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光化学固定方法,将TNF-α/IFN-γ共同固定在组织培养聚苯乙烯培养孔内,选择最佳固定细胞因子剂量20ng/well,对HeLa细胞行长效性实验研究.培养时间为1d、2d、3d、4d、5d和6d.同时设游离TNF-α+IFN-γ与纯无血清培养对照组.计算TNF-α/IFN-γ共固定药物对HeLa细胞抑制率.并采用荧光显微镜及流式细胞仪行Hoechst 33258染色定性分析和磷脂酰丝氨酸外翻定量分析细胞凋亡.结果表明低剂量20ng/well的共固定细胞因子对HeLa细胞的生长抑制具有时间效应,作用第5d抑制率达到92%,游离细胞因子作用第3d达到最大抑制率76%,第6d抑制率减少到41%.Hoechst 33258细胞形态学研究显示,药物作用6d时,20ng/well共固定细胞因子诱导的凋亡效果比游离细胞因子的更为显著.流式细胞仪磷脂酰丝氨酸外翻定量分析表明作用第6d,20ng/well共固定药物诱导宫颈癌细胞早中期凋亡的比率比同样浓度游离药物凋亡率高14.8%.经光化学固定后低剂量细胞因子TNF-α/IFN-γ具有抑制HeLa细胞生长与诱导HeLa细胞凋亡的活性,并且共固定化细胞因子的抑癌活性和药效持续性比游离细胞因子显著.  相似文献   

2.
通过体外实验,直接从T细胞水平,在1α,25(OH)2D3的干预下,分别以IFN-γ、IL-4作为Th1、Th2的代表,分析人周围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IFN-γ和IL-4在HT中的细微变化以及血清25(OH)D3水平,探讨1α,25(OH)2D3对HT细胞因子的影响。以27例HT患儿为研究对象,17名健康儿童作对照,采集静脉血,部分用于分离其PBMC,并用PHA活化T细胞并培养,设1α,25(OH)2D3干预组和对照组,收集培养上清液。ELISA检测上清液IL-4、IFN-γ水平。同时另一部分静脉血分离出血清,并提取25(OH)D3,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其水平。结果表明,HT组25(OH)D3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分别为(21.85±5.73)ng/mL和(27.56±7.46)ng/mL(P<0.01),且HT组PBMC产生IFN-γ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分别为(2 146.15±355.01)pg/mL和(1 462.00±101.52)pg/mL(P<0.01),而IL-4的表达显著低于健康对照,分别为(52.26±7.17)pg/mL和(59.32±4.21)pg/mL(P<0.01)。1α,25(OH)2D3干预后HT患儿IFN-γ表达显著下调,为(1 536.00±243.95)pg/mL(P<0.01),IL-4的变化不明显。提示HT患儿的25(OH)D3水平严重不足,1α,25(OH)2D3能通过抑制HT增强的IFN-γ分泌,纠正Th1、Th2细胞因子失衡,理论上1,α25(OH)2D3可改善儿童HT Th1、Th2细胞因子失衡。  相似文献   

3.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天然IFN-γ分子的N端132个氨基酸与带有上皮生长因子(EGF)样多肽C端保守序列融合,构建了干扰素重组体IFN-γ132PGIX_(16).其中X_(16)由EGF样多肽C端16个氨基酸组成,PGI为连接肽序列。将此重组体基因插入表达载体pBV220P_RP_L串连启动子下游,转化大肠杆菌DH5α,在cIts857基因的调节下,通过升温诱导表达.表达产物与其母体天然IFN-γ相比,不仅保持了较高的抗病毒活性,抗病毒滴度达530MU/L菌液,而且明显地提高了抗肿瘤细胞增殖活性.在EGF存在的条件下,干扰素重组体的抗鼻咽癌细胞CNE-2增殖活性明显高于其母体分子(p<0.01).提示重组体分子IFN-γ132PGIX_(16)同时具有EGF受体干扰活性.  相似文献   

4.
从胆甾醇出发,合成了系列B-降胆甾烷噻唑化合物,通过IR、NMR及HRMS等现代分析方法对合成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同时,分别采用人肺癌细胞(A549)、宫颈癌细胞(He La)、肝癌细胞(HEPG2)和人正常肾上皮细胞(HEK293T)对合成产物进行体外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具有N-甲基噻唑结构的化合物14和17对A549和HEPG2细胞的生长增殖表现出较好的抑制活性;具有N-苯基噻唑结构的化合物20~24对He La细胞表现出选择性的增殖抑制作用,但对人正常肾上皮细胞却几乎没有作用.  相似文献   

