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ε-聚赖氨酸(ε-PL)作为一类天然防腐剂,一般由25~30个赖氨酸残基构成。相对于其他防腐剂,ε-PL具有抗菌谱广、稳定性好等特点[1-4]。在日本,ε-PL早已进入消费市场,被添加至各类市售食品中。在我国,ε-PL还处于研究阶段,应用前景良好[5-7]。2014年,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将ε-PL列为食品添加剂的新品种,添加量为150~250 mg·kg-1[8],涉及的食品包括焙烤食品、熟肉制品以及果蔬汁类等。  相似文献   

2.
静电纺丝法制备NiO纳米纤维及其表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纳米级NiO因具有优良的催化和热敏等性能而被广泛用于催化剂[1]、电池电极[2,3]、光电转化材料[4~6]、电化学电容器[7~8]等诸多方面.迄今,已成功地制备出N iO的纳米颗粒[9]、纳米线[10]及纳米薄膜[11],但是对于具有准一维结构的NiO纳米纤维的制备及性能研究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3.
孟冠华  欧承慧  陶冬民  刘宝河 《应用化学》2009,26(12):1450-1455
合成了一种L-酪氨酸修饰的螯合吸附树脂(AJS-02),并与超高交联树脂NDA-150作对比,研究了其 对Cu2+的吸附和脱附行为。静态实验结果表明,在研究的浓度范围内,吸附平衡数据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Cu2+在AJS-02上的吸附量大于其在NDA-150上的吸附量。Cu2+在2种树脂上的吸附过程为物理和化学作用的共同结果。吸附动力学符合液膜扩散方程,液膜扩散为吸附速率的主要控制步骤。动态吸附-脱附实验表明,动态穿透吸附量和总吸附量分别为4.05×10-3和6.44×10-3 mol/L,使用5%HCl进行脱附,脱附率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由于微米、亚微米及纳米级有序多孔结构薄膜可以用于催化、生物培养基材、分离或吸附介质、光子晶体等诸多方面从而引起了科学家们极大的研究兴趣[1~6].微制作是使材料表面具有新性能的重要手段,激光刻蚀及其相关技术已经被应用于不同表面的微图案化和微器件的制作[7],另外,还可通过自组装技术进行多孔薄膜的制备[8,9].Francois等[10]于1994年首次提出了水辅助方法(Water-A ssisted Fab-rication),即在高湿度的环境下,以冷凝水滴为模板,在固体基片上制备了孔径分布均一,排列紧密的蜂窝状有序多孔薄膜.继而人们对此方法做了进一步的研究,不仅突破了最初的聚苯乙烯及其共聚物体系[10~13],而且使用双亲共聚物[14]、聚离子复合物[15]和TiO2前驱体的混合物[16]等成功地获得了蜂窝状有序多孔薄膜,同时系统地研究了成膜体系及成膜条件对形成蜂窝状有序多孔薄膜的影响,并对形成机制进行了探讨.聚苯胺是典型的导电高分子,有关聚苯胺有序多孔结构薄膜的研究已有报道[17~19].本文采用水辅助方法,在高湿度环境下,使用4-十二烷基苯磺酸掺杂的聚苯胺(PANI-DBSA)为成膜材料,制备了双层蜂窝状有序多孔薄膜,并通过原子力显微镜(A FM)对薄膜的形貌和电学性质进行了表征.同时在已有成膜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该双层蜂窝状有序多孔薄膜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5.
核电站放射性废液组成复杂,其中137Cs、90Sr和60Co是放射性废液处理的主要目标。 本文采用稳定同位素模拟放射性废液,研究了Cs+离子在强酸性阳离子树脂IRN97中的交换等温线、动力学特性以及固定床穿透行为,探讨了共存的硼酸和Sr2+、Co2+等核素离子对Cs+离子交换行为的影响。 结果表明,废液中存在的高浓度硼酸在一定程度上会减小树脂对Cs+的交换量;与共存的Sr2+和Co2+离子相比,虽然Cs+的交换速率快,但树脂对Sr2+和Co2+的选择性更高,因此在达到交换平衡状态下,Sr2+和Co2+的交换容量大于Cs+;在采用固定床吸附柱进行的动态吸附中,提高Cs+的进水浓度可以提高树脂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6.
卟啉是一类重要的功能性小分子染料,近年来,在光化学治疗[1,2]、光电转换[3,4]、传感元件[5]、烯烃环氧化催化剂[6]和光敏化剂[7]等方面的研究与应用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通过两亲卟啉分子衍生物,或带有负电荷的卟啉衍生物,特别是带磺酸基的卟啉分子与正离子聚电解质自组装,制备带有卟啉结构单元的LB膜和自组装膜已有很多报道[8~14].  相似文献   

