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分析X线平片和CT扫描对外伤性脊椎骨折部位的检出情况、骨折部位解剖学改变的显示情况,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本研究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于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外伤性脊椎骨折患者90例,所有患者均行X线平片和CT扫描检查,以手术结果为参考,观察X线平片和CT扫描对外伤性脊椎骨折部位(前柱、中柱、后柱)的检出情况、骨折部位解剖学改变(小关节滑脱、骨碎片、椎体移位、椎管狭窄)的显示情况,以及对术后椎弓根未完全到达椎体的检出情况。结果显示,CT扫描对中柱骨折、后柱骨折的诊断符合率均明显高于X线平片(P<0.05);对前柱骨折的诊断符合率与X线平片比较无差异(P>0.05)。CT扫描对小关节滑脱、骨碎片、椎体移位、椎管狭窄的诊断符合率均明显高于X线平片(P<0.05);对术后椎弓根未完全到达椎体检出率为88.89%,高于X线平片的77.7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扫描对外伤性脊椎骨折部位检出率及骨折部位解剖学改变的显示均优于X线平片,有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可作为外伤性脊椎骨折的首选诊疗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与X线影像学两种检查方式在骨盆骨折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8月—2015年2月佛山市高明区中医院收治的70例骨盆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和X线影像学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结果。结果采用X线平片扫描共检出43例骨折,检出率为61.43%;采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共检出70例骨折,检出率为100.00%;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骨盆骨折检出率高于X线影像学检查,差异显著(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可更好的对骨盆骨折进行诊断,诊断率较高,可准确反映患者骨折具体情况,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为分析外伤性膝关节隐性骨折的核磁共振成像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55例外伤性膝关节隐性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分别实施核磁共振成像检查以及多层螺旋CT检查,然后以手术结果为参照,分析核磁共振成像对外伤性膝关节隐性骨折的诊断价值及具体的影像表现。经手术证实,55例外伤性膝关节隐性骨折患者中隐性骨皮质下骨折34例、骨皮质骨折14例、骨软骨骨折7例,核磁共振成像符合率高于多层螺旋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影像学检查手段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相比较,核磁共振成像高于多层螺旋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伤性膝关节隐性骨折核磁共振成像表现如下:隐性骨皮质下骨折存在大范围的地图样、网格状或线状信号区,边界模糊但骨关节面完整;骨皮质骨折呈低信号带中断,与骨髓高信号存在强烈对比;骨软骨骨折呈多层次或者是连续性中断。说明外伤性膝关节隐性骨折核磁共振成像表现具有多样性特点,仔细分析不难鉴别,可作为优选诊断手段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在胃肠道淋巴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检测结果与临床分期的相关性,本次研究筛选我院2016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50例经病理学检查证实的胃肠道淋巴瘤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同期50例非胃肠道淋巴瘤患者为对照组,均实施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对比两组及观察组内不同组织类型、不同临床分期患者CT重建参数(图像客观噪声、信噪比)的差异,利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对CT重建参数与胃肠道淋巴瘤临床分期的相关性进行检验。病理学检查证实,50例胃肠道淋巴瘤患者中有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25例、黏膜相关淋巴瘤19例、小B细胞淋巴瘤4例、套细胞淋巴瘤2例,与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图像客观噪声低于对照组,信噪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内不同组织类型患者、不同临床分期患者CT重建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提示,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参数中图像客观噪声与胃肠道淋巴瘤临床分期呈负向相关性(r=-0.74,P<0.05),信噪比与胃肠道淋巴瘤临床分期呈正相关性(r=0.71,P<0.05)。据此可得,在胃肠道淋巴瘤诊断中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取得的效果更佳且CT重建参数与临床分期密切相关,对于辨别组织类型和判断临床分期具有重要参照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分析64层螺旋CT与MRI应用于隐匿性骨折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在盖州市中心医院接收的隐匿性骨折患者中,随机选取9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于2014年9月至2016年8月期间入院就诊,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45例,研究组患者应用MRI进行检查,对照组患者应用64层螺旋CT进行检查,对比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检查结果。结果研究组诊断隐匿性骨折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8.89%、90.47%、100.00%,对照组诊断隐匿性骨折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均为100.00%;研究组、对照组诊断隐匿性骨折的特异性均为100%,无差异;研究组诊断隐匿性骨折的准确率、敏感度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应用于隐匿性骨折诊断中的临床效果优于64层螺旋CT,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CT与X线诊断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九江市濂溪区人民医院随机选取的60例脊柱骨折患者,研究时间为2015年2月至2016年7月,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纳入30例。对照组行X线诊断,观察组行CT诊断,总结归纳两组患者的最终诊断效果。结果经CT诊断,观察组诊断效果更接近预设值,与对照组相比,诊断和符合率、诊断评分、诊断满意度更为理想,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与X线诊断相比,CT诊断的符合率更高,能够有效降低漏诊率,进而为医生提供依据,以更好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进而维护患者健康,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7.