5.
光固定化藻蓝蛋白对体外肝癌细胞7402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从钝顶螺旋藻中提取、纯化生物活性蛋白-藻蓝蛋白,采用光固定法固定藻蓝蛋白到组织培养聚苯乙烯(PSt)基板上,制备生物材料,研究这种新材料对体外肝癌细胞7402的抑制作用。实验表明,初始固定化藻蓝蛋白的浓度为20μg/ewll时,对7402细胞的抑制率达到55%,浓度继续升高,对癌细胞的抑制率反而下降,当藻蓝蛋白浓度高达0.5mg/well及1mg/well时抑制率又回升到55%、66%,通过显微镜观察到,在固定高浓度蛋白的情况下,组织增减聚苯乙烯表面上的藻蓝蛋白层对肝癌细胞的贴壁生长有一定的阻害作用,可能提高了对癌细胞的抑制率。  相似文献   

6.
γ-干扰素DNA传感器组装过程的表面等离子体子共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行设计并组装了一套简便实用的多波长表面等离子体子共振DNA传感装置,用于γ-干扰素DNA的检测。以人工合成γ-干扰素(interferongamma,IFN-γ)寡聚核苷酸片段作为DNA探针,用化学法标记生物素探针,利用生物素-亲和素系统相互作用在传感器表面固定DNA探针,使用该SPR传感装置实时监测了DNA探针的固定过程及DNA杂交反应的进行。用于IFN-γ寡聚核苷酸的检测,测定范围为50-400ng/mL;用于IFN-γ的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扩增产物的检测,其测定范围为5-40ng/mL。同时研究了DNA传感器的稳定性、可逆性及干扰情况。实验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可成功地用于检测目的DNA。  相似文献   

7.
KRN7000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如抗肿瘤、抗结核病、抗真菌、抗病毒、消炎以及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作为免疫调节剂,其免疫作用主要通过活化自然杀伤T细胞(NKT),促进细胞因子IFN-γ和IL-4的释放.由于IFN-γ抑制TH2活性,IL-4抑制TH1活性,TH1和TH2生物学效应的相互抑制限制了KRN7000在临床治疗上的应用.因此,对KRN7000的结构进行修饰,以期得到免疫作用更好的药物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就KRN7000最新结构改造及免疫活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陈明秀  程莎  代兴  孟雪玲  徐广灿  徐必学 《化学通报》2023,86(5):598-606,597
为寻找高效低毒的含三氟甲基取代的喹唑啉类新型抗肿瘤活性化合物,以2-硝基-5-氯苯甲酸为原料,通过水解、还原、偶联、环合、三氟甲基加成消除等反应,合成了14个2-芳基-4-三氟甲基喹唑啉衍生物,并通过1H NMR、13C NMR、19F NMR等进行了结构确证。采用MTT法评价了目标化合物对PC3(前列腺癌细胞)、LNCaP(前列腺癌细胞)、K562(人慢性髓系白血病细胞)、HeLa(宫颈癌细胞)和A549(人肺癌细胞)等肿瘤细胞株的生长抑制活性。结果显示,在5μmol/L浓度下,部分目标化合物对上述5种肿瘤细胞均具有较好的生长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8c、13e对LNCaP细胞的IC50(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2.9和1.9μmol/L,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柠檬酸钆配合物对宫颈癌细胞作用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稀土化合物抗癌作用及其机制,本文采用差异蛋白质组学方法研究钆对宫颈癌细胞(HeLa)的作用,以四噻唑蓝比色法(MTT法)检测柠檬酸钆配合物([Gd(Cit)2]3-)对HeLa细胞生长的影响,并用Hoechst 33258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形态,利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分离[Gd(Cit)2]3-作用HeLa细胞前后的蛋白,经图像分析后对蔗异点,进行MALDI-TOF-MS鉴定和数据检索.结果表明0.005~1 mmol·L-1浓度范围内的[Gd(Cit)2]3-对HeLa细胞生长的影响存在浓度依赖性.Hoechst 33258染色结果表明0.07 mmol·L-1[Gd(Cit)2]3-作用24 h对HeLa细胞的生长的抑制率为34%.质谱共鉴定出12个差异表达蛋白质点,包括延伸因子2、过氧化酶6、亲环蛋白A、烯醇酶1等在细胞中分别参与蛋白质转录与翻译、氧化应激、信号传导等过程的蛋白质.提示[Gd(Cit)2]3-可能通过调节胞内氧化应激水平,介导与调控信号转导与蛋白质表达等,从而诱导HeLa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0.
胶体介孔Si O_2(CMS)是一种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高稳定性和高负载量的药物载体。本文采用带正电荷的CMS作为药物载体负载抗癌药物5F用来抑制鼻咽癌细胞CNE2的生长。实验结果表明,CMS本身对于细胞是无毒的,可通过细胞的内吞作用进入并在细胞中分布。相对于单独的5F,CMS@5F诱导鼻咽癌细胞凋亡的效果明显增强,说明CMS能将5F有效携带至细胞中使其局部浓度增大,促进5F抑制癌细胞生长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降解溴氨酸的鞘氨醇单胞菌N1菌株的固定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聚乙烯醇(PVA)做载体,用包埋法固定降解溴氨酸(学名为1-氨基-4-溴蒽醌-2磺酸,简称ABA)的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onas sp.)N1菌株,并对固定化菌的制备条件及固定化菌降解溴氨酸的一般性质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细胞固定化以后的溴氨酸降解速度明显高于游离细胞,反应遵循一级反应动力学,反应的最适pH和温度范围明显变宽.固定化细胞的储存稳定性也高于游离细胞,4℃储存50d后,其对溴氨酸的降解率仍在99%以上,而游离细胞仅为7.4%.固定化细胞经过50次重复使用后,对溴氨酸仍具有很高的降解活性.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和四乙烯五胺等低分子量聚乙烯胺类修饰的萘酰亚胺衍生物.通过UV-Vis谱、荧光光谱、圆二色谱和热变性试验研究了合成化合物与小牛胸腺DNA的键合行为,同时通过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染色法研究了化合物对Bel-7402(人肝癌细胞)、HL-60(白血病细胞)、A549(人肺癌细胞)和Hela(人宫颈癌细胞)等细胞株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化合物NI1对A549细胞显示良好的抑制活性,优于阳性对照顺铂.  相似文献   

