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种新型金属螯合亲和色谱固定相的制备及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正庚烷乳液中生成1.5μm的无孔脲醛树脂-二氧化锆复合微球基体,其与丙烯酸甲酯进行迈克尔加成反应后,通过亲核取代反应与螯合剂亚氨基二乙酸(IDA)键合,制成IDA-UF-ZrO2固定相,此固定相与铜离子(Ⅱ)螯合后,形成金属螯合亲和色谱固定相(Cu-IDA-UF-ZrO2).以牛血清白蛋白(BSA)为样品,考察了两种新合成的固定相的色谱性能,结果表明BSA在Cu-IDA-UF-ZrO2上的保留时间比在IDA-UF-ZrO2上的保留时间有所增加,同时BSA在Cu-IDA-UF-ZrO2上的保留主要受固定金属离子与蛋白质侧链上氨基酸间配位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应用溶胶—凝胶技术制备了107硅橡胶固相微萃取探头。通过加热,考察了涂层的热稳定性;采用顶空—气相色谱联法,对水中的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进行了萃取分析。实验表明,萃取头使用温度高,涂层不易脱落,萃取装置与气相色谱联用效果好,对氯代烃类化合物吸附、萃取效果好。  相似文献   

3.
利用自制的活性炭萃取纤维结合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联用技术(ACF-SPME-GC)对海水中的壬基酚进行了检测分析,同时对实验影响因素如萃取方式、解析时间、解析温度、萃取温度、萃取时间、离子强度以及pH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得到最佳萃取条件为:在70 ℃下,加NaCl到5%,调节pH到6,萃取20 min,且该方法的线性范围在1~100 μg/L,检出限在0.1 μg/L,相对标准偏差(RSD)在10%以下,且在实际海水体系中测得加标回收率为101.2%,可以满足实际海水样品测定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以甲苯-2,4-二异氰酸酯、聚己二酸乙二醇酯、羟基硅油、三羟基丙烷为主要原料制备作为固相微萃取(SPME)涂层的有机硅-聚氨酯聚合物。将有机硅-聚氨酯共聚物涂渍在担体上制备气相色谱填充柱,运用探针分子对固定液性质进行分析。测定保留时间,计算比保留体积,制作比保留体积与温度的关系曲线。测定了玻璃化转变温度、结晶部分的熔点和结晶度。考察了聚合物涂层对各种有机小分子化合物的溶解与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5.
采用溶胶-凝胶技术制备了二氧化硅-氧化锌-硅橡胶固相微萃取涂层,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涂层的表面性貌。应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联用技术分析了水中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检出限分别为0.22 mg·L-1和0.30 mg·L-1,线性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9 1和0.994 4,6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4.21%和3.92%。  相似文献   

6.
采用溶胶-凝胶技术制备了氧化铝-二氧化硅-硅橡胶固相微萃取涂层。通过SEN和EDS联用仪测试了涂层结构、形貌及组成.采用HS-SPME—GC联用技术萃取分析了水中甲苯、四氯乙烯,以色谱峰高对浓度做外标曲线.甲苯、四氯乙烯的线性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952和0.9608.检出限分别为0.18mg/L和0.25mg/L,相对标准偏差(n=6)分别为3.78%和4.25%,平均收率分别95.78%和97.52%。  相似文献   

7.
李树白 《科技资讯》2014,(35):72-72
制备一种新型的蛋白质分离纯化材料。探讨亲和温敏双水相体系对牛血清白蛋白(BSA)的分配特性。优化分离纯化BSA条件,同时测定BSA的回收率以及纯化倍数,并通过电泳SDS-PAGE对BSA蛋白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8.
固相微萃取(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 SPME)技术是一种新型样品前处理方法, 由于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快速、灵敏度高等优点, 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综述固相微萃取的发展、原理, 介绍了该技术在环境、食品及医药领域的应用, 阐述了固相微萃取的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应用微相吸附-光谱修正技术研究了曙红Y(EY)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并讨论了反应时间、离子强度、温度,以及金属离子干扰等因素对该作用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EY与BSA间的作用符合Langmuir单分子层吸附,结合产物最大结合数NEY∶NBSA=5∶1;计算了不同温度下(30,45和60℃)反应的结合常数K,发现K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并测定了蛋白质的工作曲线,该方法的检出限为20 mg/L.  相似文献   

10.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生姜的挥发性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技术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了生姜中的挥发性化合物,用膜厚为100μm的聚二甲基硅氧烷纤维头萃取新鲜生姜中的挥发性化合物,纤维头在温度为250℃气化室进样口脱附3min,通过顶空SPME-GC-MS方法从生姜中共分离和鉴定出36个化合物,其中主要的化合物为α—水芹烯,莰烯,里哪醇,香叶醛,姜烯,倍半水芹烯,橙花醛,α—没药烯,α—姜黄烯,由色谱峰的峰面积比例计算出各个化合物的相对含量,研究和讨论了影响SPME条件的参数,包括吸附时间、温度、脱附时间等。  相似文献   

