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电子学会应用声学学会与中国声学学会于一九八一年十月二十日至二十五日在北京 联合召开了“数字信号处理及微计算机在声学中的应用”学术交流会。出席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十四个省市,二十九个单位的五十四名代表,日本北海道大学青木由直教授应邀参加了会议。中国电子学会应用声学学会主任委员应崇福教授、中国声学学会秘书长关定华教授参加了开幕式并讲了话。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侯自强副教授作了“数字信号处理及微计算机在声学中的应用”综述报告,日本北海道大学青木由直教授作了“用微计算机进行声全息数字信号处理”特邀报告。  相似文献   

2.
《物理》2021,(4)
缪子自旋弛豫/旋转(MuSR)实验技术利用缪子的自旋,在原子尺度上研究样品内部磁场的静态分布和动态涨落。文章介绍MuSR实验技术在凝聚态物理中的应用,阐述了MuSR在磁性、超导材料中发现的独特信息,包括磁有序、内部磁场分布、具有特定频率范围的自旋涨落,以及在半导体材料中获得杂质的电子状态和位置。这些应用表明MuSR对于理解关联电子材料复杂的物理现象及其物理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陈东培 《应用声学》1991,10(2):46-46
为加强超声电子学和军用电子系统的学科性相互渗透,促进两学科的发展,中国声学学会超声电子学分科学会和中国电子学会电子对抗学会于1990年10月15日至19日在安徽黄山联合召开了全国性“超声电子学器件在电子对抗、雷达和军事通讯技术中的应用学术交流会”。与会者有来自全国各地8所大专院校,18个研究所和4个企业集团的教授、专家学者及有关领导共80余人。《应用声学》与《电子对抗》编辑部也派编辑专程采访。  相似文献   

4.
安庆骧  沈其韩 《物理》1995,24(12):753-758
同步辐射在地球科学中的应用安庆骧(地质矿产部岩矿测试技术研究所北京100037)沈其韩,尚如湘,李兆乃(地质矿产部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当今,人类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这三大严重课题的考验。现代地球科学研究的重点是:(1)地球动力学...  相似文献   

5.
郭沁林 《物理》2007,36(4):313-318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正在寻求更新的实用材料.金属氧化物,包括金属氧化物薄膜的各种实用材料,在工业界、信息产业界和能源开发等方面的应用前景,早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极大关注.例如,由于氧化物具有各种特殊的介电和光学性质,研究和开发基于氧化物薄膜的气敏材料非常热门.如何制备出有实用价值的各种薄膜材料,是科学家们一直关心和深入研究的课题.电子能谱技术在各种材料的基础研究和实际应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有序金属氧化物薄膜研制为例,简要评述了电子能谱技术(包括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紫外光电子能谱(UPS),俄歇电子能谱(AES)和高分辨电子能量损失谱(HREELS)),以及低能电子衍射(LEED)等技术在氧化物薄膜材料制备和表征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物理原理在气体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孔宝 《物理》1994,23(11):685-690
根据作者近年研制小型瓦斯检测器的情况和查阅到的国内外资料,概述了气体检测技术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意义,分析了气体检测中的若干方法及有关的物理原理,介绍了国内外在该领域中新近采用的“光电离”、“光催化”、“激光和微电脑应用”、“电子连续截断法”等物理新技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王丽生 《应用声学》1995,14(1):46-47
由北京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分会、中国声学学会检测声学分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分会超声专业委员会和促进无损检测器材发展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北京NDT技术交流中心承办的“’94北京检测技术交流会”于1994年10月8日一10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这是无损检测学会与声学检测学会第一次在北京联合召开的全国性大规模学术交流会,也是第一次由从事无损检测与声学检测两个方面的科技工作者联合参加的检测技术交流会.出席大会的代表近200人.大会共收到论文110篇.特邀大会报告6篇:中科院院士应崇福先生的“激光超声研究与…  相似文献   

8.
文章简要介绍了材料科学研究中被广泛应用的透射电子显微(TEM)技术及其在多铁材料研究中的应用,并给出了几个典型案例:利用球差矫正原子分辨扫描透射电子显微术(STEM),并和电子能量损失谱(EELS)相结合,分析多铁异质结界面处的原子分布、离子价态和化学键的变化;结合球差矫正原子分辨透射电子显微图像(HRTEM)和STEM图像,分析多铁材料中的局域对称性破缺和电极化特性;利用原位变温及电/磁场加载技术,研究多铁材料中的结构相变和电畴/磁畴的动态演变特性。文章特别指出,现代透射电子显微学是全面分析理解多铁材料局域微结构,探讨多铁耦合机制及其物理根源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非损伤微测技术及其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亚男  许越 《物理》2007,36(7):548-558
“非损伤微测技术”或称“无损微测技术”是上世纪末产生的一种用非损伤性的方法获取物体表面特异性离子和分子动态信息的新技术平台。该技术平台是微电子、计算机、精密机械加工、物理、数学、高分子化学、纳米技术及光学显微技术等多学科优秀成果的集成。“非损伤微测技术”可使研究人员在被测样品上获得其他技术难以测到的生理特征和生命活动规律,从而在理论研究和应用领域方面产生实质性的突破。“非损伤微测技术”平台还可以方便地与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其他电生理技术和显微荧光成像技术配合使用,从而更全面地揭示各种生命现象及其本质。目前,“非损伤微测技术”平台已被多家科研机构、医院和制药公司所采用,其应用范围涵盖了生物学、生理学、神经生物学、环境科学、药理学、材料科学等诸多领域。文章较详细地介绍了非损伤微测技术及其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其中包括植物、动物研究领域中与生物医学相关问题研究中的应用以及与其他技术结合的应用等。  相似文献   

