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对黄河三角洲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和相似性进行系统分析,探讨成土年限、植被类型对土壤动物群落演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土壤环境条件恶劣,土壤动物种类贫乏,且优势类群明显,群落异质性差,土壤动物群落的多样性较低,多样性指数不及最大多样性指数的二分之一.农田生态系统则因为人类的活动而改善了土壤环境,土壤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均有所增加,多样性较高.11个样点、3个年代三角洲或6种植被类型之间土壤动物群落相似性较高,土壤含盐量是影响土壤动物最为重要的环境因子.随成土年限或植物群落演替,土壤动物群落在较高分类阶元上未能表现出明显的演替过程,有必要对土壤动物的分类进一步细化.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九华街附近不同林型土壤动物调查,探明了地理环境的异质性对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对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九华山森林、土壤资源有一定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凉水地区不同林型土壤动物群落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从生态地理学观点出发,运用生物多样性理论和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理论,对凉水地区的6个植物群落的土壤动物群落水平和垂直结构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它们与不同植物生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黄河三角洲贝壳堤岛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8年5-10月,对山东省无棣县北部的黄河三角洲贝壳堤岛进行分层取样,研究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共获得各类土壤动物标本15 312头,隶属于7纲10目.结果表明: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的主要优势类群为弹尾纲(跳虫)和蜱螨亚纲(螨类),常见类群为膜翅目,其它均为稀有类群.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H)为E>C>B>F>D>A,弹尾纲和蜱螨亚纲动物个体数占该样地动物个体总数的百分比均超过40%,致使各样地的优势度指数普遍较低,最高仅为0.492 7.垂直分布显示中小型土壤动物不具有明显的表聚现象.根据Bray-Curtis相似性系数的聚类结果,可将6个样地分成3组,显示了中小型土壤动物对不同地点的响应情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中国苏北沿海地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动物的多样性及其生态分布特征,为该地区土壤动物系统研究以及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手拣法和干漏斗法,对苏北沿海3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杨树人工林、杨-农复合林、农田)下的土壤动物群落组成与多样性特征进行研究。【结果】土壤动物群落在杨树人工林、杨-农复合林、农田中均以蜱螨目(Acarina)、弹尾目(Collembola)动物为优势类群,占全部捕获量的82.48%,是组成该地区土壤动物群落的主体; 土壤动物个体数量随季节呈现一定规律性,即夏>秋>春>冬; 土壤动物垂直分布上,表聚性明显; 在群落多样性方面,杨树人工林土壤动物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与Pielou均匀度指数最高,杨-农复合系统土壤动物的丰富度(Margalef指数)最高,而农田土壤动物的Simpson优势度最高,多样性指数与均匀度指数最低。【结论】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影响了土壤动物的组成与多样性特征,复合经营和适度干扰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土壤动物的丰富度; 但是人为干扰强度较大时,会降低土壤动物的多样性和均匀度。  相似文献   

6.
朱新玉 《科技信息》2011,(15):372-372
采用喷洒除草剂和杀虫剂对土壤动物进行野外盆栽污染模拟实验。实验共获得土壤动物1695只,隶属5门,9纲,17目;结果表明,随着农药浓度的增加,土壤动物类群数、个体数以及群落多样性指数等随着降低,且均比对照组低;土壤动物种类的减少主要是由于常见类群和稀有类群的减少,而土壤动物的数量变化则主要是由于优势类群线虫类、线蚓科、弹尾目和螨类的数量消长所致。  相似文献   

7.
太原义井工业区土壤动物群落的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太原义井工业区污染农田土壤动物调查,共获得土壤动物5473个,隶属4门7纲.调查显示,土壤动物群落的组成与数量随污染程度的加重而减少,土壤动物密度也呈同样的变化趋势.在重污染土壤动物中,优势类群与常见类群的种类明显减少.结果表明:重金属污染对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是随着污染的加重,多样性指数和密度类群指数都有减少趋势,但均匀度指数变化不明显.受到重金属污染的农田土壤动物的表聚性减弱,甚至出现逆分布现象.  相似文献   

8.
鲤鱼山公园不同海拔高度土壤动物群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2007年4月至5月期间对乌鲁木齐鲤鱼山公园(山顶87°34′759″E,40°50′566″N,山中坡87°34′716″E,43°50′577″N,山下坡87°34′488 ″E,43°50′993″N)三个不同海拔高度的土壤动物进行取样调查.本次调查共获大、中、小型土壤动物共3171只,经初步分类鉴定隶属于4门、10纲、19目,调查表明不同生境下,土壤动物的群落组成也不同,在三个不同海拔高度的土壤动物个体数量顺序为t山下坡(1493)>山中破(941)>1山顶(737).类群数量顺序为:山中坡(20)>山顶(18)>山下坡(16).调查发现真螨目为优势类群,弹尾目、综合目、正蚓目、膜翅目、鳞翅目、等足目、柄眼目、双翅且、地蜈蚣目、鞘翅目、革翅目等11类为常见类群,其余的为稀有类群.同时对其不同海拔高度土壤动物个体敷、类群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及Simpson优势度指数等群落结构指标进行分析并讨论,在不同高度和不同生境土壤动物各类群之间存在差异,并垂直分布调查发现具有明显的表聚特征,即从地表向下,随着深度的增加土壤动物类群和个体数量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 为深入研究土壤动物对土壤变化的指示作用提供科学基础资料,并指导枣林健康及其害虫的生态调控.方法 选取延安万花山、延川县、清涧县、佳县4个样点7个样地,于2007年3月、6月、9月、11月对陕北枣林土壤动物进行调查,通过手拣方法、干漏斗法和湿漏斗法采集和分离土壤动物.结果 获得4 029只土壤动物,隶属于4门8纲22目,其中鞘翅目幼虫6科,鞘翅目成虫16科.弹尾目和蜱螨目为优势类群;膜翅目、鞘翅目成虫、蜘蛛目、柄眼目、鞘翅目幼虫、双翅目幼虫为常见类群.结论 陕北枣林土壤动物优势类群和常见类群大多是小型土壤昆虫,此类群构成了枣林土壤动物的基本成分;陕北枣林土壤动物多样性的垂直分布表现出明显的地下垂直结构的异相性,同时土壤动物在土壤中的分布具有表聚性,且个体数量的表聚性强于类群数的表聚性.  相似文献   