13.
合成了一种光活性标记分子-对叠氮苯甲酸,将其偶联到具有双羟基的碳酸酯与乳酸的共聚物P (LA-co-DHP)上,获得了具有光反应活性的可生物降解共聚物P(LA-co-DAP),在光照条件下,可以将蛋白质方便快捷地共价偶联到P(LA-co-DHP)聚合物纤维上.在溶液中进行PEG与对叠氮苯甲酸的光照反应,通过核磁共振光谱...  相似文献   

14.
采用点击化学偶联法对荧光二氧化硅纳米粒子表面进行叶酸功能化修饰,构建了一种叶酸受体靶向的荧光纳米探针,并成功用于肿瘤细胞的成像研究.首先通过St?ber法制备包裹钌联吡啶的荧光二氧化硅纳米粒子(RSiNPs),然后利用叠氮化硅烷偶联剂(Az-PTES)的水解反应在其表面引入叠氮基团,最后通过点击化学反应将炔丙基叶酸衍生物偶联到粒子表面.利用红外光谱对其偶联前后的叠氮基特征峰(2105 cm-1)进行表征,证实了叶酸功能化的荧光纳米探针(RSiNPs-Folate)已被成功制备.在生理pH条件下,以458 nm为激发波长,RSiNPs-Folate在601 nm处发射较强的红色荧光,且光稳定性较好.细胞成像结果表明,这种叶酸受体靶向的荧光纳米探针能够有效地标记叶酸受体呈阳性的人宫颈癌细胞(HeLa),而叶酸受体呈阴性的人肺癌细胞(A549)未观察到明显的荧光.叶酸竞争性结合实验证明了这种叶酸受体介导的肿瘤细胞成像机制.此探针能够实现混合细胞体系中HeLa细胞的选择性识别与荧光成像.与酰胺化反应偶联叶酸相比,这种点击功能化的纳米探针的合成方法简单、反应条件温和、产率高,可用于不同肿瘤细胞的荧光标记与成像.  相似文献   