10.
《物理》2019,(11)
中子散射技术能够有效探测物质微观尺度的特性,尤其是在磁性探测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因而在科学研究方面应用越来越广泛。文章结合作者的研究领域,介绍了中子散射技术在研究一些功能性材料中的应用及成果。包括铁电材料BiFeO3中自旋,声子的激发谱,热电材料PeTe中声子特殊的动态行为,以及磁性材料Mn1-xCoxV2O4中自旋波的特性,并分析了材料中自旋、电子、晶格、轨道的相互耦合作用。  相似文献   

11.
近20年来表面分析技术已经渗透到了各个工业部门,由于现代表面分析技术在解决当前工业生产中的实际间题和关键工艺的质量控制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所以引起了工业各部门工程技术人员的普遍重视和关注.本文主要讨论了几种主要的现代表面分析技术在电子、冶金、材料、机械和化学等工业生产中的一些应用领域及其典型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2.
2004年湖北省暨武汉市首届光学与激光技术应用年会将于10月16日在武汉举行,这次会议由湖北省暨武汉市激光学会、湖北省光学学会、武汉中国光谷激光行业协会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光电技术研究所、武汉大学、武汉楚天激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办,湖北省物理学会、湖北省电子学会、《光学与光电子技术》编辑部协办。会议将通过组织一系列前瞻性、实用性、导向性的学术交流会、新技术、新产品信息发布会,为业内的学术机构、生产厂商、贸易团体提供更为广阔的交流平台。首届“年会”坚持技术应用和产业发展并重,把学术活动与市场需求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3.
由中国光学学会和中国理论与应用机械学会主办,光电-光学仪器工程师学会、美国光学学会和欧洲光子协会联合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合作召开的“国际全息应用会议”,1986年7月2日到4日在北京科学会堂举行.18个国家(不包括中国)和地区77位代表,以及中国127位正式代表、77位列席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主席、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光学学会理事长王大珩教授代表中国科协、中国光学学会和中国理论与应用机械学会以及其它联合主办单位致开幕词,欢迎各国代表参加这次会议.感谢筹办这次会议的北京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光电子技术21研讨会简讯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科学部光学、光电子学科,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国家“八六三”计划光电子主题专家组,中国光学学会纤维光学与集成光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电子学会信息光电子学组共同发起的21世纪光电子技术研...  相似文献   

15.
陶瓷加工中的激光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程陶瓷作为21世纪的三大应用材料之一,其有效的加工方法已成为国内外专家学者探索的热点。而激光技术由于是非接触式加工,没有切削力,加工速度快,能加工一些特殊型面等优点,在陶瓷的加工方面得到了一定的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介绍了应用激光技术加工陶瓷和激光技术在陶瓷磨削中的辅助应用,并阐述了各种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加工质量评价,同时展望各种激光技术在陶瓷加工中的发展趋势。尽早开发应用于陶瓷加工的各种激光新技术,对推动陶瓷的应用发展和激光技术的发展应用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THz技术的应用及展望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王少宏  许景周  汪力  张希成 《物理》2001,30(10):612-615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THz辐射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的进展,文章介绍和讨论了以THz辐射为探测光源的时域光谱测量在基础物理,信息材料,化学和生物材料研究中的应用,以及THz成像和THz“雷达”技术在材料研究,安全检查和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在电化学中的应用及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谱学电化学与激光拉曼光谱电化学技术电化学研究起源于1791年Galvani发现的“动物电”现象,目前已发展成为物理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电子导体-离子导体,离子导体-离子导体的界面现象、结构和化学过程。电化学与材料、能源、环境、信息科学乃至生...  相似文献   

18.
七十年代初发展起来的微区分析新技术──Auger谱仪(AES)及扫描Auger 谱仪(SAM)在材料研究中的应用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 长期以来,Auger效应[1]未能找到实际应用.直至1953年才由Lander[2]提出了可在超高真空中测量Auger电子,这种电子由于能保持来自表面层的特征能量信息而可用作表面分析.1968年,Harris[3]用电子能量微分法提高了灵敏度;1969年 Palmberg 等[4]利用镜筒分析器(CMA)提高了灵敏度及测量速度后,Auger 电子能谱实际应用的阶段才真正开始.1973年出现了扫描Auger微探针(SAM),为微区分析技术开创了崭新的局面[5,6]. 目前,…  相似文献   

19.
1.比较集中地发表中国物理学会1982年年会和纪念中国物理学会成立五十周年大会上的报告、文件及有关各分支学科解放以来的进展或国际动向的综述文章. 2.继续刊登“新实验技术在材料研究中的应用讲座”、“傅里叶光学基本原理讲座”、“非晶态物理讲座”.大约在第二季度,开始刊登“误差与实验数据处理讲座”(作者:北京大学物理系高崇寿) 3.比较渠中地选登凝聚态物理及其应用新年学术讨论会上的有关文章. 感兴趣的读各,请提前与当地邮局联系预订.1983年《物理》若干内容预告@本刊编辑部  相似文献   

20.
电子俘获材料在辐射剂量测定、光信息处理、光存储、红外光检测等许多技术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本文详细介绍了电子俘获材料的发光原理、材料种类、制备方法以及研究现状,并针对该材料在红外光检测方面的应用,提出了在室温下该材料存在红外光检测上限的观点。针对电子俘获材料存在性质不稳定及在制备过程中需用到硫化类材料易造成污染等问题,建议进一步改进材料制备方法。最后,文中指出玻璃陶瓷类电子俘获材料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并对该种材料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