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Cr-Co-O/D3520催化剂在催化氧化四氢萘中,其性能显著优于单组分Co或Cr催化剂,多种物理测试研究表明,金属间存在相互作用,增加了吸附O^-2量,解释了其高活性原因,研究还表明,活性组分与载体D3520间存在弱相互作用,对金属组分的高分散性及较长的使用寿命给予了解释。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SEM、XRD、IR和XPS技术研究了Pd-Fe2O3/D3520催化剂。结果表明:D3520的表面凹凸不平,Pd和Fe在载体表面上高度分散,且均匀分布;Pd和Fe2O3与载体之间无明显的相互作用,Pd和Fe2O3间存在着较强的相互作用;该催化剂的催化加氢活性与零价钯的外层价电子密度有关。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SEM、XRD技术研究了钯-金属氧化物/D3520催化剂的形态及金属在载体上的分布。用IR、XPS技术研究了催化剂中金属与载体以及两种金属间的相互作用,并考察了催化加氢活性与零价钯外层价电子密度的关系。结果表明:金属在载体表面上高度分散,且均匀分布;金属与载体无明显的相互作用,两种金属间存在着较强的相互作用;该催化剂的催化加氢活性与零价钯的外层价电子密度有关。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SEM、XRD技术研究了钯-金属氧化物/D3520催化剂的形态及金属在载体上的分布。用IR、XPS技术研究了催化剂中金属与载体以及两种金属间的相互作用,并考察了催化加氢活性与零价钯外层价电子密度的关系。结果表明:金属在载体表面上高度分散,且均匀分布;金属与载体无明显的相互作用,两种金属间存在着较强的相互作用;该催化剂的催化加氢活性与零价钯的外层价电子密度有关。  相似文献   

5.
采用浸渍法,以Al2O3为载体制备了氧化铜和二氧化锰复合的双组分负载型金属催化臭氧化催化剂,以松花江水的UV254去除率作为催化剂活性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催化剂的最佳制备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的最佳制备条件如下:浸渍5h,活性组元体积比为3:1,于90℃干燥2h,于200℃焙烧3h,采用扫描电镜对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TG-DTA测试分析了催化剂热分解过程的反应速率、热效应和物质变化过程;运用XPS分析了催化剂表面元素的组成、元素相对含量和元素价态。  相似文献   

6.
CuO-MnO2/Al2O3 催化臭氧化催化剂的制备、结构表征及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浸渍法,以Al2O3为载体制备了氧化铜和二氧化锰复合的双组分负载型金属催化臭氧化催化剂.以松花江水的UV254去除率作为催化剂活性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催化剂的最佳制备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的最佳制备条件如下:浸渍5h,活性组元体积比为3:1,于90℃干燥2h,于200℃焙烧3h.采用扫描电镜对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TG-DTA测试分析了催化剂热分解过程的反应速率、热效应和物质变化过程;运用XPS分析了催化剂表面元素的组成、元素相对含量和元素价态.  相似文献   

7.
FeOx/ZrO2催化剂结构及CO氧化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XRD、TPR及固定床微反技术,研究了添加FeOx对ZrO2载体结构稳定性和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FeOx对载体ZrO2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能阻止ZrO2从四方晶型向单斜晶型的转变;FeOx与载体ZrO2之间的相互作用,能促进FeOx在载体表面的分散,并提提高FeOx/ZrO2催化剂的氧化和还原性能。  相似文献   

8.
缪少军  邓友全 《催化学报》2001,22(5):461-464
用共沉淀法制备了Au/Co3O4,Pt/Co3O4及Au- Pt/Co3O4催化剂,并考察了其对H2与CO在O2过量情况下完全共氧化的催化作用。结果表明,在三种催化剂上H2与CO之间都存在复杂且各不相同的相互作用。与Pt/Co3O4催化剂上不同,在Au/Co2O4和Au-Pt/Co3O4催化剂上H2严重抑制CO的氧化。同时,Au-Pt/Co3O4催化剂上H2与CO能够在较低的温度(76℃)下有效地实现完全共氧化。TPR结果表明,与Pt/Co3O4催化剂相比,Au-PtCo3O4催化剂上Au的存在使Pt的还原峰消失。  相似文献   