10.
Pb污染对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Pb(NO3)2对土壤动物进行了污染模拟实验,共获得土壤动物1289个,隶属3门7纲.结果显示,Pb污染浓度直接影响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变化.在获得的1289个土壤动物中,优势类群为弹尾目、前气门亚目和甲螨亚目,3个优势类群占土壤动物全捕量的78.2%,对动物群落结构起决定作用.随着Pb污染浓度的增加,土壤动物的类群数、个体数和多样性指数都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从实验结果看,蜱螨目和弹尾目是反映土壤Pb污染程度的敏感指示类群.  相似文献   

11.
黄河三角洲繁殖鸟类群落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河三角洲繁殖鸟类64种,夏候鸟占67.2%,涉禽,游禽占45.3%,它们影响着夏季鸟类群落结构的季节性变化。繁殖鸟类种数变化曲线呈单峰型;个体数量变化曲线呈双峰型,受湿地景观生态类型和鸟类营巢,取食方式等的影响,繁殖鸟类以地面巢位为主,其次是树冠层和芦苇层,且多集中在苇场草地,农田苇沟林网,人工林生境中,在此形成高物种多样性鸟类群;  相似文献   

12.
黄河三角洲表层土壤中的大量盐类物质可以造成土壤的板结化、盐渍化、砂礓化。根据该地区表层土壤中碳酸盐、硫酸盐和卤化物等矿物的沉淀过程 ,作者提出可以从早期成岩作用的角度对这些盐类物质的迁移途径、迁移方式、聚集规律、结晶习性、胶结、交代作用以及后期的淋滤、溶解过程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在黄河三角洲表层土这一特殊沉积成岩环境中 ,根据其早期成岩作用发生和发展的规律 ,可以进一步研究成岩作用的方式、程度、类型及其与土壤性质之间的对应关系 ,探讨利用成岩作用来预测黄河三角洲地区土壤性质变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黄河三角洲是我国三大三角洲之一,总面积达5.4×105 hm2,其中盐碱地面积达70%以上,并且仍在以每年1.3×105 hm2的速度增加.黄河三角洲地区土地盐碱化程度高,夏季降雨集中,春秋季较干旱,这些不利的环境因素导致该地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绿化造林难度大,植被覆盖面积小,当地的景观生态系统比较单一.因此,筛选优质抗盐碱树种并建立一套完整的绿化栽培体系,以提高黄河三角洲地区的绿化面积是现在所面临的严峻问题.沙枣由于抗旱耐盐碱成为改良黄河三角洲地区的绿化树种,本文综述了沙枣作为黄河三角洲地区盐碱地绿化树种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从系统论、控制论及协同论观点出发,提出了黄河现代三角洲水上平原河道过程-反应系统的概念模式。并就河道型的转换、河道纵剖面的调整等方面的分析,对河道系统过程-反应的渐变与突变特性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
黄河三角洲是一块亟待开发的宝地,笔者从该地区资源、环境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分析着手,探讨合理开发的有效途径,以促进三角洲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6.
庐山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庐山6种生境中土壤动物群落的定位调查,共获得土壤动物33类,分别隶属于4门11纲23目,其中线虫类和弹尾类等属于优势类群。土壤动物在土体中的表聚性强,绝大部分集中分布于A层(0—5cm)。对Ⅰ、Ⅱ、Ⅴ、Ⅵ4种不同生境间土壤动物群落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多样性以及相似性进行的对比分析表明:生境条件越优越,土壤动物的种类越丰富(如混交林和黄山松林);土壤动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越大、个体数量分布越均匀,群落多样性越高(表现为H指数和DIC指数均是林下(阳坡)灌木草本发达、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生境异质性高的黄山松林和混交林高于灌草丛和柳杉林)生境条件较差的灌草丛与柳杉林最相似,相似性最低的是混交林与灌草丛。  相似文献   

17.
18.
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认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讨论了黄河三角洲在资源开发利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问题,并进一步阐述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其发展的必然选择,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行动与举措。  相似文献   

19.
土壤养分梯度下黄河三角洲湿地植物的生态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Levins生态位宽度公式和Pianka生态位重叠公式,在土壤有机质、土壤总磷、土壤总氮3个养分梯度上分别对黄河三角洲湿地19个植物种的生态位宽度值和生态位重叠值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植物种在3个养分梯度上的生态位宽度值差异不大,优势种柽柳(Tamarix chinensis)、盐地碱蓬(Suaeda salsa)、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的生态位宽度值均较大;植物种之间的生态位重叠一般均较小,说明植物种在土壤养分梯度上产生了生态位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