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丁屹  俞文海  吴昆裕 《物理学报》1989,38(1):134-139
本文依据Ngai(倪嘉陵)的低频激发、弛豫、耗散理论和非晶态快离子导体的特点,提出了非晶态快离子导体的滞弹性弛豫理论。认为快离子导体玻璃中的超声吸收主要来源于与玻璃网络呈微弱联系的快离子的热激活弛豫及伴之而来的低能激发的损耗。理论成功地描述了超声吸收的频率、温度依赖关系,解释了弛豫时间分布理论所不能解释的快离子导体玻璃的实验特征。  相似文献   

2.
本文将红外发散响应理论应用到集团自旋玻璃体系中磁集团取向变化弛豫过程,研究自旋玻璃体系(COF_7)_(0.5)(BaF_2)_(0.2)(NaPO_3)_(0.3)的低温超声吸收特性。结果表明T<4.0K时,超声吸收的磁贡献部分主要来自于磁集团的集体转向弛豫过程;T>4.0K时,超声吸收的磁贡献部分是集团集体转向过程和集团内部贡献的迭加。  相似文献   

3.
李健  张烨  张声春 《物理学报》1996,45(8):1359-1365
从弛豫理论出发,在不同的时效时间和不同降温速率下,测量了非晶聚合物PVC玻璃化转变过程中与时间参量密切相关的α峰峰温(Tα)的响应关系,得出以下结论:1)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一般是指非晶态聚合物热平衡态与非平衡态的温度转变点(Tt),是温度变化造成的热弛豫过程的直接结果,而α内耗峰是在动态力学测量过程中得到的聚合物玻璃态与高弹态(橡胶态)的分界点处的力学弛豫过程,表现为动态模量锐变过程,是非晶态聚合物热平衡态下的特征内耗峰.两者都与非晶态  相似文献   

4.
王国樑  戴培英 《物理学报》1989,38(7):1146-1153
本文采用红外发散和隧道态模型,讨论玻璃超声声速在3K温度以下的行为。我们把声速的改变看作两部分组成:无弛豫过程和有弛豫过程。前者采用“玻色型元激发”理论处理;后者采用“含红外发散的隧道弛豫”理论处理。我们不但得到与实验符合较好的声速-温度曲线,并且解释了一般频率下(107Hz,T为0.3—1K),声速与频率无关的lnT规律和高频下(2GHz,T<0.1K)声速存在极小值的现象。 关键词: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在不同温度下测定Nd~(3 )离子~4F_(3/2)态的荧光和寿命的方法,确定了Nd~(3 )离子~4F_(3/2)态的多声子弛豫率对温度的关系,并根据多声子理论和红外振动谱对过程进行了理论拟合,研究了五种玻璃~4F_(3/2)态的多声子过程,确定了过程所涉及的声子能量和声子数目,分析了多声子弛豫率与基质性质的关系,进一步在钕玻璃中检验了多声子理论。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低频涨落、耗散、弛豫过程的统一理论来研究玻璃热活化弛豫过程的超声吸收。与现有的弛豫时间分布理论不同,只采用单一弛豫时间τp,但可以说明弛豫时间分布理论所不能解决的玻璃超声吸收的实验特征,并解释这些实验特征与具体材料无关的普适性。 关键词:  相似文献   

7.
用液氮骤冷方法制备了(AgI)_x(Ag_4P_2O_r)_(1-x)系列非晶态快离子导体。对AgI摩尔浓度x=0.50,0.60,0.67,0.75,0.80的样品,在77—300K温度范围及2,5,10,15MHz的频率上测量了纵波和横波的超声衰减和声速。发现在200—240K附近存在一个异常强的弛豫型超声吸收峰,随AgI含量的增加,该峰的位置向低温方向移动,且峰的高度增大。在实验的温度范围内,观察到纵波和横波的内耗Q_M~(-1)基本相等。由声速与AgI浓度关系的实验结果,计算了样品的弹性常数,并分析了玻璃态结构的变化。 用Ngai提出的低频涨落、耗散和弛豫过程的统一理论(即红外发散响应(IDR)理论),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较满意的解释,给出了样品的表观激活能和红外发散指数。  相似文献   