本文比较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与16层螺旋CT(MSCT)对小肾癌诊断及术前评估中的价值.选取64例疑似小肾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DCE-MRI与MSCT检查.以术后病理结果为参照,比较DCE-MRI和MSCT检查对小肾癌诊断及术前评估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并分析这两种检查的参数与Fuhrman分...  相似文献   

8.
本文探讨了18 F-脱氧葡萄糖(18 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查对女性不明原因腹腔积液的鉴别诊断价值。选取95例不明原因腹腔积液女性患者的18 F-FDG PET/CT影像资料及肿瘤标志物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照。结果显示:95例患者中,经病理证实恶性腹腔积液74例,良性腹腔积液21例。PET/CT对良恶性腹腔积液的诊断灵敏度为98.65%,特异度为19.05%,准确度为81.05%。恶性腹腔积液的SUV max与良性腹腔积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患者按病因进一步细分后发现,卵巢癌组的SUV max明显高于其他良性原因组(P<0.05),但与结核组和其他恶性肿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标志物中以CA125检测效率最高,其对卵巢癌及结核所致腹腔积液的诊断灵敏度为98.2%,特异度为7.7%,准确度为81.4%。PET/CT和CA125联合诊断对卵巢癌及结核所致腹腔积液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与单一PET/CT或CA125诊断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实验表明18 F-FDG PET/CT诊断女性不明原因腹腔积液的良恶性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度,但特异性较差,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查并不能提高对卵巢癌及结核所致腹腔积液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探讨儿童肱骨外髁骨折诊断中,应用X线、磁共振成像(MRI)的价值。选取急性肘关节外伤儿童94例,给予X线、MRI检查,分析两者诊断肱骨外髁骨折诊断的价值。94例急性肘关节外伤儿童中,确诊肱骨外髁骨折74例;MRI诊断肱骨外髁骨折的灵敏性、准确性和阴性预测值均为100.00%,明显高于X线检查的83.78%、85.11%和60.00%(P<0.05);MRI诊断肱骨滑车软骨链完整性的灵敏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02%、96.81%、100.00%和94.44%,明显高于X线的62.79%、78.72%、87.10%和74.60%(P<0.05);MRI冠状位3D-FS-FSPGR/3D-FSPGR序列诊断肱骨外髁骨折的灵敏性、准确性和阴性预测值均为100.00%,明显高于FS-PDWI、FS-T2WI序列(P<0.05)。相比较X线,MRI在儿童肱骨外髁骨折诊断中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侵蚀性葡萄胎(IHM)的磁共振成像(MRI)影像学表现及其诊断效果,本研究对36例疑似IHM患者均行MRI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DCE)检查,观察了IHM的MRI影像学表现,分析了MRI诊断IHM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显示,IHM的MRI影像学表现具有特征性;MRI诊断IHM的灵敏度为75.00%、特异度为83.33%、准确度为77.78%;IHM组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以Ⅰ型为主,良性病变组的TIC以Ⅲ型和Ⅳ型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文证实MRI检查可清晰显示宫腔内情况及子宫肌层受侵程度,MRI平扫结合DCE可提高诊断IHM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X线自发现以来,在医学领域运用越来越广泛.但是,医疗用X射线是人类最大的人为辐射来源,并认为辐射是造成癌症等疾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目前,CT扫描对肋骨骨折的诊断已被认为是最佳检查技术,但人体所受辐射剂量会明显增大.通过降低管电流、管电压、增大螺距,以及根据体重指数或噪声水平设定、采用迭代重建技术等多种方法降低CT扫描...