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卟啉原IX的构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合理药物设计方法中 ,当靶标酶的三维结构未知时 ,对其底物进行构象分析 ,特别是确定其活性构象 ,对阐明靶标酶活性中心的空间形状和作用位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曾利用距离比较法确定了原卟啉原氧化酶的底物—原卟啉原IX的活性构象 ,本文从构象分析的角度对 4种不同构象的原卟啉原IX分子与二苯醚类分子的晶体学构象进行了几何参数的比较和分析 ,结果进一步证实了距离比较法所确定的活性构象更为可靠 相似文献
2.
新型原卟啉原氧化酶抑制剂的固相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固相有机合成技术,合成了全新结构的新型原卟啉原氧化酶抑制剂化合物.初步建立了针对特殊靶酶PPO的酶生物活性测定方法,对所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生物活性测定,初步结果表明预期有活性的化合物显示出一定的PPO酶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3.
4.
5.
6.
从原卟啉Ⅸ(PPⅨ)出发合成氯化原卟啉Ⅸ二甲酯合钴(Ⅲ).分别用元素分析、UV光谱和IR光谱表征.298K时,测定氯化原卟啉Ⅸ二甲酯合钴(Ⅲ)与咪唑反应在丙酮或二氯甲烷溶剂中的表观速率常数kobs,结果表明反应的决速步是单分子咪唑中间体Co(Ⅲ)PPⅨDME(RIm)Cl中氯的离解。总反应速率方程对咪唑是一级反应;氯离解的速率常数k1依赖于溶剂与氯形成氢键的能力,即"远位咪唑氢键效应";当咪唑中出现2-甲基、2-苯基时,由于取代基与卟啉配位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促使反应氯的离解速率增加,产生"近位张力效应". 相似文献
7.
用单晶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了6-苯甲酰基-5-(邻氯苯基)-2,3,3a,4,5,6-六氢-3a-苯基-(1,2,3-三乙酸乙酯基)-1H-吡咯啉[1,2-a][1,5-]苯并二氮杂(艹卓)的晶体结构.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a=1.3235(5)nm,b=1.7142(6)nm,c=1.6204(6)nm,β=100.49(3)埃琙=4,最终偏离因子R=0.062,Rw=0.075.晶体结构测定结果表明分子中二氮杂(艹卓)七元环采取船式构象,动力学模拟退火计算结果的最低能量构象为椅式,两者的能量差不大,表明这种船式←→椅式的变化是非常容易发生的. 相似文献
8.
N-{2-氯-5-[3-甲基-2,6-二氧-4-三氟甲基-2,3-二氢嘧啶-1(6H)-基]苯基}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及除草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寻找高效、安全的除草活性化合物, 合成了12个全新的N-{2-氯-5-[3-甲基-2,6-二氧-4-三氟甲基-2,3-二氢嘧啶-1(6H)-基]苯基}酰胺类化合物, 其化学结构经IR, 1H NMR, LC/MS和元素分析确证. 初步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 该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除草活性, 如7a, 7b, 7c, 7g, 7h, 7i, 7k和7l在有效成分75 g/hm2剂量下, 茎叶处理对苘麻(Abutilon theophrasti)、刺苋(Amaranthus spinosus)等阔叶杂草具有良好的除草活性, 其抑制率达100%. 相似文献
9.
脲嘧啶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除草活性. 设计并合成了10个未见文献报道的N-[2,4-二取代-5-(3-甲基-2,6-二氧-4-三氟甲基-1,2,3,6-四氢嘧啶-1-基)苯基]酰亚胺类化合物, 其化学结构经1H NMR, IR, HPLC/MS和元素分析表征. 初步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 该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除草活性, 如9a, 9b, 9c, 9f, 9g和9h在有效成分75 g/hm2剂量下, 茎叶处理对苘麻(Abutilon theophrasti Medic )、刺苋(Amaranthus spinosus)等双子叶杂草的抑制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0.
