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反射吸收光谱术对于获得金属物质表面上薄膜的红外光谱是很有用的。这个方法的特点是在大的入射角度上进行红外光谱的测量。平行于大角度入射光平面的偏振光使在金属物质表面上的驻波的振幅增大,从而提高红外光谱的强度。  相似文献   

2.
铂电极上Kolbe反应的现场FTIR反射吸收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表面合金电催化剂上甲酸氧化的原位FTIR反射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原位红外反射光谱(FTIRS)和电化学循环伏安法(CV)研究了甲酸在三种不同电极上的电催化特性。结果表明甲酸在碳载铂电极(Pt/GC)上的电催化氧化机理与本体铂电极(Pt)相类似,即可以通过活性中间体或毒性中间体氧化至CO_2。Pt/GC对甲酸的氧化比Pt具有更高的电催化活性。Pt/GC表面以Sb吸附原子修饰的电极(Sb-Pt/GC)上,甲酸氧化的起始电位(E;)提前至-0.10V,氧化电流峰电位(Ep)提前至0.34V,氧化峰电流(jp)值增加了7.28倍,半峰宽(FWHM)为0.30V。同样,Surface al-loy/GC电极上,E_I为-0.12V,E_p为0.32V和j_p为7.25mA·cm~(-2),相对Pt/GC分别负移了0.22,0.02V和增大了8.15倍,半峰宽(FWHM)为0.5V。表明Sb-Pt/GC和Surface alloy/GC电极不仅能够有效地抑制毒性中间体CO的生成,而且还可以显著地提高其对活性中间体的氧化的电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4.
罗正明 《物理学报》1990,39(9):1520-1530
本文应用最近发展的离子输运双群模型计算了氢,氘和氚离子在固体表面的反射系数。与有关的实验资料和Monte-Carlo计算比较表明,双群模型所取得的结果是合理的、可用的。同时也表明了双群模型有可能成为研究离子在固体表面反射的有效的理论方法。 关键词:  相似文献   

5.
《光散射学报》2015,(2):119-122
通过置换反应在金属铝表面制备了表面没有任何保护剂且具有红外增强作用的镍岛膜,用SEM、XRD和表面增强红外光谱对其形貌和性质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铝片上沉积出的镍呈岛状结构,镍岛膜由大量的二次镍粒子和少量的一次镍粒子通过密堆积的方式构成;首次发现具有这种特殊结构的镍对吸附于其表面的有机分子的红外吸收光谱有较大的增强作用,使得表面增强红外光谱可以用于痕量分析、检测。  相似文献   

6.
膜法除湿具有装置体积小、重量轻和能耗低等特点。本文提供了一种新的测量膜透湿能力的方法,用改进的实验室释放分析系统(FLEC)对国产多孔固体高分子有机膜的透湿性能进行了测量,获得了不同孔径和厚度的尼龙膜、混合纤维素膜、醋酸纤维素膜和疏水PVDF膜的湿透过度,并对实验结果的误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论是憎水性膜还是亲水性膜,水蒸气均能显著透过,湿透过度与膜材料、膜孔径、厚度有关,小膜厚、大孔径以及强亲水性均有利于传湿。  相似文献   

7.
固体表面上流动膜沸腾与液滴蒸发机理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补宣  张能力 《物理》1992,21(4):206-207
当单个液滴落在温度超过某一临界值的炽热固体表面上时,液滴会像弹性球一样跳跃,并伴随着液滴表面蒸发而滴径逐步缩小.这种现象由J.G.Leidenfrost在1756年所发现,是物理学上著名的“球化态”奇异现象,称为Leidenfrost现象.出现此现象的热表面临界温度则称为 Leidenfrost温度(LFT).不同液体在不同压力下和不同表面状况的LPT是不同的.常压下水在一般平整度的钢铁表面上的LFT大约为300℃.液滴大小不同时所呈现的Leidenfrost现象也会有差异.滴径较大的液滴撞击温度超过LFT的热表面时,将克服表面张力的制约而伸展成圆盘状,悬浮在炽热固体…  相似文献   

8.
在高频激发的氧等离子体中实现了锗的阳极氧化.用IR-450S型红外分光光度计测量了锗上等离子体阳极氧化膜的红外透射比.实验指出,该氧化模靠近870cm~(-1)、560cm~(-1)各有一个红外吸收带.红外吸收数据与Sen和Thorpe的中心力网络模型的振动带边相结合,算出锗氧化膜的Ge-O键伸缩力常数α=439N/m,Ge-O-Ge键角θ=129°.  相似文献   

9.
超薄固体膜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莫育俊1赵金涛2G.Mate3M.Pagannone3P.Wachter41河南大学物理系475001开封中国2甘肃张掖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物理系734000张掖中国3IstitutoMAI,CNR,C.P.10-0001...  相似文献   