9.
本文用硝酸盐水溶液等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Cr-Ag/γ-Al2O3双金属及单金属的 物催化剂,测定了CO氧化转化率。用BET,XRD,TPR,TPD-MS技术研究了助剂Ag对Cr/γ-Al2O3催化剂CO氧化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沉积沉淀法制备的Au/Co3O4-CeO2催化剂在富氢气氛中优先氧化CO表现了较高的活性和选择性。研究发现。该催化剂的性能受载体老化温度、组成载体的两种氧化物的质量比和载金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在反应气中添加15%的CO2对催化剂的性能影响较大;进一步添加10%的水后CO的转化率显著升高,说明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抗水性能。且在水和CO2存在的条件下表现了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用溶胶一凝胶法合成了Lal-xCexFe1-y-nCoyRunO3(x,y=0.1~0.5,n=0.01~0.1)系列催化剂,XRD对晶体结构的表征发现,掺入Ru后基本结构未改变,但2θ值减小,晶胞参数变大.红外光谱分析表明,Ru改性的催化剂对应的特征峰位和峰形基本相似,但随着Ru掺杂量的增加,600cm^-1附近的谱带向高波数方向移动,n=0.01的样品,v1和v2向低波数方向移动,n=0.05样品的v1带出现最大吸收峰.XPS研究表明,掺杂Ru后Fe的外层电荷密度增大,并以多种价态存在;随着掺杂量的增加,表层中的Ce由与氧结合转变为与多羟基结合,其它氧种含量增加,催化活性增强.O2-TPD结果表明,掺杂Ru使催化剂表面的吸附氧和晶格氧脱附温度降低,A离子空位增加.H2-TPR研究表明,掺杂Ru使A离子空位增加,晶格氧活动性增强,催化活性提高;La0.8Ce0.2Fe0.7Co0.2Ru0.1O3的催化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2.
CaO/La2O3催化剂上的甲烷氧化偶联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哲  颜其洁 《分子催化》1996,10(1):33-40
研究了不同配比的CaO/La_2O_3催化剂对甲烷氧化偶联反应的催化性能。适当配比的CaO/La_2O_3催化剂的性能明显优于纯La_2O_3或CaO,在钙含量为24%和81%(Ca/(ca+La))处,C_2选择性和C_2收率分别出现两个峰值。同时还发现,13%CaO/La_2O_3样品显示出良好的低温催化性能,在550℃反应温度下获得了31.5%的甲烷转化率和45%的C_2选择性。并采用XRD、XPS和Co_2TPD等技术研究了催化剂的结构。结果表明,CaO/La_2O_3体系催化剂上没有检测到新物相产生。但是,催化剂中CaO与La_2O_3两组分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有利于表面活性中心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La-Th-O二元氧化物的组成、结构及其对甲烷氧化偶联反应催化性能的影响;用XRD、IR、XPS、SEM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La-Th-O系列催化剂随La/Th原子比的变化,可生成La_xTh_(1-x)O_(2-δ)固溶体。具有萤石结构的La_xTh_(1-x)O_(2-δ)是甲烷氢化偶联反应的主要活性相。  相似文献   

14.
丁雪加  丁彦 《分子催化》1993,7(2):134-140
用共沉淀法与浸渍法制备的ThO_(2-)La_2O_(3-)BaCO_3三组分复合物催化剂在反应温度600℃ ,催化剂床层热点温度665℃的条件下,采用甲烷/空气共进料方式,可以获得22.4%甲烷转化率和64.6%C_2烃选择性,本文考察了各组分含量对催化性能的影响,用离子阱在线检测考察了在纯ThO_2与三组分复合物催化剂上CO脉冲反应的差别.  相似文献   