7.
硝基磺酚C光度法测定蛋白质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蛋白质的定量分析是生化研究、临床化验和食品检验等领域经常涉及的内容.以有机小分子作光谱探针测定蛋白质,如甲基橙[1,2]、考马斯亮蓝G-250[3]、溴酚蓝[4]、溴甲酚绿[5]和偶氮胂Ⅲ[6]等已得到研究.  相似文献   

8.
改进的氯化稀土催化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最早用于丁二烯定向聚合的稀土催化剂是由LnCl3-R3Al组成,催化活性不高[1]。倘若将此二元体系按一定的顺序添加适当量的乙醇,则体系的活性可有飞跃式的提高,而且仍具有很高的定向效应[2]。之后,又出现了LnCl3THF-R3Al体系[3]。  相似文献   

9.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比较了DBT/DBTO2和[BMIM]+[PF6]-/[BMIM]+[BF4]-的相互作用。对最稳定的[BMIM]+[PF6]-、[BMIM]+[PF6]--DBT、[BMIM]+[PF6]--DBTO2、[BMIM]+[BF4]-、[BMIM]+[BF4]--DBT、[BMIM]+[BF4]--DBTO2进行了NBO和AIM分析。结果表明,DBT和[BMIM]+[PF6]-/[BMIM]+[BF4]-中的咪唑环彼此相互平行,NBO和AIM分析表明它们之间发生了π-π相互作用。H1'和H9'形成的F…H氢键有利于π-π堆积作用的形成。DBTO2倾向于趋近C2-H2和甲基基团形成O…H相互作用;DBTO2优先吸附在[BMIM]+[PF6]-/[BMIM]+[BF4]-。在模拟油中,[BMIM]+[PF6]-和[BMIM]+[BF4]-离子液体对DBTO2的萃取能力大于DBT,其原因是可能是DBTO2具有较大的极性和O…H与F…H的氢键作用。  相似文献   

10.
韩建成 《化学学报》1981,39(2):185-191
用吸附法从海水中提铀的研究已引起了广泛的注意,碱式碳酸锌则是常用的吸附材料之一。本文报道用碱式碳酸锌对[UO2(CO3)3]4-吸附机理的研究结果。从不同碱度的碱式碳酸锌吸附[UO2(CO3)4]4-中铀的实验,得出在一定的—OH浓度范围内,碱式碳酸锌中—OH含量越高,对[UO2(CO2)3]4-中铀吸附率越大的结果。同时使用X射线衍射法与红外光谱法,亦对吸附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由此扩大了研制新吸附剂的线索。  相似文献   

11.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自1974年被Fleischmann等[1]发现以来,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通过SERS谱图分析,可以获得物质结构及其与基体作用的信息.由于SERS可使拉曼信号增强105~106[2],并且在某些情况下银胶还能使表面吸附质的荧光猝灭[3,4], SERS常用来检测一些普通拉曼光谱难以检测的样品和考察界面络合物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四乙基铅作为一种良好的抗爆添加剂,曾广泛用于汽油生产中,但由于四乙基铅有很强的毒性,目前国际上已停止生产和使用车用含铅汽油,因此在生产车用无铅汽油时严格控制和准确测定铅的含量十分必要.迄今,测定汽油中铅含量的常用方法是铬酸盐容量法[1]、一氯化碘法[2]、X射线光谱法[3]、分光光度法[4,5]、原子吸收光谱法[6]和等离子体光谱法[7].这些方法或操作烦琐,测定时间较长[4],或灵敏度低[1~3],或测定误差较大,且在测试中需使用毒性较大的四乙基铅[5],或所需的氯化甲基三辛基铵不易购买[6],或处理过程繁琐,且仪器设备昂贵[7].因此,建立一种简便、快速、灵敏、准确和无毒副作用的测定无铅汽油中痕量铅的方法已显得十分迫切.近年来发展的微波等离子体炬原子发射光谱法[8]已有商品化仪器问世[9].本文利用微波等离子体炬原子发射光谱仪研究了无铅汽油中痕量铅的测定方法,并提出用微波消解法预处理无铅汽油样品,将微波消解技术与微波等离子体炬原子发射光谱法相结合,建立了简便、快速、灵敏、准确和无污染的测定无铅汽油中痕量铅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正>铬在自然界普遍存在,广泛分布于土壤、岩石、大气、水体及动、植物体内。由《中国土壤环境背景值研究》[1]铬的全距分布列表可知,全国土壤中铬的环境背景值为2.2~1 209mg·kg-1,分布范围宽且背景值大。无机铬常见化合价有二价、三价及六价。其中,六价铬具有氧化性强、活性高、迁移性强[2]、易在人体内积蓄等特点,其毒性最大,对动、植物的毒性是三价铬的100倍。因此,监测土壤六价铬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土壤中六价铬的检测标准为HJ 1082-2019《土壤和沉积物六价铬的测定碱溶液提取-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3],该标准方法以pH不小于11.5的碱性提取液提取土壤矿物颗粒上吸附的水溶态及可交换态的六价铬,  相似文献   