10.
光在单轴晶体内表面上的反射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熊平凡 《大学物理》2000,19(4):29-31
基于电磁波边界条件,从几何光学的角度,对单轴日 体内表面上光的反射规律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给出了寻常光和非常光波法线和光线反射的公式,同时指出了上述结果与由费马原理导出的结果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1.
12.
反射干涉光谱法测量固体薄膜的光学常数和厚度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报道一种简单的方法,从平原介质薄膜的反射干涉光谱来计算薄膜的光学常数和厚度。当一束光照射在基板上的介质膜上时,由于膜上下界面反射光的相干,会使反射光谱的曲线有一定的波动。我们对反射相干光谱进行理论分析,给出计算公式,从测量曲线中的实验值得出薄膜的光学常数n、k以及厚度等参数。此种方法简单可行,而且易于编程处理。  相似文献   

13.
联合差示扫描量热 (DSC)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FTIR)分别研究了鸡蛋白溶菌酶(Lyz)在适度疏水吸附剂(PEG-600)表面上吸附和折叠时,不同盐(硫酸铵)浓度、表面覆盖度和变性剂(盐酸胍)浓度对无水环境的吸附态天然和变性溶菌酶构象变化及热稳定性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硫酸铵浓度和溶菌酶表面覆盖度的增加,吸附态天然和变性溶菌酶的吸热峰温度都逐渐降低,同时在较高温度下的微扰也增多。吸附发生后,α-螺旋结构减少,β-折叠和β-转角结构增多。在FTIR图谱中,吸附态变性溶菌酶在1 400~1 425 cm-1处的C—C拉伸振动峰和1 650~1 670 cm-1处的酰胺Ⅰ带特征峰都能明显观测到。但是,与之相比,相同条件下吸附态天然溶菌酶在1 650~1 670 cm-1处特征峰却几乎看不到。吸附态天然溶菌酶发生了结构丢失,表现得更加不稳定。  相似文献   

14.
微米颗粒与固体表面相互作用的AFM测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原子力显微镜(AFM)测量了单个典型电站微米飞灰颗粒(粒径6μm)与石墨表面间的粘附力和静电力相互作用,获得了颗粒的表面能并考查了相对湿度对静电力的影响.在环境气氛下基本检测不到静电作用,而在真空下静电吸引作用显著.静电力主要来自颗粒一表面间的接触荷电,作用特性可以用一个简化的点电荷模型很好地定量描述.  相似文献   

15.
锂电池中负极表面固体电解质膜的SERS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对锂电池中负极材料表面固体电解质膜 (SEI膜 )的SERS谱进行了研究 :极化低电位下对贵重金属的研究表明 ,非水电解质溶液中痕量水的存在将对SEI膜产生重要影响。在微量水存在的情况下 ,RCOCO2 Li不是SEI膜的稳定成份 ,Li2 CO3、LiF、LiOH或LiOH·H2 O等物种才是其稳定组成。进一步的研究表明 :SEI膜的某些谱带具有不同的光吸收特性 ;它是对外界条件非常敏感的一种表面膜。通过对比分析 ,SEI膜的特征谱带得到了进一步归属 ,并对其形成机理做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我们在FTIR光声光谱测量工作中首次观察到由光声池频率响应特性造成的光声信号共振增强现象.研究表明,这种效应起源于样品腔中气体传声器对声压信号的响应不平坦.文中讨论了利用此效应提高光声检测灵敏度和信噪比的可能性,并且给出了一个利用共振增强方法研究导电聚合物PTh样品中SP_3结构缺陷的实例.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用脉冲激光引发瞬态热反射栅的方法来测量固体材料热扩散率的理论、实验装置和实验技术.给出用该实验方法测得的纯硅和纯铜的热扩散率,并与文献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是一种适用于不透明固体材料热扩散率测量的无损、快速和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细菌视紫外红质LB膜的偏振傅里叶变换红外反射吸收光谱用自制的掠角与反射吸收装置测得,谱图表明,菌紫质LB膜中bR分子的有序性很好,bR分子α螺旋轴的取向倾向于膜与平面垂直。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铁镍合金为例,介绍了一种测量金属表面温度的光学测量方法。试验以黑体为反射辐射源,采用FTIR光谱辐射计测量了试样在中温状态的发射辐射以及包含了黑体反射能量的有效辐射。通过建立包含反射辐射的方程组,并运用MATLAB内建的求根模型求解得到了试样表面温度。  相似文献   

20.
采用周期半导体激光为加热源,连续半导体激光为探测光,光学显微镜物镜聚光,应用稳态的光热反射探测技术得到相应于表面温度响应的周期反射信号,建立一套5~10微米分辨率的实验室用测试系统.利用光刻的形式,制作了掩埋在金属表面下si基体中的SiO2的图形,分别使用不同频率对其进行-维扫描,在合适的频率下得到被埋藏物的信息,实现微米量级简单结构复合试样的热结构测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