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在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CTMAB)存在下,Ti(Ⅳ)同甘露醇和邻苯三酚红在pH 3.4时形成蓝色的四元配合物,配合物的组成为n(Ti(Ⅳ))n(甘露醇)n(邻苯三酚红)n(CTMAB)=1123,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630 nm,Ti在0~1.40μg/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摩尔吸光系数为3.1×105L·mol-1·cm-1.用抗坏血酸掩蔽Fe(Ⅲ),体系不需要分离可直接用于钢中微量钛的测定.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MAB)存在下3′-甲氧基-4′羟基苯基荧光酮(MHPF)与Ge(Ⅳ)的显色反应。在HCl介质中,CTMAB的存在对MHPF与Ge(Ⅳ)的显色反应有显著的增敏作用,Ge(Ⅳ)与MHPF形成稳定的1∶2红色配合物。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05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72×105L.mol-1.cm-1。锗量在0~0.48 mg/L范围符合比耳定律。方法已用于铅锌矿渣中微量锗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MAB)存在下3'-甲氧基-4'羟基苯基荧光酮(MHPF)与Ge(Ⅳ)的显色反应.在HCl介质中,CTMAB的存在对MHPF与Ge(Ⅳ)的显色反应有显著的增敏作用,Ge(Ⅳ)与MHPF形成稳定的1:2红色配合物.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05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72×105L·mol-1·cm-1.锗量在0~0.48 mg/L范围符合比耳定律.方法已用于铅锌矿渣中微量锗的测定.  相似文献   

4.
Ti—甘露醇—PV—CTMAB四元体系光度法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以甘露醇作第二配位体 ,Ti(Ⅳ )和邻苯二酚紫 (PV)的显色条件。在pH 3的缓冲介质中 ,Ti(Ⅳ )与甘露醇、PV、CTMAB形成 1∶1∶2∶2的绿色配合物 ,最大吸收波长为 730nm ,钛在 0~2 0 μg/50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 ,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7.2× 10 4 L·cm- 1·mol- 1。用DTPA Ni掩蔽Fe(Ⅲ )等共存离子 ,方法应用于铬镍钢中微量钛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报道了水溶性新显色剂4 (2 吡啶偶氮) 邻苯三酚(PAPG)的合成。在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CTMAB)存在下的碱性介质中,试剂与Co(Ⅱ)形成稳定的蓝紫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λmax)625nm,对比度(Δλ)171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625)1.47×104L·mol-1·cm-1。钴的质量浓度在0~0.72mg 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已用于维生素B12中钴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利用等色点的特点 ,通过测定配合物的形成度 ,建立了含有高配位比的逐级配合物稳定常数的测定方法。在 0 .75mol/LH2 SO4溶液和过量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存在的介质中 ,试用于Sn(Ⅳ )和邻硝基苯基萤光酮体系 ,测得 β1∶2 =1 931× 1 0 1 1 ,β1∶4=2 .1 35× 1 0 2 2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配合物[Cu(NTB)Cl]ClO4·2.5CH3OH(NTB为N,N,N-三(2(-苯并咪唑甲基)胺),并进行了紫外可见光谱、元素分析、循环伏安和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等表征.用UV-Vis.研究了以邻苯二酚、邻苯三酚为底物时配合物的多酚氧化酶活性,结果表明:配合物的多酚氧化酶活性符合米氏方程曲线;在pH为8.0和30℃的条件下,配合物催化邻苯三酚和邻苯二酚反应的转化数分别为88.2 h-1和0.54 h-1.通过动力学数据比较发现,邻苯三酚比邻苯二酚更容易氧化,而且它们的催化氧化速率都随着pH的升高而增大.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在pH5.6的HAc NaAc缓冲溶液中,溴化十六烷基吡啶(CPB)存在下,钼(Ⅵ)与溴邻苯三酚红及磺基水杨酸形成多元配合物的显色反应,建立了测定食品中微量钼的新方法。该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λmax=62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620=1.84×105L·mol-1·cm-1。钼(Ⅵ)浓度在0~0 80μg 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应用于粮食作物中微量钼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小于4 8%,回收率为95.2%~100.5%。  相似文献   

9.
在 pH 1.8的氯乙酸缓冲溶液中和有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存在下 ,锡 (Ⅳ )和柠檬酸及溴邻苯三酚红形成 1∶1∶2的橙红色胶束混配络合物。该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 5 34nm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1.72× 10 5L·mol- 1·cm- 1。锡 (Ⅳ )浓度在 0~ 0 .2 4mg·L- 1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方法的灵敏度、选择性和稳定性均比无柠檬酸存在时好 ,可用于食品包装盒中微量锡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
研制了邻苯三酚红(PR)修饰碳糊电极,研究了采用该电极测定痕量锡的阳极溶出伏安法.在0.15 mol/L乙酸盐缓冲溶液(pH 4.5)中,通过开路富集,Sn(Ⅳ)与修饰电极表面的邻苯三酚红生成络合物而富集于电极表面,然后介质交换至4.0mol/L盐酸中,于-0.80 V还原后再进行阳极化扫描,于-0.69 V左右获得一灵敏的Sn的溶出峰,二次导数峰电流与Sn(Ⅳ)浓度在1.68×10-8~1.68×10-6mol/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达8×10-9mol/L.对电极反应机理进行了讨论,方法已应用于罐头食品中锡的测定.  相似文献   