15.
设计合成了系列吖啶-多胺类衍生物(ACP1~ACP6), 并通过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染色法研究了化合物对K562(人白血病细胞)、 A549(人肺癌细胞)和Hela(人宫颈癌细胞)细胞株的体外抗肿瘤活性. 结果显示, 化合物对肿瘤细胞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尤其是化合物ACP2的抗肿瘤活性优于阳性对照顺铂. 通过UV-Vis光谱、 荧光光谱、 圆二色谱和热变性实验研究了合成化合物与小牛胸腺DNA(Ct-DNA)的键合作用. 结果表明, 三乙烯四胺修饰的化合物ACP2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 与DNA分子具有较强的结合能力.  相似文献   

16.
从胆甾醇出发,经过4步反应,合成了系列不同的3-取代-B-降胆甾醇-6-(4′-甲基)缩氨硫腙衍生物,采用IR、NMR及HRMS对合成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同时,分别采用人乳腺癌细胞(MCF-7)、人卵巢癌细胞(SKOV3)、人乳腺导管癌细胞(T47D)及人正常肾上皮细胞(HEK293T),研究了目标产物对这些细胞的抑制生长增殖活性。结果表明,除了乙酯基取代化合物外,当底物中3-羟基改变成为其它酯取代基或含氮的肟基及肟醚官能团后,原底物的细胞毒性显著降低。然而,3-乙酯基的存在对底物的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增殖活性没有明显影响,却大大降低化合物对人正常肾上皮细胞(HEK293T)的抑制生长增殖活性。  相似文献   

17.
从孕烯醇酮出发,通过酯化反应在3-位羟基上引入不同结构酯链,再对20-位羰基进行结构修饰,合成了10个(20R)-孕甾-5-烯-20-(2-甲氧基苯甲酸酯)类化合物,并通过IR、NMR及HRMS方法进行了结构表征。合成的化合物用噻吩蓝比色法(MTT)体外测试了对人宫颈癌细胞(HeLa)、人肺癌细胞(A549)、人甲状腺癌细胞(TPC-1)、人鼻炎癌细胞(CNE-2)以及人正常肾上皮细胞(HEK-293T)的增殖生长抑制活性,结果显示化合物2d和3d对A549的抑制效果显著,其IC50达到了7.9 μM和10.3 μM,而对人正常肾上皮细胞 HEK-293T细胞无毒性。  相似文献   

18.
以去氢表雄酮为原料,通过微波一步合成法及常规2步合成方法合成得到16个新的具有不同结构特征的去氢表雄酮噻唑衍生物.所有合成物都通过了IR、NMR及HRMS的结构表征.另外,分别选用人宫颈癌细胞(He La)、人肝癌细胞(Hep G)、人肺癌细胞(A549)和人正常肾上皮细胞(HEK-293T)对合成物的抗肿瘤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4'-三氟甲基)苯基噻唑-2-去氢表雄酮腙(4)对所测试的肿瘤细胞株具有很好的生长增殖抑制活性,对上述肿瘤细胞的IC_(50)值分别为13.2、11.3和8.3μmol·L~(-1),对人肾上皮正常细胞HEK-293T却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IC_(50)值100μmol·L~(-1)).但是,其它合成物对所测试的细胞株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9.
介孔分子筛在生物酶固定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述了MCM-48和SBA-15等新型介孔分子筛用生物酶固定化载体研究的新进展。介孔分子筛由于拥有巨大的比表面积(~1000m2/g)、纳米尺寸孔道(2~50m)和较大的孔容(~1.0 cm3/g),因此以分子筛为载体利用物理吸附制备的固定化酶呈现出高的催化活性,但固定化酶操作稳定性较低,在使用过程中部分酶分子发生了脱落,其原因是分子筛表面自由的硅羟基通过物理吸附或氢键作用固定酶分子。借助介孔分子筛自身的自由硅羟基在表面嫁接-COOH、-NH2、-CH=CH2等有机官能团来构筑酶固定化的微环境,改善酶分子和载体的亲和作用,提高固定化酶的活性。目前,利用有机官能团功能化介孔分子筛固定化酶是研究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二茂铁席夫碱对癌细胞毒性,以二茂铁甲醛或乙酰基二茂铁与3-取代-4-氨基-1,2,4-三唑-5-硫酮或酰肼缩合,得到6个新型的含二茂铁基的缩胺类席夫碱和4个酰腙类席夫碱.利用1H NMR,IR,MS谱和元素分析对化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体外细胞测试结果表明,所有化合物对Hela (宫颈癌细胞)均有一定的抑制生长活性,而且杂环缩胺类席夫碱2的细胞毒活性要强于酰腙类席夫碱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