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CT联合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β2-微球蛋白(β2-M)在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选取上海市金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120例疑似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患者进行研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20例作为对照组,对患者进行CT检查、血清HCY和β2-M水平检查,并比较了CT诊断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情况、两组患者血清HCY和β2-M水平,以明确CT、HCY、β2-M诊断价值及误诊率、漏诊率。结果显示,120例疑似患者中,CT检测出646节段病变血管,其中轻度狭窄155节段,中度狭窄257节段,重度狭窄143节段,血管完全闭塞91节段;研究组患者血清HCY、β2-M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Y的AUC为0.863,截断值>21.75(μmol/L),诊断敏感性为79.00%,特异性为80.00%,β2-M的AUC为0.837,截断值>2.98(μmol/mL),诊断敏感性为75.25%,特异性为65.21%;CT诊断阳性率为67.50%,HCY诊断阳性率为69.17%,β2-M诊断阳性率为67.50%,三者联合诊断阳性率为82.50%,联合诊断阳性率高于CT、HCY、β2-M单独诊断阳性率(P<0.05);CT、HCY、β2-M单一检测对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均有较高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度,但三者联合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度最高,误诊率、漏诊率最低。本文证实了采用CT联合血清HCY、β2-M诊断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度高,误诊率、漏诊率低。  相似文献   

13.
选取2017年5月~2019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痛风性关节炎患者100例,均行双源CT及MRI检查。通过比较双源CT及MRI对痛风性关节炎的阳性诊断率、诊断灵敏度,以及不同影像学表现的差异(包括痛风结节、关节骨质破坏、关节软骨侵蚀、关节积液、周围间隙水肿、滑膜破坏和尿酸盐结晶等),探讨双源CT和MRI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显示,双源CT检出患病关节的阳性率及诊断敏感度均高于MRI,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双源CT对于痛风结节以及骨质破坏的检出率高于MRI,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检测尿酸盐结晶方面,双源CT具有特异性;MRI对于关节积液、关节周围间隙水肿、软骨侵蚀、滑膜侵蚀的检出率高于双源CT,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上述结果表明双源CT具有尿酸盐结晶诊断特异性,其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高于MRI。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多层螺旋CT(MSCT)诊断甲状腺癌中的辐射和对比剂剂量选择进行了分析。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本院行MSCT检查的甲状腺癌、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各20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分为A组、B组、C组、D组,每组50例,A组参数为对比剂1.2 mL/kg、120 kV、180 mA,B组为对比剂1.0 mL/kg、120 kV、180 mA,C组为对比剂1.2 mL/kg、100 kV、100 mA,D组为对比剂1.0 mL/kg、100 kV、100 mA。结果显示,A组和B组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辐射剂量(ED)明显低于C组和D组,A组和B组甲状腺CT值、背景信号、背景噪声明显高于C组和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D组信噪比(SNR)、对比信噪比(CNR)、图像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D组诊断甲状腺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文证实,对于MSCT诊断甲状腺癌中的辐射和对比剂剂量,选择1.0 mL/kg、100 kV、100 mA可在不严重影响图像质量及检查结果下有效减少患者的CT辐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