15.
催化剂采用等量浸渍法,先后将Co与贵金属组分浸于γ-Al2O3上,经500℃焙烧,450℃氢气还原制得(mCo3O4/mAl2O3=0.08,m贵金属/m催化剂=1/1000).CO氧化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贵金属Pt和Pd与Co之间具有明显的协同催化作用,而Rh与Co的协同作用较差.在Co-Pt/γ-Al2O3和Co-Pd/γ-Al2O3上,CO100%转化的温度较在Co/γ-Al2O3上下降了约60℃,而在Co-Rh/γ-Al2O3上仅下降了25℃左右.XRD和XPS的表征结果表明,Co/γ-Al2O3中Co以高分散的金属Co相和类似CoAl2O4的尖晶石相存在,而Co-M/γ-Al2O3(M=Pt,Pd,Rh)催化剂中,Co相已完全被还原为零价.高分散的金属钴相和贵金属相的协同作用,可能与氧从贵金属至Co相上的溢流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16.
采用共沉淀法和金属有机配合物固载法,分别制备了钴氧化物负载的纳米金催化剂.考察了该催化剂对CO低温氧化反应的催化活性及其制备方法和制备条件,如焙烧温度和时间、金的负载量、活性组分前体、沉淀剂的滴加顺序等因素对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严格控制制备条件.上述两种方法制备的3%Au/Co3O4催化剂,对CO氧化反应都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可分别于-22℃和-5℃将空气中1%的CO完全转化为CO2.:XRD和TEM测试结果显示.催化剂上的金颗粒大小在10nm范围内,载体为适度结晶的四氧化三钴.  相似文献   

17.
18.
以硝酸铈,硫酸钛为前驱体,用氨水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CexTi1-xO2催化剂.利用XRD、Raman、N2吸附-脱附、H2-TPR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其催化HCl氧化制Cl2的性能.结果表明:复合氧化物较CeO2和TiO2更加分散甚至高度弥散,大大增加了其比表面积,最高可达170.5 m2·g-1,同时CeO2与TiO2之间的相互作用显著提高了其可还原氧物种数目,改善了其氧化还原性能.催化反应结果表明,复合氧化物的活性较CeO2和TiO2显著提升,Ce0.1Ti0.9O2表现出了良好的氯化氢催化氧化能力和较好的催化稳定性,在430℃时氯气产率可以达到0.90 gCl2·gcat-1·h-1,反应60 h后,氯气产率稳定在0.76 gCl2·gcat-1·h-1.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化学修饰的方法改变了γ-Al_2O_3载体等电点(IEPS),并用具有不同等电点的Al_2O_3作载体,以(NH_4)_2PdCl4为活性组分前身制备了一系列Pd/Al_2O_3催化剂,在固定床微反色谱装置上考察了其对CO氧化的催化活性,用Hi—O_2滴定、紫外漫反射光谱(DR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中的能量色散谱(EDXS)等方法对上述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Al_2O_3的等电点(IEPS)对所得催化剂中金属分散度和浓度分布都有明显影响,IEPS越高。活性组分越靠近外表面,在相同担载量下,其分散度也越高。这主要是由于载体IEPS的改变,导致了(NH_4)_2PdCl_4在γ-Al_2O_3上吸附机理的变化,并使所得催化剂对CO氧化的催化活性发生了规律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CuO/CeO2催化剂的催化氧化性能及其表征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用CO流动反应法 ,程序升温还原 (TPR) ,光电子能谱 (XPS)和X射线衍射Rietveld分析等技术研究了CuO ,CeO2 及CuO/CeO2 各组分催化剂。结果表明 :单组分的CuO和CeO2 对CO的氧化活性较低 ,但CuO与CeO2 形成复合氧化物后 ,其CO氧化活性明显提高 ,这可能与铜物种在CeO2 表面的价态 (Cu2 + 和Cu+ ) ,分散状态和还原性能有关。CuO在CeO2 上的负载量对铜物种在CeO2 表面形成的价态 (Cu2 + 和Cu+ )至关重要 ,CuO的负载量为 1 0 %时 ,XPS检测不到Cu2p3/2 (eV)结合能 ;当CuO的负载量为 5 0 %时 ,CuO主要以Cu2 + 和Cu+ 形式存在 ,而负载量大于 5 0 %时 ,CuO则以Cu2 + 形式存在。由于形成了CuO/CeO2 复合氧化物 ,使离子半径小于Ce4 + 的CuO进入了CeO2 晶格 ;当CuO的负载量达到 5 0 %时 ,CuO的晶粒尺寸值为最小 ( 6 1nm) ,而晶格畸变值为最大 ( 2 86× 10 - 3) ,此时 ,催化剂具有较高的表面能和最佳的CO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