取代苯基吡唑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除草活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1′-(4-氯-2-氟-5-甲基苯基)-4′,4′,4′-三氟-1,3-丁二酮为原料,合成了一系列具有取代苯基吡唑结构的新化合物.化合物结构经1HNMR,IR,CIMS和元素分析确认.初步生物活性测试表明,所合成的化合物对阔叶杂草具有较高的活性. 相似文献
11.
从猪心肌中提取的原肌球蛋白(TM),用2,2,6,6-四甲基-4-(二氯三氮嗪代)氨基哌啶-1-氧基进行自旋标记。产物(SL-TM)的ESR波谱属弱固定型。观察了三种变性手段(热、盐酸胍、脲)对上述波谱的影响。SL-TM经酶解后所得ESR波谱与标记物稀溶液的波谱相似,由此测定SL-TM中标记物的结合量。对SL-TM进行变温测定所得Arrhenius图显示两个转折点(TM的构象转变温度),约为45℃和74—75℃,后一种温度迄今未见文献报道。而SL-TM的酶降解产物在对微波功率饱和与变温的响应中的行为则与之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12.
为了发现新型的原卟啉原氧化酶抑制剂,根据生物合理设计方法,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的结构新颖的3H-吡唑并[3,4-d][1,2,3]三嗪-4-酮衍生物.利用不同取代的5-氨基-吡唑-4-甲酰氯与取代苯胺反应制得的5-氨基-N-苯基-1H-吡唑-4-甲酰胺衍生物,经进一步重氮化得到目标化合物,并对化合物3f进行衍生化.所得目标化合物的结构均经1HNMR,IR和元素分析确证.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对原卟啉原氧化酶有较高的抑制活性,讨论了其结构与活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借助Fe3+-H2O2-Vc氧化模型体系,通过测定不同H2O2浓度条件下,氧化对肌原纤维蛋白中的氨基酸及氧化衍生物含量的影响,分析了羟自由基(·OH)对肌原纤维蛋白中敏感氨基酸的氧化效应。结果表明:·OH对构成肌原纤维蛋白氨基酸的氧化具有选择性,门冬氨酸(Asp)、甘氨酸(Gly)及亮氨酸(Leu)等对氧化作用不敏感,其含量变化不显著,而半胱氨酸(Cys)、蛋氨酸(Met)及酪氨酸(Tyr)对氧化敏感,随着H2O2浓度增加,模型体系中·OH的生成量也逐渐增加,导致3种敏感氨基酸含量呈下降趋势;对蛋白的羰基、总巯基及二酪氨酸等氧化衍生物含量的测定结果显示,氧化会导致蛋白的羰基及二酪氨酸含量增加,总巯基含量下降;进一步研究表明,氨基酸氧化存在明显的浓度效应,随着H2O2浓度升高,模型体系中·OH的生成量逐渐增加,氨基酸氧化程度加重,与未氧化的肌原纤维蛋白相比,当H2O2浓度达到20.0 mmol/L时,Cys、Met及Tyr的含量分别下降了13.3%、11.6%、20.5%。综上所述,氧化引起的含有活性基团敏感型氨基酸的结构改变是导致蛋白氧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为了发现新型的原卟啉原氧化酶抑制剂, 根据生物合理设计方法, 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的结构新颖的3H-吡唑并[3,4-d][1,2,3]三嗪-4-酮衍生物. 利用不同取代的5-氨基-吡唑-4-甲酰氯与取代苯胺反应制得的5-氨基-N-苯基-1H-吡 唑-4-甲酰胺衍生物, 经进一步重氮化得到目标化合物, 并对化合物3f进行衍生化. 所得目标化合物的结构均经1H NMR, IR和元素分析确证. 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 部分化合物对原卟啉原氧化酶有较高的抑制活性, 讨论了其结构与活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16.
为了探讨Ce4+对过氧化氢酶(CAT)构象的影响, 以离体的牛肝过氧化氢酶(CAT)为实验材料, 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 CD谱、红外光谱等方法分析Ce4+作用后CAT构象的变化, 发现CAT的构象与Ce4+的浓度相关, Ce4+的浓度较低时, CAT的α-螺旋含量增加, β-折叠含量减小;Ce4+的浓度较高时, 结果相反. 结果表明, 不同浓度的Ce4+对CAT构象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17.
