以来迎来爆发式增长,目前PPP研究处于理论与实践深入发展期;研究方法和理论的多样化,使PPP跨学科研究成为趋势;研究主题由前期的对PPP理论和PPP基本决策问题、风险分担问题转移到对PPP的效率和管理进行探索;PPP项目在新应用领域推进的阻碍与挑战,PPP模式的创新以及将PPP管理和应用与不同情境维度相结合是未来研究的热点主题.  相似文献   

7.
PPP项目中, 国有企业时常利用控制权优势和信息不对称实施隧道行为, 加大了民营资本进入PPP项目的阻力, 损害了项目整体利益, 不利于PPP模式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分析PPP项目中国企隧道行为表现形式和形成机理的基础上, 分别通过博弈论和投资组合模型构建了隧道行为实施条件和发生概率模型。研究结果表明, 国企实施隧道行为需具备基于控制权的先决条件, 挖掘成本相对项目利益的比重越大, 所需控制权越高; 而隧道行为的发生概率随着挖掘成本的降低和控制权的增加而增加。通过蒙特卡洛模拟对河北承德市双峰寺水库PPP项目进行案例分析, 验证了国企隧道行为实施条件和概率模型的可行性和适用性。最终, 分别从提高民企的谈判能力, 增加PPP项目信息透明度, 加强政府监管, 并使国企和项目整体产生利益协同四个方面提出隧道行为治理机制, 保障PPP模式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PPP项目全生命周期中如何识别、评估和分担风险,已成为PPP项目能否成功实施的关键.基于全生命周期理论,借鉴霍尔的三维结构模型,以多维度、动态分析视角构建PPP项目全生命周期三维风险动态分析模型,并以东部地区某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为例进行计算与分析,实现各方利益均衡和综合效用最大化.通过实例论证了模型构建的正确性以及风险分担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对当前我国PPP项目持续稳健发展具有参考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PPP项目因融资风险提前终止会给政府、社会资本、公众造成巨大损失.运用演化博弈理论,构建政府、社会资本、公众三方的演化博弈模型,确定当PPP项目面临融资风险时,影响各参与方决策的主要因素,并利用matlab对均衡点的稳定性进行仿真分析,最后结合PPP实践提出规避项目提前终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胡振  曹莹  刘华 《运筹与管理》2019,28(8):150-155
高速公路PPP项目属于具有经营收益的准经营性项目,政府制定有效的激励措施,可以鼓励项目公司发挥专业的建设和运营能力,提高项目质量和收益水平。本文以VFM作为政府绩效评价指标,通过构建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研究了PPP项目股权结构、质量水平与VFM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虽然社会资本较多持有项目公司股份有助于提高VFM水平,但随着社会资本方股权比例的增加,项目质量水平在不断降低,所以政府应该将社会资本方的持股比例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在保证项目质量的同时达到VFM最大化,从而降低政府方风险,提高社会效益。在高速公路PPP项目中,政府应优化股权决策,激励项目公司改善项目质量和水平,为公私双方带来良好的绩效水平。  相似文献   

11.
针对建筑垃圾处理项目融资难,在建筑垃圾处理项目中采用PPP融资模式,有效缓解政府财政资金的同时,提高资源化效率.面对建筑垃圾处理项目的融资风险,在分析PPP项目风险因素的基础上,构建基于相对熵理论的融资风险评价模型.首先,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分别确定风险指标的主、客观权重.然后,运用博弈集结模型组合主客观权重,得到指标综合权重.最后,运用相对熵评价模型对建筑垃圾处理PPP项目主要参与方进行风险评价,为项目的风险控制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结合公私合营(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PPP)项目特点构建PPP项目特有的目标体系,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分析PPP项目目标之间的关联度.首先,经过分析研究得出PPP项目目标体系包括质量、进度、成本、风险合理分担等八大目标体系.其次,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析PPP项目目标关联度,具体介绍了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的基本原理以及计算步骤.最后结合具体案例分析PPP项目目标之间的关联度.  相似文献   