11.
陶清  韩莉  徐金光  吕鉴泉 《河南科学》2007,25(3):391-394
用拉曼光谱技术研究了固态和水溶液中诺氟沙星和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通过对诺氟沙星和牛血清白蛋白的拉曼光谱比较,发现其作用产物的拉曼特征峰发生了较明显的变化,解释了可能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2.
采用荧光猝灭光谱、同步荧光光谱研究生物杀虫剂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Emamectin Benzoate,EB)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相互作用的方式及机理.结果表明,EB可动态猝灭BSA内源荧光;在温度为290 K、300 K、310 K时它们的结合常数(Kb)分别为1.38×103L.mol-1、3.91×103L.mol-1和6.38×104L.mol-1,结合位点分别为0.97、1.02和1.32;通过计算热力学参数可推断二者主要靠疏水作用力结合.同步荧光光谱研究表明EB对BSA构象未产生影响,其结合位点更接近于色氨酸.  相似文献   

13.
半乳糖基牛血清白蛋白的制备和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实现肝靶向给药的目的,同时避免使用价格昂贵,且来源有限的内源性配体,我们用还原胺化法合成了半乳糖基牛血清蛋白(Galn-BSA)。对得到的产物,分别用苯酚-硫酸比色法和MADLI-TOF质谱法测定了糖化比率,在糖化比率较低时,两种方法的结果一致,糖化比率较高时,苯酚-硫酸比色法应适当修正。  相似文献   

14.
以PEG/磷酸盐双水相系统萃取BSA为对象,研究了双水相系统成相浓度、外加盐NaCl,BSA起始浓度等对BSA在两相间的分配系数和BSA下相萃取率的影响,结果发现,BSA在部分被萃取入双水相体系的下相,成相组成的PEG6000 10%(质量分数)/PO4^3- 6%(质量分数)和PEG10000 6%(质量分数/PO4^3- 6%(质量分数)的双水相系统有利于BSA的萃取分配;外加NaCl对PEG6000 10%(质量分数)/PO4^3- 6%(质量分数)系统萃取BSA的影响不大;得出了上、下相BSA浓度和BSA在两相间分配系数K与系统BSA起始浓度之间的表达式,与实验结果有较好的拟合。  相似文献   

15.
用三聚氯氰活化的聚乙二醇(PEG-1900和PEG-5000)修饰牛血清白蛋白(BSA)的游离氨基,经透析,冻干,得到PEG修饰的牛血清白蛋白.对PEG修饰的BSA进行了理化、生物学及部分药用指标测定.实验表明,用PEG-1900和PEG-5000修饰时,修饰率分别达到90%和50%左右时,便可消除BSA的过敏反应.  相似文献   

16.
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Cu^2+对香豆素类中药有效成分的母核化合物香豆素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相互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有Cu^2+存在时,香豆素对BSA内源荧光的猝灭过程是以静态猝灭为主,香豆素与BSA结合过程的表观结合常数KA数值为lO^4量级,结合位点数n的范围为2.9~3.4,香豆素-BSA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类型仍是以疏水作用为主,熵增加是该作用过程的主要热力学驱动因素;与不合Cu^2+的相比,香豆素对BSA内源荧光的静态猝灭常数KP、表观结合常数KA都明显增大,但结合位点数和分子间作用力类型没有明显改变,表明Cu^2+可能参与了香豆素与BSA的结合过程.  相似文献   

17.
采用分子对接方法研究了药物小分子七叶苷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之间的相互作用,获得了七叶苷与BSA的结合模式信息.分子对接结果表明,七叶苷分子与蛋白活性空腔内的氨基酸残基形成疏水作用和氢键作用.这些基团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七叶苷与BSA稳定结合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可为相关实验研究提供微观结构信息.  相似文献   

18.
借Au-S的作用,将半胱氨酸组装在金表面上,利用吖啶橙与半胱氨酸之间静电的作用,将荧光试剂吖啶橙间接组装于金表面,构建的AO/L-Cys/Au双层膜具有强的荧光信号.利用吖啶橙与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引起膜表面荧光信号灵敏的变化测定蛋白质,对蛋白质检测下限为2.301×10~(-8)g/L.  相似文献   

19.
用荧光法和同步荧光法研究了在模拟生理条件下锕系元素钍(Th)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结合反应,结果表明Th与BSA的结合数为1,结合常数为1.70×104.求得Th结合位置与BSA分子212位色氨酸残基间的距离为0.67nm,发现Th使BSA的Trp残基微环境更加紧缩疏水,而酪氨酸残基微环境则更加外露.经比较发现Th与BSA的结合反应程度和对BSA构象的影响程度远大于稀土离子与BSA的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