11.
在pH3.0的HCl-NaAc介质中,In(Ⅲ)与1_苯基_3_甲基_4_噻吩甲酰基_吡唑啉酮_5(HPMTHP)生成配合物,于-0.63V(vs.SCE)处出现一尖锐、灵敏的极谱峰,In含量在0.002~1μg/mL范围内与峰高呈线性关系。用多种电化学方法研究了极谱波的性质及反应机理,证明-0.63V处的极谱波为配合物吸附波,峰电流由中心离子In(Ⅲ)还原产生。用直线法测得配合物组成为n[In(Ⅲ)]∶n(HPMTHP)=1∶1,表观稳定常数为2.96×103。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显色剂2-(1,3,4-三氮唑偶氮)-5-二乙氨基苯甲酸(TZDBA)与镍的显色反应,试剂与镍在pH 5.0的HAc-NaAc缓冲溶液中形成紫红色配合物,组成比为n(Ni2 )∶n(TZDBA)=1∶2,配合物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3.82×104 L·mol-1·cm-1.镍质量浓度在0~0.8 mg/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配合物形成后在强酸溶液中能稳定存在,有良好的选择性.方法不经分离直接测定铝合金和纯镁中的微量镍,测定结果与认定值相符.  相似文献   

13.
合成了新试剂2-(2-苯并噻唑偶氮)-5-氨基苯甲酸(BTABA),研究了新试剂与铂(Ⅳ)的显色反应,先后在pH 4左右的乙酸盐缓冲及H2SO4和H3PO4混合介质中,在表面活性剂CTMAB存在下,形成了配位比为Pt(Ⅳ)∶BTABA=1∶2的红褐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612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12×105L.mol-1.cm-1。铂含量在0~30.0μg/25 m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应用于Pt-C催化剂中铂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氧化邻苯三酚红褪色光度法测定微量铈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Ce(Ⅳ)的强氧化性对邻苯三酚红有褪色作用,借此进行吸光光度法测定铈的研究.试验表明,在0.47~0.62mol·L~(-1)硫酸介质中,邻苯三酚红被Ce(Ⅳ)氧化而褪色的程度与存在的Ce(Ⅳ)量成线性关系.其最大吸收波长为465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O×10~(-4)L·mol~(-1)·cm~(-1).Ce(Ⅳ)量在0~4.0μg·ml~(-1)范围内与有色溶液的吸光度减少值呈线性关系.方法简单、快速、准确、选择性好,用于测定稀土氧化物中铈,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对七水合三氯化铈-碘化钠(CeCl3·7H2O-NaI)化邻氨基苯硫酚、对氯邻氨基苯硫酚、间氨基苯硫酚、对氨基苯硫酚和对甲基苯硫酚与α,β-不饱和酮(1a~1o)的迈克尔加成反应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CeCl3·7H2O-NaI-SiO2复合催化剂能有效催化邻氨基苯硫酚及对氯邻氨基苯硫酚与α,β-不饱和酮(1a~1o)的迈克尔加成反应.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即n(CeCl3·7H2O)∶n(NaI)∶n(α,β-不饱和酮)=1∶2∶2,m(CeCl3·7H2O)∶m(SiO2)=1∶1.6,三氯甲烷作溶剂,反应温度为回流温度,反应时间为2 h,反应可达到中等产率(43.1%~58.8%).催化剂重复使用4次基本稳定.此外,提出了可能的催化机理.  相似文献   

16.
在pH= 9.5的NH3·H2 O-NH4 Cl缓冲介质中,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MAB)存在下,pb2+与邻羟基苯基荧光酮(o- HPF)可形成Pb-o-HPF-CT-MAB三元配合物,其最大吸收峰在560 nm波长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7.7×104 L·mol -1·cm-1.配合物中Pb:o...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新试剂4,4′-二[3-(4-苯基-2-噻唑基)三氮烯基]联苯(BPTTBP)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吡啶(CPB)和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CTMAB)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在NaOH碱性介质中,试剂BPTTBP分别与CPB和CTMAB形成紫色离子缔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607nm。试剂BPTTBP与CPB和CTMAB的缔合比均为1∶1,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2.46×104L·mol-1·cm-1和1.82×104L·mol-1·cm-1,CPB和CTMAB含量在0~1.0×10-5mol·L-1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方法直接用于废水中微量CPB和CTMAB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在 p H 2 .5的 HCl- Na Ac介质中 ,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 CTMAB)对桑色素 ( morin)和钒 ( )配合物荧光的增敏作用 ,建立了利用钒 ( ) - morin- CTMAB胶束增敏荧光反应测定痕量钒的荧光光度新方法。方法的检出限为 0 .92μg/L ,荧光强度与钒的含量在 0 .0 1 0~ 6.0μg/1 0 m 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 ,配合物中钒 ( )与桑色素的组成比为 :V( )∶ morin=1∶ 1。方法可应用于天然水和食品中微量钒的测定  相似文献   

19.
4-(2-吡啶偶氮)-邻苯三酚与Mo(Ⅵ)的显色反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新显色剂4-(2-吡啶偶氮)-邻苯三酚(PAPG)在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CTMAB)存在下与Mo(Ⅵ)的显色反应。在pH 4.0-6.0范围内,PAPG与Mo(Ⅵ)反应生成稳定的橙红色配合物。该配合物中Mo(Ⅵ)与PAPG的组成比为1:2;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07nm,对比度为76nm;在20℃、μ=0.1和pH 4.8时,其表观稳定常数为2.40×106,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3.92×104L·mol-1·cm-1。钼含量在0-0.80mg·L-1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该方法具有高灵敏度与高选择性,用于合金钢中钼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在氯乙酸介质中,锡(Ⅳ)-溴邻苯三酚红-Tween 80-溴化十六烷基吡啶体系的高灵敏配合显色反应。反应的适宜酸度为2.62—2.94。配合物的最大吸收在530nm。摩尔吸光系数为3.72×10~5L·mol~(-1)·cm~(-1)。锡(Ⅳ)含量在0.2—5.0μg/25m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研究了30余种离子的干扰。拟定的方法可用于Pb(N0_3)_2中微量锡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