8.
非晶合金具有独特物理和力学性能,如何建立非晶合金微观结构非均匀性与物理/力学性能之间的关联是非晶固体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微合金化是调控非晶合金微观结构有效手段之一.本研究以玻璃形成能力优异的Zr_(50–x)Cu_(34)Ag_8Al_8Pd_x(x=0, 2)非晶合金为模型合金,借助差示扫描量热仪和电磁声转换设备,研究非晶合金铸态、弛豫态和结晶态热流和剪切模量随温度的演化规律,以及物理时效(低于玻璃转变温度)过程剪切模量的变化随时间演化规律.基于自间隙原子理论,利用热流曲线表征非晶合金在相同热历史剪切模量热效应.通过分析铸态和弛豫态自间隙缺陷浓度和激活能谱,发现结构弛豫导致自间隙缺陷浓度减小,诱导剪切模量随温度演化偏离软化过程,并伴随体系放热.与此同时,研究发现添加微量Pd元素可抑制模型合金体系原子迁移,增加特征弛豫时间.本研究从非晶合金模量热效应角度进一步理解非晶合金微观结构非均匀性.  相似文献   

9.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从液态到非晶态(玻璃态)的转变,非晶态金属的结构弛豫、结晶及其动力学. 一、从液态到非晶态的转变 由熔体淬火凝固而形成的玻璃态金属可以认为是一种冻结的液态结构,它的性质和结构与其热历史有关.为了说明液态金属-非晶态金属的转变,图1给出了容易形成玻璃  相似文献   

10.
戚继发  修光宇  郭础 《光子学报》1991,20(1):114-119
本文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光谱方法,考查了两种7-胺基香豆类素衍生物分子在不同溶剂中的荧光辐射弛豫过程,研究了环境因素对伴随着分子内电荷转移的分子内转动激发态(TICT)弛豫过程的影响。结果说明TICT态是非刚性香豆素分子激发态无辐射弛豫路径之一,这一过程受到环境介质的极性、粘度和温度的影响。并指出了在考虑粘度影响时,须对DSE理论进行修正,同时提出了TICT态存在位垒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综述脉冲超声实验在研究金属玻璃方面所取得的进展。将实验结果与描述非晶固体的双势阱和两能级隧道理论做比较,并讨论了金属玻璃中传导电子对两能级隧道系的弛豫作用,也介绍了最近Ngai提出的红外发散响应理论。  相似文献   

12.
吴昆裕 《物理学进展》2011,7(4):456-483
本文综述脉冲超声实验在研究金属玻璃方面所取得的进展。将实验结果与描述非晶固体的双势阱和两能级隧道理论做比较,并讨论了金属玻璃中传导电子对两能级隧道系的弛豫作用,也介绍了最近Ngai提出的红外发散响应理论。  相似文献   

13.
王养璞  金其淑 《物理学报》1988,37(7):1083-1088
本文依据红外发散理论讨论超离子玻璃中无序引起的多体相互作用所导致的红外发散响应。在研究新的弛豫机制的基础上,修正了滞弹性应变的速率方程,并利用玻耳兹曼叠加原理,导得具有红外发散的超声吸收公式。由此导出超声吸收与频率的ωn关系和表观激活能。这些都与超离子玻璃(AgI)x(Ag2O·nB2O3)1-x的实验数据符合。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4.
本工作在测定了Co50.7Ni19.5Fe7.8Si6B16和Co42.9Ni27.3Fe7.8Si8B14两种金属玻璃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不同保温时间的等温退火和不同温度下的等时退火对它们结构的影响,并测定了各退火态样品的小角度X射线散射强度,对其变化作了比较,分析了它们的结构弛豫现象。实验结果表明:结构弛豫可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即拓扑短程序(TSRO)和化学短程序(CSRO)弛豫过程。本工作特别对后一种过程提供了直接的证据。最后还对这两种弛豫的原子过程作了初步的分析,强调了它们的并存和相关性。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NaK(1 3Ⅱ)和He间的振动能量转移。脉冲(泵浦)激光激发自旋禁戒跃迁1 3Ⅱ←1 1Σ+,得到亚稳电子态1 3Π的很高振动态ν=22,21,20,利用激光感生荧光(LIF)探测1 3Π(ν)的弛豫过程,由时间分辨LIF的对数描绘得到振动态的有效寿命,从不同He密度下的有效寿命利用Stern-Volmer公式得到振动能级总的弛豫率,对于ν=22,21,20,速率系数(10-11 cm3.s-1)分别为1.4±0.1,1.2±0.1和1.0±0.1。速率系数随v的增大而增加。泵浦激光激发ν=22态,检测激光分别检测ν=22,21和20态的布居数分布,改变检测激光与泵浦激光之间的延迟时间,测量LIF的相对强度随时间的演化,从而得到积分布居数密度比,从三粒子速率方程组,得到ν=22→21和ν=22→20转移速率系数(10-11 cm3.s-1单位)分别为0.67±0.15和0.49±0.22。单量子弛豫(Δν=1)占ν=22总弛豫率的48%,多量子弛豫(Δν>1)在高位振动态弛豫过程中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利用基于广义梯度近似的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了金刚石(100)表面不同氢吸附密度的平衡态几何结构和态密度.结果表明对于2×1构型,在平行和垂直表面两个方向上发生弛豫,而1×1构型仅在垂直表面方向上发生弛豫.另外,清洁2×1,2×1 ∶0.5H和1×1 ∶1.5H表面,带隙中存在空表面态;而对于1×1 ∶2H和2×1 ∶H两种表面结构,空表面态上移进入导带,带隙中不存在表面态.结合电荷密度分布,探讨了金刚石(100)不同构型和氢吸附密度表面的表面态诱发机理. 关键词: 氢吸附 金刚石 弛豫 表面态  相似文献   

