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民肃 《激光杂志》1992,13(5):274-275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多见于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等全身疾病,常引起失明。以往治疗多限于药物,效果往往欠佳。近年提出用氩激光等治疗,但作者考虑到氦—氖激光有促进创伤;溃疡愈合增强局部代谢,改进局部血液循环,增加吞噬细胞和红细胞数量等作用,用重庆光机所产的JS—3型氦—氖激光机治疗3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获得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3.
单清  陈宗礼 《激光技术》1992,16(2):89-93
本实验用染料调Q红宝石激光照射青紫蓝灰兔60只眼,求得视网膜凝固出血损伤阈值和单纯出血阈值分别为361μJ/cm2和481μJ/cm2,95%置信限分别为330μJ/cm2~394μJ/cm2和451μJ/cm2~514μJ/cm2。  相似文献   

4.
  嘉颖 《激光杂志》1981,2(A02):11-11
本科1975年首先使用红宝石激光施行虹膜打孔,5年来治疗222例248只眼,1978年又开展氦氖激光应用于临床,到80年底共治疗各种眼病620例,均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吴新哉 《激光杂志》1981,2(A01):52-52
国内自71年制成第一台医用激光器应用于眼科以后的将近十年来,国内若干医院用激光作疾病治疗、诊断的较多。诸如皮肤科.日腔科、外科、眼科、耳鼻喉科和妇科等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相似文献   

6.
7.
8.
我们用红宝石激光器,对虹膜粘连引起的继发青光眼81只眼进行了治疗。  相似文献   

9.
10.
任一涛  王国志 《激光杂志》1995,16(4):163-167
本文叙述了红宝石激光器电源放电网络的设计原理及调试方法,对一些在设计、制作和调试中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高宁  汤沂 《激光与红外》1992,22(6):45-48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的、用于眼科治疗机的调Q YAG激光器的工作特性及其稳定性问题。  相似文献   

12.
用激光干涉法测定眼睛视网膜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一种新的激光视网膜功能仪,运用激光杨氏干涉光学系统,排除屈光不正及晶状体缺陷的影响,使视网膜直接接受干涉条纹,直接测得视网膜的分辨本领。仪器结构紧凑,操作简便,测定结果可直接读得与经典同际 E 字表相符合的视力值。  相似文献   

13.
从理论分析了电光Q开关红宝石激光的反转粒子数密度、腔损耗(含激光输出)与光子密度之间瞬态变化关系,导出了脉冲展宽条件。设计出与理论计算结果符合的电光调Q开关驱动电路,该电路在1μs内用3个信号的结合来驱动电子管FM-30工作。大量的实验表明,其结果与理论分析有较好的一致性。该系统得到了700ns的激光展宽脉冲。  相似文献   

14.
激光用于医疗实践,最早是在眼科方面。目前,把激光技术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的国家越来越多,如美国、西德、奥地利、日本、以色列、法国、意大利、澳大利亚等国;使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我国二十年来把激光用于生物医学领域亦非常广泛,使用激光器种类亦多,如He—Ne、CO_2、红宝石、  相似文献   

15.
周淑英  陈宗礼 《激光技术》1992,16(6):379-381
本文对一例Nd:YAG激光视网膜病例进行调查,并对其照射剂量进行估算。  相似文献   

16.
Nd:YAG倍频激光眼科治疗机的整机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Nd :YAG倍频激光眼科治疗机的总体结构。由于采用了指示光和治疗光为同一光束的思想 ,使定位更加准确。更换激光电源后 ,在改动尽可能小的情况下 ,重新设计了控制系统中的F/V转换电路 ,使之能够与原控制系统匹配。并优化软件部分的算法 ,提高了整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采用动态全息干涉法,对弹性薄板受水中冲击波作用下的动态响应进行了研究。采用 红宝石双脉冲激光器,实现了动态全息干涉法测量,即两次曝光全息干涉法。设计了反射式动态干涉全息法测量光路,测量了弹性薄板受水中冲击波作用产生的横向变形(弯曲波) ,根据爆炸后不同时间的干涉条纹图,求出了挠度分布图。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反复多次光凝对角膜内皮细胞(CEC)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非随机临床研究。选择需行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的患者55例55眼(均选右眼),非接触角膜内皮镜检测角膜中央、12点位及6点位的内皮不同参数。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及LSD检验比较每个参数的变化。结果完成4次激光术后,六角形内皮细胞比例(HEX)在12点位及6点位均有明显改变[12点术前(65.09±18.60)%,术后(63.39±18.39)%,F=1.679;6点术前(64.86±18.48)%,术后(62.95±17.66)%,F=1.9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变异系数(CV)在角膜中央、12点位及6点位均有明显改变[角膜中央术前(26.24±3.99)%,术后(27.00±4.48)%,F=4.122;12点术前(26.19±4.09)%,术后(27.14±4.47)%,F=4.183;6点术前(26.17±4.34)%,术后(27.38±4.18)%,F=4.07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平均细胞面积(AVE)在角膜中央、12点位及6点位均有明显改变[角膜中央术前(387.81±49.92)μm2,术后(404.48±50.59)μm2,F=5.136;12点术前(385.71±46.91)μm2,术后(408.38±53.70)μm2;F=5.566;6点术前(388.85±46.02)μm2,术后(406.04±50.71)μm2;F=6.89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角膜内皮密度(CD)在4次激光术后各位点均减少,但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反复多次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后角膜内皮在短期内有改变,尤其平均细胞面积和变异系数较明显,其改变和激光能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20.
高能激光视网膜损伤及致盲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战术致盲激光武器的应用需要了解激光视网膜损伤效应,对其中的热效应和光化学效应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在动态视网膜模型下对激光致盲应用提出了补充考虑,为/达到静态模型理论下同样的致盲效果,需要对静态损伤阈值给以一个乘性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