14.
氧化-还原引发剂引发苯乙烯超浓乳液聚合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过氧化羟基二异丙苯(CHPO)和四乙烯五胺(TEPA)为氧化-还原引发剂,以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乳化剂,十六醇(CA)为共乳化剂,通过超浓乳液聚合方法制备了聚苯乙烯乳胶粒子.探讨了乳化剂浓度及配比、分散相体积分数、引发剂种类、引发剂浓度及配比和温度等各因素对乳液稳定性、聚合速率、乳胶粒子大小、形态及分布的影响.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了乳胶粒子的形态,用粘度法测定了聚苯乙烯的粘均分子量.考察了苯乙烯进行超浓乳液聚合的反应动力学,求得在30℃时聚合速率方程为Rp=K[M]0.36[I]0.49[E]0.72,表观活化能为19.72kJ/mol.所得乳胶粒子的直径在0.1~0.3μm之间,粘均分子量在2×106~4×106之间.为低温下实现超浓乳液薄层聚合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5.
用螯合树脂对金属进行分离富集及测定,前人已做了许多有意义的研究[1~4].曾用含键合S双硫腙(P-D)和脱氢双硫腙(P-DT)功能团的离子交换树脂和螯合树脂分离金和铂族金属[5],用双硫腙负载树脂分离富集Cu(Ⅱ)[6]。  相似文献   

16.
殷伯海 《化学学报》1965,31(3):260-263
碱金属离子的纸电泳分离已有不少方法[1-3]。Alberti等[4]曾用磷酸锆离子交换纸在盐酸介质中电泳分离钾、铷和铯。本文作者考虑到磷钼酸铵作为离子交换剂对碱金属离子具较高的选择性[5,6],故将磷钼酸铵固定在滤纸上作成离子交换纸,以硝酸铵和硝酸为电解质溶液对钾、铷和铯的电泳行为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7.
自从1938年,Scheibe[1]发现了菁染料聚集体中的能量传递现象,人们对菁染料的聚集行为展开了大量的研究[2,3].由于菁染料聚集体对乳剂具有特殊的增感作用,人们主要研究聚集体在乳剂中的增感机理[4,5]以及菁染料聚集的溶剂效应与浓度效应[6]等,而对于菁染料聚集的动力学行为研究较少.  相似文献   

18.
苯甲酸及其酯类衍生物的分子印迹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分子印迹聚合物(M IP)是一种具有分子识别能力的新型高分子材料[1~3].对其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是如何获得对相应模板化合物具有特异性结合的聚合物,这除了受模板分子结构特征的影响外,同时在很大程度上还受各种聚合物制备条件的影响,比如功能单体[4~6]、溶剂[7]及辅助金属离子的影响[8]等.我们成功地通过计算模板分子与功能单体间的相互作用,预测了一些模板分子的印迹原性(产生印迹效应的性质)的强弱[9],同时对几十种小分子化合物的分子印迹原性与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10].本文以苯甲酸、对氨基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酸及其酯的衍生物(结构见下式)为模板,在不同的功能单体和溶剂体系中制备了相应的分子印迹聚合物,研究了模板分子中不同取代功能基的印迹作用的相对强弱,探讨了功能基的印迹作用强弱与聚合反应体系溶剂极性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秋水仙碱是近年来新发现的有前途的抗癌植物有效成分。秋水仙碱的测定方法,如容量滴定法[1]、电位滴定法[2]、紫外分光光度法[3]、荧光分析法[4]和高效液相色谱法[5]等,手续均不太简便。电化学分析研究秋水仙碱主要有阳极伏安法[6]和交流极谱法[7],前者因使用固态电极,重现性较差。后者用非水溶剂作介质,灵敏度不高。  相似文献   

20.
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胶团的反离子结合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胶团的反离子结合度(K)对于胶团各种性质的研究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参数[1~3]。已有不少方法用于K值的测定,其中以离子选择电极法最为方便[4~8],且此法赋予K值的含义也与热力学要求相同[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