17.
ZnTe(110)表面电子态及其弛豫对表面电子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马丙现  贾瑜  范希庆 《物理学报》1998,47(6):970-977
给出了Ⅱ-Ⅵ族半导体化合物ZnTe(110)表面电子特性的理论研究.考虑最近邻的sp3s模型描述体态电子结构,使用散射理论方法,给出了理想和弛豫ZnTe(110)表面的波矢分辨的电子态密度和表面投影带结构.结果表明:弛豫的ZnTe(110)表面在带隙中没有表面态存在.在价带中的表面态及表面共振态和其他弛豫的Ⅲ-Ⅴ族及Ⅱ-Ⅵ族半导体的(110)表面具有相似的特征.与实验结果及第一性原理的自洽赝势计算结果相比,计算的结果符合得很好.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8.
测量了一系列作等时热处理的超导金属玻璃Zr(66.7)Ni_(33.33)的上临界磁场H_(c_2)(T)及其转变宽度△H_(c2)(T)。发现:在结构弛豫阶段,H_(c2)(T)、△H_(cz)均随热处理温度T_a的增高而线性地下降;在结晶化阶段,从_(c2)与T_α则里指数规律变化。作者改进并推广了Gibbs的结构弛豫理论,使之适用于包括结构弛豫和结晶化的全过程,理论与实验结果符合很好。  相似文献   

19.
金肖  王利民 《物理学报》2017,66(17):176406-176406
低温下处于非平衡态的非晶材料升温到玻璃转变以上,要先后发生弛豫和回复最终达到平衡过冷液态,其中弛豫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在回复过程中以等量的方式获取,表现出明显记忆行为.本文基于氧化物、金属与小分子等多种非晶形成体系,全面探讨了在围绕玻璃转变的一个冷却加热循环过程中的焓弛豫特征,建立了弛豫谱,发现弛豫焓在数值上与熔化焓密切相关.基于弛豫焓与非晶材料动力学Fragility之间的关联,展示了非晶体系在动力学极限(m=175)条件下的玻璃转变热力学基本特征,与热力学二级相变进行了对比.研究深化了对非晶弛豫与玻璃转变热力学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曹万强  成元发  刘俊刁  幸国坤 《物理学报》2000,49(10):2001-2006
用极限动力学模型研究了C60分子在有序-无序相变和玻璃态相变温度区间取向 角为98°和38°的取向概率与温度的关系.计算结果在玻璃态相变点附近的85K,90K和有序- 无序相变点的260K分别与实验值相吻合,取向概率对实验值更精确的拟合及其对温度的二阶 导数预言玻璃态相变点在84K.导出了弛豫规律,其结果表明:双能级的C60分子从非平衡态到平衡态的弛豫行为与非指数因子β有关,其总的弛豫时间决定于其中一个较 短的弛豫时间,展宽指数形式保持不变.讨论了KWW方程的非 关键词: 60')" href="#">C60 取向概率 非平衡态弛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