中心蛋白(centrin)通过构象变化吸引多种修复因子到DNA损伤位点,参与核苷酸切除修复的识别过程,利用荧光探针可以研究蛋白质的构象变化。本研究以2-对甲苯胺基-6-萘磺酸(TNS)为探针,应用光谱法探究了八肋游仆虫中心蛋白N-端半分子(N-EoCen)与小牛胸腺DNA(CT-DNA)作用后的构象变化。结果表明,N-EoCen可以与CT-DNA形成复合物,复合物的形成使得蛋白的构象发生变化,疏水腔暴露。Ca2+与N-EoCen配位后,有利于N-EoCen与CT-DNA的结合,会进一步诱导蛋白中疏水性氨基酸残基的暴露。本文研究结果为今后研究中心蛋白在核苷酸切除修复的识别过程中的分子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并且为TNS作为探针应用于检测蛋白质与其他生物大分子的作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卟啉类光敏药物(HPD)的组分HP,PP和DHE光敏反应特性的ESR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ESR方法,比较了HP,PP和DHE的光敏反应特性。结果表明,3种组分均可产生~1O_2,O_2~-,·OH和光敏剂阴离子基。几种浓度的3种组分生成上述活性物质的速率均呈现出HP>DHE>PP;而生成~1O_2和O_2~(?)的持续时间,HP短于DHE和PP;持续光照后,3种组分光敏反应生成的~1O_2和O_2~(?)的程度相近。在O_2~(?)转换生成·OH上,PP主要经Fenton反应途径,而HP和DHE则经Haber-Weiss和Fenton反应两种途径,其中以Fenton反应为主。经测定,氮氧自由基4-Oxo-TEMPO的ESR线宽变化,证明在光敏反应中的耗氧速率上,HP>DHE>PP。文中还结合Ⅰ型和Ⅱ型反应的原理,探讨了3种组分产生上述活性物质的光敏反应机制。 相似文献
19.
在pH为3.35~3.85的B-R缓冲溶液中,稀土离子Eu(Ⅲ)和Ce(Ⅳ)均能与泛昔洛韦(FCV)形成络合物,并使FCV的荧光(λex/λem=304/370nm)显著猝灭。该体系荧光猝灭程度(△F)在一定范围内与Eu(Ⅲ)和Ce(Ⅳ)的质量浓度成正比,但荧光强度的减弱随Eu(Ⅲ)和Ce(Ⅳ)质量浓度的线性增幅存在显著差异。结合两组分荧光光谱强度的加和性,建立双组分信号响应的两条标准曲线,可据同原射线的计量分析法同时测定Eu(Ⅲ)和Ce(Ⅳ)。方法对Eu(Ⅲ)和Ce(Ⅳ)的检出限分别为8.68、18.0ng/mL,线性范围分别为0.05~3.2、0.1~3.2μg/mL。 相似文献
20.
N-(2-氟-4-氯-5-取代苯基)异吲哚-1,3-二酮衍生物的合成及除草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发现新的农药先导化合物,以氯酰亚酞和苯氧羧酸酯结构为基础,通过活性亚结构拼接方法,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新型的N-(2-氟-4氯-5-取代苯基)异吲哚-1,3-二酮衍生物6a~6f和7a~7k.目标化合物以2-氯-4-氟-5-硝基苯酚为原料,经4步反应制得,其结构经过1H NMR,13C NMR,HRMS确证.初步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大部分化合物在1500 g/ha剂量下,对双子叶杂草苘麻、反枝苋具有优异的芽前芽后除草活性.进一步活性筛选发现,化合物6d在750g/ha剂量下对苘麻、反枝苋具有100%抑制活性,化合物7a,7i在22.5 g/ha剂量下对苘麻的芽后抑制率大于80%,远高于对照药剂三氟羧草醚. 相似文献