13.
以第三方监管机制下PPP项目匹配供应商和第三方监管机构为研究背景,基于多指标方向偏好评价信息,构建PPP项目的三边非循环最优稳定匹配模型,并给出匹配决策的步骤及方法.首先,基于主体间多指标方向偏好评价信息,给出了主体间方向偏好效用函数的定义及计算方法;其次,以方向偏好效用函数为基础,研究了PPP项目匹配系统总偏好效用,同时,从系统稳定性视角,给出了三边非循环匹配系统下稳定匹配的定义;然后,基于系统稳定性和总偏好效用,建立了PPP项目三边匹配的最优稳定匹配模型,并给出了求解模型的决策方法;最后,通过算例验证最优稳定匹配模型对PPP项目匹配决策过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PPP项目通常实施周期长,风险突出。传统的实物期权评价方法考虑了未来的不确定性和管理者柔性的价值,但是一般假设无风险利率是固定的,不符合利率长期内波动的特点,会造成投资者决策失误。本文考虑了未来无风险利率波动条件下,PPP项目中实物期权的价值。首先分析了PPP项目中通常存在的期权形式,其次研究了无风险利率三角逆变函数以及在此基础上得出模拟实物期权模型,并用案例对比分析固定利率和随机利率下的期权价值。结果显示,随机利率比固定利率下的期权价值更高,研究结论可以为PPP项目的投资者进行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基于管理效率的公私合作项目伙伴选择与激励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私合作模式(PPP)进行公共项目建设有利于解决建设资金紧张以及政府在投资管理上的低效问题.目前用相关利益者理论把PPP模式作为社会博弈来研究,PPP模式相关的公共机构理论,PPP项目的政府监管与定价机制.针对公共项目在投资中期或运行期的公私合作伙伴选择和投资激励契约问题,在政府对项目已作了前期融资和了解的条件下,建立了公私合作伙伴关系的联合投资契约及补贴模型.区分对称和非对称信息两种情形,就如何设计最优契约才能使合作投资双方都能真实地表明他们的努力和管理水平信号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政府管理效率对合作投资契约的影响,为公共项目在投资中期或运行期实施公私合作伙伴关系投资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6.
程帆  邓斌超  尹贻林 《运筹与管理》2022,31(10):227-234
协调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利益分歧,进而实现个体理性向集体理性的趋同,这是纾解PPP项目合作困境的切入点之一。基于合作博弈理论,本文构建PPP项目非完全利益群体的合作形成机制,分析政府与社会资本间“合作共赢”的必要因素。研究表明,由政府与社会资本组成的PPP项目非完全利益群体,可在“理性-效用转移-有效协商”机制的协同作用下主动采取最优合作策略。其中,理性机制验证了政府与社会资本达成合作意向的前提,效用转移机制可实现二者之间的风险-收益对等,有效协商机制将达成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帕累托均衡。  相似文献   

17.
公众作为PPP项目所提供产品的消费者,其行为策略和政府、企业行为策略一样也会影响项目的健康运行.针对PPP项目中三方行为策略研究不足的问题,本文构建了地方政府、私营企业、公众三方演化博弈模型;探讨了不同主体的演化路径;分析了关联主体演化博弈模型的渐近稳定性,得出其在不同条件下有不同的稳定状态,且最优稳定状态属于可达稳定状态;最后根据达到最优稳定策略所需条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保证PPP项目健康运行的策略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由于水利PPP项目投资成本大、建设周期长、投资回收期长,项目存在较高的风险,非常有必要进行风险评价.通过分析影响水利PPP项目的风险因素,构建了3个层级,8个方面因素,25个评价指标,并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项因素的权重,分析影响项目风险的主要因素,再利用物元分析理论进行评价,能够准确、合理的定量评价项目风险的大小.针对分析出来的主要风险因素和相应的风险等级,提出规避风险的有关建议,有利于合理控制水利项目的风险.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综合考虑社会资本风险偏好和公平偏好的基础上,构建了政府与社会资本之间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分析了社会资本风险偏好和公平偏好影响下PPP项目政府补偿机制的最优设计。研究表明:社会资本的最优投资水平随风险规避度的增高而降低,随公平偏好程度的增高而增高;政府补偿机制的最优设计应是在考虑单期风险及公平溢价成本的基础上,估计单期期望运营收益的高低,进而协调年建设成本补偿及运营期补偿系数两者的相对关系,设计最优的年建设成本补偿和运营期补偿系数。  相似文献   

20.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基于有限理性的演化博弈理论,构建了以地方政府、社会资本和农村居民为博弈主体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PPP模式合作行为演化博弈模型,运用Matlab软件分析了三方主体的初始意愿和政府规制对三方主体行为策略演化的影响。研究发现:(1)政府规制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PPP模式合作博弈系统演化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是:政府对社会资本的补贴资助、投机罚金、合作奖励和政府对农村居民的参与奖励。(2)与提高地方政府对社会资本的补贴资助力度和惩罚力度相比,提高地方政府的激励规制初始意愿更能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PPP项目的顺利落地实施。(3)农村居民参与PPP项目的初始意愿的提升关键在于提高农村居民参与收益。最后,为促进PPP模式在农村环境治理领域的应用与发展和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可持续改善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